APP下载

基于水工模型试验的水库消能池底流消能体型设计研究

2023-09-05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8期
关键词:底流分水模型试验

陶 涛

(新疆昌吉方汇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

消能池乃是水工建筑中重要的消能降冲设施,消能池体型设计包括有自身结构设计[1-2],也包括有池内各类挑坎等消能构件的设计[3-4]。为此,许超等[5]、刘菊莲[6]从三维渗流场分析入手,借助CFD等数值仿真方法,开展了消能池结构的流场分析,研究池内流速、水沙特征,为工程设计对比提供评价依据。当然,消能池结构研究不仅在于其自身结构,孟云祥等[7]、海琴[8]开展了溢洪道、消能池的防蚀消能构件设计参数分析,如掺气坎工艺参数、挑坎设计等,从水面线、时均压强以及流速等水力参数的变化特征,评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消能池的渗流场特征也可通过模型试验方法,李爽洁[9]、秦海杰[10]通过建立水工模型,在室内开展溢洪道、消能池等水工建筑物模型试验,分析水工模型在室内泄流工况下监测获得的压强、流速以及流态等特征,研判水工结构运营合理性与设计方案的契合度,有助于丰富工程设计参考成果。本文为探讨头屯河水库消能池底流消能体型设计方案,采用水工模型试验,获得了消能池水力特征及运营特征,以此综合评价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1 研究方法

1.1 工程概况

作为头屯河流域重要水利枢纽,头屯河水库枢纽不仅承担着昌吉地区输供水、调洪排泄、通航以及水力发电功能,也是地区水生态调节的重要人工枢纽工程。从提升工程运营及消除故障隐患考虑,管理部门考虑对其水工建筑物开展重建加固,提升包括主坝、船闸、泄流建筑等在内的水工结构运营安全可靠性,图1为水库枢纽主坝、船闸及泄流建筑重建后效果概化图,该水利枢纽建设投入运营后,可在头屯河梯级河道上建立起调节设施,年发电量可达3000万kW·h,年可供水资源超过6000万m3。规划对头屯河水库重建的工程包括有船闸以及泄流建筑,船闸按照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设计围堰导流为555 m3/s,堰顶高程为17.5 m,宽度为5.0 m,配置有钢板桩围堰,为船闸的改造重建提供良好防渗、加固环境。船闸的建设与泄流建筑溢洪道、消能池等为同期规划内容,船闸投入运营与水位升降密切相关,而溢洪道与消能池乃是泄流重要控制枢纽,船闸施工导流以及防渗结构均应满足泄流要求。

图1 水库枢纽及泄流建筑重建后效果概化图

作为头屯河水库重建工程的关键载体,溢洪道采用无压泄洪洞导流方式,避免与船闸围堰导流相冲突,其设计剖面如图2所示,进水段包括有引水渠、进闸段、无压段以及渐变控制端等。溢洪道进水渠渐变段末端为桩号0+0.000,进口段闸室底板高程为16.8 m,长为15.0 m;在进水段后为溢洪道的溢流段,设置有溢流过渡段阶梯与均匀段阶梯,总阶梯数量为26级,溢流总长为90.5 m;出口消能池段采用底流消能方式,池首与溢流段接触处设计有宽尾墩消能构件,而在池尾设置有护坦等构件,池内设置有高度为0.8 m的挑坎。目前,消能池设计仍具有较多待优化问题,如消能池的设计与船闸围堰导流的契合度、消能池底流消能方式的体型优化等。为此,工程设计部门考虑针对消能池开展结构体型优化试验研究,以提升消能池运营能力。

1.2 模型试验

为研究头屯河水库枢纽重建泄流建筑消能池底流消能结构体型,在室内采用相似材料建立溢洪道与消能池物理模型,图3为该模型简化部分附属水工设施后的剖面图。该模型中包括有进水段、溢流段、尾坎段以及消能池结构,溢流段坡度为31%,长度相似比尺为50,消能池主轴长为5.5 m,而溢流段长度为15.46 m,消能池宽度为2.6 m,其他结构尺寸均按照模型比尺进行换算设定。按照模型试验要求[9-11],该模型流速比尺为7.1,而时间比尺与前者一致,试验中所有结构材料均按照头屯河水库实地现场制作,如消能池底部泥沙以头屯河水库所在场地中值粒径2.2 mm的砂石制备,溢流面配置有刚性水泥砂浆层,其他刚性材料均设计用刚性玻璃,图4为模型试验中消能池泄流状态。试验中流量比尺为18 000,糙率为1.825,模拟试验范围包括有溢洪道上游至下游消能池出流段。

图3 溢洪道模型(单位:mm)

水工模型试验分析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数据监测,为此,在图5所示监测断面上依次布设传感器,溢洪道断面间距控制在0.35 m,消能池内监测断面间距为0.5 m,其中消能池监测断为0.5~7.5 m。水力参数监测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获得水流流速、压强以及水位、水面线以及掺气浓度值等渗流场水力参数,间隔0.5 s实时回传数据至中控系统。试验中上游泄流动力来源于水泵供水体系,通过矩形量水堰可控制上游泄流量,并在下游消能池尾渠通过水流交换实现水资源循环使用。

图5 监测断面示意图

本模型试验中研究重点为消能池底流消能结构体型设计合理性,为此试验中溢洪道沿程断面溢流台阶均保持一致,高、宽分别为33.33 mm×24.00 mm,首级阶梯前置有掺气坎,挑角为10°,过渡段阶梯总宽、高分别为100 mm、75 mm。消能池在各方案中都是底流消能,而确保底流消能的关键乃是池内底板的布设高程,故消能池在考虑底部消能的前提下,增设水平分水墙,宽度为3.0 m,而其高程需根据消能池边墙高度上限值12.0 m确定。基于模型试验对比评价的前提,设定水平分水墙高度上、下限分别为10.0 m、2.0 m,并依次设定有高度2.0 m、4.0 m、6.0 m、8.0 m,以及10.0 m共5个方案,且设定有无水平分水墙(高度0 m)的消能池对照方案,图6为水平分水墙高度6.0 m时的底流消能池平、剖面示意。试验工况设定为泄流量720 m3/s,闸门全开,基于各底流消能方式的模型试验对比,为评价底流消能池体型设计合理性提供依据。

图6 水平分水墙高度6 m时的消能池几何设计(示意图)

2 消能池水力特征

2.1 压强特征

根据对底流消能水平分水墙布设不同高度消能池模型试验分析,获得各方案下消能池内水力特征,图7为池内沿程断面动水压强分布变化特征。

图7 池内动水压强变化特征

由图7中动水压强分布变化可知,当水平分水墙设计高度不同,则池内动水压强分布变化有所差异。在无水平分水墙时,池内动水压强呈稳定递增状态,在15个监测断面上动水压强平均增幅为3.9%,且其在任一监测断面上动水压强值均高于其他设计方案。当水平分水墙高度为4.0 m时,池内沿程断面上动水压强分布为152.1~245.3 kPa,较之无水平分水墙方案断面压强减少了18.6%~55.9%,断面动水压强均值亦减少了37.7%。当水平分水墙高度进一步增大至6.0 m后,其动水压强量值水平也进一步降低,断面压强均值较水平分水墙高度4.0 m、无水平分水墙分别减少了20.6%、50.5%。在水平分水墙高度4.0 m、6.0 m方案内,其动水压强均呈“递增-递减-稳定”三阶段变化,较之无动水压强方案具有动水压强的递减以及稳定段,表明消能池内水力势能得到较好控制,对底流消能效果较佳。当水平分水墙高度为8.0 m、10.0 m时,相应的池内断面压强均值分别达113.5 kPa、91.2 kPa,较之水平分水墙高度4.0 m时减少了42.9%、54.1%,整体上来看,当水平分水墙高度每增大2.0 m,则池内动水压强均值可减少21.9%。另一方面,在水平分水墙高度8.0 m、10.0 m方案内,模型试验观测到水面出现局部壅流、扰动的现象,且其动水压强本质上与高度6.0 m方案时量值差距较小,特别是在池内断面5.0~7.5 m(图5)后具有二次增幅阶段,池内整体压强变化呈“递增-递减-二次增幅”,高度8.0 m、10.0 m方案在二次增幅段压强进一步达到一次递增阶段峰值,不利于消能池尾渠段出水稳定性[6-12],使该类型消能池的共用底流消能效果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2.2 流速特征

流速特征直接反映了消能池内渗流场特征,对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后,获得了各方案时池内断面处流速变化特征,如图8。

图8 消力池内流速特征变化

分析流速变化可知,5种底流消能设计方案中流速变化呈显著“分水岭”特征,当水平分水墙高度低于6.0 m时,其流速呈“上凸”二次函数曲线形态变化,高度2.0 m、4.0 m、6.0 m方案中峰值流速均位于断面3.0 m处。而在高度8.0 m、10.0 m时,池内断面流速具有“双增”阶段,在池内断面0.5~3.5 m处为一次增长,平均增幅分别为8.3%、8.4%,而在断面5.0~7.5 m上为二次增长,该阶段增幅弱于前一阶段,但平均增幅仍维持在3.3%、3.5%,特别是在池内出渠段仍具有较高流速水平,分别达7.7 m/s、9.2 m/s。两种流速水平变化,均与水平分水墙设计高度有关,当水平分水墙过高,虽可提高池内动水势能的转换,水体动能提高,流速增大,但也会在池内尾渠段出现过高的流速,导致出流水力势能过大,对下游水工建筑产生较大动能冲击[10,13]。

对比流速水平量值可知,水平分水墙高度与之具有正相关关系,且该变化关系在任一池内断面上均满足,如断面2.0 m处水平分水墙高度6.0 m、8.0 m、10.0 m下流速较之高度2.0 m时分别提高了63.8%、84.7%、115.5%。总体上来看,分水墙高度每递增2.0 m,则池内断面平均流速可增大33.5%。池内流速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消能池底部消能,确保消能池内流速处于较高水平,且水流较稳定,才是底部消能设计的最终目的,结合模型试验宏观观测与流速变化,水平分水墙高度6.0 m时渗流场特征较为合理。

3 消能池运营特征

为研究消能池运营特征,在闸门全开泄流量720 m3/s工况前提下,增设一校核工况泄流量为920 m3/s的对比研究组,分析典型水平分水墙高度方案下池内水位变化特征,如图9所示。

图9 池内水位变化特征

从图9中可知,不论泄流量为何值,6种方案下池内水位变化均历经了“稳定-陡降-稳定”的三阶段变化;当泄流量为720 m3/s时,水平分水墙高度2.0 m方案下池内峰值水位为0.65 m,同断面处高度6.0 m、10.0 m下水位为0.71 m、0.78 m,而在峰值水位后即出现水位的陡降变化,三个高度方案下水位降幅分别达78.9%、22.6%、45.5%。整体上来看,在该泄流量工况下,分水墙高度2.0 m、10.0 m时池内水位的变幅最大,且在池尾渠处水位也较高,而高度6 m方案下水位变幅最大集中在陡降段,全断面水位控制较合理。当泄流量增大至920 m3/s后,分水墙高度2.0 m、10.0 m方案下水位变幅进一步加大,水位陡降段降幅可达88.9%、53.7%,而分水墙高度6.0 m时降幅接近前一泄流量工况,且在高泄流量工况下,池内上、下游水位稳定性均高于分水墙高度2.0 m、10.0 m时的情况。从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平分水墙高度6.0 m时消能池内水位在高、低泄流工况下均较稳定,抗动水势能冲击效果较优,可满足溢洪道共用底流消能的目的。

4 结 论

(1)无分水墙时动水压强量值最高,且在池内断面上呈稳定递增;分水墙高度在2.0~6.0 m时,池断面压强呈“递增-递减-稳定”三阶段变化,而在高度8.0 m、10.0 m方案下呈“递增-递减-二次增幅”变化,造成池尾段出水稳定性欠佳;墙高每增大2.0 m,则池内动水压强均值可减少21.9%。

(2)分水墙高度低于6.0 m时,流速呈二次函数“单峰值”特征,而在超过6.0 m后具有二次增幅段,出渠段流速仍维持较高水平;水平分墙高度与流速为正相关,高度每递增2.0 m,则池内断面平均流速可增大33.5%。

(3)消能池运营特征表明分水墙高度6.0 m时池内水位控制较合理,水位陡降段弱于高度2.0 m、10.0 m;泄流量增大,墙高度6.0 m方案下水位控制稳定性与低泄流量下一致。

(4)结合消能池水力特征与运营特征,底流消能方式下水平分水墙高度6.0 m方案抗动水势能、降能排冲稳定性均较佳。

猜你喜欢

底流分水模型试验
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的研制及验证
拜耳法赤泥底流与烧结法赤泥滤饼混合预处理试验
跌坎型底流消力池的水力特性与结构优化研究
不同闸门组合下分水墙对消能效果的影响
台阶式短加筋土挡墙行为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
底流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数值模拟研究
曲线形底流消能工设计应用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