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必等待最后一根稻草

2023-09-05沈畔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导火索内疚感采取行动

沈畔阳

有一个挺有趣的现象:酝酿重大转变时,人们常常等待“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再采取行动,换句话说,某个偶然事件发生,才足以作为他们做出决定的最终理由:一言不合就分道扬镳、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就小题大做……当然,这样的事并非促成最后结果的真正原因,只不过被随手拈来作为采取决定性行动的导火索。很难说这样做是否合理,可能是因为觉得需要一个理由来证明看似极端的行为很正常,否则会显得缺乏理性甚至有些疯狂;也可能是因为需要一个事后不会为此感到内疚的借口,如果能指责是他人负我在先我别无选择,或者情况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只好盲目采取行动,即使事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会感觉好些,甚至理直气壮。诱发事件可大可小,经常是有的人会把微不足道的小事作为“最后稻草”加以利用,在接下来的“说理”过程中已经忘记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最后稻草”作为方便的导火索已经燃烧殆尽。

这也是你需要考虑的:生活中,你是否等待过最后一根稻草?现在是否正在等待某人越过任意某个界限,以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束缚?如果是,你是否会如释重负,从头再来而且不必有任何内疚感,更不用说担心受到他人诟病?其实完全可以不这样做,有道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当断则断才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有的人遇到挑战,但又不敢面对的时候,也会利用这种模式:想方设法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契机,为最后决定做下铺垫,一旦时机成熟,只需找到某种普遍可以接受的触发理由——身体不好、出现分歧、遭遇挫折……就迫不及待地宣布退出,振振有词地证明自己的决定是合理的,责任不在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地“华丽转身”。然而,等待再等待,可是这样的“稻草”就是不出现,怎么办?有的人甚至会挖空心思地设计一个,不择手段引诱他人为自己制造类似的“最后稻草事件”来达到目的,人心叵测可见一斑。

我这里想说的是,要意识到这种模式并保持警惕,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如果你在他人身上发现这种迹象,要鼓励他们分享真实感受并且尽快过渡,而无须如此麻烦甚至不道德地尋找这样那样的“最后稻草”,好说好散是最好的结局。如果你感觉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请自问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是否能够以诚待人地达到目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根拐杖,实际上谁都不一定需要它,意识到自己正在等待最后一根稻草时,那就把这个想法作为最后一根稻草——一个清晰明了的信号,表明自己应该采取行动了。在这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上,该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必要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没有实质内容的事情上,于己于人都是如此。

(编辑 兔咪/图 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导火索内疚感采取行动
The Change of a River in My Village
别用内疚感绑架孩子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如何引燃学生写作兴趣的“导火索”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拆屋效应
大兴火灾的导火索
内疚也是病
放鞭炮
美文、好景、妙法,引爆兴趣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