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水稻种植与施肥技术要点

2023-09-04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秧苗除草

宁 岩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黑龙江富锦 156331)

0 引言

相比于其他农作物,水稻生长周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对种植环境与种植户的种植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把握种植与施肥的要点能够切实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而水稻的增产又将提升农民收益,为解决在“三农”问题处于核心地位的农民问题提供有力抓手。

1 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1.1 整地与播种

种植户在种植水稻时要重视土壤的选择与管理,因为土壤是水稻生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土壤的选择上,种植户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检测,种植水稻的土壤相对密度应当较低,且存在较多孔隙。这样的土壤不仅有着更强的吸水性,而且透气性也更好,符合水稻的生长习性。其次,在水稻种植期间,种植户需要对土壤进行翻整,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水稻种植土壤的翻整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粗耕、细耕与平整,现阶段这一步骤通常由农业机械完成,高质量的土地翻整工作能够保证土壤松软,方便后续的种植工作,同时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提升土壤的储水能力[1]。而在旱田改水田的特殊情况下,种植户应当考虑到旱田作物与水稻之间的区别,应当在耙地前进行“洗田”,排除土壤中过量的盐碱成分,并在插秧前喷洒消毒剂。

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播种时间也会在3月下旬~6月中旬之间变化。在进行播种时,首先要将稻种种植到育秧田中,如果采用的是旱田育秧方法,则需要在苗床上施加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料,为秧苗的生长提供基础养分。而如果采用抛秧盘育苗的方法,则首先需要平整苗床,将苗床彻底浇透,再将壮秧剂与营养土以1∶200的比例进行混合,铺放在抛秧盘中,再进行播种工作。

1.2 插秧

种植户在进行插秧之前,仍然需要调整土壤的状态,对水稻来说,钾元素能够起到促进生长的重要作用,因此种植户在插秧工作开始之前,可以采取施用稻壳灰或添加其他有机成分的方法,提升土壤中钾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插秧过程中,种植户应当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推广应用,农业机械的优势已经越发明显,能够显著地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现阶段,大部分水稻种植户都是通过插秧设备完成插秧工作,相比较于传统的人工插秧,插秧设备的优势不止体现在工作效率上,还体现在工作质量的稳定性上,能够在量化数据的要求下精确完成插秧工作,减轻种植户的工作负担。但现阶段农业机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存在不足,由于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都相对较大,因此受到地质条件与土地面积的限制,很有可能无法应用,且在土地面积相对小而零碎的地方无法发挥效率优势,依旧需要人工插秧。另外,在进行插秧的过程中,种植户还必须考虑到水、光照等条件对水稻生长造成的影响,对水稻秧苗密度进行科学计算,保证水稻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光合作用。

1.3 田间管理

在插秧完成后,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中,花费种植户精力最多,对水稻生长影响最大、最明显的工作就是田间管理,对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田间管理主要分为水分管理,施肥与除草,其中施肥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最为直观。

1.3.1 水分管理。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的水分管理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在水稻的返青期,种植户需要注意将水层保持在2~3 cm之间,即使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也不能断水,避免叶片枯死。

在水稻的分蘖期,要根据分蘖前期与分蘖后期的需求变化调整水分管理方式。分蘖前期水稻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应当将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而到了分蘖后期,为了防止过量水分导致水稻大量吸收土地中的氮素,导致水稻徒长,应当对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将土壤水分控制在60%左右。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种植户可以在阴雨天气进行排水。

在水稻的幼穗分化期,这一阶段是水稻需水量的临界时期,必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同时关注颖花的状态,防止颖花退化,避免影响水稻后续的结实。在水稻的抽穗开花期,需要交替进行灌水露田。一般一个周期是一次饱和灌水,而后“露田”三天,待土壤含水量低于65%,再重复上述周期。这一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多余水分的排出。在水稻的结实期,灌溉频率应当保持在四天一次,同时采用边灌边排的灌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灌溉水面不能漫过地面[2]。

1.3.2 除草。水稻种植中的主要除草方法有四种,基本遵照“预防优于治理”的原则,分别是苗后除草、封闭除草、稻糠除草与人工除草。

苗后除草一般在插秧前七天进行,一般采用30%浓度的莎稗磷乳油,以60 ml/667m2的用量,进行全田喷施。封闭式除草一般在插秧前48 h进行,一般采用12%浓度的噁草酮,以220 ml/667m2的用量,喷雾或撒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封闭式除草需要在田间呈现出泥浆状态时进行。稻糠除草一般在移栽缓苗后进行,以200 kg/667m2的用量均匀施用,待稻糠附着在土壤上后进行正常灌溉,利用稻糠与水发生的还原反应,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以此抑制杂草萌发。人工除草则贯穿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同时也需要与科学田间管理技术相配合。比如,对于幼苗期的稗草,可以采用灌水方式使其徒长,而后排水,枯死的稗草就会倒伏,并腐烂成为养分,只需要人工拔出尚未枯死的杂草即可。

1.4 病虫害防治

水稻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当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予以高度重视,这里以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为例,阐述其防治方法。稻瘟病是对水稻生长状态与产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常见病害,在发现稻瘟病的症状后,种植户可以喷洒三环唑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黏虫则是较为常见的,是水稻危害性较大的虫害,会导致水稻叶片的残损与脱落。种植户可以采用敌杀死乳油,以40 ml/667m2的用量,加水稀释后喷洒在水稻田中。

2 水稻施肥技术要点

2.1 遵照基本施肥原则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十几种元素,但是在为水稻补充营养元素时,却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遵循适度原则。近年来,水稻种植户滥用磷肥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不仅导致水稻斑点与僵苗,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种植户在施用肥料时,必须遵循合理的原则,做到合理搭配。

首先要保证基肥充足,基肥一般在插秧前适用于水稻田,主要为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秧苗的成活率,满足秧苗的前期生长需求。不仅如此,基肥的施用还有着改善土壤条件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水稻秧苗的根系发育。

其次要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使用,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不仅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土壤板结与水土流失。有机肥的作用则是改善土壤的养分与结构。科学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比是有机肥占25%~30%,无机肥占70%~75%。

最后,要控制无机肥的比例搭配,遵照“控氮磷增钾配硫补微”的基本原则[3],按照氮磷钾2∶1∶2的比例施用,施用量控制在氮肥14~16 kg/667m2、磷肥8~9 kg/667m2、钾肥11~16 kg/667m2。

2.2 合理选择施肥方法

2.2.1 前促施肥法。前促施肥法,即是在水稻种植的前期施加大部分的肥料,以保证土壤中有充足养分,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前促施肥法需要搭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土壤中缺乏的元素进行补充,提升施肥的有效性。种植户还应当根据水稻的生长状态以及光照、降水量的变化进行追肥。相比于传统施肥方法,前促施肥法能够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有效提升土壤肥力。

2.2.2 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指的是,在水稻生长的早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施肥量,满足秧苗的生长需求;在水稻生长的中期,对氮肥的施加量进行控制,避免水稻秆过度生长,将养分集中于抽穗;在水稻生长后期,再有针对性地补施磷肥,保障水稻灌浆的需求,提升水稻产量。

2.2.3 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指的是,在水稻生长前期,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控制氮肥用量,通过自然条件完成对水稻秧苗的筛选;而在水稻抽穗期,则提升施肥量,为水稻提供充足养分以保证产量。而在水稻生长后期,则采用增加粒肥用量的方式,延迟水稻的穗花退化,促进水稻的灌浆,以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这一施肥方法在加强对肥料用量控制的同时,结合不同阶段水稻的生长需求,为水稻提供充足养分,同时避免因化肥过度使用导致的土壤结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整地与育苗,插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施肥技术作为田间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对水稻的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格外重视。种植户在为水稻施肥的过程中应当遵照基本施肥原则,合理选择施肥方法。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秧苗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无花果田间管理
除草记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农民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