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助推山区农民增收

2023-09-04姜礼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姜礼婵

(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龙口 265701)

1 基本情况

1.1 种养植结构情况分析

从2021年统计部门数据可以看出,龙口市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山区乡镇以园林水果、瓜果类为主导品种,产量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其中,园林水果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桃、杏等;瓜果主要包括草莓、西瓜等。养殖方面,主要以猪和鸡为主导品种,产量在全市占比较高。

1.2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从查阅统计数据看,龙口市山区人均纯收入普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特别是离市区较远,以农业为主的南部山区乡镇。二是农民收入结构。高新区、靠近工业园区和靠近市区的四个乡镇区域内的群众主要靠在周边企业上班,工资性收入居多,其他偏远山区多以种植养殖收入为主,或农闲时兼职打零工。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滞后,大农业格局尚未形成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镇域农业的特色定位、结构调整、发展模式、项目招引、土地流转等各项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由各镇街区自由裁量、各自为战,容易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同质化发展,造成供大于求、相互压价的情况。

二是农林水电等部门的支农惠农资金各成体系,未实现有效整合、统一调配,不能发挥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益。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机井通”等扶持资金,大多零散落实到各镇村,由于缺乏区域性的科学系统规划,存在农田水利资源分布不均衡、未合理配置的情况。

2.2 农民思想水平普遍偏低,精品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户农民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总支出中,用于生活消费、子女入学、医疗、建房、人情往来的支出约3000~20000元,而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农机具等生产性的支出1000~5000元,仅占总支出的比例的16%。与果品经销商座谈了解到,高质量的果品不愁销路,许多水果收购商宁愿冒着人生地不熟的不便也要到外地收购苹果,虽然价格高,但还是有利可图。高品质的水果收购价格是当地传统品种的3~5倍,不能不引起反思。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缺乏实用技术、致富信息和市场经验,是当前山区农民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

2.3 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缺少带动农业发展的能人

村级班子层面,“两委”干部年龄普遍较大,思想保守,眼界不宽,缺乏敢闯敢干的劲头。调研中,大家对“农村能人”的定义是不但要有胆识和眼界,而且要懂经营、会管理,能够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但调研也发现,每个乡镇并没有几个这样的能人。种植养殖大户方面,通过土地资源整合,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局限性是只能带动有限区域群众的增收,不足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而且这样热衷于农业开发的能人也不多。

2.4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

一是缺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总量不少,但上规模的企业数量有限,特别是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不多。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辐射带动效应不强,而且产品附加值较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明显的特色和品牌效应。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受资金和土地等多种因素制约。由于农业开发投资大、见效慢,企业参与农业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产业发展缺乏企业社会投资,而仅靠镇村财力难以打造高质量、上档次的农业项目。另外,旅游开发涉及的用地问题,如建农家乐、停车场等不符合土地政策,整体开发难度较大。

3 工作建议

3.1 整体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市情农情,顺势而为,与“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统筹谋划,科学把握镇村的差异性,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总的思路: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顺应逆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发展农业“新六产”为总抓手,大力实施山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产品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低端产品向高端品牌转变,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3.2 具体措施

3.2.1 着眼农业发展规律,编制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根据全市农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构建特色鲜明、结构科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突出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整合农业资源,使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力求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重点做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布局,适时出台非强制阶段性种植养殖指导意见,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2.2 强化宣传引导,调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

只有思想先致富,农民才能致富。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面上的宣传引导力度,如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分批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在电视台开播农业专题栏目、制发农业讲座专题片、微信群推送转发农业技术和信息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更多的农民接触到先进的农业信息,逐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激发他们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人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鲜活的致富典型来引导、教育、启迪身边群众。同时,建议将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结合起来,统筹推进,集体没有财力,就没有向心力,也就没有实力为老百姓办实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2.3 坚持人才兴农,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系统开展相应培训工作。组织好大学生、企业职工和农村青年创业培训,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3.2.4 加快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经营模式

加快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必然要求,“土地不流转、农业难发展”。在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经营、提升土地收益”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动土地流转由亲戚邻居间代耕代种、自发流转为主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主转变,形成以转包、租赁、转让为主,以托管、互换、股份合作及其他形式为补充的土地流转新格局,促进土地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2.5 发掘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有机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农旅结合”模式,立足乡村旅游资源,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化改造,打造一批兼具特色农业生产、休闲体验、生态旅游、乡村民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积极破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涉及的土地、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有关政策,解决准入问题。关闭取缔的尾矿库、选矿厂、金矿、养殖场。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建议不强制拆除,允许群众根据场地实际转为其他经营,如花卉种植、菌类养殖等,并给予适当转型资金补助。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