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主题图像阅读推广创新研究

2023-09-04陈雪娟明相利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读图文字时代

陈雪娟,郑 岚,明相利

(1.南京审计大学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815;2.设计师之家数字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探求“图书”一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这个典故上来,它反映了图画和文字的密切关系。虽然是神话传说,但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字起源于图画。正是“图”和“文”构成了“图书”的内容。而“读图”不等同于“看图”,因为它不仅意味着目之所及,还包括对所见图像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意义的解构。随着数字媒介为图像出版物的进一步传播赋能,以图形、图像和视频为主体的“图式出版物”开始涌入阅读领域,并逐渐演绎成一场全民性质的读图转向。而读图这场“转向运动”的价值归旨,在于推动视觉文化语境下阅读关系与图文关系的交互发展[1]。读图时代的到来,表明大众文化的新扩展与日趋成熟,图形图像成为阅读的主要内容[2],原本作为阅读主体的文字则陷入了成为图像“注脚”的尴尬境地,因此需要对其有清醒的认识与理性的判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图像巧借 “元宇宙时代”数字媒介的东风“恣意生长”,“元宇宙”读图时代的到来早已颠覆人们对文化原有的认知。“元宇宙时代”对于图书馆阅读推广而言,简单来说就是阅读从单纯的文字阅读到包括图像阅读和VR场景的全真阅读、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代表的图书馆“人、场、物”的属性和关系重构。在手机高速上网、资讯瞬间秒达的今天,读图时代的到来在迭代中满足着人们对资讯消费无止境的需求。而随着海量图形与图像侵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人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字的时间很大程度于无形中被挤出。与此同时,人们阅读文字的耐心和兴趣也正在逐渐失去。这是否会造成阅读的乏营养化?是否会带来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下降?是否会全面弱化阅读生态?学术界对此也不无忧思,“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而传统阅读方式渐渐式微”“在互联网上浸淫日久,人们的注意力会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短暂的快感”[3]。显然,这不是文化发展方向所指。

1 厘清“图”与“文”的辩证关系

1.1 图与文互为表征,互相释义,互相渗透交融,相辅相成

“图书”中的“图”不仅指图形、图像,还有图纸、图标、图谱、图表、图腾等,可以说图像和文字对于文化的表达与传承不可或缺。“图”与“文”二者相依相存、相生相伴、互为表征、互相释义、互相渗透交融,可谓相辅相成,业界称之为“语图互文性”。从某种程度来说,无图的文是缺乏鲜活与生动性的,无文的图也显得单薄与贫乏。因此,二者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而非对立与相互排斥或非此即彼的。读图时代的叙事交流理论一改大众传媒时代的单向叙事交流模式研究,从而开启了对叙事交互的探讨[4]。故而,图片与文字的相融共生才能最终推动信息传播的优化。

1.2 “图像”与“文字”在阅读推广中的认知边界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极大,可看的东西太多,同时垃圾信息充斥,人们需要通过阅读快速获取有用信息,文字阅读赶不上人们阅读的脚步,而读图能满足人们快速捕捉和获取所需信息的需求。如何读图,什么样的读图是应该引领的方向?通过读图,应该把读者引向何方?读图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人们对图像的解读是否存在认知边界,图像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深意,当文字无法穷尽时又是否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而文字的字里行间表达的意境,又是否有诸多图像无法触及的灵魂深处?这些或许是图像与文字既始终无法“合体”也无须“合体”的本质使然。

2 主题图像的价值与阅读生态忧思

2.1 主题图像的价值体现

2.1.1 有助于加速文化的传播普及与社会交往

主题图像因其直观性,可实现入眼即化甚至瞬间秒懂;图像因其简单朴实、平近亲和,不易使人产生排斥情绪,因此它普适性极强,不分年龄与文化层次,几乎人人可懂。图像的传播依据阅读主体的文化认知,可以收到恰到好处的阅读效果,再高大上的“阳春白雪”,不如能让读者走心的“下里巴人”。图像因其往往能实现自语,不同的图会说不同的话,所以图像阅读的信息传播力强。图像的传播不分国籍,具有无国界性,其传播便捷高效,能实现无障碍式文化交流,因而可实现跨地域甚至跨国界的快速交流与传播,并有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

2.1.2 涵盖的信息量大,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元宇宙时代,许多经过认真制作的主题图像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性,尤其是经过数字化加工的主题图像,有时令人久看不厌,且其涵盖的信息量大,具备一定收藏和研究价值的不在少数。优质的主题图像是文化和艺术的浑然天成,它也同时兼具语言、艺术的特征,文字是抽象,图像是具象,图像对文化具备强大的解读能力。主题图像往往具备强烈的时代特征,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例如当人们看到有关抗疫的图像,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

2.1.3 助推读者主体地位的提升

用“读者市场”为读图时代作注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来讲,过去的文章是作者写什么读者就看什么,作者与读者区分界限明显,而读者转变为作者的门槛较高。但读图时代的读者与作者进行身份切换要简单得多。元宇宙时代,人们利用数字媒介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松进行图像生产,因此也带来了图像生产内容的良莠不齐。于是,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格局随之建立。随着海量图像的涌现,读者选择信息的自由度无限增大,这便出现了读图时代以“点击量”“流量”“粉丝数”为指标的网络评价体系,助推了读者主体地位的大力提升。

2.2 “读图”的阅读生态忧思

图像阅读相较于文字阅读,因其简单直观、无须逐字深入阅读,容易使阅读流于表浅。人们对图像的注意时间数以秒计,目光停留时间短暂,动用脑力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深处理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人们一般只对少数印象深刻的图像进行反复阅读,因此快速、表浅成为图像阅读的特征。图像阅读往往是读者被动接受,缺乏主动的思考与想象的乐趣,容易造成阅读水平的低下与弱化甚至丧失,缺乏文化营养。电子媒介的异军突起使得图像文化的入侵加剧,由此打破了阅读生态原有的平衡,它解构了人与文字之间深度的亲和性,思维方式也遭到严重的冲击。网络图像阅读必然挤占总体的阅读时间,思维方式被碎片化、颗粒化、浅表化,这种“浅阅读”容易造成人们应有的思想深度内观和思考能力慢慢退化。相较于抽象的文字,图像最致命的弱点是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但即便如此,也大可不必为图像暴力抑或文字终极而惊慌[5]。

3 读图时代的全民阅读

3.1 阅读推广宣传的多图少字化趋势

什么样的推广模式更易于传播与普及,就应该是阅读推广的首选,不能因为追求“阳春白雪”而变得“曲高和寡”。既然图像更易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更易理解和传播,人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采用多图少字的模式则成为首选,并正在成为不可逆转的阅读趋势。比如现在很多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推文都是“图!图!图!”地大量上“图”,只有很少的文字进行注释。文字的留白有时恰恰是给读者留出思考与回味空间的一种无声的引导。因而,阅读工作者如何恰到好处、潜移默化地发挥文化的引领推广作用,是需要一定的智慧与技巧而不是进行一味地盲目推送的。

3.2 厚植主题图像的文化内涵,嵌入社会核心价值

读图不能代替文字叙事,更难以穷尽文字所能表达的深意。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图像,抑或是时空交错的影视,在思想性上也难做到与文字叙事同日而语。文字传递的信息量更复杂也更具体、更琐碎也更贴近生活,而图像的艺术性更强,是一种高度的浓缩与概括。将文字与图像融合可以使叙事表达更立体、更生动鲜活也更为具象,因此有“图文并茂”之说,即通过图与文的交互表达,可以优化表达语境,增加文化叙事的层次感与丰满度。由此可见,在文化中吸取主题图像阅读的优点,对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主动阅读能起到积极正向的重要作用。

3.2.1 “浅阅读”问题的症结在于图像内容生产环节的“去文化”化

应从图像的“浅阅读”回归“慢阅读”与“深阅读”,这固然是提升阅读品质的优解,却无法扼制越来越多的图像冲击人们的视观,无法为图像阅读的惯性按下暂停键。在这全媒体时代,资讯高速侵入令人无处闪躲亦无法回避的客观环境下,它裹挟着人们的眼球,使人不自觉沉潜而又难以自拔。虽然人们无力终止这种局面的延续,却也为阅读推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探讨图像使阅读流于表浅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不同的“图像”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有的图像只为博取感官的刺激,肤浅而浮夸,供人一乐而后被抛诸脑后;有的图像令人眼前一亮,进而对人有所启迪与顿悟,甚至能触发人的灵感,或催人奋发;有的图像阅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令人反复品砸、久看不厌;还有的图像使人看后拍案而起,能起到出奇制胜的奇效……故而,“浅阅读”问题的症结在于图像内容生产环节的“去文化”化。因此,应该把控好主题图像内容的生产环节,赋予主题图像更多的文化属性,而不只是表面的精美与博人眼球。

3.2.2 遴选出高品质的主题图像,赋予图像更为深刻的内涵

图像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好的图像往往是智慧的浓缩,是文化精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常常集思想性、专业性、艺术性于一体,因此有必要修正对图像阅读的误区与盲区。阅读推广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把控好资讯供给的源头:一是让输出的文字、图像追求高品质,赋予主题图像高度的思想性与深刻内涵,并嵌入社会核心价值,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对生产出来的主题图像进行严格的筛选,如进行等级评价与推荐等;二是鼓励具有创新性、创意性的优质主题图像拥有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以进行阅读推广的展现与普及,使得尽人皆知,引领人们的阅读情操,提升总体的文化信息素养与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全真阅读”的方式实现“全人教育”。

3.2.3 开展主题图像创意活动,推进创新思潮的不断萌发

在当下的全媒体信息时代,阅读推广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资讯,应认清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推广经验,有选择地做好文化推广与引导。面对一项推广主题,如何合理分配图与文的比例,采用什么样的图、写出什么样的推文进行宣传与推广,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方向性大事,来不得半点随性与懈怠。在主题图像选择中,应该选择多一些创意的图像,少一些浅表的图像;元宇宙新媒体时代的图像较以前大有不同,利用新技术制作出更加立体、多元、饱含深意的图像,并力图实现图文互证,这样才能牵引出图像的灵魂;优质的主题图像对激发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意义重大,因此借助图像进行文化引领与导向,是进行阅读推广最为高效可行的方式。

3.3 以“图旅融合”的全真阅读引领全民阅读走向纵深

近年来,阅读推广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新动能驱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建设需牢牢把握文旅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书香社会“融旅”“塑旅”“促旅”作用,以更加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和精彩多元的文化体验,不断开辟文旅融合的全真阅读发展新路径。文旅融合阅读推广的核心元素是书与文字,在艺术表现上则多以图形图像为主,虽然图书馆文创产品艺术性衍生难度大,但图书馆人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展各种主题图像创新创意设计活动。如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钱军研究馆员在常熟召开的“2020书香江苏行动”论坛上,结合“文旅融合”的社会背景,作了题为“阅读组织与书旅融合”的报告,从图书馆如何进一步发挥阅读组织作用的角度,提出了“书旅融合”的创新性图书馆服务方式。倡导“图旅融合”正是典型的阅读推广形式创新,将为推动全民阅读、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以图促推”方式下的“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起到极佳的示范作用。当更多优质的经过有识界检验的图像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后,那些劣质的图像自然被逐渐驱逐。优质的图像给人沉思与启迪,能够成为主流文化,就意味着图像撕掉了简单粗糙的标签,阅读推广工作将呈现出一番全新的气象。

3.4 重视引入VR技术,以元宇宙沉浸式体验赋能全真式阅读推广

VR技术是元宇宙读图时代在阅读推广中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它以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乐此不疲地深度参与阅读,这无疑给图书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利用VR技术可以实现图像资源的多维展示,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以及提供读者个性化服务等[6]。虽然离VR技术的普及还存在诸多技术壁垒及资金成本考量问题,但完全可以先从“小众化个性定制全真阅读”做起,先行尝试,检验真实的VR技术用户需求与VR体验效果之间存在的差距,而后再进行修正,进而普及推广。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当VR技术能实现如同现在微信带给人们的便利性时,沉浸式读图阅读体验将完全颠覆现有的阅读模式。但是,无论身临其境的VR如何超越现有的阅读范式,人们用肉眼盯着书本阅读能带来的思想深处的触动与沉思,并不会因为技术创新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而以主题图像阅读为代表的全真阅读文化所带来的“全人教育”模式更不会因此而终结,只会变得更加多元多样与更具包容。

4 结语

元宇宙大数据时代的叙事方式转变,先是多字少图,随之而来的是多字多图,到现在的多图少字化转变,反映出人们阅读中对信息的筛选发生了质的飞跃。“多图”时代应向“精图”转变,“图像”并没有错,人们乐于读图也没有错,但作为连接图像生产者与接受者纽带的阅读推广人,有责任给图像赋予更加“自律”的特征,更加注重推出高品质的、经过再加工的更有内涵和思想性的精品图像和更加成熟的文化图像。这是广大阅读推广者肩负的使命与担当。当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图像时,就不会受到图像“暴政”的侵害,阅读体验完全可以通过思想性和艺术性强的图像得以加强完善,甚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不应只是回归“慢阅读”与“深阅读”,而应驾驭好图像与文字,使二者能并驾齐驱、比翼齐飞,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语言的内视性、精神维度及其诗意体验是图像无法取代的,只有将语言的抽象性与图像的具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阐释和补充,而不是互相取代和冲击,寻求图像与文字发展的一个平衡点,才能建构图文并茂的和谐局面[7]。因此,遴选出高品质的主题图像,赋予图像更为深刻的内涵;开展主题图像创意活动,推进创新思潮的不断萌发;以“图旅融合”带动阅读推广工作走向纵深;重视引入VR技术,以沉浸式体验赋能阅读推广文化事业,进而实现从“全真阅读”到“全人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走出元宇宙读图时代阅读推广困境的最优解。正如学者赵玙[8]2013年在《光明日报》所说:除了浮光掠影的娱乐消遣,更需要通过书籍涤荡灵魂、品味情感、拓展思想维度;除了纷繁的快餐读物,还需要历经时光淬砺的经典著作、闪现睿智火花的时代精品。

猜你喜欢

读图文字时代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读图
e时代
e时代
读图
读图
e时代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