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2023-09-03管瑾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3期
关键词:黄斑乳化白内障

管瑾晶

(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眼科,江苏 南通 226300)

白内障是眼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中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与患者代谢异常、遗传、年龄等因素存在一定关联。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患者在持续性高血糖影响下,导致晶状体渗透压发生一定改变,出现蛋白糖基化,从而引起白内障[1-3]。目前,随着国内外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的常用手术治疗方法。但对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而言,超声乳化术导致术后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高,导致术后恢复效果往往不理想[4-6]。为此,本研究将选择本医院眼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5例白内障患者,旨在分析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实际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医院眼科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选择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前将患者一般资料上传至伦理委员会后获得审批。在本院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糖尿病疾病作为该研究的分组依据,将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即非糖尿病组(53例)、糖尿病组(52例)。非糖尿病组与糖尿病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白内障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手术方法为超声乳化手术和置入人工晶体手术治疗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和患者为自愿参与本项研究;通过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能够测得到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视网膜厚度的患者;基本资料完整,缺失率≤5%的患者;术前经检查符合超声乳化术指征的患者。②排除标准:中途主动退出研究或同时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对术中采用的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具有眼部外伤内眼手术史的患者;术前经检查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糖尿病组白内障患者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除白内障外存在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在术前1周内每日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扬子江药业集团,国药准字H20203092,规格5 mL∶24.4 mg)进行术眼点药,每日4次。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眼科超声乳化治疗仪Abbott,型号CMP680300),表面麻醉后进行透明角膜自闭切口(眼科手术刀MANI,医疗器械认证号220ABBZX00071000),在前房注入黏弹剂后进行环形撕囊,晶体核乳化吸出后,对残留的晶体皮质进行冲洗、抽吸,然后置入人工晶体(强生视力康,型号AR40e),手术完成后在结膜下注射0.25 mL妥布霉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H44024006,规格1 mL∶40 mg)、0.5 mL地塞米松(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51020723,规格1 mL∶5mg)、0.2 mL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1021071,规格20 mL∶0.4 g),在手术第2日进行角膜眼光(TOPCON,型号KR-800)和眼压测量(Reichert,型号AT555),进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ALCON,国药准字H20080661,规格5 mL)和普拉洛芬滴眼液(山东海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27,规格5 mL)术眼点药,每日4次,至术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术眼点药。两组持续观察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用OCT(ZEISS,型号PRIMUS200)进行黄斑中心凹厚度扫描,测量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白内障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以黄斑区中心作为扫描测量中心,扫描区域6 mm×6 mm,其中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0 mm×1.0 mm。在检查完毕后通过OCT分析得出最终结果,检查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涉及数据以SPSS 26.0、Excel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 手术前,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大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分析(μm,)

表2 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分析(μm,)

注:与同组超声乳化术治疗前对比,aP<0.05。

2.2 两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对比 手术前,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后3个月,糖尿病组患者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大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分析(μm,)

表3 两组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分析(μm,)

注:与同组超声乳化术治疗前对比,a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预计到2050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将高达3.0亿[7]。糖尿病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种类相对较多,其并发症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20岁以上的人群基本上会有眼部的相关并发症,如眼球微血管瘤、静脉迂曲扩张、角膜触觉减退等[8-9]。另外,退行性、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水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也是主要的眼部并发症。临床常见的眼部神经病变相对较多,如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调节障碍和视神经萎缩及屈光不正等[10-11]。据相关研究证实,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等[12]。现阶段,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需取出浑浊的晶状体,并在其上植入人工晶体,以提高视力[13]。在短时间内,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会得到显著改善,但随着观察时间的不断延长,糖尿病白内障术后患者会表现出视力降低和黄斑水肿加重的情况[14]。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更容易出现黄斑水肿,从而导致整体的术后效果并不理想,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速率[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大于手术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手术结束后3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大于非糖尿病组(P<0.05),充分说明了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厚度会明显增加。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超声乳化术治疗后会增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从而引起黄斑水肿,造成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厚度更为明显[16-17]。另外,也可能与手术过程中的玻璃体牵拉存在一定关联,在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超声波振动增大了黄斑区玻璃体牵拉力,在这种牵拉持续的刺激下容易增加术眼炎性介质的形成,损伤血-视网膜屏障,引起黄斑水肿[18]。此外,超声波的能量和超声波作用的时间会增加黄斑水肿发生风险,其超声波产生的热效应和辐射效应会对作用组织部位造成一定损伤,破坏血-视网膜屏障,造成黄斑水肿,从而导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19]。

综上所述,与非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相比,超声乳化术治疗后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更为明显,需在术前、术后完善监测措施,把控手术操作流程,控制血糖水平。本研究的结果受到研究时间和样本量的影响,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黄斑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裂孔在黄斑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BRVO黄斑水肿的对照研究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