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

2023-09-03廖旭东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廖旭东.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J].南方农业,2023,17(11):80-82,91.

摘 要 为了给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底图图斑,采用限制因素法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布尔津县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数量类型、乡镇分布和主要限制因素。结果发现,布尔津县大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宜耕其他草地,窝依莫克乡宜耕用地面积约占布尔津县总宜耕用地面积的1/2;主要限制因素包括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壤盐渍化、贫瘠等障碍因素较为显著,开发资金筹集较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科学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以水定地”合理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注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效应、因地制宜实施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多种方式培肥土壤及给予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资金支持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20

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总目标,并指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意见》的发布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妥善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用地之间的矛盾[1-2]。加强对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城镇周边耕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城镇及乡村违建现象屡禁不止,直接造成耕地资源大量损失。为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土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措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需摸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3-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布尔津县隶属新疆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沿,南北长200 km,东西宽49~82 km,呈葫芦形,总面积10 540.3 km2,国界线长218 km。布尔津县属北温带寒冷地区大陆性气候,水资源丰富,湖泊众多。

1.2  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的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数据,主要包括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城镇开发边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相关内容、县域降水量统计数据、水系分布情况、土壤普查及农业普查成果、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影像图、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及测土配方数据等基础数据(见表1)。

1.3  评价方法

采用限制因子分析法,对布尔津县所有图斑逐一进行评价,并根据参评指标进行分析,出现任何不符合宜耕条件的指标,均定义为不宜耕,否则定义为宜耕。评价指标和不宜耕評价筛选依据详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状况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发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数据,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共587个,面积9 388.20 hm2。通过限制因素的方法对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的10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布尔津县大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主要为宜耕其他草地,部分地区(如也格孜托别乡)以宜耕沙地为主;窝依莫克乡宜耕用地面积几乎占布尔津县总宜耕用地面积的1/2。

2.2  主要限制因素分析

1)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布尔津县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山地、洪积平原和戈壁为主。布尔津县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和浮尘等灾害天气,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过度开垦将会引起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生态风险是限制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2)土壤盐渍化、贫瘠等障碍因素较为显著。布尔津县属北温带寒冷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作用强烈,土壤积盐速度快、积盐强度大、含盐量高。土壤成土母质含盐,地下水埋深1~5 m,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表层地下水矿化度高,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耕地后备资源所处区域气候干燥,多风少雨,植被稀疏,土壤粗骨、松散,不利于有机质积累,造成耕地后备资源养分含量低,土壤贫瘠。土壤盐渍化、贫瘠也是制约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3)开发资金筹集较难。布尔津县现阶段的经济基础仍较为薄弱,国家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资金投入有限,地方资金的使用又较为困难,使得开发规模、开发的配套程度难以保证,开发利用后,耕地后备资源预期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难以实现。

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3.1  科学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

通过全面规划,科学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利用规划。遵循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的原则,有效制定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加大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尽量趋利避害,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避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

利用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对后备土地资源利用过程,尤其是土地的生态环境(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等)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确立科学的评估系统,制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评估指标,及时把握其变化的特点、原因和规律。

根据目标导向,实现具体规划目标的统一构建与分层落实,形成完备的综合规划体系。1)根据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确定开发潜力、风险及时序安排,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推动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优化;2)编制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完善配套的农田基础设施;3)编制种植业规划,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合理布局种植业结构;4)编制土壤改良培肥规划,进行土壤改良分区,合理安排土壤改良与培肥措施,实现耕地后备资源可持续利用。

3.2  “以水定地”合理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布尔津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少雨,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中,水是主要的限制因素,确定农业开发项目时,首先要考虑水源问题。

1)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平衡分析,确定流域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是流域水资源分配的基础步骤。应注意按照流域全面规划,上中下游兼顾,合理分配农业用水、生态用水,严格实行以水定地、合理配水。2)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要高标准配置水利设施,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全面采用各种节水措施,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如广泛应用渠道防渗技术,减少灌水、配水、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渠系利用系数,控制农业用水量,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3.3  注重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效应

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的前提是从全局生态环境保护出发,依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基本原则,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政府、企业、村集体在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在编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时,应以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数量、质量与生态安全保障并重为指导原则,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阶段性的开发,防止为保证耕地数量稳定而进行盲目、过度的开发,进而实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3.4  因地制宜实施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布爾津县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区域土壤含盐量高,土壤改良条件差,可以通过明沟排水、渠道防渗、平整土地、合理灌溉及种植耐盐作物等措施进行改良。针对土壤肥力瘠薄、盐渍化严重等障碍性问题,采用土壤退化阻控技术,如对重盐碱地使用暗管排盐技术、盐生植物资源利用技术;中度盐碱地采用淡盐化耕层构建,施用黄腐酸类高效有机肥、酸性土壤改良剂,采取机械破黏板层技术、耐盐作物种植等方法;轻度盐碱地采用农田盐分高效管控技术、绿肥培肥地力技术、磁化促生长技术,适量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等。此外,可以根据不同盐碱地形成过程、资源禀赋、障碍程度、盐碱类型及农作物布局等,进行总体规划,制定盐碱地治理方案,达到合理利用盐碱资源和提升生态效益的目的。

3.5  多种方式培肥土壤

布尔津县可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土壤瘠薄,是阻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改良新垦荒地、增强土壤肥力作用显著。1)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利用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秸秆肥料,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有助于解决新疆多数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的问题。2)施用有机肥,既能避免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又能提升耕地自身的质量。新疆农村地区有机肥资源相对充足,如秸秆、人畜粪便等,对其进行有效的堆积、发酵、腐熟后施入农田,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施肥前,要先对种植土壤进行样本化验或者对田间肥效进行检验,分析土壤所含的养分情况,与所种植作物的需肥特性相结合,合理确定施肥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农作物提供所需营养。通过有效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优化肥料应用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6  给予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资金支持

布尔津县应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水土平衡的基础上,审慎开发一定面积的耕地后备资源。建议加大对布尔津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布尔津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支撑。同时,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新增耕地纳入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允许跨省域、跨市、跨县置换,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祥斌.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土地,2020(12):4-7.

[2]  徐艳,张凤荣,颜国强,等.关于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1):5-7.

[3]  郭树斌.新常态背景下关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3):2-6.

[4]  谭旭,周松,杨霄翼.四川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7):86-90.

[5]  宋榕潮,杨木壮.基于限制性因子的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6):145-151.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