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性思考

2023-09-03韩丹凤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国情医学生

刘 冰,于 淼,韩丹凤,国 晶

(1.牡丹江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牡丹江市石岩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大中习近平再次强调科教兴国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使我们意识到教育再次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的新时代实践议题。二十大报告回首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这是在对国情问题的深入把握上提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连续积累、发展、建设的过程,在经历了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量变积累后,我们必然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质变。而中国式现代化必定离不开教育的现代化,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融合社会主义因素和中国文化的区别于西方教育现代化的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现代化,笔者认为这一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在于对国情的全面把握上,了解中国国情才能从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国发展的战略规划,理解中国当代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阶段性和长远性贯通的历史过程。而就医学生而言,国情教育帮助医学生宏观把握中国医学领域的发展,比如当今中国医疗资源与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也能使医学生更加科学的看待自己的职业,比如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更加强调人文服务;更重要的是在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使医学生能更好的将自己的努力同中国现实发展所需联系起来,将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结合,比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医疗服务的医患冲突问题等等。因此,国情教育之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医学领域和谐环境的构建至关重要。

1 国情教育的特征

国情是有关一个国家发展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外交等内容的客观发展情况。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国情是一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状况的总和,是一代又一代人在继承前人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传承至今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明显的物质性内容,物质内容的前提性是国家发展路线制定的依据。国情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从国家的成立到执政党,从文化体系到治理理念,从家国情怀到报国行动等等,其特征就是在大叙事背景下塑造观念形态文化。

首先,国情教育是一种事实教育[1]。人们因为多样的生活经验、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受不同的教育环境影响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主观认识,因而会出现多种版本的国情认识,而消极的主观认识极端发展不仅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也容易加重社会治理成本。国情教育是基于大量高时效性的具体事实作客观理性分析,对民众关心的事给予专题解读,实事求是的反映国家现实问题。

其次,国情教育关系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带来的是各种文化的交流互动,其中不乏西方各种思潮和主义的反动形态,如西方宣扬的终结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三观产生误导,因此国情教育就成为防止被西方意识形态同化的重要内容。

最后,国情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国情涵盖的内容是立体的、多维的、动态的,不仅使国民能够实现知识内容的拓展,同时也能练习全面看待问题的处事方法,以大格局视角看待具体事物发展的细节,以共生的生态思维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国情教育对医学生的意义

2.1 培养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医学生处于世界发展大势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以及中国复兴发展的新起点上,中国当前正经历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国家内外情势变迁、文化思想交互传播、教育观念转化等诸多因素变化,如果说这些变化在理论层面上令人难以把握,那么此次中国对抗全球性突发的新冠疫情则是在现实层面上为解读中国特色国情提供了有利佐证,并为医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从而积极投身解决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危机做好理论准备和现实指导。

面对此次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国政府遵循生命至上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竭尽所能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疫情面前白衣天使们更是以顽强的抗疫精神坚守人民的生命安全,以抗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全过程真正将个人情感融于对本民族、国家的热爱之中,从而形成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执行命令快的以为国效忠、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核心的救护队伍,这无疑是给医学生上的最生动的实践教育课。我们能够快速控制住疫情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凸显了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国文化现实语境下的彰显,因此加强国情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将个人言说与家国情怀紧密连起来的使命担当。

2.2 在“知行合一”中建立职业认同感医学生首先接触的是医学知识的专业学习,即较多的停留在“知”的基础理论学习中,这是为今后更好的“行”做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国情教育则是将实践层面对生命的关注与服务呈现出来,将专业知识的“知”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落实以彰显其职业价值现实的演绎出来,如此医学生通过国情教育在了解医生职业环境的同时熟悉将来进入社会后的职业行为,为今后更好的投入医疗服务做准备。比如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跨省异地就医能够直接结算,医保药品类目不断增多,医药采购透明化,这些不仅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有利于解决医患冲突,制度建设是矛盾解决的根源,通过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有助于医学生理智看待医患矛盾,避免医学生从医决心发生动摇。例如在此次疫情中有关医学领域的疫情预测、临床病例分析、诊疗方案的科学决策,都使还未真正参与到正式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医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身职业的崇高。因此,一定的国情教育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感。

2.3 从大格局视角解决个人需求大学生时常关心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信息,如考研、就业等,他们更关注的是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做事情的方法,但是具体事物容易被看到,而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在人们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当人们能够研究事物的整体时亦是在观察生命生存的整个生态背景,这有助于培养一种考虑问题的宏观视野,了解国情就是了解环境,就是摒弃盲目坚持自己主观力量的惯性思维,发现事物发展的广泛关联性。

许多医学生立志毕业后进入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一旦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否定自己的职业选择,而如果能够及时了解当今国家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国家针对相关问题的改革实践措施会使医学生有更合适的选择。比如国家建设城市群减少城乡差距,使乡村不断城市化,从而分流城市就业群体,减小大学生就业压力。2021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意见》关于乡村医生入编、乡村医生岗位补助、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等相关政策都很好的提供给医学生就业方面的解决办法。因此,国情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实事求是对待个人需求并做出合适的选择。

3 加强国情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提升教师知识管理能力,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就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来讲,思政课教师无疑是开展国情教育的主要力量。而国情教育涉及科目庞杂,对教师自身的理论功底有较高的要求,而要真正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有效有序的开展国情教育,应注重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所谓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得来源、新知识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知识的扩散和协助分享、集体智慧的应变创新能力等内容的有机组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努力创建关于知识的获得、传播、分享等连续性知识吸取与输出的有效机制。

思政课教学本身就需要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做出理论回应,而为了获得高质量教学回馈就要开拓那些相对稳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将国情教育纳入理论课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实现多学科的关联性、交叉性和综合性,这要求教学主体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成知识体系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基于此,教学主体应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了解国家发展政策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那些与医学生专业学习、就业等息息相关、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能够给予学生科学论证和解答。同时以国情教育为结合点,各门课程专业课教师在教师联动学习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对个人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经过深入研讨促进知识的再生产以及知识的高质量转化。

3.2 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习近平在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实际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2]”应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达到对教学形式的融合创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要求。国情教育的融入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自疫情爆发以来线上教学成为主流教学模式,这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规模网络课程、精品课资源分享的新兴课程发展,一些互联网也提供了VR(虚拟现实)服务,通过提供视觉、听觉甚至触觉这样的感官刺激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例如通过互联网实行特殊场景的模拟体验,演绎中国医学发展史,再比如利用互联网实现角色扮演,身临其境体会作为患者时的就医心境,体验抗疫过程中救死扶伤的紧迫与庄严。

信息技术很大的特点就是超越时空性,国情教育本就是对本国发展承前启后的叙事,如何“承前”,就要利用好技术的优势,实现过去教育无法实现的短板[3]。医学院校在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以及思政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擅用技术,更好的将课程、思政、技术有效融合,充分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3.3 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自上而下推动国情教育有效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而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引领、指导、监督作用才能更好组织教学,并保证立德树人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个根本任务的最终完成。

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思想境界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现实的积极实践和日常事务的实际组织和领导上。国情教育应纳入党组织日常研讨议题,定期开展以国情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通过发挥党总支和党支部的基层组织作用保证国情教育常态化。组织学生党员建立学生党支部,围绕国情教育的不同主题通过学习探讨结合现实并联系个人工作生活实际的集中学习,各科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队伍,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此外,学生党员应发挥党员学习带头作用,及时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有思想偏差的同学给予知识传授和思想纠正,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应及时在主体研讨会上提出,将国情教育学习发展成一种习惯,在不断的日常积累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通过将国情教育上升至规章制度才能根本形成国情教育的常态化组织模式,这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意识到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因而真正成为国情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尤其对一些关于大学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把握上更应紧跟国情发展的时代特征,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从而能够准确把握和判断形势,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4 结论

国情教育关系到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意识、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习近平反复强调只有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才能回答时代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4]。通过挖掘国情内含的动态信息,启迪医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形成内驱型高尚情怀,培养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使命担当,使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能为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国情医学生
悠悠游子心 深深家国情——一个普通海外留学生的成长
家国情 诗词魂
推广生物乙醇汽油:迫切且合乎国情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适合我国国情的家用电动汽车推广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