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西他赛治疗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

2023-09-02逄琳陈新王艳吕秀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5期
关键词:糖蛋白雄激素前列腺癌

逄琳 陈新 王艳 吕秀娟

前列腺癌是一种前列腺上皮细胞恶性增生性肿瘤,80%该病患者为65 岁以上男性, 临床表现为前列腺体压迫性排尿困难、排便困难、肠梗阻等[1], 还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虽然不具有传染性, 但具有遗传倾向,发生前列腺癌后不仅对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也会对患者生活带来困扰, 并严重威胁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 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男性第二大常见癌,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仅次于肺癌。临床针对前列腺癌患者, 常采取抗雄激素治疗, 但长时间使用抗雄激素药物容易造成雄激素非依赖而影响疗效。多西他赛属于抗肿瘤药物, 与抗雄激素药物联合应用, 将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为探讨多西他赛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特行随机对照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73 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经病理确诊且无转移。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 例)和研究组(37 例)。对照组年龄60~77 岁, 平均年龄(66.48±3.51)岁。研究组年龄60~79 岁, 平均年龄(66.51±4.1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比卡鲁胺胶囊(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983)口服治疗, 50 mg/d,持续12 个月。研究组行比卡鲁胺联合多西他赛(齐鲁制药厂, 国药准字H20041128)治疗, 比卡鲁胺用法与对照组一致, 多西他赛注射液静脉滴注, 60 mg/(m2·h),28 d 给药1 次, 持续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P-糖蛋白表达、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①行空芯针活检, 采用美国Maxin 公司的SP 染色试剂盒, 经免疫组化检查患者P-糖蛋白表达情况, 细胞染色为黄色或棕黄色提示P-糖蛋白为阳性表达。②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患者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患者病灶直径缩短≥30%;稳定:患者病灶缩小程度<30%;进展:患者病灶未明显缩小, 甚至可能有所增加。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评定标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2], 问卷包含物质生活(16~80 分)、躯体功能(20~100 分)、社会功能(20~100 分)和心理功能(20~100 分)4 个维度, 各维度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完全缓解12 例,部分缓解18 例, 稳定4 例, 进展3 例, 总有效率81.08%;对照组完全缓解8 例, 部分缓解12 例, 稳定10 例, 进展6 例, 总有效率55.5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9,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

2.2 两组治疗后P-糖蛋白表达情况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18.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 研究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s, 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6 53.38±2.76 62.14±3.47a 52.18±4.24 76.58±5.28a 61.48±4.26 72.64±3.56a 54.87±4.25 71.16±4.48a研究组 37 53.31±2.75 74.26±3.46ab 52.23±4.31 86.14±5.31ab 60.31±4.31 81.36±3.61ab 55.02±4.31 79.84±4.51ab t 0.109 14.942 0.050 7.712 1.166 10.389 0.150 8.248 P 0.914 0.000 0.960 0.000 0.247 0.000 0.881 0.000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老年人好发的一种恶性肿瘤, 属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所有的器官恶性肿瘤中, 前列腺癌具有变化多端、因人而异、无法预料等特点, 且不像其他器官恶性肿瘤最终以险恶结果结束, 大部分肿瘤患者可长时间潜伏, 很多有终身未发现情况[3]。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显著, 很容易被忽视, 如果发展到中晚期则表现出明显的排尿、排便困难等压迫性、阻塞性症状。前列腺癌会侵及膀胱或睾丸, 导致局部组织疼痛, 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健康, 也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干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用于T1b、T2 期患者中, 在年轻、耐受性良好的患者中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对年龄大且耐受性差的患者,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则无法适用, 通常采取药物治疗[4]。

作为一种雄激素依赖性肿瘤,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一般采用抗雄激素类药物。比卡鲁胺属于雄激素受体阻断剂, 能够利用对雄激素受体的阻断, 阻止细胞摄取雄激素, 且抑制雄激素与靶器官结合, 达到对疾病的控制效果。该药物还能够与雄激素受体相结合, 产生的复合物可结合细胞核内存在的核蛋白, 发挥出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 达到抗肿瘤效果[5,6]。但采用比卡鲁胺等抗雄激素类药物, 往往在一段时间后产生前列腺癌去势抵抗, 也就是导致癌细胞发生雄激素非依赖问题, 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发挥, 导致治疗作用不理想。因此, 可以通过选择更高级抗雄激素类药物或联合化疗方式, 改善治疗作用。多西他赛属于前列腺癌化疗常用药, 能够干扰分裂期间、有丝分裂时细胞功能的微管网络, 促进微管形成, 预防多聚化, 破坏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 从而抑制肿瘤增生, 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7]。多西他赛还能够对激素受体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挥抑癌效果。研究表明[8], 多西他赛的药理作用明显比紫杉醇更强, 细胞内浓度高于紫杉醇,且能够长时间在细胞内滞留, 微管亲和力更高, 活性比紫杉醇高2 倍。将其与比卡鲁胺相结合, 在比卡鲁胺的抗雄激素基础上进一步抑制肿瘤增生, 有助于提升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9]。P-糖蛋白作为一种肿瘤耐药蛋白因子, 能够跨膜转运, 使细胞泵出多种药物, 降低药物浓度, 导致药物效果衰减, 影响治疗效果[10]。从观察两组治疗后P-糖蛋白阳性表达中发现, 研究组治疗后P-糖蛋白阳性表达更低, 提示在比卡鲁胺基础上结合多西他赛有助于降低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 改善耐药程度带来的影响。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变化, 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更高, 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提示在比卡鲁胺基础上联用多西他赛, 有助于提升总体疗效, 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比卡鲁胺在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 具有控制疾病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此类抗雄激素药物会导致药物作用效果衰减, 形成去势抵抗, 降低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多西他赛治疗, 能够降低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 提升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效果突出。

猜你喜欢

糖蛋白雄激素前列腺癌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高瞻治疗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后代谢并发症的临床经验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尿al-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