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信息化带动基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23-09-02王丽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密云农产品基层

王丽梅

(北京市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北京 101500)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重视度的提高,“三农”工作的开展效果非常显著,极大程度改善了基层农业经济的发展面貌。但是从整体上看,基层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之间仍旧有较大差距,想要缩小差距,让农业经济发展跟上新时代潮流,就必须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环境,积极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基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信息化是基层农业经济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应该从基层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环节出发和信息化进行深度融合,找到最佳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体现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带动基层农业经济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1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农业信息化内涵

由于农村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有效市场监管机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农村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欠缺等实际问题,使得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发展仍具有一定差距。就目前状况分析,运用信息化装备构建现代农业、有效整合农产品信息、推动农产品的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提高基层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加大基层农业科技研究力度。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信息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从中国的基础农业产品经营管理信息化、商品输出途径信息化、产品经营管理信息化等领域着手,提高中国基础农业经营建设的生产管理信息化能力,并形成了大量创新型基础农产品的公共信息平台产品。

2 农业信息化对基层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

2.1 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关乎农业的发展,影响基层农业经济建设。通过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农产品质量,为农产品生产注入更多的科技力量,依托科技提升质量水平,改进传统生产模式,获得更理想的综合生产效益。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中,能够减少人工投入,把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另外通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突破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让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进程中学习掌握更多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2.2 助推农业产业化调整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开展产业化调整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有效减少传统农业在生产与销售活动中受到的外部影响,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能够攻克过去农产品经营中的难题,进行工业化运作,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营销到各地,同时维持农产品市场的均衡化,逐步由过去的单一农产品营销方式转为如今的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新方式,推动本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兴旺蓬勃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管理中,网络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现如今发展火热的电商、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都是信息化内容,也是农业信息化发展可以依靠的形式,不仅能够打开销路,甚至还能进行自产自销,提高产业化水平。

2.3 科学配置农业种植资源

在基层乡镇,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通过与现代化科技的融合,可以明显增强现代农村土地托管技术的科学性,还可以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对不同农村发展要素和农村发展资金的优化配置,获得更强大的农村集体凝聚力。不仅如此,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基层农村经济建设中,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重视信息化发展和现代信息科技的运用,不仅能够实现土地集约种植,还能够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经济规模化与技术化水平,充分满足农业产业链建设的要求,通过插上科技翅膀提升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最终更好地达成乡村振兴目标。

3 北京密云区基层农业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3.1 网络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北京密云区相关的政府部门并未加大信息化资金建设的投入,截至目前密云区信息化比例为47.6%,导致北京密云区农业农村局建立基础网络设施系统的成本十分高,农业部门对于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效果十分差,不仅在无形中增强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本,还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更加低下,这都是当前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农业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到做好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研究可解决网络成本高的策略,将网络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各个农村中的农业部门都能够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的经济管理,促使北京密云区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3.2 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匮乏

2020年统计局公布的《关于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全国37%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为小学,8%的农民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或以上。北京密云区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缺少的专业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是影响北京密云区基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农村生产知识技术将影响广大农户了解基本农业知识与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养殖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出于薪酬层面的原因,目前北京密云区仅约15.5%的农业与信息系统相关技术人员将工作目标定在基本农村,使得乡镇型基本农村的信息技术服务体制和建设方面没有科技人才保障。基本农村经济社会的信息化需求很弱,导致基本农业的生产制造和输出很难和北京密云区的需求形成信息共振,由此造成基本农业经济社会建设面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4 北京密云区信息化建设促进基层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4.1 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有效配置和顺利建设,应该倡导运用多元化投资方案,尽可能扩大投资来源,丰富投资主体,发挥政府的重要职能,积极构建北京市密云区政府为主导的其他社会资本踊跃参与的合作互补型投资模式,广泛吸收社会多个层面的资金,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相互监督,降低资源资金浪费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效果。在选好投资模式的基础上,坚持把农业种植作为主要内容,根据当前社会的现有资源,保证农业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效果。应该根据基层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农业网站,在网站建设当中增加更多的实用内容与实用性功能,定期更新网站中的信息,提升信息时效性。

4.2 强化信息化教育培训

农民是北京市密云区基层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参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他们的信息素养会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为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发挥信息化对基层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就要努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水平,指导其掌握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以此加快当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在对北京市密云区农民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依托农民信息化教育机构农民群体特征,以便在后续教育培训中制定针对性的方案。结合北京市密云区农民年龄、学历、知识接受水平等情况,组织系统的层次化的信息化教育培训,结合当地农业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安排内容,保证正常生产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北京市密云区政府部分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为积极参与信息化培训的农民提供补贴,提高他们参与学习培训的热情。强化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指出农民在这一过程当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他们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4.3 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为促进北京市密云区农村的信息化朝更纵深方向推进,并深入融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基层农村经济建设,必须全面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完备型的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应该着力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并构建对应的规范管理制度,改进平台建设和使用流程。在现代信息化工程技术的辅助下建设智能农村,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农村工作中。基层农业经济的发展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信息化服务推广模式,提高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系统运营流程中也可以建立专业的线上咨询服务功能,便于农户提问和解决,加强对农民农业发展的支持,增加村民对农业信息化的认同感,促进信息化和农业经济的深度发展。

5 结语

现阶段,农村信息化的普及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农村脱贫致富、国家振兴新农村战略的重要内涵。在新时代下,北京市密云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农业信息化能改变传统农业发展中的种种弊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北京市密云区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密云农产品基层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基层在线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