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09-02陈素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永顺县菜青虫蚜虫

陈素芳

(永顺县灵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永顺 416700)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4℃,平均降水量1 357 mm,平均日照1 306 h,无霜期286 d。据统计,目前永顺县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3×104hm2左右,油菜种植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油菜栽培技术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工作。

1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1.1 科学选种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病虫害流行规律、用途等多方面的因素科学选种,优选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高油酸油菜品种。以永顺县为例,目前主推沣油958、湘杂油4 号、丰油824等油菜品种。从正规渠道购买优质种,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9%[1]。

1.2 种子处理

油菜籽播种前,在晴天摊铺油菜籽晾晒24~48 h,激发种子酶活性的同时可杀灭表皮致病菌。避免在水泥地晾晒,防止高温灼伤。晒种的同时,可通过风选的方式,去除瘪粒、杂质。晒种后,使用药剂浸种,如: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等,亦可使用55℃温水浸种,经过浸泡的种子捞出晾干备用,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最后,使用种衣剂对油菜籽包衣,目前常用的种衣剂有:“种卫士”“适乐时”等,通过包衣的方式,在油菜籽表层形成防护膜,可减轻苗期蚜虫、地下害虫以及其他病菌对油菜籽、幼苗的危害[2]。

1.3 苗床准备

推荐育苗移栽栽培法。育苗之前需做好苗床准备工作。选择靠近水源、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土壤肥沃,pH 值为5~8的中性或者弱酸性土块作为育苗床,控制好苗床面积,平均每0.067 hm2大田需备苗床80 m2。选择苗床后,需将杂草等清理干净,然后翻耕耙平,提高土壤松散透气性和平整性。整地的同时需做好施肥工作,平均每80 m2苗床施腐熟农家肥250~300 kg、三元素复合肥25 kg,将肥料均匀撒施在地表上翻入土中拌匀,提高地力。然后按照1.8 m 开沟分厢,厢面宽度为1.5 m,结合地块长度确定厢长,沟宽27 cm,深13 cm,四周挖掘围沟,方便排水,最后整平苗床浇水提墒备用[3]。

1.4 及时播种

结合品种特性、温度、湿度等因素灵活调控播种时间,保证出苗率。以永顺县为例,建议每年9 月中旬、温度维持在10℃时播种为宜。要做到足墒播种,苗床墒情较差时要人工造墒后再进行播种作业。要合理控制播种量,一般每80 m2苗床用种0.5 kg 左右。播种时将油菜籽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然后覆土盖种,增温保墒。播种后要做好苗床管理工作,幼苗长出2 片真叶时及时间苗,间苗后浇灌适量稀薄粪水。幼苗长出3 片真叶时定苗,每1 m2留苗120 株,促进壮苗的培育。定苗后移栽前施加1 次送嫁肥,建议每0.067 hm2苗床浇施稀薄粪水500 kg+尿素1 kg即可。

1.5 适时移栽

完成壮苗后及时进行移栽。一般在每年10月中旬、苗龄达到5周、长出6片叶时进行移栽最为适宜,最晚不可超过10月底。油菜移栽时应结合大小、长势分级分批进行移栽作业,保证长势均匀一致。移栽前适当整理大田,开好厢沟、腰沟、围沟,施加充足的底肥,施肥后平整厢面,采用宽行窄株法进行挖穴移栽作业。要合理控制油菜移栽密度,中早熟品种株行距为40 cm×20 cm,每0.067 hm2基本苗控制在7 000~9 000 株;晚熟品种株行距为50 cm×22 cm,每0.067 hm2基本苗控制在6 000~7 000株。适宜的密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光照、通风条件,确保油菜健壮生长[4]。

1.6 田间管理

1.6.1 查苗补苗

油菜移栽后,农户要密切留意其生长情况,若发现有缺苗的现象,应及时补栽,农户可在苗床预留适量幼苗便于补苗使用。补苗后应浇灌适量稀薄粪水,加快幼苗生长,及早培育壮苗。

1.6.2 早施苗肥

油菜移栽后1 周左右,应施加适量提苗肥,促进幼苗生长。建议每0.067 hm2施尿素2.5~3 kg。间隔7 周后施腊肥,每0.067 hm2施尿素3 kg。具体要结合幼苗长势灵活控制施肥量,弱小苗要多施,壮苗要少施,确保幼苗生长均匀一致。

1.6.3 中耕除草

油菜生长时,若田间长出杂草,会争夺水肥,进而影响油菜生长。所以农户要提高中耕除草意识,在油菜移栽返青后1 周,进行首次中耕除草,此次中耕除草要浅,避免对根系损伤,除掉杂草、疏松土层即可。封行前再中耕除草1 次,此次中耕除草要做到行间深,株边浅,中耕除草的同时可配合施加腊肥,在保护根系,避免倒伏的同时,培育健壮植株[5]。

1.6.4 增施硼肥

油菜属喜硼作物,尤其是水稻和油菜水旱轮作背景下,为保证结实率,农户要增施硼肥。要合理控制硼肥施加时间及施加量,达到理想的施肥效果。建议在油菜蕾薹期至初花期每0.067 hm2用21%硼肥60 g 兑水50 kg 喷施叶面,增加结果数,提高产量。

1.6.5 防冻排渍

低温天气来临前,可在行间浇灌适量水,起到增温防冻的作用。假如出现霜冻,农户应将适量草木灰撒施在油菜叶面上,可极大的减轻冻害影响。春季雨水较多时,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引发渍害。生长期若发现油菜植株萎焉,则是缺水的表现,要及早浇水,采用喷灌法、滴灌法、沟灌法,禁止大水漫灌,减少水资源浪费。

1.7 收获贮存

在大田80%的角果呈淡黄色、主轴大部分角果籽呈黑褐色收获为宜。收获时可利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收获作业,亦可进行分段收获作业,先将油菜割倒,晾晒1 周后再借助机械捡拾脱粒。油菜脱粒后,应做好晾晒、风干工作,储存时控制好温度,防止出现霉变的现象,保证品质。

2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1 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随风雨传播,可对油菜的叶、茎、角果等造成较大的危害。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低温多雨、高湿缺光的环境下霜霉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连作田、滥用氮肥、钾肥不足、排水差、低洼田发病重;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发病重。叶片受害后,初期出现小斑点,颜色为浅绿色,然后扩大为黄色的斑块,叶片背面出现大量白霉。花梗受害后,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花瓣呈绿色,影响正常结实,病部出现一些霜霉状物质,颜色为白色。荚果受害后,会出现淡黄色霜状霉,荚果细小弯曲。茎枝受害后,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扩大成不规则状,颜色变为黑色,后期茎、枝弯曲肿胀。

防治方法:科学选种,优选甘蓝型油菜品种;提高轮作倒茬意识,和水稻等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合理控制播种时间及密度,避免过度拥挤;科学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增施磷钾肥和腐熟有机肥,少施氮肥;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播种前用35%甲霜灵拌种,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病后,建议交替喷施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6]。

2.2 菌核病

菌核病是永顺县油菜栽培常见病,该病也被称之为菌核杆腐病,会对油菜茎、叶、花、角果等产生较大的危害。永顺县油菜菌核病发病率为10%~30%,严重时可超过50%,受害油菜减产10%~50%,而且含油量明显降低。油菜菌核病在温度20℃、湿润多雨的环境下发病率升高,连作、排水差、低洼易涝油菜田发病重,每年3 月—4 月为油菜菌核病高发期。茎部受害后,初期出现水渍状病斑,颜色为浅褐色,潮湿环境下病部出现棉絮状菌丝,颜色为白色,受害茎秆极易折断,进而萎焉死亡。叶片受害后,会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发展为不规则状,潮湿环境下病部出现大量白色菌丝,病叶极易穿孔。角果受害后,先出现水渍状病斑,颜色为褐色,然后变为灰白色。

防治方法:优选抗菌核病的品种;提高轮作意识,坚持和水稻等作物实行3 年以上水旱轮作;播种前用10%盐水选种,剔除菌核及杂质;做好选地整地工作,清除田间病残体;提高田间管理意识,重点做好施肥、浇水、排水、除草等工作,培育健壮植株;密切留意油菜生长情况,若发现有病老叶,要及时摘除并统一销毁;病害较重时,建议交替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

2.3 菜青虫

菜青虫幼虫喜啃食油菜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孔洞、缺刻的现象,菜青虫数量较多时可吃光全部的叶片,只留下叶脉、叶柄,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及油菜产量。菜青虫在取食的同时,会排出大量的粪便,导致油菜被污染,引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要认真做好清园工作,收获油菜之后将田间的病株残叶清理掉,避免菜青虫在此残留;播种前深耕细耙土壤,减少越冬虫源基数;重视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如:赤眼蜂、凤蝶金小蜂等,均是菜青虫的天敌,可诱杀菜青虫;重视对生物农药的使用,如:用Bt 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低龄幼虫可喷施苏云金杆菌1 000 倍液防治;害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20%天达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用2~3次[7]。

2.4 蚜虫

油菜蚜虫包括萝卜蚜和桃蚜两种,两者均集聚在油菜的叶背、茎枝、花轴等部位刺吸汁液产生危害,受害叶片逐渐卷曲变黄,植株矮小粗缩,生长发育缓慢,直至叶片枯死。油菜抽薹后,蚜虫可影响正常开花结荚,嫩头逐渐枯焦。

防治方法:优选抗逆性强且具备较好综合性状的油菜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建议用10%吡虫啉+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种后再播种,可降低苗期蚜虫的发生率;充分结合品种特性、气候因素合理控制播种时间;油菜播种后建议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提高出苗率;及时做好除草工作,将田间地头的杂草清理干净,防止蚜虫在此栖息繁殖产卵;重视中耕培土,同时做好追肥工作,促进壮苗的培育,提升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利用蚜虫的趋色性特征,在田间悬挂黄板,每0.067 hm2悬挂30 张左右,可诱杀蚜虫;害虫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每间隔1 周喷药1 次,连用2~3次[8]。

3 结语

综上所述,永顺县是湖南油菜主产区之一,为保障油菜生产安全,要高度重视油菜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方案,有效降低油菜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科学规范应用栽培技术,掌握油菜栽培技术要点,提升油菜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效益,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永顺县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永顺县菜青虫蚜虫
卷心菜上的菜青虫
蚜虫婆婆
湖南省永顺县老年大学校歌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永顺县:政企联动 安全度汛有保障
永顺县渔业生产发展的思考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湘西永顺大学生支教模式创新调研
小勺猫的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