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市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2023-09-02张传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4期
关键词:黑穗病种肥染病

张传海

(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 凤阳 233100)

凤阳县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且凤阳县内水源丰富,适合玉米种植。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高产栽培技术、高效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保证了种植全过程的规范性,降低种植成本,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1.1 玉米选种

凤阳县降水充沛,极易出现涝害,因此在选种过程中就必须得考虑玉米的耐涝性,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高产品种,如皖玉708、蠡玉16、中科玉505 等。在确定种植玉米品种后应当进一步筛选种子,剔除其中畸形、腐烂、虫蛀以及干瘪的玉米种子。建议在种植前进行拌种,提升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拌种所使用的药剂应当以当地病虫害种类为依据:使用三唑酮拌种能够预防玉米黑粉病、黑穗病;使用多菌灵拌种能够防止玉米干腐病;使用辛硫磷拌种能够有效防止玉米苗期时的地下害虫。

1.2 确定播种时间

科学规划播种时间能够保证玉米出苗率,玉米播种时间应以当地的气候为依据。

凤阳县春玉米在4 月上中旬播种,夏玉米在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抢墒播种。麦田套种由于群体的整齐度低、粗缩病等病害严重,已逐年改为直播,为避免5 月—6 月上旬传毒灰飞風迁飞高峰期与玉米苗期敏感期相遇,可在6 月15日前后集中进行播种,最迟不超过6 月20 日。此外,需及时注意气象预报以及自然灾害预报。

1.3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植株间的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极易发生倒伏。研究证明玉米种植密度为7 500~1 500 株/hm2,可增产1 500 kg/hm2。郑单958、隆平206等耐密植品种留苗6.75×104株/hm2左右;蠡玉16、农大108等大穗型品种留苗5.25×104株/hm2左右;春玉米一般留苗4.50×104株/hm2左右,高产田块可适当多留苗。

1.4 田间灌溉

玉米是需水量较高的作物,首先,在玉米种植—出苗期,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为主,所以播种后若田间干旱,应适当浇水一次,防止影响出苗率。玉米苗期应当依据土壤的墒情确定是否需要浇水,玉米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蒸腾量较低,所以对于营养和水分的需求量较低,且适当的干旱条件能够促进玉米根部的发育,除非底墒严重不足,否则苗期不需要额外浇水。其次,玉米进入拔节期和孕穗期时,生长速度变快且开始累积干物质,此时叶片生长速度非常快,蒸腾量加大,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量大幅提升。拔节期—孕穗期可以结合追肥进行灌溉,保证水分的充足性,一方面能够提升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根部生长。在玉米进入抽穗期后茎秆和叶片生长停滞,但是果实开始生长,玉米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需水量也达到顶峰,此时缺水会对果实生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最终产量[2]。

玉米灌溉方式较多,常见的灌溉方式为沟灌,此方式灌溉前需要开沟,将灌溉水引入沟内,沟灌通常在玉米拔节期后使用,且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水量,防止玉米出现倒伏。第三,也可以采用畦灌的方式,此种灌溉方式能够降低肥料流失率,常在播种前或者玉米苗期时通过畦灌方式补水。再次,喷灌的优势在于能够控制灌溉量,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大水漫灌而导致的土壤板结,且节水效果非常显著。最后,滴灌也是常见的灌溉方式之一,优势在于能够防止土壤板结以及节水等。

2 玉米施肥技术

肥料是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必需物质,同时也是玉米高产的基本前提,玉米施肥要抓住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关键时期,且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肥料类型和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从玉米整个生长阶段的需肥量来看,其对于氮元素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钾肥和磷肥,玉米拔节期至抽穗期时需要的肥料最多,决定是否需要施肥以及肥料用量的因素主要有玉米播种密度、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气候条件等等,种植户需要依据这些因素确定施肥时间、肥料种类以及用量等[3]。玉米的施肥原则为:有机肥是基础、重视氮肥、适量使用磷钾肥、适配使用微量元素肥料。

2.1 基肥

基肥能够为玉米生长过程中各个环节供给肥料,同时能够保证营养的不间断供给,所以基肥是确保玉米正常生长,乃至最终产量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基肥以农家肥等有机肥为主,为了防止地下害虫,所使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此外可以配合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料。在种植过程中,每0.067 hm2应当施用厩肥和土杂肥2 500 kg,若种植面积较小,种植户可以先起畦并在畦中间开沟进行条施,若种植面积较大,则可以通过撒施法,将肥料均匀地撒到种植土壤的表层,而后在土地翻耕过程中将基肥翻入地下。

2.2 种肥

施用种肥的目的在于促进玉米的发芽率,可以将种肥视作为基肥的辅助,若在基肥施用过程中存在使用量不足,或者土壤肥力较差时则可以施用种肥提升地势。若种植地土壤肥沃,或者基肥的用量已经达到要求,则可以考虑少施或者不施用种肥。种植户应当依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种肥施用方式,可以通过肥料拌种、肥料浸种或者带肥播种的方式施用,采用药剂拌种后不能将种子暴露在强光之下晾晒,而是要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区域将种子阴干,当种子表皮的水分蒸发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若使用肥料进行浸种,则应当按照肥料说明与水混合,而后将种子浸泡在浸种液中浸泡12 h,取出后通过阴干的方式晾晒,表皮水分蒸发后播种。含氯的肥料、尿素以及碳酸氢铵等不能作为种肥,这是由于带铵肥料会腐蚀玉米种子,而带氯的肥料则会对玉米的正常出苗造成影响,严重时会造成烧苗。

2.3 追肥

玉米若要达到高产目的,其间需要三次追肥,分别是玉米的苗期、穗期以及花粒期。苗期追肥量应当占据总追肥量的30%,而穗期追肥则应当占据总施肥量的一半,花粒期追肥量较少,占率20%左右。首次追肥时主要施用攻秆肥,攻秆肥旨在促进玉米根部生长,同时能够促进玉米茎秆和叶片的生长。当玉米生长出现8片叶子,或者玉米茎生长至30 cm时就可以追肥,攻秆肥以尿素为主。第二次追肥旨在促进玉米的分化和生长,同时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通常情况下攻穗肥应当在玉米抽穗前的半个月进行,依然以尿素肥料为主。第三次追肥的目的是保证玉米植株活力,防止提前早衰,同时还能够提升粒质量,达到增产效果,在追肥后可以适当浇水,通过促进肥料分解以提升施肥效果[4]。

3 病虫害防控技术

3.1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玉米种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害之一,害虫以玉米籽粒为食,同时能够钻蛀玉米的叶片、茎秆以及果穗等等,所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在草地贪夜蛾防控过程中,可以使用黑光灯及性引诱剂对害虫进行诱杀。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控,常见的有氯氰菊酯乳油以及氯虫苯甲酰胺药剂等等。

3.2 玉米螟

玉米螟也是玉米常见虫害,此种害虫以幼虫的危害最大,幼虫以玉米茎秆为食,通过啃食茎秆破坏内部组织结构,使玉米养分传输受到影响。玉米螟的防控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常见的药剂有四氯虫酰胺以及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等,若田间同时出现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病害时,则可以使用氯氟氰菊酯进行防治。

3.3 地下害虫

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地下害虫包括蛴螬、金针虫以及地老虎等等,这些地下害虫通常会对玉米的根部造成威胁,若苗期出现地下害虫时甚至还会导致玉米绝收,而玉米生长过程中地下害虫同样存在很大危害。针对地下害虫,种植户首先可以通过施用毒土的方式进行防控,准备50%的辛硫磷制作成为毒土,而后将其施用在玉米的根部即可达到防治效果。此外,要抓住幼虫防控这一关键阶段,防止地下害虫成害,种植户可以准备一些植物嫩叶,并使用20%的辛硫磷进行搅拌,而后在傍晚时将这些植物嫩叶堆积在玉米根茎旁边,从而达到防控地下害虫幼虫的目的。针对地下害虫成虫,则可以使用诱虫灯或者糖醋进行诱杀。

3.4 黏虫

由于黏虫具有昼伏夜出的特性,所以防控难度非常大。种植户可以使用糖醋液或者诱虫灯对黏虫进行诱杀。若黏虫已经成害,则应当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紧急防控,常见的药剂有20%杀灭菊酯乳油或者40%氧化乐果等等。

3.5 玉米大斑病

大斑病也称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此种病害与玉米生长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在温度较高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染病风险较高,若遭遇连续降水天气且田间出现涝害时则会进一步加大斑病染病程度。大斑病的防控要抓住染病初期这一关键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种植户应当连续用药,每间隔10 d用药一次,连续使用3次即可起到防治效果[5]。

3.6 玉米茎腐病

玉米感染茎腐病后茎秆是主要发病部位,但是该病首先会影响玉米的根茎部位,由根茎进入到玉米茎秆当中。玉米茎腐病在灌浆期就会发病,在玉米蜡熟期发病风险极高,尤其容易出现在常年轮作的地区,此外茎腐病还与玉米的自身免疫能力存在联系,若田间土壤养分较低,玉米抵抗力差,染病风险就会提升。在防治过程中,首先应当使用药剂浸种,使用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清除玉米种子表皮病原体。在染病初期可以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者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进行防控,在染病中期则应当使用98%恶霉灵进行防治,对染病玉米进行灌根处理。

3.7 黑穗病

黑穗病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在全国各个玉米产区均有发病风险。黑穗病多出现在常年轮作的玉米种植地当,且在一些染病严重地区发病率甚至能够达到70%,玉米三叶期前是病菌主要侵染时期。由于黑穗病在玉米生长前期就会出现,所以在前期工作当中若发现染病植株则应当及时清除。黑穗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不能直接拔除拿出田外,而是应当使用塑料袋将染病部位包裹后拿出,防止病原体感染其他健康植株。药剂浸种也能够有效防止黑穗病,在播种前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1∶500的用量急性拌种,通过药剂拌种能够有效防止玉米黑穗病[6]。

4 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种植技术,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选种是高产的基础,水肥管理则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此外,玉米产量还受到病虫害影响,若病虫害防控不当,则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会导致玉米绝收,所以,种植人员要重视玉米日常管理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进而确保玉米最终产量。

猜你喜欢

黑穗病种肥染病
偶感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
荷兰创新的种肥形态实现精准施肥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爱 情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