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2023-08-31黄存平柳州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5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26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镇化特色

文/黄存平 柳州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5

引言: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边远、贫困、偏远地区,长期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建设滞后。城市更新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但在推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民族特色文化和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就容易造成“千城一面”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1.城市更新理论的来源

1.1 城市规划的意义

第一,城市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的扩张和空间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城市很容易出现拥堵、污染等问题。城市规划能够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等手段,控制城市的扩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1]。

第二,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可以规划出一些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开发一些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推动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城市规划也可以将城市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求平衡,为城市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城市规划可以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可以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公园绿地、改善交通运输等手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城市规划还可以规划出合适的住宅区域和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体验。

第四,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风格多样的文化旅游品牌,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同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发更多人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品牌的建设。城市品牌是指一个城市所拥有的独特的特征和核心价值,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和旅游。一个城市品牌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知名度,还可以推动一座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因此,为了提升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城市品牌的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宣传活动和推广活动,提高对城市品牌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挖掘独特资源、塑造独特形象等方式来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比如,打造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塑造特色文化产业等此外,城市文化也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形象是一座城市形象和核心价值的体现。通过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形象,可以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1.2 城市更新理论架构

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旧区进行改造和更新,以提高城市的功能、品质和形象。城市更新理论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更新的规划与设计。城市更新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协作和综合考虑。在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情况,同时也要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制定具体的更新方案。

(2)社会参与和管理机制。城市更新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利益,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管理机制。社会参与可以通过公众听证、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实现,管理机制则需要明确各方面责任和权利,防范各种风险和问题出现[2]。

(3)合理确定土地利用价值。土地资源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对象,因此需要合理确定土地利用价值。城市更新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

(4)经济可行性分析。城市更新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资金支持,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这包括确定更新项目的投资效益、成本和回报情况,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和资产管理方案。

(5)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城市更新也需要考虑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更新要避免出现短期的经济利益与长期的环境、社会问题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

(6)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城市更新需要有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保证城市更新活动的顺利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城市更新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7)城市更新的国际经验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进行城市更新时,通常会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新思路。

(8)社会参与和管理机制。在进行城市更新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和管理机制,以保证不同群体都能参与到城市更新过程中来,并有效解决各方面利益之间的矛盾。城市更新理论架构需要综合各种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并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和管理机制,保证城市更新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生活现状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唯一一个由侗族自治的县份,同时也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该县是侗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拥有“千年侗寨·梦萦三江”和“中国侗族在三江”的美誉。

2.1 产业方面

目前,三江县的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的提速,但其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占比较高,第二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江县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壮大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已经达到98.42%,其中包括茶叶、油茶、优质稻、杉木、养鱼等特色产业以及中草药、养牛等其他特色产业。其次是持续优化工业结构和园区发展水平。目前已建成6 栋标准厂房和2 栋茶叶标准冷库,总建设面积约为2.24 万平方米。园区承载力和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最后,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该县针对消费市场深挖潜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促销活动,例如“爱侗乡·乐消费”,带动了1000 万元以上的消费。同时,还完善了月也侗寨等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并提升了夜经济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档次。

2.2 生态方面

三江县位于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拥有茂盛的植被和众多的江河。该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67%,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由此可见,其养生资源非常丰富。三江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年平均气温在17~19℃之间,使得该县的自然环境非常宜人。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

2.3 文化资源

三江县是一个侗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其中,三江侗族木结构建筑群以其精美独特而闻名于世界。该县的侗族村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名录中的6 个,体现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此外,该县的侗族大歌也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传承和发展侗族大歌,三江县为世人展示出了当地悠久的文化遗产。

2.4 基础设施建设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县,其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该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1 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完成了277 条共411.28 公里农村公路的改造升级。第二,推进三江县城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该项目于2020 年11 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 年建成通车。第三,在县城和乡镇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第四,实施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第五,实施三江县城与三江高速连接线的绿化美化工作。

3.注重城市更新理念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中国南方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独特的侗族文化和风貌。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进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化建设,并在保留与更新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认识到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城市特色是其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的体现。在城市更新中,必须尊重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以便让后代能够继续感知和传承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改变或更新。相反,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使得城市更新与文化保护取得平衡。

其次,对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特色城镇化建设,需要注重本土化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应该根据当地资源、环境和文化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使得城市的发展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点,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外来的设计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同时保护其特色和文化。

再次,需要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作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参与到城市更新规划和建设中来。例如,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建设中,可以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规划设计工作中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3]。

最后,需要注重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更新中,应该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取得平衡,以确保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在社会方面,可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在环境方面,可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4.存在的问题及及其应对策略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城镇化建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4.1 老旧小区风貌问题

三江侗族自治县片区内的许多建筑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建筑的房屋外观和内部设施出现了各种问题。具体来说,这些老旧建筑的房屋外墙常年积累了厚厚的尘垢和污渍,门窗也经过多年的使用,表面磨损严重,无法完全关闭或密封。此外,这些建筑物缺乏明显的标志和特色,在整个街区中相对平凡无奇。管线混乱、老旧建筑混乱分布更是给片区的整体格局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使得该片区整体风貌较差,不够美观大方。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维修和升级工程,包括重新粉刷外墙、更换门窗、增加居民楼和商业建筑的外部装饰和标志等。此外,还需要对管线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统一布置,以保持整个区域的整洁和有序。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提高该片区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增强人们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4.2 道路规划问题

该片区的道路状况严重损坏,整体形象不佳。道路较为狭窄,缺乏停车位,这导致了人车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甚至占用道路等一系列问题,如图1 所示。同时,该片区还存在断头路现象,给交通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外,非机动车停车位相对不足,只能在路边随意停放,增加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图1 机动车乱停放现象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首先,应加强道路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道路通畅。其次,需要增设停车位,规范停车秩序,避免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此外,也可以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位利用率。针对人车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应加强交通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模式,让各种交通方式有序通行,避免互相干扰和占用道路。同时,倡导市民文明出行,提高交通意识,遵守交通规则是关键。另外,针对断头路现象,可以通过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进行路网优化设计,建设交通枢纽等措施,提高道路联通性,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最后,为了解决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可以增设专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或者共享停车位,也可以通过引入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方式来缓解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让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4.3 环境问题

该片区的整体环境景观以绿地为主,但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该片区的景观性较差,缺乏明显的特色或者亮点。其次,部分绿地已经受到了破坏,这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度和绿化面积。此外,该片区的绿地内开放性也有待改善,缺乏适合休闲娱乐和活动的空间和设施。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加强景观设计,注重地域特色和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景观。

(2)加强绿地管理,加大维护力度,及时清理和修复受损的绿地,保证绿化面积和质量[4]。

(3)提高绿地开放性,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如休息站、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增加居民活动和娱乐空间。

(4)引入多元化元素,结合周边建筑风格和人文环境,创新绿地功能模式,丰富绿地内容,吸引更多人来到该片区。

(5)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以当地民族文化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元素和特色,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城镇环境,如建筑风格、文化符号、民居建筑等,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

(6)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环境保护、城市更新等工作的监管力度。

为了进一步改善该片区的整体环境,需要引入多元化元素和创新思维,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该片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

城市更新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广西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在不断地探索民族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城市魅力,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城市更新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城市更新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之间存在一些矛盾,需要我们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特色城镇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城镇化特色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中医的特色
TOD/城市更新
完美的特色党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