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邹鲁文化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2023-08-31董建平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班级传统文化

董建平

摘 要:邹鲁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特色内涵。新时代弘扬邹鲁文化意义重大。通过师资培训、经典诵读、主题实践和环境熏陶等途径,把邹鲁文化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可有效助推立德树人、育人兴校目标实现。

关键词:邹鲁文化班级文化建设 立德树人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邹鲁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职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462)的研究成果。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立德树人和强校兴校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而融入邹鲁文化,发挥其教化引导作用,对显著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成效、实现教学育人目标意义重大。

一、邹鲁文化的特色内涵

(一)邹鲁文化的历史演进

邹鲁文化,泛指在邹地与鲁地(今山东滕州、费县、邹城、曲阜、济宁、宁阳、泰安及周边地区)所形成的地域文化。據史料考证,远在4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在邹鲁地区。邹鲁大地历经夏、商、周朝代更替,通过周文化、殷文化和东夷文化融汇发展,逐渐形成地域特色鲜明、注重传统礼仪的邹鲁文化。春秋后期,诸侯纷争,周王室名存实亡,礼崩乐坏,而邹鲁之地较好地承袭和维护着周礼文化。孔子继承吸收周礼文化而创建儒家学派,弘扬“仁爱”思想,培育崇尚实际、注重传统的文化精神。战国时期,面对群雄纷争、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孟子在继承孔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上,吸收齐(今淄博地区)文化精华,提出性善说、四端说、五伦教化说、人格修养说、仁政爱民说,使“以德治国”学说更加系统完整,并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到西汉中期,邹鲁文化与齐文化互相融合,使齐鲁文化著称于世。儒学大家董仲舒继承儒家学说及齐鲁文化传统,并吸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诸家所长,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社会理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被汉武帝采纳施行,为巩固政权奠定政治基础,这也从客观上奠定了儒学统治地位。以儒家学说为特色的邹鲁文化成为齐鲁大地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和价值体系。

(二)邹鲁文化的内涵

邹鲁文化在历史演变中与齐文化相互融合、互补互促,形成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而广传天下。但齐鲁文化仍以邹鲁文化为主,形成独特内涵,即以人为本、以仁为核、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中庸为法,其倡树的“三纲五常”伦理规矩、亲亲孝悌观念、礼义廉耻思想、民为邦本思想、节俭朴实之俗、尊孔孟好儒之风、重视礼乐教化、建设大同天下等思想,成为后世治国理政之要义,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邹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已注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标志和精神丰碑。

二、将邹鲁文化融入班级文化的必要性

邹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具有社会主义中国独特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现在我国凝练形成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个层面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以邹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邹鲁文化所彰显的人文精神为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继承并弘扬邹鲁文化精华,对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多措并举,将邹鲁文化元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把邹鲁文化元素有机融入班级管理,培育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一)以人为本,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人本思想是邹鲁文化的鲜明特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儒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要传承和弘扬好邹鲁文化,首先要加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培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者要承担教育责任,首先要让自己具备从师资格,要通过集中培训和自学等相结合,使施教者和管理者成为邹鲁文化和礼仪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践行者。通过言传身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才能自觉地把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此外,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形成“敏而好学”之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组织学生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不仅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使学生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培养学生严于律己的品质。这既是对邹鲁文化的传承和实践,又能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益处,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拥护者、实践者,使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二)视觉呈现,营造班级“硬”文化

班级“硬”文化就是直观的文化环境,能让学生受到视觉冲击。

例如,在教室和校园内设置文化墙、宣传栏、标语横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名家名句、励志名篇等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文化创意网络大赛、微视频征集、网络直播竞选等活动吸引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邹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建设班级微信群、QQ群、微博等网上家园,引导大家讨论交流对邹鲁文化、班级文化、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认识和看法。教师关注跟进,对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正面引导,弘扬正能正气,使邹鲁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贴近学生生活,融入学习,切合时代,顺应形势,古为今用,学以致用。让班级文化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明灯、促进班级管理的神器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保障。

(三)经典诵读,传承邹鲁传统文化

邹鲁文化特别是儒学经典著作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等。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组织学生多诵读国学经典,厚植班级文化底蕴。教室设置“国学图书角”,增设大约200册的中华国学书目,组织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诵读经典可以采用朗诵阅读、探讨交流、情景模拟等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学前部的学生利用本专业优势,在朗朗的经典诵读声中,加入沉浸式的舞蹈表演,为全校师生奉献了一场场国学气息浓厚的艺术盛宴。

例如,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当时的人,模拟当时的情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为角色扮演所需的服装、背景、配乐准备等建言献策,共同策划,并积极参与表演,在实践中感悟作品的深刻含义。通过经典诵读和体会交流,使邹鲁传统文化思想得到传承,使班级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对学生的教育感化逐步加深。

(四)培养兴趣,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邹鲁儒学教导学生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相当于现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因此,开展多元化班级文化活动既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例如,在班级内组织书画、体育、写作、阅读等兴趣小组,利用课间活动或周末、假期开展活动,邀请各领域名人名家举办讲座,宣讲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拓宽视野,丰富课外知识,使学生主动融入生动活泼的德育、智育、美育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理解感悟,使班级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增强班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五)主题实践,丰富班级文化内涵

邹鲁文化体现在各种文化主题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在邹鲁之地、孔孟之乡,每年会举办祭祀孔子、孟子等传统礼仪活动,还有诸如孔子文化节、孟子故里中华母亲节等主题活动,规模较大,影响范围广。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部经常组织学生以志愿者、观众等名义参与活动,观摩典礼仪式或演出,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能直观感受到传统礼仪的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知识、立志成才的使命担当。另外,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三孔”“四孟”、邾国故城、伏羲庙、墨子庙等历史遗迹,在浏览遗迹中穿越时空,通过一砖一瓦、一树一花、一书一画与圣人对话、与古人沟通,使传统文化入脑入心,触及灵魂。

通过这样的实践,拓展班级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班级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六)实习拓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与曲阜尼山圣境旅游中心合作,将其作为学前专业舞蹈班学生的实习基地。尼山圣境中的大型演艺活动《金声玉振》,是一场推行明礼生活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力作,其中的演员大部分是邹城高级职业技術学校学前专业部的学生。在演出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技能,而且深深被孔子及其弟子的“仁”与“礼”的思想所感染、浸润。

四、小结

历经数千年的邹鲁文化延续至今,我们应以大历史观辩证地批判继承,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传承和弘扬邹鲁文化的精华,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班级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善东,王川.邹鲁文化探源[M].济南:齐鲁书社,2017.

[2]贾庆超.邹鲁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作者单位: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班级传统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班级“四小怪”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