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主体探索: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然选择

2023-08-29郑玉娇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郑玉娇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保障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主体探索的缺失,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无法真正形成体验,因而教育效果也就不太明显。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主体探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文化学科的学习中,还是在社会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都有着丰富的主体探索过程。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要利用学生主体探索中形成的认识,更容易为学生自己所接纳这一特点,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激活主体探索;实然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其他学科的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容易受到其他学科教育的影响,而表现出重道理传递而轻主体探索的不足。其一,笔者发现无论是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是其他文化学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都存在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二,如果说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价值的话,那么到具体实践时,心理健康教育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这些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面临着一定的阻力。要化解这一阻力,显然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外界的让路,而应当依赖于心理健康教育者主动地开辟道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在心理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基于这样的分析,本文试就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探索,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学生主体探索的缺失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归因欠缺

对于心理健康教师而言,教育目标与教学方式之间常常存在一对矛盾: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能够认识到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升学的关键阶段,高中生在此阶段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开展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但是另一方面,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归因欠缺问题。

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列举着相关的例子,然后基于这些例子讲述相关的道理。尽管高中学生能够听懂并接受这些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又没有能够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路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主体探索的缺失。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依然有着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但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认为学生是主体,其中的判断逻辑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习文化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的心理变得健康。高中学生没有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由教师来主导。这样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按照这样的认识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当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时候,一定是学生难以接受教师所施加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二)高中生负面情绪的自我认知迷失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即使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拥有主体地位,在操作时依然会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吕玉等人指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活动,常常采用角色扮演或者心理剧的形式,这些活动由于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只是按照要求操作,因而会体现出主体探索缺失的症状。比如,山东画报出版社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中《做个考试赢家》一课,教师让学生去做一个情感体验游戏。游戏中,一个童年的玩伴来到另一个学生面前,然后上演了两个情景:一是学生对玩伴说:“见到你真高兴,你对我真好,我非常感谢你。”二是学生对玩伴说:“我讨厌你,你快走开。”然后让学生分别体会两种情景下玩伴的感受。

应当说这个情感游戏设计得比较巧妙,只可惜由于学生主体探索的缺失,他们无法真正形成体验,因而教育效果也就不太明显。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发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地位的缺失,就可以理解为主体探索的缺失。如果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认识不到这一问题的存在,那么无论做出多少努力,都有可能是浮于表面的。反之,如果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去进行主体探索,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三)高中生维持积极心理的自我觉醒乏力

带领学生进行主体探索,意味着在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生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能够成为面向各种心理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者,同样能够成为面向自身心理问题的主动调适者。从当前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就在于自我觉醒乏力。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其说要靠心理健康教师,倒不如说要靠学生自己。只有当学生自己拥有较强的调适能力,才能真正彻底化解心理问题。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路径: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索

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索,认识到高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困扰,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主题。那么,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索地位呢?现仍以上述《做个考试赢家》为例,来说明主体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心理

分析上述情感体验游戏,可以发现其本质在于:教师挑选了学生熟悉的一个角色,然后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分别设计了两段对话,进而让学生去体验对方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角色就是“考试”,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你希望别人对你友好,你就要友好对待别人”,从而形成积极的考试情绪。

既然明確了这个目的,那在设计情感体验游戏的时候,不妨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入手,去寻找相关的素材,然后创设情境。比如,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的张某是一个努力的学生,他的基础并不好,但是通过努力呈现出一副向上的势头。后来,到了考试之前,他却开始莫名的焦虑……

结合这个实例,笔者创设情境:将张某的名字替换为一个虚拟名字,然后将类似的情形用动画展现出来。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如果你是主角,你会如何开导自己?如果主角是你朋友,你又会如何开导他?”由于这个情境来自学生,所以学生非常熟悉,容易进行主体探索。主体探索的过程,包括面向自己的内省,也包括面向同学的思考,这样学生就容易从外部与内部两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如此形成的认识也更容易成为自己言行的指南。

(二)理性审视,激发学生自觉内省心理

从主体探索的角度看学生在情感體验游戏当中的表现,可以发现,学生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在学生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只是基于问题的表面进行思考,同时还会将问题的指向锁定在自己身上。比如,有学生说:“考试之后出现不同的结果是正常的,面对不同的结果而有着不同的心理也是正常的。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都有过考好之后心情喜悦、考差之后心情低落的情形。很多时候会因为自己考得不理想而难以自拔,心里非常痛苦。有一天,当我认识到这种心理对自己的学习并没有帮助的时候,我就知道应当寻找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开导自己了。后来我将看待自己的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从自己的过往及未来两个角度来看待考试,我会发现每一次考试其实只不过是人生当中的一次考验而已,无论是平常的考试,还是所谓决定一生的高考,本质上都是程度不同的考验。面对这些考验,我们总有发挥得好或者不好的时候,而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当理性面对……”有了这种想法,实际上学生的内省心理就被激活,他的考试更能够做到稳定发挥,这就是心理走向积极的表现。

(三)正向培育,引领学生习得积极心理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上面所提到的内省的好处是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反思自己,从而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这样的认识可以引导他们对自己形成更好的期待,对自己的成长方向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样,上述情感体验游戏当中,学生还有机会面向同学进行思考,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更多地会将同学当作一面镜子,最终思考的对象依然是自己,这同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发现自己,从而为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结语

在高中学生的生活中,主体探索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文化学科的学习中,还是在社会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都有着丰富的主体探索过程。高中心理健康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利用“学生的主体探索中形成的认识更容易为自己所接纳”这一特点,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在类似于上述案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高中学生一旦敞开心扉,他们就会在相应的情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思考,这实际上是学生情绪的一种外泄。当这种外泄的情绪得到外界的呼应时,就变成了高效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而这正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心理的前提。所以在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更有韧性。

当前,部分高中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干扰心理健康的问题,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只有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去经历实实在在的主体探索过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在面向自己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调适的方法,才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通俗地讲,高中阶段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劝自己”方法的过程,这是让学生形成自我调适方法的关键,也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总之,有效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探索,而将学生的主体探索与其他教学策略结合起来,以打通学生与外界沟通的心理通道,并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自我调适,就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更佳。对于心理健康教师来说,形成这样的教育理念,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重要前提。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常规课题“中学生学习情绪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2-73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婵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1).

[2]安秉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体会与反思[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