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23-08-28姚小俊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双一流土木工程

姚小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愈发重要,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虽然我国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参与性不强、评价指标准确性不够、指标构建实证研究缺乏等問题。在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顺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转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融合等措施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平台、构建双导师制度以及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双一流;研究生培养;土木工程;产学研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6-0139-04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和社会企业对研究生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研究生规模近几年迅速发展,研究生质量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各界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是按照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分类培养,学术型学位培养起步较早,发展较专业型学位也更成熟,而全日制专业学位在我国发展时间才仅仅八年的时间,仍然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1]。面对这种情况,急需建立一种既能使研究生达到学术研究知识理论高度,又能够使其适应社会企业对研究生实践经验的要求的培养模式。所以,以产学研融合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生培养是必由之路。

一、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

(一)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研究生教育依然采用传统授课的方式传授知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相关实践经验匮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进入单位以后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培训阶段才能胜任自己岗位的工作。特别是对工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更应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各个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数量近几年增长迅速,同时在教育资源并没有随之变化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做好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重大课题。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既解决了教学资源不充足的问题,又培养了适合企业的毕业生,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社会实践是指高校为了达到某一个教学目标,引导在校生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借助社会的力量来提升在校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顺应社会的需要。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指,研究生在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另一部分为专业社会实践能力[2]。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各种专业技能,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等,还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研究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土木工程是一个工科性质的学科,与其他工科相同,该学科的许多知识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从这个角度出发,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需要包含与专业相关的项目研究或试验研究,在各种项目和试验研究中提高和锻炼研究生理论应用、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更好地实现研究生自身的价值。

(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综合上述两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区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教育培养的同时,理论和实践也要分别进行,不能出现只注重某一方面发展,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发展的情况。在理论授课方面,教师应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生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框架的构建上,要教会研究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一定要讲一些非常高深的知识。专业知识框架的建立将有助于研究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通过学校的理论教育和企业的实践锻炼,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更能顺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科学研究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加强产学研融合,建设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平台

(一)产学研融合的含义及现状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产学研的含义就是在产学研融合的培养方式下,研究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参与企业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项目,各种模式可充分发挥高校和各企事业单位的优势,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共同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3]。

目前产学研融合教育模式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制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过于保守,只是在学校内部研究讨论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容易囿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二是高校安排的课程实践性不强,校内对学科发展前沿比较了解,但对实践研发比较了解的教师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研究生课程实践性不强、偏学术化;三是研究生的实习环节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实习通过率过高,失去了考核的意义;四是在校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用人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不够紧密,出现了一些没有价值的课题,即使有些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因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使一些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应用。

(二)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融合的有效途径

推进产学研融合,一方面需要政府推进产学研互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不应过多干预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应该由市场决定和自动调节。但是从产学研融合的国际发展来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是政府在产学研过程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通过整合各方的力量和资源,寻找各方的利益结合点,发挥各方优势、互补不足,推动各个单位的共同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二是政府加强产学研的场所建设,可通过建立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各科技园的创新功能、推动各高校信息共享等;三是政府积极营造产学研互动环境,在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完善各项制度环境、产权环境和法律政策;四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指导产学研合作,政府要积极分析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败,吸取经验。

另一方面,企业是产学研融合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起导向作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一些企业的追求目标与高校追求目标存在差异,创新研究投入周期长、收益慢的客观事实与企业的追求是相悖的,导致企业与高校之间难以达成共赢。而若能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方面着手,将其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切入点,合作开发创新技术,则能让企业和高校达成目标共识,在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高校提供研究平台。企业与市场的需求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当前企业的需求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和市场对各个科研单位创新成果的需求;二是对高校培养的高质量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三是政府、高校和各研究机构的支持;四是作为产学研合作组成部分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入沟通。

最后,高校作为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主体,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在确立研究生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深入结合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互补缺点,形成创新共同体。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高校需要从五个方面去入手:一是高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探讨,共同制订更加切合实际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具有灵活性,根据所服务的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置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二是在培养条件方面,高校要做好多方面的保障,在合作企事业单位的选定上尽可能地精挑细选,力保适合。在校内组织相关机构作为工作开展的保障,并在对方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对接;为了保障各方利益,需做好制度保障,并制订相关协议;为了更高效地实现资源利用和整合,校企双方需进行深入的协商,整合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合理开展平台开发和建设。高校方面,加强信息教育平台、校内实训平台、实践基地等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企业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项目、试验平台建设。三是产学研合作双方要从宏观、流动的角度来建立研发和教学相互结合的师资团队。通过分别选派企业实践专家和高校优秀研究人员,实现企业实践专家到校讲座和指导、高校教师建设合作开发团队的目的,进行双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四是在培养方式方面,摒弃传统的知识考核方式,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对教学授课的考核方式以及论文成果的考核之外,还应丰富考核形式,加强实践过程的考核,例如增加企业实践研究报告、校企融合项目进展等。有针对性地开展能力拓展,通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深度交流,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以实习实践的方式参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并保障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多样化开展学位论文形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只局限于通过基础研究型学位论文来表现,高校应鼓励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以与实践平台和合作项目相关的论文形式来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五是高校要将行业的考核标准纳入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积极聚合行业专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在教学、实践和论文写作等环节进行评估。

三、创新高校导师与校外导师融合指导特色,构建双导师制度

(一)导师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意义

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4]。与本科阶段的教师课堂授課为主型教学形式不同,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除了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在调研、试验、数据处理、论文撰写方面具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导师是整个训练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土木工程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导师应更加注重研究生在研究阶段与工程实际的结合程度,更加注重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生的培养息息相关。

(二)双导师制度的建立

目前,导师在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体制发展不健全的客观因素。所以,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要从多方面入手。同时,让导师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是关键。

高校应在注重加强一流导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导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5]。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实践平台与合作项目,还能够提供大量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型人才,这正是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所急需的。因此,建立健全校企双导师制度,对于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工程认知十分必要。建立双导师制度,保证校内导师均与企业建立需求联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课题;其次,依据高校培养目标完善企业导师选聘制度,建立充足的企业导师库,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合理的企业导师匹配制度。

四、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为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高校要从管理模式、研究生奖助机制、课程制订、管理体制机制、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从而构建起科学、务实、规范和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定不应该局限于任何单一的评价指标,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该从教学质量、科研参与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导师指导质量等多方面来评价,建立一个更加健全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遵守五个原则。一是导向型原则。将积极响应国家对人才建设的需求作为建立评价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二是发展性原则。将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沟通能力等发展性指标纳入土木研究生评价体系中。三是层次性原则。构建以义务层次和追求层次精细化的新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义务层次是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追求层次是指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的指标,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性要求。四是可操作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概括测评对象的达标情况,各项评价指标都要转化为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测评,并通过数据统计方法计算出符合实际的指标权重[6]。五是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旨在强调个体不同于其他人的优势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高层次人才教育的阶段,也是为国家建设输入关键人才的重要教育阶段,不论对国家还是对社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或顺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通过学校的理论教育和企业的实践锻炼,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更能顺应企业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科学研究对研究生的要求,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加快推进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价值。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关键在于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同时兼顾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建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英爽,康君,甄良,等.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1):1-5.

[2] 陈大勇,冯佳文,裴光术,等.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6):180-184.

[3] 赵朋. 产学研融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17(03):41-43.

[4] 李军,潘澍之,苏莲. 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文献综述[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04):77-80.

[5] 趙锋. 浅谈导师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作用[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2):100-102.

[6] 杨军诚,封鹆,高鹏,等. 研究生“第二张成绩单”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23-127.

(荐稿人:王东升,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双一流土木工程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