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该如何做减法

2023-08-26朱永新

在线学习 2023年7期
关键词:天下父母小书文凭

朱永新

希望全社会共同思考教育如何做减法,也希望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同行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理解“双减”,理解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一位作家朋友就建议我续接当年的“新父母教育”,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焦虑,在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我们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1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双减”旗帜鲜明地写到了文件的标题中。“文章合为时而著”,虽然我在《教育的减法》这本小书中讲的教育的减法与“双减”并不完全对应,但是“双减”的确是我写作本书的大背景,也是一个“催生婆”。

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书稿,显然不只是一本给父母阅读的小册子。这是我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系列思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辑。

第一辑共四章,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与父母谈减法教育。我们谈论减法教育的前提是什么?是幸福生活!要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结合起来思考。过去我经常说,人的生命可以分成长度、宽度、高度。长度是自然生命,是身体的健康与安全;宽度是社会生命,是受人欢迎的程度;高度是精神生命,是信仰和价值观。教育是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命都没了,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减法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的理想,也是教育之所以要努力做减法的根本方向。

第二辑也有四章,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减法教育的落地。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课程重要加什么,这在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是普遍的趋势。结果自然是课程越来越多。当学生的时间都被占满了,还有什么自由发展的空间呢?因此,能不能做一些减法,减掉不必要的知识,减掉不必要的课程?

能不能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我想,教育的减法中,最应该做的,也最难做的,可能就是文凭的减法。文凭,已经是教育的符号、教育的魔咒。中国古代有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的学历文凭,就是那个外表华丽的空盒子。当然,所有的减法,归根结底是观念的减法、思想的变革。没有观念的减法,不在思想层面深刻理解教育减法的意义,是无法真正变成自觉的行

动的。

第三辑是三章,主要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谈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和社会的减法。父母如何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减少对教育的焦虑,拥有一颗平常心?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由成长?如何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拥有尊严?学校的减法方面,主要讨论课前与课后的关系。大幅压减学科培训,堵住父母焦虑的源头,防止社会机构凭借资本实力“野蛮生长”,这些做法在方向上都没有问题。但是,减少校外培训并不意味着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功能减弱,相反,新的格局和变化要求社会给儿童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活动区域。特别是对于儿童生活的社区而言,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变革的动力,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对协同育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在讨论减法教育的时候,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感谢这位不断督促我写作这本小书的朋友,也感谢所有阅读这本书的朋友。一本书,就是一粒種子。如果这粒种子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花,长出一棵棵树来,教育的春天也就到来了。

猜你喜欢

天下父母小书文凭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小书怪”来了!
天下父母心
天下父母心(男声独唱)
ALettertoParents写给天下父母的一封信
《花乱开》
蝴蝶
蝴蝶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