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新麦35的产量分析

2023-08-26李洋徐鹏亮付亮郭战备夏彦莉郭秋荣李习军范永胜周思远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增产株高适应性

李洋 徐鹏亮 付亮 郭战备 夏彦莉 郭秋荣 李习军 范永胜 周思远

摘要 通过研究新麦35在不同年份产量和三要素的变化,旨在揭示新麦35高产、稳产潜力,为其在黄淮南片地区的生产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多年多点试验数据比较的方法,对新麦35产量表现和增产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麦35比对照增产的幅度都在5.00%以上,最高达到8.77%,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2014—2018年度新麦35在参加区域试验和国家生产试验所统计站点中增产点率分别为95.5%、90.0%、95.5%和100%,表现出在黄淮南片地区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增产稳定性。田间统计新麦35株高为75.5 cm在22个试验点中无倒伏情况发生,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保障。试验表明,新麦35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区域适应性强、高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适合在黄淮南片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麦35;产量;增产;适应性;株高;抗倒伏

中图分类号 S 51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5-0029-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5.008

Yield Analysis of a New Wheat Variety Xinmai 35 with High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LI Yang, XU Peng-liang, FU Liang et al

(Xinx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changes of yield and three factors of Xinmai 35 in different years, the purpose was to reveal the potential of high and stable yield of Xinmai 35,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produ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in the south of Huang-Huai area. The yield performance and yield increasing point of Xinmai 35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ng multi-point test data for many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Xinmai 35 was more than 5.0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ith a maximum of 8.77%, which had obvious potential for yield increase. In 2014-2018, the yield of Xinmai 35 increased by 95.5%, 90.0%, 95.5% and 100%, respectively, in the statistical stations participating in the regional test and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test, showing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stability in the southern Huang-Huai area.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tatistics, the plant height of Xinmai 35 was 75.5 cm and had no lodging in 22 experimental sites, which provided a guarantee for the safety of grain production.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Xinmai 35 was a wheat variety with high yield potential, strong regional adaptability and high lodging resistance, which wa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outh of Huang-Huai area.

Key words Xinmai 35;Yield;Yield increase;Adaptability;Plant height;Lodging resistance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稳定和增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黄淮南片麦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800万hm2左右,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3[1-2],该区域前期冻害后期病害、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3-4],同时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生产面临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人口持续增加等情况[5],为解决工农用地矛盾和口粮用地矛盾,充分挖掘小麦品种产量水平是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重要途径[6]。

小麦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密度、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等均可影响产量,且多表現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7]。其中,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称为产量的三要素。张中州等[8]分析表明,近年来河南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归因为穗数和千粒重。田纪春等[9]认为,籽粒产量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杨程等[10]提出,产量构成要素重要程度依次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因此,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成为制约小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倒伏是小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且发生概率大,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制约春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11]。黄迎光等[12]研究表明,倒伏发生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灌浆始期发生倒伏减产量高达37.29%,灌浆后期倒伏减产4.26%。因此,在小麦生育期发生倒伏都会对小麦稳产、高产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增加田间收获难度,不利于品种推广应用。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努力,选育了高产、抗倒伏且综合抗性好的新麦35新品种(国审麦20190019)。鉴于此,笔者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国家黄淮南片品种比较试验、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数据,对新麦35产量变化情况、适应性和抗倒伏进行分析探讨,为新麦35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为选育高产、抗倒伏、广适小麦新品种提供帮助[2,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材料为新麦35及2012—2015年度参加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品比试验的119个新品系;152个参试2014—2015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品比试验品种;2015—2016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3组15个参试品种;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3组16个参试品种;2017—2018年度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小组5个参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2014—2015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品比试验,品比设置23个点,参与汇总22个点,其中河南省11个、陕西省2个、安徽省5个、江苏省4个[14]。2015—2016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共设置区域试验试点26个,区试参与汇总試点22个,其中河南省10个、陕西省3个、安徽省4个、江苏省5个。2016—2017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共设置区域试验试点27个,区试参与汇总试点22个,其中河南省9个、陕西省4个、安徽省4个、江苏省5个。试验采用统一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设置3次重复,实际收获面积为13.33~15.00 m2(计产面积按收获行长×小区宽计算)[15-16]。2017—2018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共设置冬水组试验点23个,参与汇总生产试验试点22个,其中河南省10个、陕西省3个、安徽省5个、江苏省4个。生产试验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不小于150 m2,参试品种随机排列,田间肥水管理同当地大田生产[17]。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和区域试验统计分析软件《农作物区域试验管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18]。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2.1.1 小麦新品系品比试验。新麦35于2012—2014年度连续2年参加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120个新品系产量比较试验(表1),设置2次重复,其中2012—2013年度平均产量9 300.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8.78%,2013—2014年度平均产量8 644.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7.84%。2年鉴定平均产量8 972.3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8.33%。在120个参试材料中新麦35产量2年分别位居第4和3名,表明新麦35年际间产量相对稳定。

2.1.2 黄淮南片品种比较试验。由表2可知,新麦35于2014—2015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品比试验,平均产量8 403.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71%,两者差异极显著,22点汇总,21点增产,增产点率95.5%,位居153个参试品种的第11位。

2.1.3 黄淮南片2年区域试验。新麦35于2015—2017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3组2年区试,产量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区试2年新麦35平均产量为8 633.0 kg/hm2,2016—2017年度产量为小组第1,2年平均比对照高6.73%,增产试验点数量多,达到93.2%,说明新麦35在黄淮南片麦区适应强。

2015—2017年度新麦35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3组区试结果见表4、5。结果显示,2015—2016年度涡麦66产量最高,为8 355.0 kg/hm2,比对照周麦18(7 699.5 kg/hm2)增加8.53%。涡麦66在22个点次中,增产21点次,减产1点次,增产点率为95.5%。2016—2017年度新麦35产量最高,为8 904.0 kg/hm2,比对照周麦18(8 365.5 kg/hm2)增加6.44%。新麦35在22个点次中,增产21点次,减产1点次,增产点率为95.5%。

2.1.4 黄淮南片生产试验。由表6可知,新麦35于2017—2018年度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产量7 408.5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77%,位居该组6个参试品种第1位。

2.2 产量要素指标分析

对2017—2018年度参加黄淮南片生产试验的6个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新麦35全生育期218.5 d,比对照周麦18晚0.4 d,属于中晚熟品种。株高75.5 cm,与对照相当,22个试验点中无倒伏情况发生,说明新麦35抗倒伏能力强。新麦35穗粒数为34.8粒、千粒重45.5 g、有效穗数为580.5万/hm2,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此外,新麦35产量三要素协调,具有高产、稳产潜力。

2.3 新麦35产量变化

河南省地域广阔,各地栽培措施和气候条件等有所不同,导致产量差异较大[19-20],粮食增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高产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对新麦35产量多年多点综合分析,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新麦35在2014—2019年度产量较对照的增产幅度都在5.00%以上,最高达到8.77%,有很强的增产潜力。2014—2018年度新麦35在参加区域试验和国家生产试验所统计站点中增产点率分别为95.5%、90.0%、95.5%和100%,可以看出新麦35的品种适应性强,在黄淮南片地区有很好的推广潜力。

3 讨论

3.1 新麦35产量要素

小麦产量的形成较为复杂,不仅受基因型影响,也受到外界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多年研究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产量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董策等[21]认为,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张晗等[22]认为,小麦产量与“三因素”呈正相关,而产量“三因素”之间一般呈负相关。冯素伟等[23]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均呈正相关。新麦35千粒重为45.5 g,穗粒数为34.8粒,在参试品种中均最高,同时产量也达到小组第1,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同时提升是其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大田观察发现,新麦35根系活力好,旗叶叶功能持续时间长,耐热性好,可有效避免生育后期干热风危害,确保灌浆顺畅,这可能是千粒重高的原因之一。

倒伏是制约小麦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严重时减产达50%[24]。孙盈盈等[25]认为,品种选育应该注重农艺性状(株高、茎秆粗度、充实度等)与力学性状(茎秆抗折力等)相结合,选择高产抗倒伏品种。聂萌恩等[26]认为,提高作物抗倒性,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因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该试验结果显示,新麦35株高为75.5 cm,比对照周麦18高0.2 cm,在22个试验点中无倒伏情况发生。田间观察新麦35茎秆粗壮,弹性好且蜡质层厚,这可能导致其抗倒性突出。

3.2 新麦35的推广应用

为实现该品种在黄淮南片麦区不同区域高产的目的,农业生产中河南、陕西及安徽淮北地区栽培上应注重采取拔节期增施氮肥、灌浆中后期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以减少小花退化,提高小花结实率,通过延长旗叶和倒二叶功能期增加千粒重[27-28]。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在灌浆中后期随小麦籽粒产量提高有增加的趋势[29]。通过灌浆中后期喷施叶面肥等措施,使小麦生育后期保持旗叶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保持较高的叶片活力,会有助于千粒重的提高,从而有助于产量的提高。江苏苏北及沿淮晚茬播种区域应适期足墒播种、适当增加播量,尽可能培育冬前壮苗,在第1次分蘖盛期增加冬前分蘖比例,促进成穗率的提高,另外在拔节前追施一次速效磷钾肥,以促花、保花、增粒,实现高产[30]。

4 结论

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新麦35是一个具有高产潜力、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优点在于苗壮茎秆弹性强,抗倒抗寒能力强;根系较发达,千粒重较高,一般年份都可以达到50 g以上,熟相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稳定。结合黄淮南片的气候特征和生产条件,大面积种植新麦35的关键技术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

参考文献

[1] 付亮,蒋志凯,夏彦丽,等.种植密度对新麦35产量和生理学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18-19,79.

[2] 金松灿,王春平,孔欣欣,等.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增益研究[J].种子,2014,33(9):1-5.

[3] 郭秀焕,赵平,李学军,等.小麦超高产育种主要指标的探讨[J].种子,2004,23(1):44-46.

[4] 金彦刚,王歆,夏中华,等.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瑞华麦523产量形成分析[J].种子,2019,38(10):132-135.

[5]  茹振钢,冯素伟,李淦,等.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高产潜力与实现途径[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88-3393.

[6]  顾晶晶,余慷,陈树林,等.河南小麦品种穗粒数性状的动态变化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15(10):4143-4158.

[7]  赵檀.河北省小麥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8]  张中州,赵月强,张锋,等.2005—2012年河南省审定的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J].作物杂志,2014(5):32-37.

[9]  田纪春,邓志英,胡瑞波,等.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产量的通径分析[J].作物学报,2006,32(11):1699-1705.

[10] 杨程,李向东,张德奇,等.小麦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0):19-23.

[11] 马勇,邵立刚,王岩,等.倒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7):61,139.

[12] 黄迎光,郑以宏,袁永胜,等.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6):51-53,58.

[13]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等.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淮麦35选育及性状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6-68.

[14] 赵虹,胡卫国.2014—2015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品比试验总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2-100.

[15] 赵虹,胡卫国.2015—2016年度国家黄淮冬小麦品种试验总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6:55-117.

[16] 赵虹,胡卫国.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冬小麦品种试验总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7:85-118.

[17] 赵虹,胡卫国.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冬小麦品种试验总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8:281-353.

[18] 任仰涛,金彦刚,李珍富,等.江苏淮北地区21个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18-19,53.

[19] 熊淑萍,卢中民,吴克远,等.河南省小麦和玉米产量及其有关气候因子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2):123-129.

[20] 李巧云,年力,刘万代,等.冬前积温对河南省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4):563-569.

[21] 董策,李炎艳,张希太,等.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22,54(5):24-29.

[22] 张晗.小麦产量与三要素及三要素间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23] 冯素伟,姜小苓,胡铁柱,等.超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及增产途径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3):1-5.

[24] 王芬娥,黄高宝,郭维俊,等.小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5):92-95.

[25] 孙盈盈,王超,王瑞霞,等.小麦倒伏原因、机理及其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22,12(3):1-5.

[26] 聂萌恩,柳青山,白文斌,等.喷施多效唑对谷子农艺性状及抗倒伏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3):35-41.

[27] 孟祥海,陈秀敏,乔文臣,等.衡观 35小麦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增产途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1-4,7.

[28] 郭天財,朱云集,王晨阳,等.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29] 王绍中,郑天存,郭天财.河南小麦育种栽培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0] 单玉珊.小麦超高产研究浅见[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138-140.

基金项目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HARS-22-01-Z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2110010700);河南省农业(小麦)良种联合攻关专项(2022010103)。

作者简介 李洋(1984—),女,河南开封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工作。*通信作者,副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2-07

猜你喜欢

增产株高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