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子龙书序文分类研究

2023-08-25赵牵颜庆余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陈子龙分类

赵牵 颜庆余

摘要:陈子龙不仅在诗词艺术上造诣极深,作文方面成就也颇高,是明清易代之际全能全才的文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无数,基本收录于王昶所编的《陈忠裕公全集》及本人所撰的《安雅堂稿》等中。文章选取陈子龙序文中的书序,并侧重于诗文集序的研究,主要探讨自序与他序表现出的不同书写特点和相关文学观念。自序文中,陈子龙多用第一人称,带有自传性质。在合集序文中,往往用谦辞以示谦逊之姿态,也有不凸显个体而总论整体,意在以他人视角获得相对客观的地位,使表达更具信服力。为前人或前辈作序时,陈子龙多抱着学习的态度,重在发扬圣贤之言;为平辈作序时,陈子龙则以知己形象示人,这类序文是阐发自己文学观念的主要载体;晚生序文中多发勉励之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能提升序主的知名度,实现双赢。陈子龙面对不同序主采取了不同的书写策略,在自序与他序中完成了谦逊、博学、忠君的自我形象建构。他在文学上主张复古,但并不只是在辞章句法上的拟古,注重诗歌能否抒发真情实感,对词仍保留着“小道”的传统观念。

关键词:陈子龙;书序文;分类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03

0 引言

序作为一种文体,也称“叙”或“引”,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依附于正文文本,有着独特的文本地位。书序即依附于诗集、文集或单篇诗文而作的序文,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般见于著作或诗文前,类似今天所说的“引言”“前言”,主要用来说明书籍编排体例、品评内容、介绍序主情况,也兼谈文学观念等。陈子龙的书序文主要收录在《陈忠裕公全集》《安雅堂稿》以及后世搜集整理的《诗词曲文补辑》中,共105篇。这些序文涵盖经史子集各部,涉猎广泛,而陈子龙在文学上的成就突出,因此本文的书序文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文集序上。

关于书序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进行各异分类,如据序文对象的类型细分为文序、诗序、词序、字序等。本文主要根据作序者与书籍诗文编著者是否为同一人,将陈子龙的书序文划分为他序与自序,并在他序之下又依据序主的地位、与陈氏的往来情况具体划分为:为先人/前辈作的序、为平辈作的序和为晚生作的序,试图窥见陈子龙在面对序主不同身份时所展现出的不同书写特点。

1 自序

自序即陈子龙为自己编著的诗文集、书籍等写序,既是书序文的作者,又是作品集的编著者,两重身份合二为一。陈子龙的诗文集代表有《白云草》《六子诗稿》《三子诗选》《幽兰草》等。《六子诗稿》是包括陈子龙在内的几社六子的诗歌合集,后两部为陈子龙、宋征舆、李雯三人的诗稿与词文合集。四部作品集都附有陈子龙的自序。

序中交代了该书成书过程与书卷篇数。《白云草》是陈子龙在崇祯十年春天中进士后,利用正式上任之前的闲暇时间写诗数篇,后因忙于安身又加之生病,一直没有时间整理再作,直到冬日小定,才有时间增删润色“合之得一卷云”。《三子诗选》是由宋征舆整理重刻为一卷,所选诗歌大多为庚辰年(1640)之后所作。《幽兰草》也由宋征舆汇集付梓。

序文直接展现出陈子龙的文学态度。他认为作诗为文,除了要有才学之外,还需把握时遇。《白草间》所录诗歌“既无朋友之助,又无岁月之深”,且与嘉靖七子所处的“海内乂安,荐绅之家靡然向往于文学”[1]41的时运不同,但他仍集此寥寥数篇“简鄙而不文”的诗为一卷,是为了“存吾志”,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关乎世运,“睹山川都邑之盛,典文礼乐之毕”[1]40成国家之文,“润饰鸿业”。《幽兰草词序》对词兴衰发展有明确论述,他认为晚唐至北宋的词代表了词的最高成就,南宋以来词开始衰败,元代更是到了胡乱填词的地步。本朝李雯的词丽而逸,可以媲美李清照,宋征舆的词幽而婉,可以比肩秦观、柳永,是谓重振明代词坛。《六子诗稿序》中有陈子龙关于作律诗、绝句的难处的论述与总结,鞭辟入里,极为精简。同时,这篇序文将陈子龙对前后七子的真实态度展现出来[2],他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想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先褒后贬,承认他们才气过人,在拟古摹昔方面贡献巨大,但值得商榷的批驳之处也有

很多。

自序文中,陈子龙用第一人称“我”“予”等称谓叙述自己读书为学、致仕为官的经历,带有自传性质。读者可知其自幼好诗,尤好盛唐诗歌,对词仍保留着“小道”的传统态度。在合集序文中,陈子龙多用谦辞,如《三子诗选序》中称自己为“不佞子龙”,《幽兰草词序》中称“巴人”,说自己“偶有属和”,二子以“幽兰之和寡,而求助于巴人”[1]40,实际上《幽兰草》收陈词55首,李词42首,宋词48首,足见陈子龙谦逊之姿态。还有隐于其中或用第三人称的情况[3],如在《六子诗稿序》和《三子诗选序》中,陈子龙以“六子”“三子”笼统概之,“周、徐辈六子皆与予同学诗者也”“斯则三子之所为诗也”,不凸显个体而总论整体,意在以他人视角获得相对客观的地位,使表达更具信服力。

2 他序

陈子龙为他人作序,占比最高的是诗文集序。这一类序文或是陈子龙自发阅读后有所感悟主动作序;或是由序主本人或他人代序主来向陈子龙请序。序作对象前朝至本朝、前辈到晚生都有涉猎,从他序作品中可以得知陈子龙的交游情况,补充相关文献实证;也可以从陈子龙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中窥见其文学理念。

2.1 为先人或前辈作的序

《陆宣公文集序》和《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序》分别是陈子龙为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陆贽、李德裕的文集作的序。《方正学先生<逊志斋集>序》和《陈文定公<澹庵集>序》是为本朝名士方孝孺和陈敬宗的文集作的序。以上序文是陈子龙在阅读评校了前人的文集后,折服于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有感而作。为这几部文集作序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劝君主、修身为政的现实意义。陆贽虽以“命世之才、王佐之学”位至宰相,但仍为奸人所害,所以在《陆宣公文集序》中,陈子龙深感君子难行其道,明主得之不易,对帝王之道发起议论,并悲叹自古圣贤之言得行于当世者太少。李德裕和唐武宗君臣相知,是每一位臣子所仰慕追求的,陈子龙也不例外,他在《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序》中表达了自己对明主的渴望,将李德裕和张居正并举,发出“世有二公之才,人主当以武宗、神祖之任任之”[1]13的呼唤,但也知明主贤臣彼此能一直信任是世间可遇不可求的事。后世之人虽生于其后,不能亲眼见到各位先贤,但“读其遗文而知公之苦心”[1]19,子龙诵其政绩伟业,感其为人为学,不忍明珠蒙尘,为圣贤先辈作品作序,希望“忠臣之必报,而圣学之必传”,以俟后学。

《倪鸿宝先生<应本>序》《朱文季先生诗集序》《王伯安、高景逸两先生语录合刻序》等多是陈子龙为和他有交际往来的长辈作的序文。“先生”是敬词,从题目中就可知陈氏对前辈的尊敬。这类序文多谦颂赞美的溢词,除对序主的介绍、作品评价外,还会记述交往的情景以示亲近。倪元璐在陈子龙做官时多有提携,“子龙备吏于越,得与先生周旋翰墨之间,晨提夕命者且三载,又岂易遇载”。朱文季先生在学问方面是陈子龙的老师,序文回忆了朱先生与陈父亲饮酒畅谈,拔剑起舞的场景。陈父逝世10余年后,朱老杜门著书,成诗文集一编,请子龙作序,其中有哭先君一篇,子龙读罢“泪淫淫不能竟”。

综上,在为前人或前辈作序时,陈子龙多抱着学习的态度,重在发扬圣贤之言,表达亲近之意与敬仰之情,也有意识地关照文集的刻印流传,流露出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一务实精神。

2.2 为平辈作的序

陈子龙为复社成员张溥的诗文集分别作《张天如先生文集序》和《七录斋集序》。张溥40岁早逝,然才情高蹈,两篇序文都对他的文章大加赞赏。“天如之文章,天下莫不知其能”[4],上承班固、司马迁、贾谊等,并兼其美,下列李梦阳、王世贞之间,“以投世用”。序文中称张溥为“亡友”“友”,实则亦师亦友,于悲痛之外更添敬重。李雯、宋征舆与陈子龙并称“云间三子”,在《李舒章古诗序》和《李舒章<仿佛楼诗稿>序》中,陈子龙既是李雯的知己,更是伯乐。两人相识虽晚,但“予益好从李子游,朝夕研论”。李雯在结交陈子龙后才开始学古作诗,他的诗文得到陈子龙的盛赞:“读其文,自顾弗如也”,称其诗“齐驾阮公,追攀黄初”。当时李雯的名气还不高,“世人较量名位,则疑而不敢信,安知百世之下,不以予为桓谭耶?”[1]24陈子龙以桓谭自比,率先发现李雯的文学造诣,以扬雄比李雯,子龙愿“执笔而从其后”。在《宋辕文诗稿序》中,陈子龙既评价了宋征舆的文辞,又通过与宋子的对话阐发自己的文学观念,提出“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合”[1]27的诗文观。两人可谓以文结友,文同道和。陈子龙为与他并为“几社六子”的夏允彝作序三篇:《夏子<禹贡注>序》

(《陈忠裕公全集》题作《禹贡古今合注序》)、《夏子制策序》《四传合论序》。夏允彝作书“宏博而实”,《禹贡注》旁征博引,文献来源十分丰富;《四传合论》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夏子制策》合乎时宜,可以为君为民。因此,陈子龙作序的一个目的还在于扩大好友之书的影响力,以流传后世“使世之览者有所本焉”[1]52。

为平辈作序的序主大多是与陈子龙同郡或同一文学团体结识的好友,序文中陈子龙直接以“我友”“友”“友人”等来称呼序主,以知己形象示人,并记述与友的交往,有自年少相识之友,有虽相识晚但结交长之友。这些友人在作文为人方面能得到陈子龙的认可,基本与他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学理念与人格追求,且以文结友的情况居多,所以诗稿类序文也多是陈子龙阐发自己文学观念的主要载体。他的诗学观念在《李舒章古诗序》《李舒章<仿佛楼诗稿>序》《宋辕文诗稿序》等序文中大量呈现。陈子龙多次提及风雅,以“风雅”为评价诗词的标准,虽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诗贵平和温厚,应做到怨而不忿,是有節制的抒情,文辞应归于雅正,做到言近旨远。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他提出不当只以模拟强作诗,应加入真情实感以摆脱泥古不化习作路线的主张。这类序文不仅在文学上成就斐然,还是文献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为考证陈子龙的交游情况提供了文献史料。

2.3 为晚生作的序

作为文坛的执牛耳者,后生之辈倾慕于子龙的文才,来向他请序,希望得到点拨,故在陈子龙的书序文中自然也留下了不少为晚生作的序文。

诗文集序虽有赖于作品集而存在,但它与正文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赠与他人的文字有碍于中介者的身份、人情等,多言赞美以抬高中间人的地位。主人为朋友请序,长辈为子辈请序就存在上述情况。《赵贡士诗稿序》是陈子龙在京师拜谒吏部侍郎董公时,由董公引荐刚以明经贡于科的赵生,并为他索序。陈子龙在读完赵生的诗稿后叹其为天下之才,而这样的人才是董公的朋友就可知董公的为人了。彭思度是彭宾的长子,彭宾曾向陈子龙出示自己儿子的诗一卷,请他评论。《彭古晋诗稿序》主要表达的是陈子龙对诗歌内容典雅醇正的注重、温柔敦厚诗教观的推崇,这实则与彭宾的诗文理念一致,彭古晋诗文冠绝时流也是彭宾教子有方的功劳,称赞了友人。

《沈友夔诗稿序》和《三子诗馀序》是陈子龙为同郡晚生的诗稿和词集写的序文。为晚生写序可以阐发自己的文学理念以供参考与学习。在《沈友夔诗稿序》中,陈子龙谈到自己对中晚唐诗歌的看法,认为“芜弱平衍”远不及初、盛唐诗歌,或“工于摹境”,或“荒于措思”,缺乏真情质实的流露。在《三子诗馀序》中认为代有新声,词兴于唐末,盛于北宋,肯定了宋词的地位,但称词为诗余,仍未摆脱“词是小道”的传统文论。称同郡三子徐丽冲、计子山、王汇升的词作“真宋人之流亚也”,欣慰明朝词坛后继有人。

晚生序文中陈子龙多发勉励之语,充分表达自己的惜才爱才之情,这与他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密不可分。晚生才人辈出可重振晚明文坛,并相信是人才终会被发掘得到重用,皆可走上仕途报效国家。而在序文中表达自己的文学观念确实有为后辈吸收与继承,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能提升序主的知名度,实现双赢。为同郡同里的晚生,加之同辈、前辈作序也在自觉践行着地域文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理念,并不断扩大自己的文学领地。

3 结语

陈子龙的书序文骈散结合,相得益彰,散处交代撰文缘由、序主生平及交往情况,骈处发为议论,或展现自我文学思想,或评议作品特点,表现出作序者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过上述研究可知,陈子龙在面对不同序主时采取了不同的书写策略,并在自序与他序中完成了谦逊、博学、忠君的自我形象建构。也能对他的文学主张、交游情况及治国修身理念等有所窥探,但由于笔者学力有限,因此没有结合陈子龙本人的其他诗作、词作做更深入的阐释,这也是本文在综合视野下有所欠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陈子龙.安雅堂稿[M].孙启治,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1-91.

[2] 饶玉群.陈子龙散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吴嘉欣.陈子龙序跋文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4] 陈子龙.陈子龙全集[M].王英志,辑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767-818.

作者简介:赵牵(2000—),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颜庆余(1980—),男,福建晋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诗学、文献学。

猜你喜欢

陈子龙分类
料青山见你应如是
和老师对着干,真好玩
陈子龙论“温柔敦厚”——兼论中国古代范畴阐释中的“既/又”思维模式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徐灿与陈子龙的前后期词比较研究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