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在音乐中的诗意表达
——鲍勃·迪伦歌曲《前进吧,约翰》与《奥德赛》的对比研究

2023-08-25王一格南京财经大学南京410000

名作欣赏 2023年23期
关键词:奥德修列侬奥德赛

⊙王一格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 410000]

自2016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鲍勃·迪伦(Bob Dylan)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民谣歌手、诗人以及作家,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多种学科尤其是音乐与文学的跨界融合。而国内外对鲍勃·迪伦的研究多属于“外部研究”,更多聚焦于鲍勃·迪伦诗歌的功能与影响,而不是其本身作为诗歌的成就。虽然鲍勃·迪伦在文学界颇有争议,但在他的作品中无疑体现出音乐与文学的跨界融合,他用歌曲吟唱诗歌,又用诗歌丰富他的歌词。在他的许多歌词和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其他经典文学的影子,他在自传中曾写道:“我读得最多的是诗集,拜伦、雪莱、朗费罗和爱伦·坡。我背下了坡的诗歌《钟》并在吉他上拨弄着给他配了曲。”关于诗歌音乐性的讨论有很多,诗与歌往往联系紧密,《诗经》与西方的吟游诗都很好地结合了诗歌与曲调。由此可知,鲍勃·迪伦的歌词同样也是音乐化的诗歌,他的歌词创作中,一方面受到“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艺术风格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惠特曼、兰波等作家的写作风格影响。在他的歌词中常会运用一些文学的意象或隐喻。

《前进吧,约翰》(Roll on John)是鲍勃·迪伦于2012 年出版的 《暴风雨》(Tempest)专辑中的最后一首歌曲。《暴风雨》是迪伦最后一张原创专辑,距他的处女专辑发表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七十一岁的鲍勃·迪伦用他愈发粗砺的嗓音唱着他拿手的长篇叙事诗。这张专辑中的故事大多与死亡相关,而结尾曲《前进吧,约翰》是迪伦献给已故的摇滚巨人约翰·列侬的致敬曲,这首歌虽然与死亡有关,但又带有奋进的情绪。迪伦在刚出道时曾翻唱过一首同名的传统民谣,那时二十出头的迪伦从传统民谣歌曲中汲取了养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首《前进吧,约翰》不仅致敬了约翰·列侬,同时也致敬了他曾经学习模仿的传统民谣歌手,以及一直不断在前进的迪伦自己。

《前进吧,约翰》极具跨界融合的代表性,鲍勃·迪伦在歌词中直接引用威廉·布莱克的诗歌《老虎》(The Tyger):

老虎,老虎,灼灼燃亮

求主守护我的灵魂

在黑夜的森林里

《老虎》一诗作于法国革命后英国国内动荡不安的时期,布莱克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具有钢铁身躯、勇猛无比、战无不胜的老虎形象,而鲍勃·迪伦在歌词中以布莱克诗歌中的“老虎”形象隐喻约翰·列侬生前不屈不挠的抗争。但这首作品中更应让我们关注的是歌词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改编与化用。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与风浪妖魔搏斗的漫漫征途给予迪伦鼓舞,于是他写下《前进吧,约翰》,追忆老友约翰·列侬一生的征程,在与《奥德赛》的应和中也表达了迪伦自己对于人生的思索。

一、不同的征途和相似的英雄情怀

《奥德赛》的主人公奥德修斯在攻破特洛伊城后开始了艰难又漫长的归家征途。诗人采用倒叙的手法描述了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海上历险。作为伊塔刻岛的军事首长,奥德修斯拥有庄园、领地、家奴和牲畜,十分富有,在他外出打仗的九年间,无数人觊觎着他的财产,甚至向他的妻子求婚。在无数次与惊涛骇浪、妖魔鬼怪的搏斗中,奥德修斯巧用智谋,勇敢地战胜了无数艰险,他面对困难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鼓舞着各个世代的人们。

《前进吧,约翰》中的主人公约翰·列侬是一名摇滚音乐家、歌手、艺术家、和平主义者。他因创建了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而享誉世界,也因一些和平主义者的事迹而饱受争议。在20 世纪60 年代,“爱与和平”是贯穿整个时代的主题,披头士乐队作为60 年代文化的代表以及风靡全球的摇滚偶像,虽然没有直接介入政治,但约翰·列侬是当时保守体制中的危险颠覆者。在1966 年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到对越战的态度时,列侬表示:“我们不喜欢战争,战争是错误的。”在仅有10%的民意反战中,说出这句话需要极大的勇气。那时的列侬开始思考战争为本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与痛苦,于是他开始集会,举办反战摇滚音乐会,他用自己的音乐作为斗争的武器,带领百万反战主义者高唱“Give Peace a Chance”,与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在蒙特利尔发起“床上和平行动”(Bed-In For Peace),用自己的行动号召人们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在鲍勃·迪伦的其他作品中也体现出迪伦自身的反战精神。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迎合了20 世纪60 年代的社会环境,他在歌曲中提出了人民的诉求,提出反战、嬉皮的主张,号召民众在民权运动中站在历史正确的道路上迈向前方,呼吁民众选择勇气和作为,对战争提出批判、质问乃至讨伐。这与约翰·列侬的立场不谋而合,也是那个时代人民共同的诉求。迪伦的歌曲中也不乏有关“死亡”的主题,他常承担着为“死者代言”的角色,同时将自己的死亡看作一个能够自由选择的过程,而这个通向死亡的过程便是生命的过程,所以他才会写下“你独自一人/无所归依/像一个无名氏/像一块滚石”。人生对于迪伦是一趟“向死而生”的旅途,约翰·列侬的人生似乎已经到达了终点,但迪伦仍旧写下“前进吧,约翰”,实则隐喻着追求和平的脚步仍须前行,这其中不仅包括以列侬为代表的一群和平主义者,也包括不断前进的迪伦自己。由此可知,奥德修斯、约翰·列侬以及鲍勃·迪伦的前进方向与目标虽不尽相同,但他们奋力抗争和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却是一脉相承的。

二、音乐与文学共谱的人性赞歌

《奥德赛》中,诗人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一开篇便是雅典娜向宙斯汇报特洛伊之战结束多年以后英雄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唯独奥德修斯还被留在仙女岛上不能回家。而在《前进吧,约翰》中迪伦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在第一小节就写道:“他转过身,缓慢离去/他们从他背后开枪,他倒下”,接着再引出列侬号召世界和平所做的事迹:“从利物浦的码头到汉堡的红灯区/到采石场和采石工在一起/为人山人海演,为便宜座位演”。迪伦还利用了《奥德赛》中的情节隐喻约翰·列侬的遭遇:“他们绑住你的手,封住你的嘴/没法子走出这又深又暗的洞穴”“你被禁锢在这座岛上太久太久”。类似的情节可以在《奥德赛》中追溯到源头。奥德修斯的归家途中,他与同伴们遭遇风暴,漂流到一个有着独眼巨怪的海岛上,怪兽将他们关在岩洞中,奥德修斯利用自己的智谋弄瞎了怪兽的眼睛,成功逃出岩洞。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期间三次差点被野人吞食,两次被女神羁留,一度造访冥府,经历了许多九死一生的冒险,终于成功夺回自己的家园。然而约翰·列侬并没有像奥德修斯一样抵达自己追寻的彼岸,迪伦写道“他们把你的船拖到了岸边”,喻指列侬追求和平的旅途戛然而止,但迪伦还是写下“前进吧,约翰,迎着雨雪前进”,并在歌曲中重复了八遍这一中心段落:“闪耀你的光芒/继续前进/你燃烧得如此绚烂/前进吧,约翰。”

《前进吧,约翰》虽包含了许多关于《奥德赛》的隐喻,并且都歌颂了主人公的英雄情怀,但二者对于人性的表现还是有所区别的。首先,人性表现的背景不同。在《奥德赛》的故事背景中,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压抑着奥德修斯的人性,然而在克服了艰难险阻后他的苦难仍在继续,求婚者纠缠他的妻子,试图谋害他的儿子,觊觎他的权力和财富……特洛伊战争的结束对奥德修斯来说并不意味着和平的降临,反而开启了他与大海和与求婚者们的更多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德修斯被压抑的人性得不到复苏,反而继续被压抑。在《前进吧,约翰》中,约翰·列侬也处于同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颓靡社会环境中“垮掉的一代”年轻人追求自由、和平、解放,与约翰·列侬一样的一批“嬉皮士”们希望远离政治,逃避现实,同时追求友爱,关爱自然,践行公社生活,嬉皮士运动本身就是“反正统运动”的主体,他们践行人性的解放,倡导世界和平,他们是与当时的社会现状反抗的一群人。与奥德修斯相似的是,约翰·列侬也在不断与“战争”本身做斗争,不同的是,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约翰·列侬处于战争的外缘,却通过自己的行动号召反战,他的人性并不是被压抑着的,而是一直在闪耀着光芒。

其次,两部作品中人性表现的基调不同。《奥德赛》谱写了奥德修斯历尽无数艰难困苦的悲歌,在奥德修斯杀尽求婚人,经过考验得到妻子的承认时,他泪流不止,无限感伤地告诉妻子:他们还没有到达苦难的终点,他以后还要前往无数的人间城市漫游,历尽无数艰难险阻。奥德修斯的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痛苦也将延续他的余生。而《前进吧,约翰》虽然以约翰·列侬之死为基调,整首歌曲看似幽婉的哀叹,实则饱含积极向上的内核。迪伦在歌词中写道:“他们设套伏击,在你知道之前/现在想回家为时已晚”,隐喻着列侬被人枪杀而无法像奥德修斯一样抵达自己理想的家园。但迪伦仍旧不断地歌颂着“你燃烧得如此绚烂/前进吧,约翰”。

最后,两部作品中主人公人性的体现也有所不同,例如《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本可以带领自己的同胞一同回到伊塔刻岛,最后却只剩他孤身一人;而《前进吧,约翰》里的约翰早已不只是指约翰·列侬一人,迪伦在这里试图鼓舞一代人铭记约翰·列侬,并作为他精神的延续前进和燃烧。虽然迪伦在歌中很少强调苦难,但是他做到了从另一个积极的角度鼓舞人心。虽然这两部作品对于主人公人性的表现有一些区别,但他们都是一直在与困难搏斗的英雄,都不甘屈服于命运,同样拥有永不停息的斗争精神与英雄品格,迪伦用他的词曲与经典文学共谱了一首人性的赞歌。

三、经典文学在现代音乐中的传颂

2016 年10 月13 日,瑞典文学院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勃·迪伦,以表彰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歌迷和读者对于诗歌和音乐这两大艺术形式之间的跨界融合的关注和思考。有国内学者认为摇滚不仅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文学的传播形式。以迪伦为代表的城市民谣歌手(city folk singer)把“诗歌创作融于城市民谣这一传统底蕴最为深厚的通俗音乐之中”,并被听众所接受与传颂。迪伦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发出感叹:当年莎士比亚的写作也是为了吸引观众的舞台表演而非读者的阅读。但迪伦未曾注意到的是,歌词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并重归文学的大家庭中。音乐与文学虽归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作为一种诉诸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两者具有共通之处,并且通过二者的巧妙结合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前进吧,约翰》被收录于《鲍勃·迪伦诗歌集》第Ⅷ卷“爱与偷”(Love and Theft)中,有学者认为鲍勃·迪伦“是个抄袭者,不可信”,“他做的一切都是在欺骗”,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作为艺术家的鲍勃·迪伦偷到了他喜欢的东西,然后把他偷到的东西进行了艺术加工并使之焕然一新”。而迪伦本人也从不避讳自己对前人的大胆借鉴,他曾在1964 年的《时代在改变》专辑说明中写道:“对,我就是思想的窃贼,哦不,我但愿是灵魂的小偷,我在建造并且重建。”正如迪伦自己所说,他确实做到了“重建”,他在作品中结合经典文学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同时也促进了经典的流通与传播。他用音乐引领时代的潮流,与经典文学共谱人性的赞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了诗意的表达形式,兼具音乐性和文学性。

鲍勃·迪伦赋予了民谣与摇滚音乐反战的内涵和革命的思想,并给嬉皮士们的“爱与和平”赋予了超越时代的意义。迪伦所作的歌曲的意义不仅限于歌曲本身,更在于它们唤醒了所有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们,不只局限于反战抑或是反正统文化运动和民权运动,而提出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问题,因而它们可以超越国界,影响各个国家和时代的人们。

猜你喜欢

奥德修列侬奥德赛
约翰·列侬的理想国
元素大陆奥德赛
Imagine
宜家宜商MPV广汽本田奥德赛VS大众夏朗
论《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过度自我言说
“豆荚中的两颗豆子”
谁骗谁
奥德修斯的苦难
奥德赛车发动机起停功能简介及故障排除2例
谁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