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化风格及策略

2023-08-24谢骏

艺术评鉴 2023年13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

【摘   要】交响音乐是源自西方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传入我国经过不断发展后,现也成为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交响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化风格,其中包括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对民族化特色的传承、中国交响音乐创作对民族风格特色的继承,以及对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等。

【关键词】中国交响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化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3-0019-06

20世纪初,中华民族音乐创作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其中,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更是异彩纷呈,创作题材、作品类型、创作手法等都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交响音乐创作逐渐呈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交融的发展态势。

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交响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探索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涵,而且可以为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和发展寻求中国化道路。全面、深入分析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探究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中国交响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中国交響音乐民族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交响音乐的简要发展历程

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这一艺术形式最初传入我国时,在创作上更多的是受到欧洲和俄罗斯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作曲家逐渐开始融合本土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开始支持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其中在1970年中国交响音乐经历了一个转折点,许多作曲家开始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并将其融入交响音乐的创作中。如今,中国交响音乐已经成为一个独特且丰富的艺术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二)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

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是一个重要部分。在交响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尤其是在交响音乐中加入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例如,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二胡、古筝等常常被运用于交响音乐中。此外,民族打击乐器,如大鼓、锣等也被广泛运用,使得交响音乐具有更加浓郁的中国特色。

在我国交响音乐的创作中,除了运用民族乐器外,民族音乐元素在旋律中的揉合运用也是交响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曲调、民间音乐等,它们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涵,而且使得交响音乐更具有中国特色。郑晓玲、沈从文等中国作曲家的相关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音乐的内涵,而且使得交响音乐充分彰显出我国音乐家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使得交响乐这一艺术形式更加贴近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二、中国交响音乐中民族乐器的使用形式

(一)传统民族乐器琵琶、二胡、古筝等的运用

传统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中,琵琶、二胡、古筝等传统乐器被广泛应用,为交响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琵琶的音域较宽,可以演奏出低沉、高亢等不同的旋律,因此在交响音乐中运用较多。与其他乐器相比,琵琶的音色独特,具有优美、清新、婉转的特点,因此应用于交响音乐中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例如,2020年第九届中国—东盟音乐周演奏的交响音乐作品《春舞塞上》就是一部专为琵琶和交响乐队而作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宁夏黄河流域、塞上江南的风土人情与生活风貌,地方特色浓郁,现实意义显著。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中的代表之一,也是交响音乐中应用最广泛的民族乐器之一。在交响音乐中,二胡通常被用来演奏旋律部分,其音色深沉、富有表情,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例如,在《黄河协奏曲》中,二胡的演奏为整个作品营造了一种宏伟壮阔的气氛,使得音乐更具有感染力。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也是交响音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民族乐器之一。在交响音乐中,古筝通常被用来演奏过渡和色彩部分,其独特的音色和弹拨方式为交响音乐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例如,在古筝与交响乐《梁祝》中,运用古筝模仿竖琴的演奏效果,同时又保持着古筝本身的技巧特色,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力。

在有些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还同时应用了多种民族乐器,如《黄河大合唱》就是一部在结构上采用西方交响音乐的形式,但是在演奏上运用了大量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使得它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情感和生活。再比如管弦乐作品《黄河》,通过运用二胡、琵琶、唢呐、大鼓等,为整个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其音乐风格深受中国民间音乐影响,曲调优美,音乐情感深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可见,传统民族乐器在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为交响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丰富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二)民族打击乐器大鼓、锣的运用

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作曲家在创作中国交响音乐时应用较为广泛的民族乐器。在交响音乐中,大鼓、锣等打击乐器常常被用于增加打击乐特色、强化节拍和营造氛围。例如,在《黄河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大鼓和锣的运用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一种庄重、磅礴的氛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雄浑与壮美。

与西方交响乐团相比,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声音更加浑厚有力,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气势,这使得它们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色和音乐魅力。民族打击乐器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中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民族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国交响音乐得以更好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交响音乐创作中旋律的中国民族化风格

(一)中国传统曲调走向浓缩提炼的演变

中国传统曲调在中国现代交响音乐中的應用,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曲调的应用逐渐呈现出从分散到高度浓缩的演变趋势。

1.中国传统曲调对中国现代交响音乐的影响

传统曲调走向逐步被提炼运用于中国交响乐创作中,对中国现代交响音乐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使得传统曲调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更加深入人心。作曲家通过对传统曲调进行改编和发展,使其更好地展现出交响音乐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例如,赵季平的《第一交响乐》就是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相互结合,对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高度提炼,该作品的主题旋律既保持了作曲家原有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作曲家在传统与序列中寻求新型民族音乐语言进行的探索。这部作品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改编和创新,作品十分适合于交响乐团演奏,具有比较丰富的音乐内涵和审美价值。

2.传统曲调和旋律在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曲调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交响音乐中,传统曲调的运用是表现民族化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的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往往是将传统曲调直接引入交响音乐中,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河边对口曲》等。此类作品的特点是曲调纯正,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3.音乐素材集中统一对交响音乐创作的影响

随着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作曲家逐渐开始尝试将传统曲调进行改编和归纳,以便更好地融入交响音乐中。这一应用方式使得音乐素材更加集中统一,音乐特点更加鲜明。这种把音乐素材高度浓缩的作品不再是简单地将传统曲调直接引入交响音乐中,而是在曲调、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交响音乐特点。例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就是一首把音乐素材高度浓缩的作品。这首曲子在旋律中引入了传统的黄河民歌和黄河流域的民族音乐元素,在和声、结构等方面进行改编和创新,使得作品更加适合于交响乐团演奏,具有更丰富的音乐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民间音乐在交响音乐旋律中的揉合运用

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曲调、民间音乐等,它们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音乐内涵,而且使得交响音乐更具有中国特色。

1. 中国传统曲调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曲调是以五声性调式为主的调式体系,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交响音乐中民间音乐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交响音乐中,中国传统曲调通常被用来演奏旋律部分。这些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其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常常能够引起听众共鸣。例如,在《黄河大合唱》中,中国传统曲调的运用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使得它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2. 民间音乐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

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交响音乐中民间音乐元素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在交响音乐中,民间音乐元素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这些元素包括民间曲调、节奏、吟唱等,它们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为交响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例如,在杨立青的《荒漠暮色》中,民间音乐的元素被巧妙融入交响音乐中,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民间风情和文化内涵。

3. 中国作曲家在交响音乐中的创新实践

中国作曲家在交响音乐中的创新实践也是交响音乐民间化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们通过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例如,张千一的交响组曲《云南随想》、黄凯然的交响序曲《风起苗寨》等交响音乐作品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作品融合了民间音乐、传统曲调、西方音乐等多种元素,为交响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民间音乐在交响音乐中的揉合运用,不仅能够丰富音乐的内涵,而且能够使得交响音乐的中国化得以彰显,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中国交响音乐的民间化创作,应该在保持西方交响音乐基本特征的同时,注重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应用和创新,作曲家们要积极推动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做出更大贡献,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在世界优秀交响音乐中的表现

1. 中外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中华民族元素

中外交响音乐作品中的民族元素丰富多彩,其中我国民间音乐元素在世界各地交响音乐旋律中都有独特表现,很多作曲家在自己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中都运用了中华民族音乐元素,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交响合唱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和交响作品《黄河》中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使得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黄河大合唱》音乐配器中使用了大量的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这些乐器的运用为整个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使得它更加贴近中国人的情感和生活。《黄河》则通过大量运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唢呐、大鼓等,为整个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其音乐风格深受中国民间音乐影响,曲调优美,音乐情感深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布列沙克·维克多·瓦西里耶维奇创作的交响乐《敦煌与丝绸之路组曲》由9个乐章构成,分别为《朝圣敦煌》《祝福绿洲》《莫高圣礼》《艺术圣殿》《丝路情歌》《古道回声》《海上丝路》《力与速度》和《和平万岁》。这部交响乐力图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音乐之间找寻一个适当的契合点,将通用的国际音乐语言作为媒介,充分诠释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践行“中国元素,世界表达”,彰显出中西文化的互融、互通、互鉴。通过运用交响乐的形式呈现中国故事,让全世界全面认识敦煌、认识中国文化,从而架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通的桥梁。

2. 外国作曲家对中国民间音乐融合的观察与借鉴

除了中外优秀作品中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外国作曲家对于民间音乐的融合,以及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也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借鉴。比如,作曲家约翰·威廉斯曾表示,中国音乐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和最丰富的文化之一,而中国传统音乐对于西方音乐也有很大影响。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则曾表示,他非常欣赏中国音乐文化,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对于西方音乐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这些外国作曲家的观点和认识,反映出中国交响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影响和地位。

3.国际认知的评估对传播中国交响音乐具体积极作用

通过对中国交响音乐中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和国内外优秀作品进行比较,能够从中看到,民间音乐元素的应用为交响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也丰富了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在国际音乐交流与合作中,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色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结合交响音乐性质探究民族化风格策略

(一)个人特质与民族音乐的比较

交响音乐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式,每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和个人特质。同时,交响音乐也是一种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民族音乐的运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个人特质与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是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个人特质的角度来看,作曲家的性格、经历、教育背景等都会影响其音乐创作。例如,一位性格开朗、乐观的作曲家可能更愿意创作轻快、愉悦的音乐作品,而一位性格内向、沉思的作曲家则更可能创作深沉、思考性的音乐作品。因此,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作曲家的个人特质会直接影响其创作风格和作品风格。

从民族音乐的角度来看,民族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中国交响音乐中,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等经常被用来演奏旋律或色彩部分,这些乐器的音色和弹奏方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因此,在交响音乐创作中,作曲家的民族背景和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对其创作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个人特质和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特质的不同会影响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中国交响音乐中,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作曲家可能更愿意采用明快、激情的民族音乐元素,而对于性格内向、沉思的作曲家来说,则更可能采用深沉、内省的音乐元素。另一方面,民族音乐的运用也会影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质。例如,在中国交响音乐中,传统民族乐器及民间音乐的运用可以为作曲家提供丰富的音乐元素和创作灵感,从而对其个人特质和创作风格产生影响。个人特质和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是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一個重要问题。作曲家的个人特质会直接影响其创作风格和作品风格,而民族音乐的运用也会影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质。

(二)共同性: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风格与创作过程之间的互动和关联

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和民族化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在中国交响音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现象不仅丰富了交响音乐的内涵,而且增加了交响音乐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风格与交响音乐的创作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从音乐风格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特征。这些音乐风格和特征在中国交响音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使得中国交响音乐与西方交响音乐不同,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的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交响音乐的内涵,而且使得交响音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更加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

从创作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在交响音乐的创作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需要作曲家具备深厚的音乐功底和文化素养,需要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这种研究和理解是交响音乐创作的基础,也是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作的重要前提。

(三)从民族化创作中寻找中国交响音乐的独特性和审美价值

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交响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民族元素的融合对于交响音乐创作的整体风格和音乐特色有着深远影响。在中国交响音乐中,民族乐器的运用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琵琶、二胡、古筝等传统乐器常常被运用于交响音乐中,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特色。同时,民族打击乐器如大鼓、锣等也被广泛运用,使得交响音乐具有更加浓郁的中国特色。除了乐器的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在旋律中的揉合运用也是交响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元素包括中国传统曲调、民间音乐等,它们在交响音乐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音乐内涵,而且使得交响音乐贴上了中国化的标签。

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特征在国际传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民族元素的融合,中国交响音乐得以更好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精髓和特色,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民族元素的运用也使得中国交响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寻找到独特的位置。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中国交响音乐的独特性和审美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例如,交响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这首作品不仅在音乐上完全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而且在文化和历史上也具有深刻内涵,同时选用家喻户晓的故事展开创作,使得它成为中国交响协奏曲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代表之一。

五、民族音乐美学和现代实践的融合

(一)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节奏差异的分析

在西方古典音乐中,节奏的规则性使得音乐更加整齐、平衡,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例如,在《赋格曲》中,节奏的规律性使得音乐更加复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节奏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更加突出。比如,在传统京剧音乐中,节奏的变化往往是根据剧情需要随时变化的,使得音乐更加具有戏剧性和表现力。

(二)民族音乐中的特殊节拍与现代交响音乐的结合

特殊节拍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民族音乐在交响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特殊节拍的应用可以使得音乐更加富有变化性和表现力,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例如,在传统中国民间音乐中,特殊节拍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在交响音乐中,中国作曲家也尝试将特殊节拍融入其中,以丰富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展现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三)借鉴和创新——民族音乐与外部艺术交流中实现融合

在交响音乐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而且也使得交响音乐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中国作曲家还可以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与外部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创新性的交响音乐作品。例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和关峡的《哈尼交响》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作品均采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古筝、大鼓、锣等,同时也融合了西方交响音乐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呈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审美体验。

六、結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特征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看出民族元素的融合对于交响音乐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交响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力,而且使得中国交响音乐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更加独特的音乐魅力。此外,民族化交响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也可以促进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和传承,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中国交响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交响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叶松荣.论中国交响音乐“情感范式”的当代性言说[J].音乐研究,2023(01):125-133.

[2]杨海虹.弘扬民族传统 奏响中国交响——从《中国交响70年》看音乐出版的创意传承[J].人民音乐,2021(10):90-92.

[3]尹明五,何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03):54-68.

[4]“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J].音乐创作,2020(05):2+185.

作者简介:谢骏,男,国家二级演奏员,贵州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首席。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中国西体歌剧音乐创作的得与失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
2020内蒙古音乐创作与发展研讨会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西藏当代音乐创作研究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