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人文书单

2023-08-23本刊

音乐爱好者 2023年8期
关键词:德米小泽征尔伯格

本刊

读书是件很美妙的事,可以在文字间驰骋想象、自由思考,如果再加上相辅的音乐那就更妙了!《音乐爱好者》做书单并不容易,推荐唱片倒是强项,但正因如此,所推书单就变得很有意思,起码让人知晓音乐人喜欢的书有哪些。

这次的书有的很“硬”,《敦煌》的铁画银钩,有种决绝然的狂野与冷酷;有的很自我,《简洁如照片》更像是作者约翰·伯格关于诗歌、关于画、关于死亡的呓语;有的很温暖,如同《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的书名一样,村上春树自己说:(对话)诚实地面对一切和他一样的门外汉乐迷;也有不好读的《我们都是德国浪漫派》,它的独特构想需要放下心思,认真对待;另外还有一本想让自己的孩子读一读的《德米安:彷徨少年时》,它可以让每个正在或已经经历青春期的读者,从辛克莱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你看,书就是这么有趣!

作者: 井上靖

译者: 刘慕沙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出版

推荐人: 杨海虹

当看到回鹘郡主化作黑点直坠地面时,文字的力量在此时显现出来了,纸面上密密麻麻的字自动为她辟出一片坚硬的沙石地。读者在人群中抬头仰望,回鹘郡主站在城墙上衣袂飘飘,接下来就是持久的静谧。井上靖的文字素来硬朗,《敦煌》更是如此,铁画银钩,入木三分。书生赵行徳与生俱来的执着狂热,让他赶考失利后断然转身,前往西夏;他所遇到的两位女子也皆刚毅,哪怕身陷囹圄也自有尊严;朱王礼的向死而生,口衔利刃跃下断崖,甚至是独守沙州城投烈焰而死的曹氏节度使,都有一种原始的狂野与冷酷。最后,赵行徳发宏愿埋首译经,遂有了后来的藏经洞。

这本书很久之前读过,有些情节惊鸿一瞥难以忘怀,此番重读更是思绪万千如暗流翻滚,久久不能平静。想到那年游历敦煌,西出阳关,眼前连绵起伏的暗红色山巒、沙丘,以及荒废的城垣,恍惚间看到赵行徳顶着烈日在城墙上徜徉自语: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我今发宏愿,愿以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推荐阅读音乐:郭文景《愁空山》

作者:小泽征尔、村上春树

译者: 刘名扬

南海出版公司

2013年出版

推荐人: 沈叶

你也想和小泽征尔、村上春树一起喝下午茶吗?

我后知后觉,方才读到村上春树与小泽征尔的音乐访谈,太好玩了!

书中的访谈,或在作家安静的东京家中,或在檀香山到瑞士风光旖旎的各地,甚至在特快火车上。对话亲切易懂,村上春树自己形容为:尽量诚实地面对一切和他一样的门外汉乐迷。

书很有趣。比如,鲁宾斯坦带着年轻的指挥家一边巡演,一路遍尝美食。比如,小泽征尔回忆伯恩斯坦与卡拉扬作风的不同,纽约爱乐乐团的团员居然可以对伯恩斯坦直呼:“兰尼,这么做不对吧!”而卡拉扬则毫不理睬他人的意见,命令柏林爱乐乐团不停地演奏,直到演奏出他想要的声音。

他们二人围着茶几,吃着饭团,啜着红茶,讨论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古尔德、塞尔金等人的演奏版本,诠释马勒的历史变迁,甚至还有《春之祭》罕见的作曲家改版的录音幕后!对于我这个乐迷来说,聆听了种种韵味的演奏之后再看此书,两人的只言片语就像雪地里飞鸟的足印,留下鲜活的风格印证,令我大呼过瘾。

若全盘照收书中观点,难免偏信了人的主观记忆。英国文学评论家奥斯特雷奇写了一篇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刊登在了2016年的《纽约时报》上,他说:“小泽征尔以为自己经历了卡内基音乐厅音质的重修改善,其实并没有。”实心眼儿的美国读者似乎很容易对东方人婉转的表达做字面理解。书中有一段,小泽征尔提到自己的英文不太好,很遗憾没能听懂伯恩斯坦的长篇讲解。奥斯特雷奇信以为真了。朋友前两天给我看了一段小泽征尔1963年参加一档美国电视访谈节目的视频,看起来他的英语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小泽征尔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也许,讲别人,却反映出小泽征尔自己的音乐作风:不要说太多,专注在音乐里。这就像传统的日本茶道,精髓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它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理解。

从这点来看,英文译本的标题《专注于音乐》(Absolutely on Music)似乎更为应景。

推荐阅读音乐: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作者: 约翰 · 伯格

译者: 祝羽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出版

推荐人: 周欣

这是一本在时间与空间中放飞思维的浪漫之书。作者约翰·伯格随性的文笔下是对艺术——或者说是对政变、画作、爱情、摄影等不同视阈下的艺术——一种诗性但不丧失理性的哲学思考。这本书以时间与空间的话题分为两个部分。前者致力于捕捉“时刻”画面下转瞬即逝的诗意,它可能是一只正在过马路的野兔、一张镇压工人运动的照片、一个幼时哭闹的记忆瞬间……抽丝剥茧般地探析这些普通“镜头”下暗流涌动的新世界。后者则以空间为主题,探寻可见之物与距离之间的哲学关系。由此,当我们跟着约翰·伯格追寻那些富有浪漫情怀的线索时,那些稍许无厘头的文字,却每每能拨起内心深处的涟漪。约翰·伯格对画面的细致描绘往往能使人体会到灵动的生命力,他的文字总是致力于打破静态事物在时间面前的束缚。就像他一贯提倡积累瞬间的经验一样,将“时刻”画面带来的当下冲击与过后联系,由此呈现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世界。

《简洁如照片》中的力量与意义,除了约翰·伯格细腻的文笔与深刻的思考,还离不开随处可见的丰富、感性的诗歌、散文。书中铺设着大量的约翰·伯格谱写的诗段,这些文字虽简洁、短小,却总能击中心灵,因为那一片存在于其常规社会形制下的“灰色地带”。

推荐阅读音乐: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作者: 赫尔曼 · 黑塞

译者: 丁君君、谢莹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出版

推荐人: 姚伟颖

我一直很喜欢周国平的一句话:“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中,对这句话的另一个解读是:“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赫尔曼·黑塞的这本《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不只是一部青春小说,更是给彷徨迷茫的少年通往自我的道路和思想的一本书。作者赫尔曼·黑塞就像是有一股魔力,他的文字浪漫而贴切,总能在万千辞藻中找到最合适的那个,让读者跟随他的故事了解他的精神世界,从而引发思考。

小说的主人公埃克尔·辛克莱的脑海中有着光明和黑暗的两个世界,一边是和谐、温馨的世界,一边是充满污秽、罪恶的世界。他的少年时代便彷徨在这两个世界的边缘,并且开始走上找寻自我的孤独之路。这时出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领路人德米安,德米安像人生导师一般,引导着辛克莱的每个人生阶段,并带着他找寻自我。这本神秘而又富有哲理的书也让我想起自己年少时经歷彷徨并不断自省的过程,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德米安”,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引导着我们,成长带给我们的宝藏不仅仅是剧烈的痛苦,更是痛苦挣扎背后坦然接受的勇气与不放弃的坚韧。

推荐阅读音乐:勃拉姆斯《间奏曲》(Op.118 No.2)

作者: 雅克 · 达拉斯

译者: 曹胜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出版

推荐人: 王梓路

这是一部以散文笔触呈现的哲学—历史著作。宏观来看,它从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出发,重新审视了从但丁到德国浪漫派的政治、诗歌与思想,从而完成了对欧洲思想史的独特构建;微观而言,其探讨的问题是诗歌与哲学对历史文化语境的种种反应。正如但丁所言:“诗歌只能在政治与宗教的持续张力中才能发生和生存。”浪漫派甚至创造了“大诗歌”这一历史概念,将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极端化,致使个体达到神性化的高度。在此过程中,但丁也成为贯穿全书的一个精神人物,以“初现—重现—回望”的历程勾勒出整本书的叙事脉络,并将诗歌置于城邦的中心,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以调和长久以来政治与宗教之间的诸多纷争。因此,这本著作实则是借由德国浪漫派和诗歌思想史的架构投射出了对欧洲文明进程的深刻反思,牵引出对民族政治主体、主体自主化运动和个体解放的关系考察,在科学、技术、神学与哲学的视域中勾勒出欧洲历史的缩影。

推荐阅读音乐: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

猜你喜欢

德米小泽征尔伯格
寻找德米安
我的爸爸叫焦尼
英国失忆男孩爱情传奇
“我”来了
小泽征尔 八旬“雄狮”重出山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魏德米助举办在华辉煌20周年大型庆典系列活动
小泽征尔:『一定是乐谱错了』
小泽征尔患食道癌暂别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