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开展策略

2023-08-22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小学杜红霞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整本书群文赏析

□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小学 杜红霞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和关注。群文阅读模式所具备的赏析性、综合性、梳理性,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更加有效的“阅读感知空间”。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其中时,他们可以联系所学,来提取其中各种有价值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或是感受作者独特的描写方式与文章布局等,在无形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进而提升相应的阅读能力与文章建构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铺垫。

一、以赏析活动为支点,增加群文阅读厚度

具有深度的品鉴经历,是学生整体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明确“群文阅读式赏析活动”的有效构建所起到的导向效果,全面展开对所教授单元主题的有效运用,结合同一主题背景下涉及的各个篇幅来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提炼其中所蕴含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细腻的观察力等,进而不断提升相应的阅读技巧,在循序渐进中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

(一)赏析类群文阅读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从作者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来论述,小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由于接触语文知识的时间较短,他们所获取的阅读方法也是相对浅薄的。因此,学生在面对一些篇幅较长、描述相对复杂的课文时,常常会表现出无法理解透彻的现象,整体的认知也存在于浅表层之中,无法深入把握作者在文中融入的所见所闻。

在此背景下,基于赏析活动来推进的群文阅读模式,则可以充当一个有效的载体,来转化学生的客观阅读状况。在真正参与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从更多细化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文章中所具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例如,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运用的妙处,以及其本身所突出的熏陶与渲染效果,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使学生明确感知作者想呈现出来的经历与观察,或是一些独特的情感表达技巧等。经历这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学生则可以掌握这种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学会从其中的独特表达出发,找到相应的切入点,更加高效地展开解析等。又如,描写方法,包含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从这些细节性的角度出发,学生则可以不断明确在作者笔下所描绘出来的各个人物形象,体会到角色的立体性。久而久之,则会形成良好的捕捉关键性内容的习惯,获取更多的阅读技巧,从阅读出发,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设计赏析活动来增加群文阅读厚度的教学实例

结合课堂实践来论述,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白鹅》《猫》《母鸡》一单元篇幅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阅读赏析,理解课文中感情含蓄的句子;体会作家独特的语句表达,以及体现对动物喜爱感情的方法等。

例如,《白鹅》“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一段落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其中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对白鹅进行描写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两篇课文篇中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段落或是句子,使学生归纳总结:拟人句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文中动物写活了,使文章主旨更鲜明。

又如“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这段话中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研读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标出作家老舍对“猫”和“母鸡”描写的相同处,把“脏脚印”居然看成“美丽的小梅花”,可见作者太喜欢自家的猫了,使学生体会明贬暗褒的表达……

综上所述,深层次的赏析活动是群文阅读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这种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富有深度与厚度的空间,学生能够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并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与技巧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方式来推进日常教学,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赋能。

二、以层次划分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逻辑意识与推导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解析文章与建构文章的重要基础。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落实对学生的渗透式培养,结合日常的群文阅读教学来推进层次划分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之中,不断明确文章的顺序,立足于自己的推理来把握文章的框架等,在循序渐进的历程之中建立相应的意识与能力,为整体的习作建构做出有力的铺垫,在参与表达时做到言而有序,形成一种双向培养的模式。

(一)学生的逻辑意识发展需要

基于学生所反馈的习作成果来分析,绝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写作顺序杂化、层次不明的现象。仔细推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时期,不论是在语言的建构,还是文章层次的搭建方面,都无法达到相对理想的状态;二是源于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锻炼机会,在面对学生的思维短板时,教师没有做出有效的辅助。在这一背景下,以层次划分活动来推进的群文阅读教学,则可以充当一个有利的契机,来转化学生的写作状况。例如,在进行“游记、景物描写”类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作者所展现出来的移步换景顺序出发,做出相应的梳理,明确其中所蕴含的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或是由浅入深的空间结构等,让学生把握在解读与构建这类文章时所应具备的逻辑,推动他们的成长。

又如,在进行叙事类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事件本身出发,来明确其中所蕴含的各个主体,包括初期的背景与导火索、中期的过程、后期的结果,感受事件的完整性,并且体会其中的整体构架,明确事情的发展顺序,以推动学生的成长。在开展人物、动物描写类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从各种描写出发,来把握作者整体的布局,包括详略得当的结合,或是呈现出来的一些神态描写、肢体语言描写等,辅助学生体会存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步骤,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来做出相应的梳理等等,为学生的今后的阅读与写作做出有力的铺垫。

(二)设计层次划分活动来发展学生写作思维的实例

结合课堂实践来论述,在进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层次划分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发展学生文章梳理与建构能力。

以《颐和园》一文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感知其中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自由朗读以及回顾课文,归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像这样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的方法叫移步换景”。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写游记或参观记,鼓励学生做出导图的梳理(如图1所示)。

图1 颐和园的游览顺序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为例,鼓励学生归纳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探寻游踪,理清条理,培养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再如,《海上日出》一文,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并且归纳日出的过程等,引导学生对太阳冲破云霞的经历做出归纳(如图2所示),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等。

三、以整本书阅读活动为契机,拓展与积累

厚重的阅读积累,往往是学生获得成长与进阶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之中,学科教师也应不断明确“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全面推进,在更好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延伸效果,全面借助大单元主题下的群文阅读模式,找到有效的着力点来促使学生展开深度的读书活动,进而接触到更为广阔的阅读材料,汲取更加饱满的阅读知识,拓宽视野,让学生勇于表达,各抒己见,从而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写作技巧。

(一)阅读积累与写作表达的结合

学海无涯,这句成语表明只有接触到更多丰富与广阔的阅读材料,学生的视野才可以不断开拓,形成有效的积累与沉淀,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推进的阅读教学,起到的是统筹规划的作用,而学生实质性的发展,则更需要依托于广阔的阅读空间,需要一些课下的读书时间作为相应的辅助。在这一背景下,以群文阅读为基础所延伸出来的整本书浏览活动,则可以充分突出其本身的补足性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相应的基础。在真正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作者文章所呈现出来的见闻,更可以从文章细腻的表达之中,感受相应的写作方法,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此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更是可以结合感知来做出相应的抒发与表达,形成实质性的运用等,使学生在建构文章时,做到言而有物、语言饱满、结构清晰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构建拓展性整本书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

结合实践来论述,在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使其感受到名著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整本书阅读兴趣。接着,教师则可以结合这一契机来引进各种丰富的名著材料,鼓励学生运用课下时间或是假期的空闲时间来展开阅读。例如,《景阳冈》这一篇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武松打虎”为基础,从名著中寻找更多有关武松的故事,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名著阅读的活动之中,感受书中108位梁山好汉的经历,体会他们鲜明的性格以及饱满的形象。在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又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文章来引入《三国演义》这一名著,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诸葛亮借了箭,那他有还箭的时候吗?”鼓励学生结合这一疑问来展开系列读书。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读书笔记的记录,针对自己所喜欢的人物来做出相应的表述,并且描述出自己喜欢他的原因,以及他身上的各种事迹等,让学生做出及时性的迁移。课下,教师则可以趁机引出读书交流会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获取到的阅读感知进行输出与分享,在不断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促使学生从他人的视角中,获取更多有趣的名著故事,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补足的关系,进而获得有效的成长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的今天,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愈发成为重要的方向与趋势。现阶段的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主题背景下的各个篇幅来推进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写作手法,从更多细化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文章中作者想呈现出来经历与观察,使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形成捕捉关键性内容的习惯;语文教师也需落实对学生的渗透式培养与延伸性培养,引导学生结合群文阅读来明确文章的顺序,立足于自己的逻辑关系来把握文章的布局等,鼓励学生接触整本书阅读活动,获得沉淀与积累,推动学生读写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整本书群文赏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群文活动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