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2023-08-22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游戏音乐课堂

□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刘 菲

相较于其他阶段学生,小学生感知音乐时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在音乐课堂上,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一些音乐知识,普遍缺乏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传递丰富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感知、创造音乐的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尝试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创设具体化的游戏情境,通过游戏方式唤起学生在音乐上的潜能,并有效把控好音乐的节奏,逐步将其推上一个自主探究和研究音乐的平台上,这样才能确保音乐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游戏的作用

小孩子的天性是爱游戏,尤其是刚刚迈入校门不久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律性也不强,而且基于音乐学科性质的特殊性下,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中,因此音乐游戏开始在音乐课堂上应用起来。

按照游戏内容的不同,可以把音乐游戏分成有主题和无主题两类音乐游戏。其中有主题的音乐游戏适合各种包含人物、动物形象的音乐作品,提供一种或多种角色的游戏情境。比如,在《蜗牛与黄鹂鸟》教学时,师生分别扮演蜗牛、黄鹂鸟的角色,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带入情境,在不同立场上扮演不同角色,体会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无主题音乐游戏侧重于发挥想象,自主创编音乐游戏。比如,在《丢手绢》教学时,在教师引导分配下,学生进行无主题游戏活动。按照音乐形式不同,还可以对音乐游戏进行歌舞、表演以及听辨反应的游戏。其中歌舞游戏按照节奏、情节不同,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动作,这样学生既可通过肢体动作深入感受其中的音律与节奏,又可以增强自身身体协调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在小学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间只是20~25分钟之间,单纯讲授容易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是合理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可避免。但合理设置音乐游戏,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多样性形式消化知识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二、音乐游戏的特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适合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为其以后音乐艺术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音乐游戏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趣味性。音乐游戏的形式有很多种,内容非常丰富,趣味性非常强,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需求。在参与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将会得到提升,同时其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激发。另外,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对周遭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在音乐游戏的引导下他们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出自身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二是简单性。音乐游戏在课堂上的运用应遵循简单性原则,以简单的操作方式提升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其感受到来自音乐的魅力,以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简单的游戏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到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技巧,提升音乐素养,端正生活态度,培养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非常有益。

三是竞争性。在音乐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且通过组内活动达到游戏目标,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必然会体现一定的竞争性。在竞争性的影响下,学生的好胜心会进一步增强,并在小组合作游戏中学到更多音乐知识,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三、音乐游戏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教学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将音乐游戏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对于学生而言是提升音乐学习效果的良好途径。为此,教师应该明确音乐游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音乐游戏、音乐之间体现了相对性、相容性的关系。首先,可以将音乐游戏分成不同类型,每一种类型的音乐游戏都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它与音乐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相对性特征。在音乐教学时,游戏作为一项教学手段而存在,它为音乐知识提供了依托,可以引领学生走入一个感知音乐知识更为深刻的状态。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出有效的音乐教学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乐趣的感受,将其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其次,音乐游戏、音乐二者的相容性比较强,主要由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音乐游戏融合起来,在音乐课堂上融入音乐游戏,可以进一步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前提与基础。

四、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将音乐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了将音乐游戏更好地应用到音乐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效把握应用技巧,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一)应用游戏,提升参与热情

马上就要上课了,可是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在短时间内转移到课堂上来,此时有效的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在音乐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音乐游戏,为课间、课堂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一种富有趣味性、自主性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学生原本对上课存在不能抗拒的思维定势,他们认为课堂就是严肃、安静、枯燥的知识灌输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存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对课堂教学存在排斥心理。对于学生来说,游戏与学习通常是难以调和的、不能同时存在的对立面,如果可以将这二者融合起来,这种课堂导入形式必然会在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新感受,使其形成不可抗拒的参与热情。

(二)应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游戏的娱乐性特征较强,将游戏与音乐结合起来,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学生即可在脱离教师帮助下与音乐实现良好互动,并且开展更深层次的音乐思辨与感悟。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托音乐游戏进行节拍练习,也可以结合肢体动作掌握音乐节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激发其探究音乐知识的欲望。

例如,在“听听我创造的声音”教学时,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创造声音,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会聆听和思考,感受自己制作的音乐效果。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故事创编,引导学生一同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在一个虚拟化音乐空间中感受不同声音营造的不同听觉感受。比如,用笔敲击水杯模仿泉水的叮咚声音,用敲击桌面模仿敲门的声音,将学生的灵感激发出来,并对其声音感知能力进行启迪。这一过程中,学生展开联想,利用摩擦衣服、咳嗽等方式创造声音,并且与生活习惯相结合,并对更多声音的可能性进行联想和想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比赛,如提到“高音”,要求学生以实物表达,比赛看看谁的声音最高。于是一些大胆的学生开始跺脚,学生哄然大笑。随后,教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将一些沉闷声加入高音中。学生则用手敲击墙面。当教师提出清脆高音时,有的学生则对铁质铅笔盒进行敲击,有的学生大胆联想,敲击出不同声音,纷纷创造出更多、更有趣的声音。在游戏中,学生都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身边器物,收获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游戏,增强合作意识

音乐学科的开放性比较强,不存在固定的标准,所以教师可以将合作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创设学习音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游戏在协同互助的状态下,既可学习音乐知识,又可增强自身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时,本节比较适合融入音乐游戏,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民族的相关信息,将学生分组,邀请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并对民族资料进行搜索,以小组为单位阐述民族特色。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美术内容,进行围巾、帽子以及发辫等简单的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分享对民族的了解与认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完善音乐认知体系,还可以加深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将其音乐创作灵感焕发出来。再如,在《幸福拍手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室外广阔的操场上载歌载舞地开展音乐学习。两名学生组成一对,弯腰对视并击掌,通过拍手与两脚前后移动的动作,加深学生对拍手幸福感的感受与体会。同时,教师还可以按照就近原则,让学生用拍手、双手合十等动作,边拍手边歌唱,进行多样化拍手游戏创设,并引导学生利用课间进行相关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其对音乐知识的记忆,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其掌控音乐节奏的能力。

(四)应用游戏,开展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是学生对获取知识情况的检验过程。课堂练习主要针对被点名要求展示的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形式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快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并及时获得反馈。当然也有一定不足,很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或者因为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练习活动中,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但如果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则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其巩固效果也必然会有所增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性格的不同做出准确判断,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另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快速抱团,形成较强的竞争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内部,学生会形成相互帮助的团体,从而一同向着获取更高荣誉、更好成绩而努力。在良性竞争下,学生的学习欲望会更加强烈,并且在集体荣誉的影响下会相互学习,从而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

(五)应用游戏,激发创新灵感

对于学生而言,音乐不仅可以有效激发自身的创新灵感,夯实音乐基础,还可以走入自主创作的状态中,领会音乐的多变性。

例如,完成音符的相关教学后,教师将“七个小矮人”游戏引入课堂,结合前期故事情境,告知学生:一共为do、re、mi、fa、so、la、xi7个音节,现在需要自动排列好带有音节的卡片,利用这些音节创造美妙的音符。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小卡片将七个小矮人唤醒,用音乐咒语解救白雪公主。学生自由组合这些卡片并自主谱写歌词,口中哼唱这些音符。教师需推陈出新,选择创编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并借助音乐器具进行弹唱。虽然学生的唱腔都比较随意,但多数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自主创作音乐的乐趣,提升自主创作音乐的信心,并且从游戏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五、音乐游戏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需注意的问题

音乐游戏的展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心态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学校给予重视,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游戏教学开展的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不应该出现只体现乐趣而丢失知识本真的问题。

(一)游戏教学亦是课程教学

在音乐课堂上,游戏教学并非单纯的游戏,它也是课程,课程才是游戏教学的精髓所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将游戏带入课堂,但要注意带入的时机、方法和开展过程。教师都希望在游戏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且使学生收获很多生活常识。但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学生往往在游戏中收获了快乐,却忽略了对知识的获取。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综合考虑课堂的适应性,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优势,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游戏教学离不开教材

在游戏教学中,课堂教学要注意不能偏离教材。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往往比较简单,但高低年级的音乐知识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与学生生活贴近,走入教材,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感受。

六、结语

综上,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可以使原本沉闷、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从而将学生创新灵感激发出来,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产生对音乐的热爱,更好地学习音乐,收获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视角上,综合考量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特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方案,探索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顺利达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游戏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