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3-08-22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翁华聪

家长 2023年17期
关键词:思达表达能力教学法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 翁华聪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材编排逐渐实施,由此衍生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中,阅读、思考、表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变革,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不再局限于教材的编写顺序,而是按照教学任务重新梳理和编排,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应运而生。为优化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系统,读思达教学法得到广泛认可。读思达教学法强调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大有助益,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基于此,教师要积极研究读思达教学法在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进而优化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系统。

一、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

读思达教学法是近年来为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而提出的教学方法,读思达教学法是指将语文教学分为读、思、达三个步骤,即阅读,思考和表达。

“读”为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阅读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都有重要影响。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在思考和表达方面更有优势。因此阅读是读思达教学法中的核心步骤。

“思”为思考。思考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理解不能仅停留于表面,而要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和剖析,深入理解其思想内涵并内化为自身的思考。思考能力是素质教育中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思考能力通常在阅读成熟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同时经过思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迅速提升。可见,思考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内涵的有效途径,在读思达教学法中占据重要地位。

“达”为表达。表达是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之后总结输出的过程,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方式。口头表达需要学生具备表达的信心、勇气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大有裨益,因此表达在读思达教学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基于读思达教学法下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以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阅读是读思达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学习内容、梳理学习知识,建立对大单元主题教学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思考做好铺垫。语文大单元主体教学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广度深度要求更高,因此通过阅读拓展知识能力就显得更加迫切。教师要积极探究提升阅读兴趣、改进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为语文大单元主体教学提供有力的知识能力保障。

1.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读思达教学法下开展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时,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很多小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很少主动参与阅读,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有限且喜爱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采取科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看视频、看图片等方式引入阅读内容,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保证读思达教学法的顺利应用,也为优化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阅读《秦兵马俑》时,很多小学生对兵马俑了解不多,阅读兴趣不高,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通过生动、立体的静态或动态影像来直观地展示兵马俑,帮助学生建立对兵马俑的初步认识,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阅读兴趣,主动参与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传授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

在读思达教学法中,阅读并不是泛泛地读完文章内容即可,而要采用科学方法深入阅读和理解,为接下来的思考和表达提供依据,进而提升语文大单元主体教学的质量,因此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时缺乏科学的方法,难以准确有效地提取文中的有效知识和信息,阅读质量不高,不利于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开展。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阅读《走月亮》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朗读3—5遍,将其中的生字词逐一攻克,能够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涵义,如泼剌、汩汩、闪闪烁烁等。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找出段落的中心句或优美句子,如“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等,分析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等,学习语言运用知识。最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母亲的怀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资源。

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强调按照同一类主题或内容来划分教学板块,教学范围广,新旧知识关联,课内外知识都可能涉及,对学生知识广度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读思达教学法开展阅读时,仅阅读课内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重视拓展课外阅读资源,通过广泛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视野,优化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整体框架。课外阅读资源的质量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选择高质量的阅读资源并推荐给学生。

一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相关阅读素材,如学完作品的节选片段后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书、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等。例如,在《小英雄雨来》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整本小说,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类书籍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在《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宝黛初会》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二是以学生兴趣为依据推荐阅读资源。如果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吴姐姐讲历史》等;如果学生对科幻故事感兴趣,教师可以推荐阅读《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时间机器》等。总之,教师要持续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阅读,保证读思达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二)以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思考是读思达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思考为阅读与表达搭建了桥梁,学生通过思考可以解决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困惑,同时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思考进行总结梳理,为接下来的表达做好准备,引导学生思考至关重要。学生在思考中可以很好地发展自主探究能力,这对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开展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因此教师要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思考探究。

1.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找不到学习方向,参与思考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提问是推动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找到思考方向和角度,避免无效思考,提高思考质量,发散学生思维,对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的优化大有裨益。

例如,在《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教学时,由于这三篇课文都属于以景物为主题的作品,因此在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三篇文章的特点设计问题:“三篇课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他们的描写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描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文中的语言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这些问题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思考,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受到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思考能力有所欠缺,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存在不足,在学习中进行思考时经常出现思维固化、片面等问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影响读思达教学法的效果,致使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所以,采用科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是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思考、探究、发言、提问、总结的机会,给学生思维的形成发展提供土壤,同时小组成员可以互动交流和讨论,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使学生思维变得灵活、发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选择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例如,在《猫》《母鸡》《白鹅》教学时,由于这三篇课文都是关于动物描写的,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大单元主题来教学。为了使学生学会动物描写方法,教师可以就这一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动物描写的方法和要点,如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如何表达得生动形象等。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讨论、总结等方式得出本组结论,培养和提升自身思考能力。

(三)以表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表达是读思达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进行展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中,表达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对优化教学体系、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都大有裨益,教师要重视表达环节的教学实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入手。

1.鼓励引导学生勇敢表达。

勇敢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大胆进行自我表达、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勇敢孩子的一个标签。在当前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所不足,教师通常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教师除了提问之外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则缺乏口头表达的自信和机会。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在课堂中不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逻辑思维得不到锻炼,所学知识技能难以有效巩固强化。因此,教师要优化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引导学生勇敢进行自我表达,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教给学生用语言表现自我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保持平和的态度,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提高学生表达的勇气和信心。只有不断鼓励学生,不断引导学生,才能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才能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类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前五分钟小演讲、分角色表演、讲故事等,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上给学生讲课,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中,书面表达即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优化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必要路径。书面表达是复杂的过程,涉及素材选择、主题确定、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等,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思维。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在“读”“思”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运用,同时传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海滨小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教学主题引入书面表达教学,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思考写景文章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思考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仿写,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美景,尝试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写一篇写景作文,不断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对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教师要积极探索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中阅读、思考和表达等各个环节,优化大语文主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提升读、思、达能力。

猜你喜欢

思达表达能力教学法
例说“读思达”在中考文化类试题中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想睡樊野没睡到,走红严重影响我约……”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