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高质量发展和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2023-08-22戴薇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委员建议报告

戴薇

7月24日下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上海市2022年市级决算及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客观呈现了今年上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开展等情况,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聚焦发展问题 多措并举提振信心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在作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时表示:“在政策效应释放、重大活动提振以及低基数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全市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主要指标同比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市场预期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上半年全市GDP为21390.2亿元,同比增长9.7%,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5.5%以上的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半年上海市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较快,既体现了在质量效益导向下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因素。”顾军说,“但同时,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上海市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增长动力仍不足,有效需求总体偏弱,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较多困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仍需不懈努力。”

在随后的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报告客观翔实,体现了上海经济发展的韧性,也看到了问题和困难,同意报告内容。

胡卫国委员认为,报告显示上半年本市“经济发展情况较好,进出口贸易较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总体较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了新旧动能转化”,但仍需关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部分行业恢复不及预期等问题。和胡卫国一样,不少委员都关注报告中所提及的问题和困难,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曹吉珍委员建议政府对科技、产业发展进行前瞻性布局,同时制定有效举措,一体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林海平、张婷婷委员认为应当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服务概念,确保政策落地,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使顶层设计真正惠及企业。”张婷婷说,“要从市场主体的感受度来分析和改善,解锁政策空白点,让我们能够做原来不能做的事情,激发市场创新活力。”还有委员从招商引资、扩大消费、学习发展民营经济好的经验做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中小企业水平等角度提出建议。

审议过程中,“提振信心”一词被多次提及。“中小企业的困难仍然较大,企业信心、发展需求等存在较多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说,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低,应针对性予以突破。同时,建议在“放管服”过程中,对初犯或造成后果不严重、负面影响不大的小微企业以轻处罚为主,重点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倪耀明、赵永峰委员都提出要在提振信心上多下功夫,制定针对性强的、有用管用的政策,通过政策的延续性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建议报告把问题讲得深一些、透一些”“建议下半年出台针对性更强的具体措施,拉动经济回暖”“报告提到民营经济发展及贡献度的内容较少,建议充实相关内容”……有委员认为,可以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冷静分析研判 减小数据与感受“温差”

全体会议上,市财政局局长王华杰针对过去一年及今年上半年本市“四本预算”执行、财政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下半年工作的初步安排作了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重点支出保障更加坚实有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和市级决算情况总体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推动经济恢复重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强化城市治理效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发展,推动本市各项事业蓬勃向上。

分组审议过程中,金为民委员表示,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下半年出台了提振经济的一系列举措,财政收入仍有一定增长。今年上半年不足以说明全年发展形势,下半年发展形势仍较严峻。建议多措并举,加强经济形势研判;加强财政资金集约使用管理,坚持过“紧日子”思想,提升资金使用效能;深化预算绩效评价,落实全年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项目和政策开展事前绩效评估。

“上半年取得的成绩鼓舞人心,与预算有效执行有直接关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慧琳对报告表示赞同。“但对于消费、预期、就业率等客观存在的问题还要进行具体分析,力争更加针对性地推动第三季度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增长,完成年度增长目标。”他建议对预算收支执行、绩效、国有资产以及重大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强管理,让财政资金更好发挥效力,并持续做好财政、税收改革等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余立云委员认为,目前报告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存在“温差”,对此提出三点建议:“持续增加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使绩效评价、使用与预算制定形成闭环,提升评价的使用率和重视程度;建立审计长效机制,对于长期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逐项整改解决。”

加大整改力度 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市审计局局长刘向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作了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一年来,市审计局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督促力度,切实强化整改跟踪检查工作,促进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制度141项,促进增收节支13.56亿元。从审计结果看,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

审计的目的在于督促整改。“关于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问题,除了审计还有什么处置措施,建议要明确。”杨昕巍委员说。金为民委员给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整改闭环管理;二是充分用好审计成果,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审计一个单位,规范一个行业,从源头上杜绝问题发生,推动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张婷婷委员赞同金为民的看法:“要研究审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制度缺陷导致的审计问题,通过解决一件事、完善一项制度,进而解决一批问题。”

针对报告中反映新型研发机构运行不佳的情况,阎锐委员提出审计整改要持续用力,从制度上、机制上整改到位,切实落实有关政策要求。“有些新型研发机构还未实际开展工作,需督促推动运行。”于广辉委员也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正视机构“重硬件建设、轻运行”的现状,对机构的硬件运行情况要加强考核,积极通过改善人员配置问题和优化运行资源分配,激发人员积极性,提升机构运行和研发能力,促进行业发展;二是遴选项目要更加开放,鼓励更多行业内企业和事业单位参与和利用平台优势进行发展。

对于审计报告中提到的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企业贸易业务和金融企业投资业务风险管控不力、行政事业性资产未有效盘活、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等問题”,徐建刚委员建议制定政策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毛祥东委员建议将公物仓运行起来,扩大公物仓覆盖范围,包括重型设备、高端设备等,在全市层面建立公物仓平台,与“一网通办”对接进行数据共享。

此外,胡卫国委员建议审计报告关注绩效审计,“比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本身就是绩效的显示,要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关注绩效问题”。林丽平委员关注报告中稳岗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力度,把问题解决好。她还建议要注重问题整改和第三季度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度”,把两者统筹起来,真正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猜你喜欢

委员建议报告
图片报道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报告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报告
报告
建议答复应该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