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课堂教学改革与思考

2023-08-21孙展鹏王晓东宋高臣李凯军梁春娥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一流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改革

孙展鹏 王晓东 宋高臣 李凯军 梁春娥

摘 要:一流课程建设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是现代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为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探索现代地方院校教育教学范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牡丹江医学院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营造了浓郁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打造了有效课堂,提升了一流课程建设质量,为兄弟院校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一流课程;教学改革;教学互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85

0 引言

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各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由此拉开大幕。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点,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以大班授课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的地方院校中,课堂教学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提升创新能力?这都是摆在所有地方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意义。牡丹江医学院作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示范高校,在国家积极推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对高校课堂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推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图1),探讨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 现阶段地方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現阶段的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个性思维活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已成为共识,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特征是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增加学生的获得感,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提升。而现阶段我国地方院校的课堂,受到教学资源等原因的限制,多为大班制教学模式。大班制的课堂受人数限制,课堂教学互动很难开展,教师每次只能与有限的部分同学进行双向互动,大多数学生则得不到互动的机会,使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失去学习主动性。随着课堂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较少,学习时间投入非常有限。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直接导致教师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用的教学反馈,直接限制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举措

2.1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飞快发展基础上,对于地方院校大班制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互动带来了新的方式方法,实现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牡丹江医学院以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为依托,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的深度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大规模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课堂的“灌溉”和“一言堂”,充分结合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实施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分课前、课内和课后(图2),它不是简单地体现在传统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而是将教学的时间和维度扩大,贯穿整门课程的全程,通过开展研讨、辩论、小论文、案例分析、小调研、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 课前部分,以课前预习为主导

利用雨课堂、云班课或者学习通等任意手机学习辅助软件发布教学资料,包括这门课程的学生学习大纲、教学日历等,对学生学习目标提出明晰要求,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环节、重点和难点。这个环节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准备等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一阶段既可以将课堂中教简单、易懂的概念性、定义性知识让学生提前学习,发挥课前准备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可将空出的课中授课时间增加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确立学习目标。

2.2.2 课中部分,以教学互动为主体

(1)优化教学内容。

不仅要实现知识的传递,更要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升,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还要注重学科的渗透和联系,建立讲授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已知的信息的联系,师生间、学生间互动到位,整个课堂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着力提升综合素质教育,注重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在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水准的同时,努力让学生拥有宽厚的胸怀、理性的思考、广博的知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爱学习、爱师生、爱校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祖国荣誉感,在传播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

(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依据讲授内容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样化杜绝照本宣科,确保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有效利用手机学习辅助软件,深度开展课堂互动,着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手机学习辅助软件,深入开展案例剖析、小组讨论、实验展示、小测验等多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即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又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到课情况。

2.2.3 课后部分,以学习效果为目标

教师依靠手机学习辅助软件如雨课堂、云班课和学习通等,科学布置课后阅读资料及作业,指明自学要点,布置的课后作业应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小论文、案例分析、小调研、小课题研究为主,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的作业,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资料,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团队与合作精神。

2.2.4 强化师生沟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师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要全面认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名单,利用课堂点名、回答问题、批改作业和试卷等方式,熟悉学生情况。对学生出勤、上课发言、作业完成、课堂测验等学习表现有完整记录和统计。不仅在授课时观察学生动态,而且利用批改作业、答疑、课程网站、微信、微博、手机辅助教学软件讨论区等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课后的交流与沟通。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诚关心、爱护学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独立人格;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盲区和盲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满足不同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不仅关心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也尽可能地关心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以真心真情关爱学生,以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于细微处影响学生,实现过程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3 全程的科学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建立全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推进“先学后教,教后再练”,将课前、课内、课后的全程纳入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参与交流、学生自学、讨论、家庭作业、小测验、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进行全程综合评价,其中除期末考试成绩之外,其他的考核都可以通过手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手机辅助教学软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踪迹进行记录和统计,给予教师教学效果反馈。考核方式多样:强调能力测试、笔试、开卷考试、口试或几者结合;考核形式多样:平时测验、大作业、课程论文(综述)、读书报告、研究报告等;考试内容全面,突出难点、重点,注重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命题质量高,激发创新思维,考试题目鼓励多向思维和发散性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兼顾全体教师,坚持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校外提升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与讲求实效相结合等原则,充分激发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培训项目,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学基本素养,以及教育教学能力、教改研究与实践能力。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数字课堂、数字教案、数字教学等教学方式的转变,全方位促进教师能够在网络上融入学生的学习中,积极创造师生互动的条件,全面了解學生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方向。

5 结论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是符合当前地方院校教学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学习者为主体,深度融合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促成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评价的全新设计与实践,实现了从注重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中心”向“知识+综合素质+创新力”并重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本文对牡丹江医学院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王新凤.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若干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4):16.

[2]高晓琳,杨凡,母得志,等.“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34):46974698.

[3]丘小玲.《高等数学》“大班授课”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21,(05):129132.

[4]崔晓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21.

[5]李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一流课程教学互动教学改革
试析“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