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因铭记而深刻

2023-08-21鲁婉卓

今传媒 2023年8期
关键词:漫画

鲁婉卓

摘 要:漫画《故宫回声》依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故宫人为使国宝免于战火,克服重重阻碍,携文物南迁的历史故事。本文以漫画《故宫回声》中的故事为基础,结合历史发展路径,着重讲述故宫人携一万余箱文物于战火中颠沛流离,逐渐强化的“视国宝如生命”的典守精神,以此还原文物南迁的艰辛历程,使读者感受漫画《故宫回声》中所传达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故宫文物南迁;故宫回声;漫画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8-0104-04

一、漫画《故宫回声》的故事梗概

漫画《故宫回声》是故宫博物院首部连载漫画,它根据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历史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故宫人为使国宝免于战火,克服重重阻碍,携一万余箱文物南迁的历史故事。该漫画以即将举行婚礼的江禾、陆远这对年轻人为故事的切入点,讲述了江禾要跟随父亲参加文物南迁,她与陆远的婚礼暂时被搁置。在圆明园遗址,江禾向陆远说明自己加入南迁队伍的缘由,陆远心生感触,也加入了南迁队伍。1933年2月,江禾与陆远及故宫众人携首批文物离开北平,在南下路上遭遇劫匪;抵达上海苦苦找寻文物存储地;文物首次走出国门,去往英国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等。南迁路上,陆远被故宫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感受到了文物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只有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国家才会更加壮大。随着故事的发展,陆远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南遷中。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岌岌可危,存于南京朝天宫的文物分北、中、南三路向西南后方转移。在文物西迁路上,为了守护文物,陆远与江禾不得不分离,并遭遇了重重困难,比如在秦岭遭遇了大风雪、在峨眉遭遇了大火、在岷江上遭遇了暴雨侵袭。直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陆远与江禾在重庆相聚后又携文物返回南京。原本以为一切都会顺利,没想到二人又面临着分离。

二、视国宝如生命的典守精神

漫画《故宫回声》以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拉开了故事的序幕: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年初,日军进犯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大型的图书馆、印书馆等文化机构遭到了毁坏,古籍损失难以计数。1933年年初,日军进犯热河,山海关失陷,平津屏障失守,华北局势愈加危险。故宫博物院召开紧急会议,为使文物免遭战火的侵袭,决议将文物南迁至上海保存。文物南迁决议一出,社会各界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更有甚者打电话威胁参加文物南迁的故宫职员的性命。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和全体同仁并没有因此退缩,坚持文物南迁。当时的国民政府向民众解释:“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将永远无法补救。”[1]于种种质疑声中,1933年2月5日,首批文物共2千余箱集中于太和门广场,等待起运。2月7日,首批南迁文物从前门火车站出发,驶离北平。3月5日,首批南迁文物安全抵达上海市招商局金利源码头,并在故宫博物院押运人员、警卫等的护送下,安全存于法租界天主堂街道26号仁济医院大楼。1933年2月至5月间,1万余箱文物先后分5批由北平迁往上海,分存于法租界天主堂街道26号仁济医院大楼和业广大楼两处保存库。

文物南迁仓皇急促,许多文物信息记录粗略。漫画中,1934年6月,故宫职员每日以分组的形式会同监盘委员会,对南迁于上海的文物展开清点工作。清点工作以故宫博物院“所编南迁清册为依据,以清室善后委员会所编《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作为参考”[2],分别对文物的材质、花纹、尺寸等做了详细记录。凡是已完成清点的文物,以“沪”“上”“寓”“公”作为编号,便于区分各馆处。

1936年9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存库建成。1936年12月,存放上海近4年的文物分5批转运至南京朝天宫保存库,1万余箱文物终于告别了潮湿霉污的环境。在新的建筑里,“马衡院长筹划将朝天宫大成殿、崇圣殿等修葺为陈列室,准备添置陈列柜、照明设备,定做文物储存柜等。”[3]然而,这些筹划还未着手准备,1937年8月,淞沪会战就爆发了,日军进攻上海,南京岌岌可危,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存于南京朝天宫的文物先后分南、中、北三路向西南后方疏散。漫画《故宫回声》着重对中路、北路两条路线进行了讲述。继北路第一批文物北上后,女主角江禾与故宫职员携文物从南京出发,乘火车一路奔波北上,经过徐州、郑州,到达宝鸡。后因潼关形势紧张,文物需翻越秦岭,转移至汉中,在途经秦岭时遭遇大风雪。1938年,文物由宝鸡运抵汉中,后经广元转运至成都。1939年5月,文物由成都运抵峨眉存入大佛寺和武庙,后因日军轰炸,文物又转存于许祠和土主祠。1943年6月,峨眉城内一家烟馆失火,由于烟馆旁是一座油坊,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峨眉没有自来水,消防水枪无法使用,为了避免存放于峨眉县城西门外武庙的2千余箱文物受到危及,故宫人当机立断,将西门外的草房一律拆除。

中路文物共9331箱,前后分两批装箱运至轮船,由南京溯江而上,向汉口转移,但是仍有近3千箱文物停放在南京下关码头等待着轮船来接运。由于日军的轰炸,许多难民拥挤在码头,轮船不愿冒险靠岸。留守在南京的男主角陆远及故宫职员只能将近3千箱的文物悉数运回朝天宫保存库,寻找文物再次转运的机会。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陆远及故宫职员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迅速撤离南京,故宫人只能将近3千箱的文物封存于朝天宫保存库。南京沦陷后,日军西进,中路存于汉口的9331箱文物也不再安全,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商议决定,将中路文物迁往重庆。1937年12月,中路文物开始转运至宜昌,后又经船沿江而上,分批运往重庆。1939年,日军对重庆实施战略轰炸。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再次决议,将存于重庆的文物转移至乐山安谷乡,在宜宾设中转站。“1939年7月至9月,存于宜宾的9331箱文物经水路分27批相继运抵乐山,分藏于安谷乡的古佛寺、朱潘刘三氏宗祠、宋氏宗祠,易氏、陈氏、梁氏、赵氏宗祠。”[4]从此,故宫人在乐山安谷乡开始了长达近8年的典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北、中、南三路文物相继集中于重庆后又迁往南京。日本投降后,国内局势多变,集中于南京的故宫人迟迟未等到返回北平故宫的消息,不承想却接到了前往台湾的命令。女主角江禾以及故宫职员押运着部分文物转移至台湾海峡的另一侧。江禾、陆远本以为这次只是短暂的分离,不曾想却是永别。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0年至1958年文物先后分3批由南京重返北京。至此,漫画《故宫回声》在江禾、陆远分隔台湾、北京两地结束,二人虽然天各一方,却始终以典守文物为使命。

战火纷飞中,故宫人携上万箱文物辗转存于汉口、宜昌、宝鸡、贵阳、汉中、长沙、乐山、峨眉、巴县等地,翻越崇山峻岭,跨过岷江河流,迁徙路途之漫长,困难之繁多,不仅要躲避日军炮火和土匪,还要防火、防鼠患、防白蚁,防患自然灾害。在漫漫南迁路中,甚至有人为了保护文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漫画《江上遇险》章节中,存于重庆的文物因日军的不断轰炸需及时向乐山转移,南迁队伍在岷江之上遭遇了大风浪,职员王枫为保护文物安全,不幸从高处坠入船舱,生命垂危。此人物原型是故宫博物院文献馆职员朱学侃,文物由重庆转运至乐山,时间紧迫,仓皇急促,朱学侃先行视察舱位,曙色朦胧,舱内昏暗,一脚踩空坠入舱底,头部重伤,当场不省人事,故宫同仁急速将他送往附近的醫院,但来不及抢救就已气绝身亡,令人深感遗憾和悲痛。

三、故宫人与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悉心守护

故宫文物南迁创造了人类保护文物、保护遗产史上的奇迹。在漫画《故宫回声》中,读者既感受到了老一辈故宫人对文物的悉心守护和无私奉献,同时也了解到了文物南迁途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离不开文物存放地军人的押送和守卫,也离不开乐山、峨眉等文物存藏地民众的大力支持[5]。

(一)政府部门、军人的押送和守卫

漫画第二章《南下之路》,首批文物乘火车从北平出发,一路南下前往目的地上海。文物起运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致电蒋介石称:“故宫物品第一批二千一百余箱,已于本日辰刻开车,由平汉转陇海运浦……汉卿兄(张学良)亦派宪兵卫队百数十人,押车保护。”[6]列车上装运着2千余箱文物,还有负责此次押运文物的故宫职员和负责保护文物安全的警察。夜间行车,安全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警惕,故宫职员都和衣而卧。但是,首批文物在行经途中还是遇到了土匪的袭击,在车上警力吃紧的情况下,故宫职员希望可以集中火车上的警力抵御外敌,保护文物的安全。在紧要关头,一队骑兵及时赶到,吓退了伺机劫车的土匪。此章节根据真实历史资料记载改编:“此外,大约一二节二三等车安置了宪兵队长、警卫官长、其余的职员侍从,以及100名东北宪兵、本院警察等。在车顶四围各个车口都架有机关枪,各节车上都布置了宪警荷枪实弹地保卫着。每到一站,都有地方官派人上车招呼,也有亲自上车的,因为他们事前都接到密令关照,同时车行两旁逐段都有马队随着车行驰骋着”[7]。

《秦岭大川》一章中,因战火的侵袭,北路文物经火车载运离开南京,一路奔波来到宝鸡。数日后,政府决定再次将文物转移至汉中。去往汉中的途中,需要翻过秦岭,因地势险峻,铁路无法穿过。幸得西安行营借调卡车3百余辆,帮助运送文物安全前往汉中。

(二)当地民众

历史上,文物南迁历时25载,辗转存于多地,在各个文物保存地,当地民众对文物保护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此处以《江上遇险》一章为例,中路文物运抵乐山安谷乡,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文物安全转移至大佛寺及各祠堂。除了搬运、装卸文物箱之外,当地民众还从事着木工、勤杂工、泥工等工作。“加固库房梁柱、维修装文物的木箱、制作堆放文物箱子的木架”“每当翻晒文物时,负责搬箱出库入库”“翻盖库房的瓦,遇雨巡查是否漏雨”[8-10]。当地民众与故宫职员一起典守文物,为保护这些文物的安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于战火中传递文化曙光

故宫文物南迁并没有因战火而就此“尘封”,故宫博物院依旧发挥着博物馆职能,并于国内外举办各种展览。对内,让国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对外,让世界各国得以欣赏中国艺术之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发展进程,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希望的曙光。

漫画第四章《伦敦之行》,讲述了故宫南迁文物首次跨出国门,对外进行展览的故事。1934年,为了庆贺于次年举办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继位25周年庆典,英国资深的中国艺术品学者、收藏家戴维(SirPercivalDavid)爵士,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并以“谋中国艺术品之国际欣赏,藉以增进中英感情”之名,向中国方面发出了参展邀请[11]。国民政府接受邀请,决定从故宫南迁文物中选取精品参加展览。根据我方选择文物原则:“非精品不入选,凡只有一件绝品不入选”[12],最终提选文物735件。1935年4月8日,“伦敦中国艺术展览上海预展会”在上海外滩黄浦路22号的中国银行旧址室内正式公开展览,展览期间,吸引了国内大量人士前往参观,可谓盛况空前。1935年6月7日,装运着故宫文物的英国军舰萨福克号驶离上海码头,途径新加坡、苏伊士运河等,历经“海程3万余里,为时48天”[13],于7月25日抵达朴茨茅斯港口。1935年11月28日,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开幕,展览期间,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参观人数多达40余万人次。1936年3月7日,为期4个月的艺术展如期闭幕。1936年4月9日夜,装运着文物的邮轮“蓝浦拉”号自伦敦五世港启程,于5月17日安全抵达上海,后将文物移至南京考试院明志楼。1936年6月,“中国艺术国际展览”在南京明志楼举办归国文物展览。

南迁文物除了远赴英国伦敦参加展览之外,还应苏联、国内各机构的邀请,多次举办展览:1939年7月,曾远赴英国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的精品文物再次踏上对外展览的路途;1940年1月,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博物馆举办中国艺术展览会,观众对展览的好评不断,文物于1941年3月移至列宁格勒继续展出;1942年12月,重庆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对苏联归国文物再次进行了展示。

1943年12月25日至1944年1月,故宫博物院从存于南路贵州安顺的南迁文物中择选出百余件精品,在重庆中央图书馆举办了“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书画展览会”。1946年夏,“四川省美术界人士以‘抗战七八年来,故宫文物虽与四川人民近在咫尺,皆因空袭频繁,川民无缘亲睹皇家艺术品为由,函请四川省府转请中央及管理当局设法在成都举办一次故宫文物展览会”[14]。1946年11月12日至1946年12月5日,故宫博物院在南迁文物中选出百余件精品,于成都少城公园举办了“故宫博物院在蓉书画展览”。

五、结 语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命脉。将故宫文物南迁历史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希望这段历史可以触达到更多的年轻群体,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段民族历史,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64.

[2] 欧阳道达.故宫文物避寇记[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27.

[3] 魏奕雄.故宮国宝南迁纪事[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6:30.

[4] 徐婉玲.颠沛流离的国宝:抗战时期故宫文物之迁徙(三)[EB/OL].https://www.sohu.com/a/300297154_534797,2019-03-10.

[5] 郑欣淼.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5):1-13.

[6][7] 佚名.烽烟南渡[J].紫禁城,2010,189(10):19,17.

[8][9][10] 魏奕雄.故宫国宝南迁纪事[M].北京:紫禁城出版,2016:98.

[11][12] 那志良.庄严.遭国难与展国宝———1935年伦敦艺展亲历[J].紫禁城,2007(3):32-52.

[13] 庄严.前生造定故宫缘[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14] 徐婉玲.故宫书画在蓉展览始末[J].四川档案,2014(2):38-39.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漫画
漫画11幅
漫画四则
漫画二则
漫画11幅
漫画与欣赏
漫画与幽默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