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营造设计的导向和策略
——以厦门国际游艇汇景观工程设计为例

2023-08-18王宇

四川水泥 2023年8期
关键词:游艇综合体营造

王宇

(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厦门这座城市在建设最佳人居环境的过程中一直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并存、发展与保护并重、特色与文化延续的原则,不仅文化多元,重点突出,还重塑了这座城市景观的特色,延续了其历史悠久的文脉[1]。这样的效果体现在诸多工程项目中,厦门国际游艇汇景观工程就是一例,景观营造注重与五缘湾优美的海洋生态环境相契合,设计融入海洋元素,挖掘项目海域特色资源,赋予其更多海洋文化内涵和现代元素,打造功能布局合理,空间效果流畅大气、场所简洁精致的厦门游艇母港景观风景线,并且积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彰显出鲜明的个性,传递出“海洋、生态、时尚”的滨海商务新生活理念。厦门国际游艇汇景观工程达到这样的建设效果,离不开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营造设计导向和策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 工程概况

厦门五缘湾游艇港(见图1所示)位于“厦门新客厅、国际滨海新区”的五缘湾内湾核心地带,以“海洋、生态、时尚”为定位,集游艇产业商业办公、游艇运营服务、游艇展览展示、滨水休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海域部分包括综合型船艇码头和大型海上乐园,陆域部分为游艇产业配套综合体,包括总部办公楼、独栋办公、商业空间、游艇会所公共广场、游客中心、停车场等设施,是国内最大最成熟的游艇港之一,潮领海洋新生活。

图1 厦门五缘湾游艇港设计鸟瞰图

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2]。景观空间营造是对场所中的所有景观元素进行合理调度安排,从空间布局上使地形层次、空间开合、花草小品都处在最合适的空间位置,以人为本,满足人群在不同的空间所需要的心理需求。通过景观空间营造,传递出“海洋、生态、时尚”的滨海商务新生活理念。

2 景观空间营造设计导向

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营造需满足游艇产业业态和功能需求,以海上运动、游艇管养、专类展会、商务办公及休闲商业等功能导向,综合协调游客人群、办公人群、周边居民人群的使用需求,进行系统景观营造。如何激活滨水活力、融合业态整合、提升城市品位,是景观空间设计核心问题的导向。针对厦门五缘湾游艇港综合体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景观空间设计核心问题为导向,对空间衔接、活力激发、特色表达进行了思考。

2.1 空间的衔接

游艇港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相连,作为城市空间与滨海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其连续性体现在景观空间与城市空间、城市活动的交流与对话。因此项目除自身场地外,还需要考虑空间的连续性,将游艇码头滨海岸线市政环湾步道绿地3.5公顷一并纳入总体景观考虑。

2.2 活力的激发

游艇综合体功能形态的多样性和复合性决定其景观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征。游艇港综合体是以游艇休闲为基本功能的复合型空间,集“办公、商业、休闲、旅游、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空间具有高效性,充满活力。如何通过丰富的空间层次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对游艇港综合体景观提出重大挑战。

2.3 特色的表达

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是滨海城市展示城市特色、地域特色和滨海特色的重要载体,如何将滨海地域性符号特征结合到景观设计是该项目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在满足建筑景观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国际品味游艇独特气质,对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营造提出要求。

3 景观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根据在空间衔接、活力激发、特色表达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该项目景观空间营造设计的策略。

3.1 空间开合,梳理业态动线

围绕游艇产业业态和功能需求,以运动、观展、办公及周边居民的人群需求为导向,综合协调商业、办公、展示、游艇维修通道、环湾步道等各功能使用需求,设计以“行云流水,为母港导航”为设计理念,依托游艇母港建筑群,结合建筑空间形态,提炼海元素、海纹理,运用流线型的海浪元素串联空间,通过对项目户外空间的功能梳理及场所营造,形成“一心两点三带”的空间布局。打造游艇会展中心广场核心城市地标景观空间,游艇会所区及北轴花园展示区两大特色聚集区,滨海景观带、办公漫步带、沿街商业景观带三大功能景观空间。

景观空间营造以景观视角、景观形式、景观材质、景观尺度和景观氛围为设计要素,对游艇港综合体景观空间进行营造,通过整合梳理业态、商业、展示三条动线,形成便捷安全的车行空间、私密独立的办公空间、开敞多样的展示空间、高端精致的会所空间、休闲浪漫的滨水景观带,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并行能力,打造集主题商业、高端办公、时尚娱乐、健康生活为一体的具有游艇港特质的全新滨海公共空间。

3.2 复合层次,整合空间需求

景观空间需要综合协调商业、办公、陆域展示、游艇维修通道、环湾步道、游艇旅游码头等各功能使用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感受。复合空间通过软硬景观的组合搭配,在场地竖向和细节微空间设计上实现复合功能。建筑楼群周边场地以平坡设计为主,加大建筑散水外延空间和绿地放坡,消纳户外高差。岸线游艇码头区主要考虑环湾步道和游艇维修通道、游客检验通道整体设置,既要考虑步行舒适度及散水需求,同时兼顾游艇维护车辆通行。将环湾自行车道通过竖向抬高方式引到商业区域,采用台地花池方式消化保留岸线原有乔木形成场地高差,形成游客驻足散步看海的休憩空间。

空间设计巧妙利用高低错落的绿化搭配、水池树池的屏障隔离、地面铺砖的流线引导、主题艺术小品的区域标志,形成各功能区的“小围墙”,营造便捷安全的车行空间、私密独立的办公空间、开敞多样的展示空间、高端精致的会所空间、休闲浪漫的滨水景观带,实现空间的多功能并行能力,展示各功能场所的独特魅力。道路两侧路沿石采用45°大切角修边,提升场地道路和广场开阔度,隐蔽式线型排水沟形式将排水与美观装饰相协调,提升道路舒适度,彰显品质生活。

办公区通过植物软隔离和阶梯式水景设计,形成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办公空间。通过Ladybug Tools 数模计算,针对场地、气候、光风热条件的分析,结合绿色建筑风动力控制要求,对绿化植被的种植进行分析,在风口及建筑转角区部署大树,削弱穿堂风强度。在建筑背风区,以澳洲火焰木、蓝花楹等开花乔木为主基调树,构建四季常绿、季向鲜明的办公休闲带。在细部设计上,植被种植结合微地形塑造,将高山榕、澳洲火焰木、蓝花楹搭配整形黄金榕、花叶非洲茉莉、三角梅等彩叶灌木组团群落式造景,营造绿意盎然、季向鲜明的海洋风情商务办公空间。

会所区利用场地高差地势,结合水池树池的屏障隔离、高低错落的绿化搭配,形成私密空间场所。会所餐饮外摆平台利用高差竖向,营造公共空间中的独立私密区域,成为最佳观海区域及户外休闲餐饮空间。植物种植烘托微地形起伏空间,草坪地被修边形成立波浪纹空间形态,组团搭配丛生朴树、香樟、榕树桩景、黄金榕球,密植花叶非洲茉莉等彩叶灌木,形成绿意盎然、精致清新、疏密有序、开合有度的海洋风情绿化空间。

游艇码头、滨海绿道和商业步行空间沿海岸线展开,以游艇“阳光甲板”作为设计概念,保留滨海岸带原有乔木,以树喻帆,依形就势设置水滴纹休闲平台及树池坐凳,巧妙利用地面铺砖的流线,形成错层台地空间,营造清爽休闲、视野开阔的林下空间,在解决高差的同时,又可以提供观海、等候、休憩的服务,实现场地多功能并行能力,营造特色的海洋风情(见图2所示)。

图2 滨海绿道展示图

3.3 艺术赋能,塑造艇湾记忆

吴良镛先生提到建筑设计要“回归基本原理”,即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功能满足、科学技术的善为运用、完美形式的创造[3]。这一建议也同样适用于城市景观设计。

厦门五缘湾游艇港建筑群外观以现代简约立体的风帆傲然挺立,彰显出鲜明的个性和极高的辨识度。结合建筑空间形态,提炼海元素、海纹理,运用流线型的海浪元素,形成地面纹理。结合建筑空间形态,将海洋元素“帆船、海浪、水滴”运用于场所及小品系列,采用海洋元素的水纹、水滴、海滩水纹肌理的设计元素,以“点线面”形式的设计手法,应用景观构架、地面铺装、坐凳、植物造景等,宏观上呼应建筑扬帆形态,微观空间效果呈现行云流水,串流异景,移步海洋。并塑造水滴座凳、灯具小品、树池、LED屏及主雕铭牌,形成流畅、多变、简约、精致的景观空间。通过有故事性、主题性的景观小品、雕塑布置,打造出移步异景的空间体验。

游艇会展中心广场核心地标雕塑,以“勇立潮头扬帆启航”为主题,应用简洁动态立体流线构建群帆启航的奋勇之势,底层采用黑金沙花岗材流曲面水磨石工艺,抽象概括出船形姿态,上部主帆造型采用不锈钢艺术锻造,多个大小不等方形断面方式叠加弯曲,形成节奏韵律的扬帆,前行在海面上。面层镜面处理,映射出周边景观元素,与场景融合叠加,形成不同观感欣赏视角。雕塑的尺度在考虑广场的会展功能、人流交织焦点、建筑围合,视角通廊基础上,综合空间使用需求及视觉仰视尺度,将主雕塑设置于广场与滨海湾道连接点靠近商业区,形成三个动线方向的开敞视角,高度综合广场周边建筑高度与广场宽纵幅黄金比例,构造高15m,宽33m的尺度构造艺术主体。依托开阔的海面,结合音乐喷泉动态呼应,形成中心广场的精神堡垒。在雕塑塑造过程中,通过3D建模推演及3D打印技术,高精度还原异型雕塑的立体造型(见图3所示)。

图3 扬帆启航主雕展示图

美学大家李泽厚先生说,任何一种美都不是孤立于其时代背景而存在的,同样,任何一种美也不会单单局限于她所产生的时代[4]。因在室外的广场与绿地开辟出一个艺术展示空间,结合商业业态,邀请不同的艺术家展示与游艇、海洋、帆船有关的创作作品外摆展示功能,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海汇百川。水滴、帆形元素还延用到标识标牌,庭院灯具、液晶显示屏等各系列设施小品中,形成游艇港系统完整IP形象,打造出一个有序列层次的空间体验界面,形成大气、连贯、视觉冲击力强的城市景观新形象。

3.4 昼夜更替,构建活力海岸

五缘湾游艇港自2008年起持续多年举办“厦门国际游艇展”,众多国内外游艇企业竞相参展,成为一年一度集“展览、论坛、赛事、活动”于一体的复合型国际游艇盛事,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水陆联动”游艇展。核心展示广场区既要满足多类型室外展会需求,也要兼顾日常人群的使用需求,达到适用与美观兼具的空间品质。

商业景观空间夜景氛围,依托建筑及室内光影,采用暖光源为主行道色系,线型灯修饰设施构筑物,点光源聚焦展示空间,渲染了项目商业氛围,将厦门国际游艇汇发展成为全天候的滨海特色商业街区。在广场的主空间,宜采用暖色系给人以高亮度的感觉,在雕塑、绿化、喷泉处突出灯光产生的影响,宜多通过反射、散射或漫射,使色彩多样化,并使之交替,混合产生理想的退晕效果。同时,光源的选择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冬天宜采用暖色系的光使广场带有温暖感,夏天宜采用冷色系灯带有清凉感,通过夜景工程的打造,增强视觉冲击,营造出良好的夜间形象。

通过趣味体验性的景观节点的布置,如设置音乐喷泉、星光大道等趣味节点,增加与水、历史、文化的互动,增强人群的体验感。LED屏幕及音乐光影喷泉,通过内置灯光,打造五彩斑斓的视觉盛宴。同时配合水晶喷泉,引入音乐喷泉概念,结合灯光音效的渲染,形成一幕绝无仅有的海洋喷泉梦幻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任务的引领下,游艇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游艇港综合体作为新型高端滨水综合体,具有独特功能需求和景观空间品质需求。在厦门国际游艇汇景观工程设计中,通过游艇综合体景观空间营造,在优化空间、多元展示、细部构造、氛围营造四个维度展开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激活滨水活力、融合业态整合、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景观方式。该项目传递出“海洋、生态、时尚”的滨海商务新生活理念,打造一个具有鲜明特色与个性特征的城市滨海景观空间。该项目是类似工程的范例,值得总结经验。

猜你喜欢

游艇综合体营造
风行游艇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海岛游艇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买艘游艇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