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方法研究

2023-08-18谭小燕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砖瓦 2023年8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指标

谭小燕(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装配式建筑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项目,此类项目能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并为房地产开发商带来可观的回报。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开发项目数量和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装配式建筑项目普遍存在低效率、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等问题[1]。中国的建筑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但由于地产整体开发周期长、投入大,使得其面临着资金、管理、运营能力等多方面压力[2]。因此,如何通过项目管理和运营,将装配式建筑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建筑项目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1 项目概况

本研究的建筑工程项目为某地区装配式项目,项目拟建于A 市某区,项目中共包含21 栋塔楼建筑。项目施工分为二期完成,一期建筑均为现浇式建筑,二期建筑均为装配式建筑。为满足本研究需求,选择二期某栋建筑为例,对其展开研究,所选的试点工程项目结构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为9547m2,建筑高度为52.69m,地上层数为16层,地下层数为1层,其中2层~16层的阳台、楼梯、外墙等结构均为预制结构。根据工程项目的现场勘查发现,试点工程项目的预制率可以达到35%。

2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方法

2.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实时数据获取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针对装配式构件生产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其生产线进度进行识别。具体的生产进度跟踪,及时对生产线上的组件信息进行识别和上报,并通过Web 端管理平台掌握组件的生产进度。本设备主要被布置在生产中的关键工艺节点上,具体包含装模、预埋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仓库等,使用RFID识别构件的编码[3]。利用RFID对已完成部件的代码进行识别,并由MCU进行分析,将代码发送到Lora网关。图1为生产线进度识别架构示意图。

图1 生产线进度识别架构示意图

将所有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统一存储在数据库当中,对其进行管理和利用。将网关Lora 设置为监听状态,用以监听附近所有Lora 串口数据[5]。通过对Wi-Fi 与MySOL 两个数据库进行组态连接,可以将串行数据直接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库中。

2.2 装配式建筑智能化信息集成

对上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到的装配式建筑数据进行集成,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设计数据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提出通用数据整合与众包融合的两种方法[6]。在数据库模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数据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组件D和终端ID的等价性,建立数据表间的关联关系。因此,在以后的应用中,只要将字符串直接进行匹配,就能得到相应的数据。

为方便工程管理,需要实现装配式建筑三维模型Web 端显示和交互。显示方面主要借助Three.Js 实现场景的搭建,其中主要有渲染器、摄像机和光源等对象的添加和参数的设置,借助FC.Js、FC 文件进行加载和解析,将三维模型显示在已经加载的场景中[7]。交互方面主要借助IEFCJs 实现构件的选取、高亮显示和参数查询。

对装配式建筑模型的加载显示中,摄像机决定着展示画面的效果对三维场景进行二维化处理,为满足工程管理所需的成像效果,采用远景相机,其投影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远景相机投影方式示意图

在管理过程中,为实现与装配式建筑模型的交互,可通过以下操作完成:首先,在三维空间中,通过单击来选取零件,与在二维空间中直接单击来选取零件不同。在3D 场景中,要用3D.J.Raycaster 进行选择,利用其可以模拟出“光束”的发射,几种场景中的物体为鼠标选择的物体[8]。使用Raycaster将光线投影到屏幕上,然后计算出鼠标的位置,从而完成对零件的选择。在点击选择构件之后,模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因为用户的认知性不高,所以无法直观地判断所选择的构件是否就是所要的构件,所以需要将点选构件高亮显示出来。用新的Mesh Lambert Material 制作一个新的突出材质,对鼠标点击事件进行监测,选中一个构件后,对其亮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差异化显示,提高工程管理的交互性。

2.3 工程质量追溯管理

在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追溯管理时,通过输入构件的ID,可以查询到该构件的历史信息。针对单个构件的整个生产、运输、施工等所有信息进行追溯。质量溯源是指构件在制造、运输、储存、施工等各个环节上的状态的追溯。分析造成零件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采用UHF-RFD标识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全寿命、全过程的可追溯性。在生产、运输、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对生产单位、加工时间、产品质量检测等相关信息,实现质量追溯。图3为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流程图。

图3 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流程图

在对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时,只允许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不得修改信息。通过装配式构件ID 对历史数据进行追溯。

2.4 超限预警

为实现对超限问题的预警管理,将超限内容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进行配置。在管理期间,获取施工过程中温度、进度、设备在线数量等预警信息。在完成对预警信息的识别后,从用户端接收预警通知。装配式构件在运行过程中会由于运输线路的问题造成构件延期,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相应的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与负责的驾驶人员取得联系,并更换运输线路后,将构件及时送达,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图4为进度超限预警流程图。

图4 进度超限预警流程图

3 管理效益评价

为检验管理方法的效益,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个维度展开评价研究。

其中,用于评价管理方法的经济效益指标见表1。

表1 经济效益指标

以表1 的节水指标为例,进行评价中的量化计算,计算公式见式(1)。

式中E-节水指标在评价中的量化计算(管理方法应用后的节水能力/节水性);

P-建筑所在地的水费单价;

Q-管理方法应用后的节约水量。

完成上述分析后,对用于评价管理方法的环境效益指标进行描述,相关内容见表2。

表2 环境效益指标

以表2中的大气综合指数统计值为例,进行评价中的量化计算,计算公式见式(2)。

式中θ-大气综合指数统计值;

a-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年均含量,mg/m3;

b-大气环境中二氧化氮的年均含量,mg/m3;

c-大气环境中PM10的年均含量,mg/m3。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对用于评价管理方法的社会效益指标进行描述,相关内容见表3。

表3 社会效益指标

以表3中的居民居住福利指标为例,进行评价中的量化计算,计算公式见式(3)。

式中S-管理后居民居住福利情况;

N-参与福利调查的人数;

ω-调查中愿意支付代表的人数;

P-最大支付金额比例。

完成各项指标的设计后,按照式(1)、式(2)、式(3),从三个方面进行装配式建筑管理后的评价,将三个方面指标的评价分数设定为100,统计三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后对其进行累加处理,累加处理后除以3,得到管理后的最终评分,按照以上指标,进行工程管理前与管理后的评估。统计评估结果发现,工程管理前的评估分数为65,属于勉强及格分数,而按照此方法进行工程管理后的评估分数为96,分数极高,说明管理后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良好。

4 结语

作为助力国家经济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根据市场不完全统计,建筑业的总产值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生产模式、能源资源利用模式、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建筑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我国“碳达峰”战略背景下,建筑行业亟须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生产率的现状,向“低能耗、低污染、低碳”建设方向转型,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数字化、信息化、低碳化转型。

本设计提出的管理方法可以起到优化工程管理的作用,使用此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以此种方式实现对建设项目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为进一步对该管理方法进行完善,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更多的实例作为参照,从多个角度进行该方法应用可行性的检验,以此实现对工程管理方案的补充。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