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事管理中完善激励机制的研究

2023-08-17段艳如

管理学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完善措施激励机制

段艳如

[摘 要]完善激励机制是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激励高校员工成长、实现高校公平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高校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完善激励机制必须从人事管理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当前人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激励机制的效能。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激励机制;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3)15-0073-03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和人才评价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以培养“四有”好教师为目标,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抓手,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综合改革,打造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保障高校教师待遇、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等多个方面要求,为人事管理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激励指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人事管理中激励机制运行现状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

高校人事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需要改善的重点。激励机制不健全会影响高校人事管理的质量,无法有效激励教师的成长,教师队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师团队的稳定性。

高校激励机制的考核通常以年度考核为主,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激励方式更多是以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为衡量对象,虽然有利于激励高校教师出科研成果、出教学成果,但教学效果质量并不在评估内容中,在考核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例如,有的科研课题需要跨年度才能产出,科研过程比较艰难,虽然教师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其在激励政策方面没有当年的成果,因此结果就不甚理想。这种忽视平时表现和日常工作的考核,不利于激发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2]。

激励机制的考核应偏重于科研与教学,让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教学上,而不是单纯地依据论文、课题多少给予激励。高校要树立正确的科研、教学观念,发挥激励作用,为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和职级晋升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目标导向激励不明确

高校在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目标导向的激励通常是以行政方式执行的,而具体的目标并不明确,能为教师提供的帮助也比较少。目标导向激励的不明确容易对部分教师产生错误引导,进而影响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传统的激励观念是以制度遵守为主的,目标导向激励是以是否符合学院、学校要求评判的,而不是以科研结果评判的,这会导致目标导向的激励效果不足。例如,对于很多新入职的教师,人事管理的激励措施只有少量关于教学、科研的部分,更多的是以如何报销经费、如何遵守制度等内容为主的,导致教师入职后对自身成长和学院、学校的人事培养产生了疑问,认为其目标导向激励不正确,进而出现了青年教师流失的情况。

同时,部分高校的教师成长目标导向激励也不够明确。根据高校人事管理的要求,高校要为教师的科研、教学成长提供激励措施,例如一些新入职的教师有硕士学历,因此可以鼓励其考博士,有的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出国进修,对教师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成长机会。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事管理激励方案在实际的制订过程中会受到经费、时间和制度的约束,因此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3]。

此外,激励政策中通常将学校老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在教学方面缺乏激励。这种激励导向也让一部分教师缺乏授课的积极性,不愿意承担本科阶段的教学任务,只愿意带研究生开展教学工作。目标导向不明确对教师的个人发展、职业发展等都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使其缺乏主动性,对未来的教学、科研不自信,因此,高校有必要制订针对性的、目标明确的激励管理方案。

(三)工资福利标准激励不足

人事管理中的工资奖励、项目奖金奖励及福利奖励等对于高校开展人员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也直接影响了激励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激励工作中,工资、福利标准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从工资激励来看,工资的激励应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貼补助等,但在实际的激励中,岗位工资基本是不变的,而绩效工资和津贴补助又非常有限,这就很难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绩效工资差额不大,绩效好的工资与绩效一般的工资只有几百元钱的差距,这显然无法体现出激励的效果。

从奖金激励来看,奖金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案,主要分为教学奖金激励方案和科研奖金激励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激励方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激励效果不足[4]。例如,带研究生的教师按照规定每年应承担一门本科授课任务,按照课时发放补贴,但每节课的补贴只有40~50元。因为一个常规的基金项目就会有不少费用,课时费的补贴毫无吸引力,这种课时激励显然无法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科研奖金激励方面,学校应从项目评估的经费等方面分析,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果是高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特别是校企合作科研项目,高校要占用课题的大部分经费,教师的份额比较小,这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总之,工资、福利、奖金等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影响了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强调激励机制的应用,让教师获得物质上的支持和满足。

二、高校人事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措施

(一)持续优化高校激励机制

持续优化高校激励机制体现了高校人事管理的特征。高校人事管理激励机制应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高校在制订具体的激励方案时,要广泛征询教师的意见,综合考虑教学、科研等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激励方案,为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潜心科研及认真教学等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而起到激励作用。

因此,高校要做好教师考核工作,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融入日常考核,全面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能力。具体的考核分为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各占40%,教师自评占20%。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了公平性,改变了传统的以领导个人意志为主的考核方式,学生参与教师评价也可以以教学、科研的日常表现为重点内容,开展综合评定,从而让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更加真实。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其反馈的意见更贴近教师的日常表现,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评则是其对科研、教学水平的自我评价,可以反映教师的实际情况,为人事管理的激励提供基础数据支持[5]。

与此同时,高校要做好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激励。在实际管理中,高校人事管理要改变以论文为主的评定思路,而转向重科研、重教学的评估机制,根据教师的岗位情况综合评定。例如,有的教师处于教学岗位,科研任务不重,其激励方案要侧重于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分析;有的教师承担着高校实验室的科研任务,不承担本科阶段的教学,因此,激励方案应以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率等为依据,优化现有的激励机制,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更有效的激励保障。

(二)完善目标导向激励方案

完善目标导向激励方案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点。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完善目标导向可以进一步完善激励方案,在激励过程中提升教师的能力,为教师的个人成长、职位晋升和科研成果提供更多助力,提高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提供职位咨询与指导服务。人事部门应帮助高校教师分析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发展策略指导,使其了解各种与个人发展有关的信息。高校应将各种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使高校教师获得职业性质、职业资格条件、职业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方向、职务晋升和科研项目等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高校应组织管理实践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高校教师正确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提供帮助。

其次,为高校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针对新入职教师有关出国深造或考博的需求,应在人事管理中给予积极支持,发放相应的补贴,或与博士点加强沟通,帮助其尽快考博。此外,要做好目标导向激励,教师完成考博以后,高校应给予教师博士待遇,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给予激励政策,让教师受到应有的尊重[6]。

最后,加强目标激励,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高校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对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等工作要强调目标导向,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适当调整和优化财务报销等制度,避免与目标不相关的因素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造成影响。

(三)制定工资、福利激励标准

制定工资、福利激励标准对高校教师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高校在人事管理中,应尊重教师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资、福利的安排与设计,发挥工资、奖金福利等优势,做好激励设计。

制定工资、福利激励标准要突出激励内容,做好具体设计。

从工资来看,激励主要体现在绩效方面。绩效管理必须做好分级,不能陷入“平均主义”的误区。绩效管理的方案要反映教师的真实情况,例如,绩效高的教师应获得更多的绩效奖金;反之,绩效低的教师获得较低的绩效奖金;应拉大二者的差距,否则很难体现绩效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从奖金来看,奖金激励要突出效能,侧重对教师给予奖励,加大补贴力度。例如课时补贴政策,向既承担科研任务又同时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师倾斜,原本一节课的补贴只有40~50元,基于激励政策可以增加到80~100元。考虑到教师的科研任务,在教学方面可以安排该教师课题组中的研究生承担教学任务,教学补贴直接发给研究生,通过这种方式体现激励的价值,避免科研与教学任务发生冲突。

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方面,学校要做好优化管理工作,如果是校企合作下的项目,资源可以向教师科研团队倾斜,科研团队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资源则应全部向其倾斜,学校做好人事管理和支持即可,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7]。

此外,在高校的人事管理激励政策中,必须制定工资、福利激励的标准,突出教学与科研,为教师的教學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结语

在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如何完善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激励过程中,高校要不断完善各项政策,突出目标导向激励政策,加强在工资和福利标准方面的激励,让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让激励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助力,从而真正体现激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雅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就业与保障,2022(10):196-198.

[2]志伟.高校人事管理体系重构研究——基于“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经营与管理,2022(08):138-144.

[3]王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国际公关,2022(09):97-99.

[4]胡洁.浅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信息共享[J].办公室业务,2022(06):113-114.

[5]宁凯,敬沁竹,魏伊乔,等.“双创”背景下高校人事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以四川大学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1(12):1-7.

[6]杨荣杰,郑书莉,胡欣月.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探究与设计——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办公自动化,2021(22):12-14.

[7]杨小兵.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9):279-280.

猜你喜欢

完善措施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浅谈激励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