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措施

2023-08-17韩述源崔鹏飞

南方农机 2023年13期
关键词:耕作农作物效益

韩述源 ,崔鹏飞

(山东省农业交流合作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对于农作物种植者来说,农业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了种植者的收入水平[1]。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问题及措施。

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是指利用机械、化工、建筑等技术,来改善农业管理及种植效率的技术。近年来,由于设施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农业管理及种植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由此得到了支持与推广。多种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为农业种植带来了方便。同时,农业专家正在极力提升农业技术的水平,包括使用灌溉、肥料、机械及植物保护农药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政府也正在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改革,使其从中受益,推动农业发展。不仅如此,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技术培训资金的投入,以助力农民更好地把握科技信息。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应加大技术改革投入,倡导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肥料、机械、植物保护农药的使用,增强农业种植效益,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发展水平。

1 设施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现状

设施农业是运用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配合旱地、农田、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把已经发展出来的新种植技术和新栽培方式组合起来,为农业提供有效生产的一种耕作方式。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其研究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设施农业技术可以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是应用光合作用工程学,可以利用植物光合能力,应用植物生长调控剂,改进植物体结构;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制造转基因作物,获得抗病虫、耐逆性和高产的作物品种,大大提高农作物的收成;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精准地给农作物施肥,实施植物滴灌方式,改善根系状况,有利于增强农作物营养品质,提高作物综合能力;利用农业机械技术可以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快速准确地完成田间的耕作作业,节约水资源,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施农业智能管理,如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实时状态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精准管理,及时获取农作物病虫情况、环境变化、土壤肥力水平等信息,调整农作物种植方式和施肥加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改善农田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水土资源利用难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种植效益。

1.2 研究意义

设施农业技术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农业发展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农业产出,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够改善农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研究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它可以提高农业收入,保护农业环境;它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农业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今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必须从细节上改革创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生产效率[2]。

2 农业种植效益降低的原因

2.1 过度耕作造成的环境问题

过度耕作是指耕地过多而超出其耐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现象。当土壤水分流失,土壤胶体结构受损,土壤孔隙率降低时,土壤就会变质。这会导致耕作前后的土壤水分含量差异较大,土壤质量降低,肥力减弱,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过度耕作也会影响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土壤内的多种微生物会受到影响,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而这些微生物的多样性,对植物的生长、繁殖、迁徙及其他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过度耕作会破坏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作物产量。过度耕作也会导致水质受污染。土壤受损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养分以及病原体和农药等有害物质,随水流失而被带入地下水和河流,导致水体受污染,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

过度耕作会对土壤质量、植物多样性和水质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影响环境的健康。所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改变耕作方法,恢复生态环境的健康,结合国家农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全面促进[3]。

2.2 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挑战

城市化发展对耕地构成了挑战,这是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变化和压力,使得耕地的利用受到严重的约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是耕地利用的一大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有的耕地被建设用地取代,耕地消失的情况出现。不仅如此,城市化还会影响耕地利用模式的转换,如土地优化利用,以城市用地和产业用地取代原有的耕地。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需求,促使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耕地,从而给耕地的利用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2.3 传统耕作技术的限制

传统耕作技术的限制会降低农业种植效益。传统的耕作技术指的是采用手工或者简单机械操作的耕作和种植方式,耕作机械或化学肥料在其中运用得很少或者没有使用。该技术依靠人力耕作,使用少量的农具,主要是持续耕种和深耕翻地,以增加土壤肥力。但是,由于传统的耕作技术很难达到较高的农田效率和种植质量,从而影响了农业种植效益。

首先,传统的耕作技术存在土壤质量萎缩的问题。由于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壤结构和肥力很快就会失去,而耕作技术耕作频率较低,不利于保护土壤结构,而且很难充分发挥土壤肥力。这将导致土壤萎缩,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种植效益以及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其次,传统的耕作技术难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由于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土壤的水分没有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使得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受到了限制,而且农作物的生长受到病虫害的严重影响,必须采取许多的额外措施来控制,这样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成长。最后,传统的耕作技术缺乏对化学肥料的有效利用[4]。

3 设施农业技术概述

3.1 早期设施农业技术

早期设施农业技术是指在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技术建立起能够生产高质量作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设施农业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早期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种植技术、农药技术、控制技术和组织技术。其中,种植技术主要指新型种植技术,如温室种植、溶根种植、沼泽种植等;农药技术主要是指农药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调整农药的浓度的技术;控制技术是指控制土壤肥力、控制农药的使用等;组织技术是指组织农民的教育、培训等。早期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农业技术。巧妙地运用设施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3.2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

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是一种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方法。我国在很多地区设置了现代农业示范点,成效显著,进而促使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在基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自动化是设施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它主要用于农业机器人等农业机械设备的控制,可以智能化完成农作物的种植、收割、灌溉等一系列工作;数字化灌溉控制系统,可以帮助农民更准确安排灌溉,减少水源浪费;农业机械化设备,如收割机、耕犁机等,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信息技术也是设施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最新技术,实现农业自动化。例如,可以在农田上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和湿度,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防止农产品的虫害和霉变;中医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于小麦种植,完全代替了化学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减少了在化肥农药等农资方面的投资,同时提高了作物产量,达到了增收效果[6]。

3.3 设施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

设施农业技术是指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组合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它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的效率更高,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更大提高,并且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7]。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它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并且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设施农业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减少人力的浪费,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节约劳动力和财力的双重目标。它还可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

4 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方法

4.1 提高施肥、灌溉效率

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施肥和灌溉效率。首先,可以采用流体肥料技术,将肥料加入灌溉水中,这样可以节省费用,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给植物提供营养元素;可以采用排水系统,来收集和循环灌溉水,以便有效地使用灌溉水。其次,采用智能水文监测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地表水位,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

4.2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设施农业技术是一种以控制环境来改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生产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为了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依据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1)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检验系统,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的质量都能够达到标准。质量检验系统可以采用定量检测技术,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等,对光、热、水、气、肥等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控,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7]。2)需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引导建立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服务社[8],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的质量都能够达到要求。质量控制体系可以采用原料质量检验、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等技术,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都能够符合质量标准要求。3)引入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的质量都能够符合有关法律、标准、技术要求等。质量管理制度可以采用符合ISO9001 等有关质量标准的非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都符合质量要求[9]。4)为了有效地改善农作物的质量,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以确保每一批农作物的质量都能够达到最佳水平。技术支持体系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采用遥感技术以及绿色技术、电子技术等检测农作物的病害和营养状况,确保农作物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依据设施农业技术,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检验体系、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等,有效地改善农作物的质量,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实践证明,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设施农业技术允许农民精确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控制他们的生长和发育,确保更高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温室空闲地可以搭建塑料简易棚、拱棚或进行地膜覆盖,种植反季节经济作物或保持常规露地蔬菜种类的生产[10]。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设施农业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食品污染,确保所有农作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消费者免受有害物质的影响,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和营养。不仅可以改进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业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而且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安全,让消费者不仅吃饱,更能吃好。

5 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效益的措施

5.1 推行农业协同调控技术

农业协同调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机械设备、农业信息化系统、气象与地理信息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推行农业的精准管理,即使用协同调控技术来提升农业效益。一方面,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农业协同调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农田的水土质量,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吸水能力以及缓解农田水质污染,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利用协同调控技术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可以利用智能系统对农田土壤、作物进行观测和分析,根据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对作物进行合理的施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协同调控技术通过农业机械设备、农业信息化系统、气象与地理信息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实现农业资源的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5.2 提倡技术引导型农业

技术引导型农业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效益。采用技术引导型农业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采用有效的农药和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产量。还可以采用高效的农业机械进行耕种、种植和收割等操作,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技术引导型农业可以提升农作物品质,采用有机农肥和生物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促使作物长势旺盛,增强抗病性,甚至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持久滋养农作物。采用近红外保护技术和分子肥料管理技术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此外,技术引导型农业还可以改善农业结构,减少农户的负担。采用技术有助于改善农田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农户的劳动成本;采用集中化种植,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引导型农业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业结构、提升农作物品质,从而增加农业效益。技术引导型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及赞许,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5.3 鼓励农民积极利用设施农业

鼓励农民积极地利用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效地抵御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设施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包括农作物品种、种植管理、施肥技术、农药应用、农具机械等。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农田种植结构,改进施肥技术,适当使用农药,并利用农具机械实现技术的改进。技术的改进,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又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市场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设施农业同时可以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农作物的生长,提高田间作物的抗逆性,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设施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可以应用农具机械,节省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减少杂耗,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农业机械可以减少农作物的耗费,减少农产品的废弃物,并且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农民可以利用农具机械,调节农作物的栽培方式,改善作物的耐高温能力,抵御干旱灾害,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增强农作物的耐寒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6 结论

本研究针对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措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发展现状;其次,从科技创新、技术改进、资源配置优化和政策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加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最后,提出了利用设施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种植效益的具体措施,包括科技创新、技术改进以及资源配置优化。实践证明,设施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种植效益,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耕作农作物效益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