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观念

2023-08-16崔翔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芝麻将军劳动者

崔翔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技能水平。高中阶段是确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让高中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尤为重要。

选文一

普通劳动者(节选)

◎王愿坚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儿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选自《北京文艺》1958年8月)

◆含英咀華

小说描写了将军和新战士小李一起参加水库劳动的典型事件,刻画了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赞扬了革命前辈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及这种作风对青年一代的深刻影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使人们感受到千万个普通劳动者身上迸发出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启示年轻一代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继续沿着革命道路勇往直前。

选文二

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节选)

◎李洪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我们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崇尚劳动光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劳动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动精神,提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强调“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指出“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宽广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号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着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之所以成就斐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大航天人勤于钻研、精于创新。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门类齐全、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持续付出。华夏大地上,从春耕的忙碌到秋收的喜悦,粮食稳产增收靠的是无数耕耘者挥洒汗水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崇尚勤劳致富。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亿万劳动群众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造,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必能在新征程上闯出新天地、干出新业绩。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要深入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引导人们崇尚劳动、见贤思齐;还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1日)

◆含英咀华

这篇时评对当下的劳动精神发表自己看法,选用社会关注的典型人物作为材料,紧贴社会发展,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作者对于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重点剖析,举例典型,说理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说理性。

探究任务

【文本呈现】

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

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

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晴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晴。

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

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

(选自刘庆邦《月光下的芝麻地》)

◆思想探究

选文如同一首劳动的抒情诗。作家对劳动的书写接近劳动的本质——人的生命活动,因而劳动成为一种美好、健康的审美意象。刘庆邦将劳动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翻检出劳动所带来的幸福感,进而带着这种幸福感来讲述故事。这种劳动又是与大自然连在一起的,大自然的审美与劳动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和谐乐章。

猜你喜欢

芝麻将军劳动者
劳动者
香喷喷的芝麻
我家的“将军”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将军
将军驾到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