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研究

2023-08-16

关键词:民族院校政治

谢 英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集中体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中国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中国精神、有核心价值、有能力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完成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还要结合自身实际, 肩负着坚定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运用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总部署,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2018年《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促进各民族沟通,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各族文化传承发展。 2019 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 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教育品质、内涵、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2021 年11 月,国家民委召开直属高校工作交流座谈会, 强调准确把握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推动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这些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建议。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近年来, 在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下,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引导性作用更加明显,教育平台日趋完善,教育方式日益多元,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注重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另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培训、思想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各要素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问题显现,这些问题主要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 广泛且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需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筛选、鉴别从而形成协同效应。[2]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叠、粗糙,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层次型,针对性不强,亲和力不够。[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差异性明显, 如果教育内容忽略这一点很容易诱发学生的消极情绪。 具体来说, 一方面教育内容的日常化和生活化方面渗透度较低。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根据时代的变化、 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期望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而推进。[4]更重要的是在关注政治导向的同时也要把德性塑造和心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如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人格发展、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较为明显的内容,究其原因是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是相对传统的模式,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 说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强调以“理”为核心,用其彻底性进行“说”的教育,但说理教育不是单纯的“单向灌输”,而是艺术的、情感的“共振”。 民族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师资队伍短缺、教育观念相对传统, 在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和生动性上关注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不断挖掘的背景下, 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少艺术地“说”和情感地“共振”“双向互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5]许多民族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息息相关, 如民族艺术、民族语言、民族历史等等,本该这些课程是在课程思政中能很好发挥“共舞中共振”效应的课程,却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两张皮”的现象并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6]另外新媒体短视频以其生动、 快餐式的方式成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要媒介, 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较为明显。 另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大力推动下蓬勃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对本民族文化的全面认知、筛选和传承过程中由于认识片面可能存在偏差,在这方面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明显欠缺,甚至有些忽略。[7]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而运用必须能够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连接教育主客体、 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控制的特殊存在物。[8][9]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客观性的[10],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目标,是连接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教育活动形式。 主要有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制度载体和媒体载体,各载体之间是整体、动态、开放的,是彼此呼应和配合的系统。[11]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载体之间存在较多问题。 如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思想状况、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了解,学生被动接受,抵触心理较强。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载体的能力较弱, 甚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的发挥。 以文化载体为例,少数民族文化多元,对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利用仅仅是通过一些文化活动来表现,没有突出文化载体生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精神教育功能。 同时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运行面临重新选择的问题, 从过去的大众传媒载体急剧转向新媒体载体, 这种转向一方面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在对媒体工具的依赖之下,不仅忽视了情感互动,而且也缺乏对心理上的关注和个性特征方面的全面的了解, 给思想政治教育从技术性、伦理性等方面带来了挑战。[12]需要从时代变化出发, 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丰富载体形式,增强载体的质量和精准性。 使载体运行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主客体关系更加和谐有效。[13]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和总和。”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生的变革,深深地反映在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方面。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 其教育环境构建和优化方面起步较晚,受自然地理环境和语言环境、宗教氛围的影响较大,如在扩招以后图书馆、实验室、教室以及各种文体活动仪器设施建设不足, 学校在经费的投向上并不均衡,学术环境建设、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动力不足, 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因此弘扬时代主旋律、优化学校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显得十分迫切。[13]

新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对象的民族性突出、教育环境的多变性、教育队伍的不均衡性以及教育载体的多样性等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方法、目标和内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分析矛盾症结,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以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14]

二、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矛盾

陈万柏、 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1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规定和制约,表现为“时代新人的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17],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的矛盾表现为树立理想信念和多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 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等多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树立与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与维护祖国稳定相统一、 民族团结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边疆发展与祖国繁荣相统一。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国家发展历程、前途命运、个人社会责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文化借助现代媒体的强劲势头催化了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观念,强化了世俗化生活欲望,这些矛盾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效果。[18]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面对多元价值观时冲击更敏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多元价值的冲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时需要直面这些问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起着促进政治稳定、扩大政治认同的作用。[19]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不容否认的。[20]全球化、新媒体、社会转型等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使民族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多样化,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有偏差。[21]作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建设的主力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临新问题、新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特点明显、宗教氛围较浓、语言、风俗习惯差异较大、民族意识较为明显,长期的民族宗教文化氛围和新媒体快速打破时空隔阂的信息让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控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影响。[22]这些矛盾关系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标。

(三)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矛盾。 国家认同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理想信念、国家主权、道德价值、文化传统等的认同。[23]民族认同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即族群认同。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较强,部分学生存在对本民族认同过高, 处处强调本民族的荣誉和利益,对国家的利益和荣誉相对漠然。[24]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对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认识不足与少数民族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对现代文化的需求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除了文化适应和心理调适外, 更突出更深入的是在思维适应和高度的理论抽象方面, 在实践活动中缺乏理论指导,政治理论知识学习自觉性不高,研究原著少,也没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导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彻。 加强国家认同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红色旅游等多种载体融入国家知识来增强国家认同、重塑民族认同,优化认同结构。[25]地方性知识和国家整体观念的结合培养,兼顾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状,并进行民族历史教育、 牢固树立整体观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26]

新时期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其他具体矛盾,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有针对性地选择几对相对突出和具体的矛盾,以分清矛盾的成因和表现。

第一, 回应现实热难点问题的诉求与教材普及知识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推进过程中, 大学生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疑惑,这不仅反映了学生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也对他们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验。 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过程中专题化教学解决了很多二者之间难以融合的问题,但聚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生态发展等具体问题时需要探索更深入,更丰富、更科学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活动,搭建起联通社会和教材之间的桥梁和通道,以回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关注的热难点问题。 社会热难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因势利导、给予点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渠道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的矛盾。民族院校大学生以更活跃、更跳动、开放性的学习渠道、学习方法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网络以更广阔更多元的视角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具有可选择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蕴含较高的政治性融入现代科技和文化知识中,使学习渠道、学习方法更生动更丰富,也使教育方法更灵活。 通过思政课培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激荡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地投身到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中, 但在面对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现实和困境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缺乏问题意识和系统思维、个人本位的价值倾向较为明显。也就是在多渠道的学习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满足好奇心,而没有长远的规划和实践的经验。

第三, 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导向与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求利性以及平等性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发挥消极作用, 如利益的竞争滋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个人原则膨胀使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受到群体关系冲击,甚至出现诚信疲软的现象。[27]这些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考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快速发展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二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解放思想与社会改革全面推进, 但是社会发展呈现多样化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识和思想也出现多元化趋势。[28]市场经济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对人才科学文化素养提出要求外, 也对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这种必然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肩负起拓展人才的诚信教育、奉献精神、产权意识、爱国主义教育。

三、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路径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通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与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探索实施符合新时代特征、 民族院校实际情况的应对之策。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协同一致,集学校各方资源、各方力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推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一)民族院校思政课程需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1.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和关键。 教师是育人工作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程的最终效果。打造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是提升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培养思政人才的重要切入点。目前,民族院校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存在人才制度建设不健全、专任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协作等多方面的问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 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相关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0]民族院校急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校外机构合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 充分挖掘具有文化优势、地域优势等特色人才,融入育人工作中。 在这方面民族院校有着明显的优势, 通过加深地方文化、 民族文化专家和学者在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和协作,强化多元人才队伍。

2.建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要协同联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是“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31]首先要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党领导的保障作用。其次民族院校要积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专业课程各部门之间建立同向同行的育人机制。 如学校行政部门自上而下的引导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再次发挥好教师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实现育人主体之间互相协作、优势互补,以促进“大思政”格局,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增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2]

3.确立立德树人的总体教学目标。 如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教学设计。 一方面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形成协同育人体系。如民族院校诸多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文学等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培养学生品格、 塑造正确价值观方面的资源均具有育人的功能。 在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基础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实践为补充的教学实施方案的专业课程设计; 另一方面以“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创新为抓手,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道德法制教育、民族观教育等内容进行关联和整合, 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基础课程。[33]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强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意识,以实现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4.成立课程思政研发办公室。 协同育人需要创新民族院校的课程思政机制, 打破课程思政只属于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的局限, 成立由思政专家牵头组成的研发小组,对课程思政的大纲、资源进行挖掘,建设示范精品课程。 重点对教学内容、价值目标以及思政内容的展示进行深度开发。 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展示等环节加以调节和修改,精心打磨,不仅可以通过建设标准和规范,知识点的设计与衔接研究案例规范课程思政的基本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而且可以通过互相研讨、教学展示、专家指点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合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34]

以上是从协同育人意识、机制、教学实施、平台构建等方面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路径研究。 协同育人关键在“协”通过积极融合育人资源、调动育人意识,打破壁垒形成合力,通过互通、互联、互动解决思想和实际困境,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协同育人建设。

(二)民族院校“大思政”格局需要多维度定位与实践。 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指的是具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多种联动机制形成立德树人成合力教育体系。[35]民族院校以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和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为己任,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接班人。 除上好一般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还要上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团结教育课,肩负起培养民族人才培养和落实民族团结的重任。 社会转型期民族院校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愈发复杂, 仅依靠课堂教育和引导工作显然无法满足新的要求, 为此民族院校挖掘课程内容协同发展的教育价值并贯穿全过程育人机制。

1.体制构建。 民族院校需要从全局和整体的思维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首先要建立转换需求、传递信息的机构,以保障督促相关部门实现合作共享, 制定教育策略和措施。 这是民族院校“大思政”推进的必然保证,在这一体制下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原则、方向、目标、内容。同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 另外做到相应的评估、反馈、激励等环节使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和效益得以发挥。其次要广泛调动人员参与,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职教师, 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修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资源整合。 首先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运行,依赖整个社会环境。由于民族院校整个教育活动中需要汇集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构建需求结构, 获得其他各组织和系统的支持和理解, 才能形成具体目标要求来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整体政治生态之间的互动运行。[36]其次民族院校要全面发挥民族文化课课程思政的效力,以带动大思政体系。 民族院校的民族语言、民族医学、民族教育、民族艺术、民族传统文化等诸多服务地方的课程是“大思政”视野下推动课程思政的突破口。 这些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教育资源,而且能够广泛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发挥校企联合等渠道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再次,充分利用好民族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等实践平台。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奋斗史的缩影,这些红色资源“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内涵”[37], 这些资源贴近生活易于引起情感共鸣,也有很强的感染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附着于这些丰富的载体中,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另一方通过文化认同有效增强国家认同。

3.创新模式。 课堂教学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在教学资源内容设计方面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要善于使用多媒体技术。 如“共享社区”[38]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以及过程共享打破时空限制, 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提高学习主动性, 更重要的是将社会有限的资源通过网络共享达成系统化内容。“共享社区” 也对多元文化环境中大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提出了考验, 由此也更有利于引导正确的文化选择。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共享社区”正好弥补了资源短板, 全面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搭建平台,畅通信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化。 在思想上打破传统教育观的束缚,积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了解师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让数据信息更有价值,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到良好的思想氛围。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民族院校借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不仅是从内向封闭型教育向外向开放型教育的一次转型, 也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价值,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维护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三)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田野调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事实。 田野调查是人类学中获取事实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实践活动需要获取人的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全面、扎实的田野调查。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 其实践性要求要更加注重田野调查。 马克思晚年也十分重视民族学和人类学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事实经验并归纳分析材料,以客观实际为依托。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教育对象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成长背景所影响之下的思想状况, 为弄清客观事实和经验需要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

1.面向学生心理的田野调查。 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把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人格魅力、教学效能等方面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自我意识、思想倾向、文化背景、情感认同等方面的情况。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对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的思政课教学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随着生活环境、 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压力和语言障碍的凸显,会在心理上有些波动,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很难达成学生、课程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认同,这是教学活动开展、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 要通过学校、家庭主动承担责任,通过隐形教育或者心理疏通的方式来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逆反心理。 当学生的情感和心理上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那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也就水到渠成。

2.面向学生思想品德事实的田野调查。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实施的基础和效果的实际情况的把握。民族院校大学生由于文化背景、语言、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 形成的思想品德状况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社会变迁和价值观的差异使多样化会越来愈凸显, 因此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状况的把握不能简单地以经验为主, 需要通过田野调查全面获取其真实性和共同性。另外,民族院校需要对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性有所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性有助于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广度, 也使在实施教育活动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3.面向意识形态层面的田野调查。 民族院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保证民族的未来持续发展, 更关系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田野调查也就实现了对宗教意识形态的“信仰实际化”[39]研究。 民族院校要了解大学生的宗教意识形态的发展实际状况,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宗教民族文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这块意识形态的高地如果我们不去坚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就会乘虚而入, 各种思想杂草就会丛生”。 开展田野调查,坚持以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导向,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和综合考核指标直至教学全过程,坚守好高校意识形态的高地。

4.面向基层和社会的田野调查。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调查场域过多集中在学校, 忽略了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广阔基层空间,从不同领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和事物发展规律。 目前大学生整体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论是实践检验理论的角度,还是实践丰富理论的角度, 都需要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活动中, 使得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直接现实的经验支持。 学校场域相对有限和封闭的实践经验也使得思想政治缺乏创新发展的场景,也失去了汲取实践的活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的边远地区, 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缺乏广泛细致地观察和研究, 从而没能从基层实践中汲取理论和实践的养分。 面向基础的田野调查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生动和立体,也能更深入的把握时代全景和发展脉搏,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反映现实社会关系与主体思想意识的意义承载体系,“一种思想、理论、学说、知识、学术,从创立、发展到传播运用,总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来塑造、成型和表达出来”[41]。 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基本的话语形态, 受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断遭到冲击。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话语权的转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42]构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要在娴熟自如的运用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体系基础上,通过明确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阐释,掌握话语权,形成影响力。首先建立情感话语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根本思想为指导, 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多维度的现实问题。 在理论层面回答清楚民族问题是什么?如何存在?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在实践层面从民族政策和理论知识出发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只讲政策, 这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国家认同和情感建设,争取做到从说事话语向情感话语的转变。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坚持发挥情感因素并建立真诚和可理解的基础。其次,建立回归现实生活的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直面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全面反映社会生活。 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现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以多种形态和方式出现, 并引导和调控着大众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直观地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内容和话语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全面考虑到现实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与矛盾之间的复杂性, 归位话语意义的真实性和真理性是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认同程度, 要从回应现实的理论提升和学术概念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具体来说,教育者用价值理念和现实生活与受教育者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力和影响力。再次,提升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乏感召力,使民族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浮躁对核心价值观接受困难, 甚至对价值观的理解不一,影响力降低。 迫切需要从这些挑战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价值观话语, 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分析价值内核,并提出价值观话语权的实践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内容、话语表达、少数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核心价值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创新等方面巩固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规划、各方配合, 形成合力。 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不断探索和调整。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内容和形式基础之上, 突出民族院校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求, 在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之上注重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拓展研究的覆盖面和边界范围, 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甘于奉献、勇于吃苦的高素质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政治
我们的民族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