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2023-08-15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居民社区

梁 茹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 215021)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效果关键看基层。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农村作为基层社会的重中之重,其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共同富裕与人民幸福。其中,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基层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

1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的意义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还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农村社区共同体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即乡村文化振兴。

1.1 民俗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社区营造的重要手段

对于农村社区而言,民俗文化能成为促进社区居民团结互助的“催化剂”,从而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安定的社区环境和风气,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构建社区精神共同体。同时,民俗文化也能转化为经济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农村社区营造的关键一环,文化是社区建设的“命脉”,其中的传统民俗更是社区的文化记忆。

1.2 民俗文化建设是促进传统民俗保护的有效途径

民俗文化与一般文化类似,对个人及社会具有教育、约束、凝聚和调解作用,不仅能借助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真善美的理念,还能陶冶情操,推动居民自治和社会稳定。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凝聚民心的文化标识、展示民族活力和智慧的重要标志,而农村社区是民俗文化的第一生存环境和适宜发展空间,民俗文化的血脉和根基在基层,其继承和创新必须依靠当地居民,只有有效激发居民作为传承主体的责任意识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展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促进这些精神财富的保护和弘扬。

2 民俗文化建设现状与成因

民俗文化大多产生于农村生活与生产实践活动,来源于农民群众的创造,是广大农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农村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土壤”。民俗文化建设在农村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群众基础,因而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农民知识技术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也造成了不少问题。

2.1 民俗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2.1.1 民俗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村民社区生活更加丰富 许多农村社区以民俗文化为依托平台,探索创新传承民俗文化的新模式,打造多样化的文化传承载体,建设农村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如创建秧歌、舞狮、戏曲、锣鼓、刺绣、龙舟等兴趣小组,举办粮食或特色农产品文化节、花灯节、民俗节等,以多样的方式和各类活动增强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以小带大,助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并依托地区文化优势,激活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在农村民俗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文化活动的农民越来越多,文艺表演增加,各类与传统民俗有关的活动吸引了农民的加入,农民生活方式更加科学和健康,联系更加密切,农民在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2.1.2 民俗文化促进了农村社区营造,农村和谐社区建设有效推进 社区营造是新时期改革社区治理的新方法,自农村民俗文化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政府层面积极支持,村干部和各界志愿者耐心指导和服务,有不少农村在促进农村文化氛围营造的同时,也激发了民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更多的居民开始关注农村社区建设,农民积极参与解决社区公共问题,为文化活动的举办建言献策,自治水平提高,党员与群众的关系也进一步改善,在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农民社区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社区向心力进一步提高,和谐社区建设得到推动。

2.2 民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民俗文化建设氛围不足,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建设存在参与群体类型单一且固化的问题,导致居民参与人数少、参与积极性不高,整个社区民俗文化氛围不足,未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虽然在社区民俗文化建设中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村民,不少老年人愿意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但大多数年轻人缺乏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对此类社区活动兴趣不高,而社区没有对全体居民进行针对性宣传,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社区民俗文化的系统性传承及社区文化认同[1]的形成,容易形成文化割裂,也不利于整个社区集体意识的形成。

由于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内容不感兴趣,参与活动方案讨论的积极性就不高。有不少居民由于年龄较大或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民主自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了解协同治理的意义,认为社区活动与自己无关,一切由村民委员会统一安排调度即可,便无心参与村民大会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活动。

2.2.2 社区民俗文化活动成效有限,居民文化权利未得到充分保护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活动数量不断提升,但针对性与专业性不足,大多是娱乐性、体验性活动,教育意义和效果不明显。大多数情况下投入了较多人力、物力资源,但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活动只具有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娱乐居民的表层作用,没有达到培养传承人、教育全体居民、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居民认同感的成效,社区整体文化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仍停留在充实居民业余生活的表面,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未得到落实。同时,社区举办的讲座与培训活动质量不高,大多数是村民作为志愿者进行知识传授,无法做到及时的知识更新,无法适应时代变化和年轻人需求,不利于传承工作的长效开展,民俗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足[2]。

农村社区所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无法覆盖全部民众,尤其是残障人士或其他弱势群体,诉求得不到回应,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和社区教育的机会被剥夺,作为社会公民的文化权利受到损害,无法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2.2.3 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文化资本无法有效转化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建设工作局限于社区内部,未对外部社会形成辐射效应。民俗文化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这就需要文化的市场化,即发展文创产业和民俗旅游业,而大部分农村社区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注重民俗文化传承,却忽视了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未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创产品或文化旅游项目,这样就无法实现民俗资源的经济效用,没有充足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动力;缺乏发展活跃的民俗文化产业,农村社区居民也失去了参与渠道,进而无法认同民俗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3 民俗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

2.3.1 宣传动员力度不足,文化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农村居民参与意愿不强、参与人数较少且参与年龄群体单一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社区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宣传手段单一且无法辐射年轻群体,或教育内容不够深入,不注重培养居民参与协同治理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民俗文化建设工作情况、不具备传承民俗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社区工作者与时俱进,转变工作观念,充分运用多种新媒体进行科普与宣传教育,营造民俗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一部分农村居民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对个人文化需求缺乏充分认知或对文化活动的意义缺乏认同,导致可能大部分文化活动都无法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另一部分农村居民虽然有个性的文化诉求,但其意见得不到采纳,导致社区提供的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不符合该类群体的文化需求,这可能是由于社区工作者调研工作不到位或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农村居民意愿无法有效进入社区决策层,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只是由管理者提供,供给数量达标但质量不高或不符合居民意愿[3]。供需不平衡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还会损害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农村社区的身份认同,不利于后期活动的宣传与开展。

2.3.2 民俗文化建设人才缺乏,民主反馈机制不健全 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收效甚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居民与社工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力有限。社区工作者人数少、工作任务繁杂且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社工知识,只是将社区工作作为日常任务,而没有充分理解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的意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使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专业指导,在社区民俗文化活动开展中就会出现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的情况。不少普通村民有参与意愿,但没有专业的培训和引导,无法在活动中提升自己。虽然农村社区会定时举办文化讲座,邀请专业人员授课,但效果有限,无法提供常态化指导。这就需要农村社区加强基层社工教育培训,上级加强考核与提升社工待遇,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多方面提升社工水平。

文化供需不平衡、协同治理动机不足、文化活动成效有限、居民文化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区缺乏科学的民主反馈机制,居民与社区工作者无法良性沟通,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脱离群众,无法及时得到改进。民主反馈机制的缺失,一方面在于社工队伍专业性不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在于基层社区工作需要上级专业政策引导,但缺乏合理有效的、尤其是关于社区民俗文化建设以及农村居民自治的法规与政策供基层贯彻落实。

2.3.3 招商政策与平台不完善,将文化资源转为资本的理念缺失 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化资本的有效转化,不仅需要社区提供场地和文化资源的支持,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引导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即政府的资金资助与市场监管。许多农村社区不仅没有上级相关的招商政策与法规支持、缺乏招商的相关权限,而且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没有形成完善的招商平台和基础设施,导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严重受限。

农村社区缺乏民俗文化产业,是由于村委会、乡政府乃至上级政府部门缺乏对文化资本理论的认识,而社区工作者也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理念[4]。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需要社区领导有文化发展视野,文旅产业规划和长效良性发展都需要专业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需要地方政府简政放权,树立协同治理和多元参与的理念,共同促进农村社区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3 民俗文化建设的路径建议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需要多方合力,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文化企业等多元主体要协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完善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文化资本有效转化,农村民俗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3.1 营造社区治理的文化环境,保障村民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即公民获得文化和教育的权利。社区文化权利包括享用文旅资源,参与社区教育、文化娱乐活动以及文化治理的公平机会。文化权利具有自由性和多元性。将文化作为一种权利,重在强调其法律地位,即提倡保障每个人公平享有文化服务与文化资源,公平地发展自身的文化潜能,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5]。

首先,要了解属地居民的个性特征与文化诉求,营造传承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政府及社区可以组织召开以地区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或村民大会,了解村民想法,激发村民自主性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愿,共同挖掘文化历史,讨论文化保护的新途径。乡村志愿者可通过调查、搜集民间文献、走访当地老人等方式,挖掘民俗文化历史记忆,收集整理原始材料、汇编历史档案[6];还可以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拍摄剪辑,制作民俗文化发展历史的影像宣传纪录片,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学校播放,拓展民俗文化教育传播渠道,通过社区宣传栏、社区广播电台、网络公众平台等媒介帮助居民了解和学习民俗文化;通过设计文创产品和举办相关社区活动,如社区节庆、文艺展演、爱心义卖、社区教育讲座[7]、乡镇展演等方式活跃村民文化生活,让村民参与到文化传承中,让民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提高新闻报道的等级,扩大覆盖面和传播范围,提高报道频率,增强文化品牌影响力,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农村社区共同体。

其次,农村社区工作者要提升对村民文化权利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做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积极了解村民想法[8],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文化诉求,并据此调整工作与服务方案,营造人人热爱民俗、自觉将民俗融入生活、社区营造民俗文化传承环境的良好风气,尽可能照顾到所有群体的文化诉求,及时做好跟踪服务,搜集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决策过程,注重居民民主参与,使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尽可能与居民文化需求相匹配,同时营造使全体村民具有公平参与机会的文化活动平台,从而保障村民文化权利,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2 激发多元主体共享动机,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协同治理理论由公民治理理论发展而来,不仅强调决策要体现公民群众的意愿、建立民主代表制度,而且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过程,即主体与治理权威的多元性;提倡政府建设与职能转变[9],增强治理系统的协作性、协调性与动态性,同时要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要求政府在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地将管理权力让渡给其他治理主体,包括基层社区居委会及党委、民间组织和企业[10]。该理论认为通过多方参与,能提高治理效率和满足多方诉求,同时降低治理成本。社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基层力量充分发挥作用,这就决定了单靠政府无法实现建设目的,因此必须发展社会组织[11],激发居民自主性,促进各方合作,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2]。

首先,要多方参与,加强互动,良性合作,增强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政府制定有利的政策和法律,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健全硬件设施,如地方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普教育基地等;通过引入学会、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借助共青团、工会、妇联、文联等非政府性社会团体的力量,提供社会资本、专业规划、技术协调和智力支持;培养非遗项目传承者、专业志愿者队伍及社区营造人才[13],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和推广,激发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将民俗文化融入社区治理,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号召居民建言献策,培养居民主人翁精神、公民意识和文化自觉,多方共建农村社区文化品牌,进行“最美传承人”评比表彰,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平台,促使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化保护和社区建设。

其次,要构建与完善“村党委领导、乡政府指导、村委会民主管理、村民志愿服务、社工专业化辅导、社会组织人力与资金支持、企业协同参与”的一体化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体系。由于各主体的资源、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相互依赖,各自发挥力量进而激发社会活力,共同保护民俗文化资产。这一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培育,离不开整个社会志愿精神的高度弘扬和对村民主人翁精神的广泛激发。

3.3 增强激励措施和领导力,促进文化资本转化

文化资本泛指与文化或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或无形资产。文化资本具有区域性、继承性和转化性。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相对应,更多强调文化资源的经济作用,即通过将民俗文化等转变为市场资源进行生产与消费、发展文化旅游或文化创意产业来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用。该理论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文化资本,社区民俗文化资源需要通过积累、传承和开发才能转化为社区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社区经济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

首先,政府要增强领导权威和政策执行力,加强监督和管理,构建公平合理、竞争有序的民俗文化市场环境,扶持文创文旅重点项目,做到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和谐统一,保证民俗文化本真性至上、完整性传承和可持续性发展,保证文化市场公平有序,保障文创产品的质量和文旅产业的良性竞争,通过民俗资源的市场参与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促进社区文化认同的构建。

其次,要在政府引导下科学合理地发展民俗文化产业。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更多鼓励与扶持政策,提供资源支持,联合旅游景区,共同举办民俗文化推广主题活动,借助民俗资源,“以民俗文化为媒”招商引资,融合数字科技,打响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开发,构建文化产品销售和服务体验平台[14]。乡政府和村委会可借助特色“购物节”进行民俗文化推广,探寻历史记忆;通过情景演出、互动市集体验等方式进行文创产品的展销;还可以鼓励文化街区进行民俗主题店面设计和宣传,评选“最美店家”并进行表彰,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地域文化代表性、扩大影响范围、形成品牌规模效应,促进当地特色文旅产业开发[15],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进而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发挥民俗文化资源的最大价值。

4 小结

农村文化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多方的努力。农村居民提升文化自觉,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协助,文化企业提供产业合作,社区提供文化场馆和组织文创活动,党员和志愿者发挥模范带头与志愿服务作用,传承者不断培养传承人,才能将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保护好、发扬好,民俗文化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社区民俗文化建设是传承民俗文化、促进农村社区营造的可行方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因为每个农村社区的地理经济条件、民俗文化资源各具特色,居民素质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农村社区内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模式。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弘扬民俗文化、以民俗文化为媒介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发展及农村社区共同体建设,进而助力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要结合当地实际和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居民社区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