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小改变,活力大展现
——小学高年级语文多元化作业设计策略

2023-08-15戈丽静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范仲淹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竹节作业语文

戈丽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范仲淹实验小学

随着2022 版新课标的颁发、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业的分层有效设计成为教学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从知识衔接、能力培养、身心发展等多个维度考虑,有效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促成学生技能技巧的形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思维和想法,突破传统作业中大量抄写类、习题类的作业,注重设置色彩更加鲜明的语文作业,丰富作业内容,加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性、绘画性、探究性和表演性等个性化、生活化的创新作业,引领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手去创造,用心去体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业任务中,全面推动学生完成作业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立足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实验型作业,立足科学思维培养

实验型作业是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非常重要的作业模式,学生在课堂中时常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不容易产生兴趣,而构建实验类型的作业,以实验驱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全面调动出来,引领学生对实验展开探索,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完成学习目标,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稚子弄冰》的相关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试着去理解诗词含义,想象诗歌中描述的情景,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并从中领悟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的情趣和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大多学生都对诗词含义和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笔者适时通过古诗内容布置“实验类作业”,立足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并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如在教学《稚子弄冰》一诗时,布置如下作业:结合古诗内容和含义展开科学实验,制作冰块,并结合彩线穿起来当钲。并用家长的手机对实验过程进行拍摄,发送给老师。让学生自行参与古诗中孩童的趣味活动,体会其中孩童的心情。

在这其中,我还鼓励学生自行创新,创设各式各样有趣的实验,立足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有学生将一个塑料盆中灌满了水,将其放在了冰箱中,在一段时间后结成了冰,学生利用针和小锤子对冰块进行了穿孔,并将其连接了起来,除此之外,学生在冰块中浸入了颜料,染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漂亮极了。还有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利用剩余的冰块制作了冰镇饮料,有学生利用模具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冰块,并将其串联在一起,充当乐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学习的热情必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必然显著提高。

而在学生完成这一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与家长沟通好,促使家长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实验性的作业由于本身的趣味性,学生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在汇报过程中,大家也都乐于参与,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因此,实验类作业的设计不仅能让学生亲身感知作者童年的乐趣,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绘画型作业,启发学生大胆构思

绘画型作业主要是让学生结合文章中对剧情的刻画采用绘画的方式将其直观呈现出来,加强了作业的新颖性以及趣味性,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在创作时融合课文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将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实现学生全面提升和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一课的相关学习中,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征,并欣赏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与精神。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我设置了绘画类型的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绘制漫画或连环画,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一故事描述下来”。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再次感知文本内容,更加深入地了解汤姆的性格特征,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与巩固。

在这一过程中,我及时为学生拓展了相关资料:关于汤姆·索亚历险的动画视频材料、图片材料等,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启发,让学生对汤姆的这一人物进行深度分析,并大胆构思与想象,使学生更好地创作。例如,有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对汤姆的形象进行构思:“聪明机灵、无所不能、胆大妄为、顽皮好奇且无拘无束”。我引领学生对汤姆每一次的历险历程进行详细的勾画,在笔记本中撰写每次的冒险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冒险经历联系在一起进行“连环画”创作,也可以在其中抽选一段最喜欢的冒险旅程进行漫画创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这一项目。在学生创作完毕后,我在班中开展了作品展览和小小故事会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促进学生交流分享。

通过这种立足绘画类型的作业设计,将学生的审美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选取重点情节,用绘画语言大胆创作表现,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展现绘画才能,提高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实现学生素养提升。

三、操作型作业,促进实践能力发展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操作型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注重实践探究,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课文内容与手工操作的作业充分融合在一起,不仅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手工创作的乐趣,有效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有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语文学科的魅力,为学生技能与知识的发展提供帮助。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一课的相关学习中,本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读懂“我”因为玩竹节人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感受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乐趣。笔者结合课文内容立足实践操作性作业设计“结合课文内容制作竹节人”。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入研究文本,亲身感知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乐趣,并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拓展制作的材料,例如,在没有毛笔杆的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替代呢?学生讨论后,觉得可以采用其他木棒、塑料瓶等工具制作“竹节人”,提前将制作竹节人的工具准备好。在制作竹节人的过程中,我引领学生将课文中制作竹节人的流程用表格的方式梳理出来,然后结合其流程制作竹节人。在这一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竹节人”进行创新,创设出各式各样的竹节人。除此之外,我觉得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拓展竹节人作品,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在学生创作完毕后,我在班中进行了竹节人比赛,比赛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选美比赛,另一种是战斗比赛,其中选美比赛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意见评选出最有设计感的竹节人,而战斗比赛就是斗竹节人比赛,最先倒下的一方视为失败,坚持到最后的一方视为最终的赢家。

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乐趣,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通过这一系列玩转“竹节人”的实践操作活动,让课文中的竹节人“活”了,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把握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巩固,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表演型作业,深化学生学习体验

新课标还倡导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学校艺术节活动的情境贯穿,以“表演课本剧”为任务驱动,设计表演型作业,让学生对课本中的人物、剧情进行深度分析,对情节、情境展开表演和模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且学生对这一类型作业的参与兴趣也较高,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以及个性特征设计作业,让学生展开角色模拟与课本剧表演,在表演情境中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猴王出世》一课的相关学习中,本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晰石猴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石猴形象,感受石猴勇敢顽劣的特点,并从中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基于此,我为了巩固并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设计了“以小组的形式探寻文章人物形象,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剧本撰写,展开角色扮演”这样一个作业。我引导学生将《猴王出世》中的猴王和《西游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想一想孙悟空是什么样子,并综合文章中关于石猴特点的描写,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在脑海中描绘石猴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我为学生拓展关于《猴王出世》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观摩其中猴子的表现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之后鼓励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根据文章内容自行分配角色,让学生研究自己所要表演的这一人物,做一做人物介绍卡片,然后再进行统一的交流探讨,从而更好地进行角色模拟。在学生完成这一作业任务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角色分析、想象、创作。之后,教师可以抽选一个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展开表演,并在这一过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与鼓励,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立足多元化作业开展,拉近学生与文本中人物的距离,并有效增加学生对古典名著《西游记》的阅读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创设表演类型的作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章内涵,充分感知人物形象,给予学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建设。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语文作业的深度思考,不断探索,设计趣味性较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作业内容,并从中完成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欲望。这一系列“多元化的开放型自主语文作业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价值,还能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让学生通过丰富充实的语文作业去主动探索语文知识,并连通书本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桥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舞台,感受自我创造的快乐。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打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壁垒,有效统整学生的科学、美术、劳技、艺术人文等素养,以真实的任务作为问题驱动跨界学习,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竹节作业语文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廖瑞霖:竹节人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