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学习支架的运用研究

2023-08-15肖贞红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

教育 2023年23期

肖贞红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

一、研究背景

阅读素养是小学生必备的重要素养,是个人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知识的扩充,智能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健全,学生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能力随之增长,使其在成年后能迅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当设计学习支架,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建构意义,最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中年级阶段是由低年段向高年段发展的过渡,是阅读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阅读素养大多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形成。使用好教材,适时适度地补充阅读,以支架理论优化小学阅读教学,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使学生顺利地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文本主题,发展语文思维,体会人物情感,学习语言表达,从而提高阅读素养。

我们知道,“支架”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承载、联结等。从力学的角度上讲,一个支架是否能够正常发挥功能,关键要看其支点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学习支架”而言,也应当如此。找准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并以此为支点,搭建一个高度合适的“脚手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边缘,并获得新的发展高度。这是一个真正能起到支撑作用的位置,也能为学生提供其真正需要的帮助。如果支点设置过高,远远超过了学生可能达到的高度,学生连这个“脚手架”都上不去,更何谈去尝试新高度?如果支点设置过低,学生也会因为缺乏挑战性、学习动力不足而得不到充分发展。在一个合适的支点上搭建的“脚手架”,应该是学生“踮起脚来”,“跳一跳”就会摘到果实的高度。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和学习内容适时适量地搭建“学习支架”,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过程

找准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并以此为支点,搭建一个高度合适的“脚手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边缘,并获得新的发展高度。应该根据学情和学习内容适时适量地设计“学习支架”,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一)梳理课后习题,看见支架

统编版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承载着语文素养,是一个大功率的学习支持系统。它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具体化,并把这些语文素养的基本“因素”有机嵌入各册、各单元及各课中。从把握语文要素到提升语文素养,如何促进学生在这两者间架构起合宜的学习支持系统?抓住课后习题是关键。课后习题全面聚焦语文要素,并整合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表达积累等相关领域的学习,并且延伸到生活实际,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枢纽,发挥着目标导向和评价反馈的重要功能。因此,抓住课后习题,就能探寻到学习支架的逻辑主线。

课后练习题作为学习支架,其显性的呈现方式基本有四类,明确提示着学习内容。

第一类是问题式支架,一般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为自主理解提供方向,并启发思考。如《灰雀》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要求“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课后第2 题,要求通过人物的语言,猜测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课文没有直接写小男孩捉走了灰雀,这是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的阅读难点。若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就需要关注人物对话,从列宁和小男孩对话中猜测人物的内心活动,读懂文章隐含的意思。

教学时,以两个高阶思维问题推动教学。问题一:灰雀到底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男孩捉走了?从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找出理由来说明。问题二:默读第3~10 自然段,猜一猜:在对话过程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心里各自在想什么。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始了“自读圈画——思考表达——师生交流以建构意义”的阅读之旅。

第二类是图表式支架,一般用表格、图示等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并建构一个清晰简约的学习地图。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第2 题: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还有《漏》课后习题3: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第三类是范例式支架,如《我们奇妙的世界》课后习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提供了文中的范例,给学生表达提供了借鉴。

第四类是任务式支架,如《赵州桥》课后习题:“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这是实践性较强的特定任务。

(二)探寻方法过程,细化支架

方法,是学习的方法、方式和策略;过程,是学生经历知识、能力、素养等形成的过程。恰当的方法能促进“过程”的充分展开,而学习过程展开得越充分,学生个体就越能深刻领悟方法,进而实现自主建构。当庞大的课后习题系统分解到每一篇课文中,就意味着语文要素要课课落地,教师应细化学习支架,充分展开学程,夯实学法。

1.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方法与过程

教师一般会依据课后题制定教学目标,课后习题显性的内容逻辑已经规定了“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师相对明确,但方法与过程逻辑的隐形存在,致使教师对于“怎么教”,尤其是学生“怎么学”相对模糊。

比如,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结合课后第1 题“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为了让“方法”和“过程”显现在教学目标中,可以采用填空的方式,倒逼自己从“学生怎么学”的角度再思考,知道课文是从海底很宁静、动物的声音和活动方式、植物差异大、丰富的能源这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

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学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又在三年级下册掌握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联系这两个学情,教师就可以补充“方法”:灵活运用找段落中关键语句的方法。融入“方法”和“过程”的学习支架才是完整而明晰的。

2.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方法与过程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学目标中一旦有了“方法和过程”的定势,教师就会努力促进学习过程的充分展开。

《海底世界》一课,为了落实“灵活运用找段落中关键语句的方法”,教师细化支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的景色和物产的呢?我们先来找每一段的关键句。”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找关键句的方法,学生大多回答:“找总起句。”接着,教师以学定教,让学生运用“找总起句”的方法去找第2~6自然段的关键句。在独立学习后,教师安排了小组讨论:每个人交流找到的关键句,如果意见不统一,一会儿提出来。果然,学生对于第3 自然段的意见不统一。

“找关键句的方法原来不止一种”,这是学生新的建构。从引导学生联结旧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积聚问题,到全班分享,解决问题。“联结”“合作”“分享”,教师层层打开支架,细化了课后习题的助学功能,在充分而完整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加速了知识和能力的顺应。

(三)发展高阶思维,优化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审辨性、创造性、批判性等高阶思维的加入,学习支架的建构就可以以高阶思维发展为核心进行优化。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中首次出现的文言文,根据课后题“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可以知道学生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在落实这个目标时,教师大多会提供“范读”“跟读”“自主朗读”的学习支架。

我们可以优化这种较为简单的学习支架,基于高阶思维发展,努力实现多维度整合,把“读好”和“读懂”相融,把“读好”和“会读”相连。

1.引向“整合”,建构“会读”支架

针对“读好文言文的停顿”,学习支架搭建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教师带读后,学生发现在“群儿”“一儿”“众”“光”“儿”这些表示“谁”的后面要停顿。

第二步,教师出示关于“足跌”和“没水中”两张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足跌”是不小心摔倒了,和“没水中”是先后出现的两个动作,由此让学生明白,连贯动作间也需稍作停顿。

关键的是第三步,教师引导:文中还有一句话也隐藏着连贯的动作,赶紧找出来读一读。这句话就是:“光/持石/击瓮/破之。”

以上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单纯为了达成“读好”,而是在引导学生发现读好停顿的两个办法,一是“谁/怎么样”句子成分间的停顿;二是“连贯动作”间的停顿。整合了内容和方法,学习情境变得复杂了,学生就启动了较高层级的思维活动,学习支架自主生成,既“读好”了文言文,也逐步走向了“会读”文言文。

2.指向“辨析”,建构“读懂”支架

辨别和分析,是一种审辨思维,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同化和顺应的空间。语文学习中可以针对某个内容,确定辨析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即突破了理解的难点。

教学《司马光》一课,当学生会读“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后,教师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学生朗读后产生疑问:第一句停顿很短,第二句停顿较长,并引发辨析点:“课文为什么不用逗号,停顿这么短促呢?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用一个关键词来说明原因。”并提示学生原因不止一个。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整理,交流原因。

抓住“三个连贯动作”这一句子特点,讨论“为什么不能加逗号”的理由,这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某一概念或事实,优化了“读懂”的支架,感受到了司马光急中生智的鲜明形象。

3.挑战“评价”,建构“创见”支架

课堂中,我们常常会让学生尝试“评价性理解”,这既能检验学生是否全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能促进其深化理解,还能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进入“再创造”的领域。

比如,教学《灰雀》一课时,对应推进教学的问题:“灰雀到底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男孩捉走了?从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找出理由来说明。”设计了语言支架,让学生先依据阅读线索找出重点,再通过对文本信息进行解码、推测等加工,形成判断的理由,最后运用语言支架把阅读思考的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

借助这个简明清晰的语言支架,学生从文章中找到证明自己看法的具体语句,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合理推断,“提炼关键词”“说理由”促进“解释”“评价”“创见”等,有理有据、通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关注学科素养,活化支架

所有学科都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整合了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育人价值要素的,并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可见,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构建、提供相关学习支架,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个体学习支架的重构,获得语文关键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提升。

教学《赵州桥》一课,课后习题“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创设了更具综合性和复杂性的任务:“请你做一回小导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介绍。”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引导学生搭建了不同的支架,最终,借助支架,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做小导游的任务。

在之后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时,教师依据要求,给学生安排了任务:“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并搭建了组合式的学习支架。任务需小组合作完成,当学生积极参与到共同体的知识建构时,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更概括,学习动力会更强。

在“做小导游”“做讲解员”等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习支架最具迁移的活性。它整合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力,增进着课堂互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或作品展示,或亲身演绎等都是他们以主人的姿态与课文内容、言语方式、价值意义等发生深刻联系后获得了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见证,是学习支持系统自我建构的重要过程。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支架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有力手段。支架的设计有其特有的要领,哪一个教学环节来为学生搭建支架,是值得每一个教师仔细思量的。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人,他们某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处于该时期的孩子,某种学习能力的发展或者掌握某种阅读方法,既感到容易又能很快学会。由于支架的特征是基于最近发展区,支架具有暂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因此支架的选择要基于学情,基于学习内容,受环境条件和教师自身素养等多方面的限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置的支架是动态的,必须根据教学推进情况适时增减、修改支架,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完成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