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为本位,让幼小衔接“软着陆”
——“成长好伙伴”小学低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2023-08-15刘冰冰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二小学

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软着陆活动课儿童

刘冰冰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二小学

一、案例背景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坚持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而早在2018 年上海市教委研制《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初心就是促进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在上海市教委的推进下,奉贤区成为上海市首批“小主综”推广示范区,学校也成为区首批试点学校,于是学校的一年级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箱包 大世界》应运而生,“成长好伙伴”作为其中的一个单元主题,关注“我与自己”这一维度目标。在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多元成长的新成长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围绕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已有课程资源,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展主题式的“大单元”实践课程开发,在探索中关注五育融合的学习机会,创新课程的实施机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本案例学习主题分析

(一)主题概述

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强调从儿童生活出发选取主题,围绕“成长好伙伴”主题设计活动,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比一比、玩一玩等各类活动创设综合学习经历,践行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初心”,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更好地过渡,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表达自己,尽快了解班级的小伙伴,从适应到融入小学生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主题目标

本案例的目标不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科知识的自然融入,学习知识不是直接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在目标的设定中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活动经历,因此形成以下活动目标:从互相介绍和性格特点中,深入了解身边的新伙伴;认识自己和伙伴的身体特征,在绘画自画像和制作旅行卡牌中增加了解;参与集体挑战活动,学会合作,加深互相了解;懂得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夸夸自己的好朋友。

(三)活动背景

1.学生学习背景:一年级学生的小肌肉与大肌肉运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协调性较好,能够合作完成游戏;语言表达进入发展期;认知方面,空间感、想象力增强,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注意范围狭窄;在情绪发展方面,有学校、同伴、教师等社会因素引起的情感开始占主要地位,但道德行为尚未稳定。同时,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

2.活动资源背景:本课程的设计在开发组成员教师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校已有经验基础,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资源,融合学科教育、德育教育,开发《小箱包 大世界》活动手册、手机端课程小程序(家长、教师)、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素材,教师自制PPT、家长资源、校园整体资源等。

3.教师实践背景:所有执教教师为一年级语、数、英教师,对于小学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上好,处于边实践边摸索的阶段。采用“双师”制上课模式,每节课两个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做到及时补位,提高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三、本案例的学习活动与实施

本案例通过儿童熟悉、喜欢的形式,贴近儿童的兴趣与需求,基于儿童的问题发展,开展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个别化差异,注重在做做探探玩玩中完成主题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好伙伴”主题下多个维度的延展,关注每一个目标与内容的层次递进,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儿童在表达、交往经验等获得连续与协同发展(见图1)。

四、关键过程与学生的活动表现

(一)写一写,找一找,你的名字最独特

这一主题活动开始时,一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小学一个月有余,孩子们非常希望尽快熟悉集体中的每个同学,“旅行点名册”的活动就基于学生的问题发展需求应运而生。

通过书写自己的名字、分享名字的含义、详细地介绍自己、和小伙伴对暗号这四个任务,向小伙伴介绍自己、交流自己名字的特殊意义、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察寻找与自己“很像”或“不一样”的小伙伴,在互动交流中,认识了解新同学,也让新同学认识自己。

在这个活动中,四个任务层层递进,孩子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含义,到了解同学的名字、兴趣爱好等,从关注自己、表达自己,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积极地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也在管理自己的各种行为,初步形成了对所在班集体的归属感。

(二)比一比,画一画,你的样子很特别

“猜猜我是谁”这一活动,是从儿童的兴趣和体验出发,延续上一个活动的目标开展的实践体验类活动,在以下三个任务中促进孩子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交到好朋友。

在“和小伙伴比一比”的任务中(见图2),传递“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建立喜欢特别的自己的情感体验,也知道欣赏他人的独特。在“画一张自画像”的任务中,孩子们肆意地创造和想象,自信地表达感受和认知。在“猜一猜他是谁”的任务中,展示自己的自画像,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见图3)。

图2

图3

在两个课时的活动中,学生经历了比较、操作、绘画、表达等多种体验,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不要求学生做到十全十美、千篇一律,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不同的评价,坚持“结果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体验才是最好的结果”的教育观,让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释放天性,在活动中完成对集体伙伴的自主建构和认知。

(三)玩一玩,赛一赛,你是我的好伙伴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体验方式,尤其是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习惯于幼儿园时期以游戏活动开展的学习活动,在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游戏任务,能够帮助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建立更好的过渡。

在“你做我猜”小游戏中,通过比画动作猜词语,比一比哪组猜得快、猜得准。在“气球运输赛”小游戏中,两人背靠背运气球,比一比哪组运的数量最多。老师们在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场地,提供气球,协助分组,并做示范(见图4)。

图4

在两个课时左右的游戏开展过程中,加油声不绝于耳,当然,也常常会有惋惜的叹息,或不服气的倔强。但笔者没有看到孩子们互相埋怨,哪怕气球在运输中掉了或破了,他们都会按照规则重新来,不必刻意引导,他们既能遵守规则,也能互相理解。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信任并尊重他人,也使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氛围更加融洽,凝聚力也就更凸显。

(四)想一想,夸一夸,你的优点值得学

经过了多个活动,孩子们也需要静下来思考在这几个活动中的收获,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因此“优点大发现”这个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的舞台。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首先寻找自己的优点,然后借助活动手册中的支架,夸夸小伙伴的优点,并尝试说出具体的事例。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在讲台上自信且流利地表达,需要勇气,更需要沉稳。

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表达能力强的能够非常清晰地完整表述,一般的学生经过老师的提示,也基本能说出来。当然,也有比较内向羞涩的,或者上了讲台就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孩子,或是声音太轻,或是思路混乱,但不管怎样,只要肯迈出第一步,就是一次进步,都是值得被肯定的。

围绕“成长好伙伴”这个主题开展的四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相互关联,老师们能够站在儿童的视角,给孩子们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支架、游戏环境,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提供丰富综合的学习经历,让他们更快地融入集体,喜欢同伴,进而喜欢小学的学习氛围,让幼小衔接润物无声。

五、活动效果与反思

在“成长好伙伴”这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单元中,笔者以儿童为本位,从刚进入一年级孩子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发展出发,创设贴近孩子生活世界的情境,在“做做玩玩说说”的活动中,引导他们认识并发展自我,逐步实现经验的扩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提高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在探索实践中,也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儿童本位、自主建构:在综合活动中凸显核心素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谭轶斌曾指出:“课程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满足儿童的需要。”在新时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核心素养也更多地强调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而学科课程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直接任务,综合性、实践性无法更好地体现。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而更多遵循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面向儿童真实生活世界的课程。能够让儿童在综合活动中充分地创新实践。在本活动课案例中,活动的设计是由学生的问题发展而定;活动与活动、任务与任务之间层层递进、相互关联,都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不限的,可以是学校、家庭、网络等,每个人的答案都可以不同,在实践中创新;互相尊重的师生互动让课堂会呼吸、有生命;在学做融合中,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关注学生的成长潜在性,促师生新成长。当然,在本综合活动课推进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否都恰到好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毕竟很少能有活动课程在实践之前就考虑全面,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推进情况进行修改、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多元成长、立德树人:在经验扩展中实现幼小衔接软着陆

教育进入新时代,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多元成长。而作为刚踏入小学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都非常强,如何在小学更好地激发他们的能力,不仅需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来学习学科知识,更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补位。本案例中,学生在制作名字的思维导图时,激发想象力,助推思维发展;在画自画像中激发创造力,落实美育;在游戏中,建立信任与友谊,蹦蹦跳跳中激发生命力,落实德育;在夸夸他人中,学会尊重别人,发展自我。通过一个个任务的达成,在观察、画画、记录、表达等过程中,让“五育并举”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也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双师制”作用,让师生在实践中互动更默契?受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限制,如何合理控制学习任务的难度,使课时安排更加合理?如何更好地挖掘学校德育资源、学科资源,使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课程”中等。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课程变革更趋向综合性、实践性。而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我们,更应该跳出“教育”看“教育”,在探索融合的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把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在实践探索中坚守立德树人、坚守五育并举,以儿童为本,促其在新时代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软着陆活动课儿童
留守儿童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