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化区金海路整治工程方案设计

2023-08-14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海路人行道交叉口

李 松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192

2020年9月27日,机场快速路南延工程以及轨道交通3号线鄞奉段(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正式通车,对促进奉化加快融入宁波市中心城区、有效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奉化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金海路站)》,区域总体定位为宁波南部门户枢纽,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引爆点,配套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复合型城区,规划打造“一带、双核、三轴、四区”的整体空间布局[1]。

金海路不仅是片区发展主轴,而且依托轨道站点、客运中心和宝龙广场等也成为了片区综合服务核心。现状金海路由于交叉口渠化不到位、机非隔离不彻底等原因,不仅交通高峰期间拥堵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现状道路存在比较严重的病害,导致道路服务功能较差、与周边区域的定位不匹配。随着金海路沿线地块陆续完成开发,周边区域的发展急需金海路整治予以支撑。工程的建设不仅是缓解拥堵、改善交通安全的需要,而且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工程的建设必将对区域的快速化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

1 工程概况

金海路整治工程起点位于金钟路与金海路交叉口,终点位于金海路机场南路交叉口,道路全长约2k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工程内容包括断面改造及交叉口渠化、管线扩容、路面改造、桥梁改造以及全线景观提升等。

图1 工程范围示意图

2 建设条件

2.1 现状及相交道路

现状道路以瑞峰路为界分为两种断面形式,金钟路~瑞峰路段现状标准断面宽度为44m,采用双向六车道机非混行,外侧为人行道,具体断面布置为:4.0m(人行道)+13.0m(机非混行车道)+10.0m(中央分隔带)+13.0m(机非混行车道)+4.0m(人行道);瑞峰路~机场南路段现状标准断面宽度为36m,采用双向六车道机非混行,未设置人行道,具体断面布置为:13.0m(机非混行车道)+10.0m(中央分隔带)+13.0m(机非混行车道)。

现状道路为水泥路面,由于日常养护不到位,道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裂缝、坑槽等病害;人行道路面砖破损状况普遍,沿线设施陈旧。交通组成以客运为主,客货混行,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较严重,主要原因为交叉口渠化不到位,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

2.2 现状河道及桥梁

工程范围内有四条相交河道,均为中小型河道,无通航要求。现状道路均以桥梁形式跨过,桥梁已预留了远期向内拓宽的条件。根据桥梁检测报告,现状桥梁均需进行处理。

表1 现状桥梁一览表

3 功能定位及建设规模论证

3.1 功能定位

金海路是宁波市奉化区最重要的主干路之一,该路是连接奉化城区与火车站、沿海三镇、滨海新区、阳光海湾最便捷的一条道路,同时,也是金海地铁站区块内三横四纵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承担的主要功能有:

1)是奉化主城区与高铁站以及沿海三镇等东部区域连接的重要交通性道路,承担中长距离交通功能;也是金海路轨道站周边三横四纵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片区内的短距离交通功能。

2)是奉化客运中心交通集散的主通道。

3)是奉化主城区的东部门户,是展示奉化形象的景观大道。

3.2 建设规模论证

采用四阶段法对金海路各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下表。

结合通行能力分析,对不同建设规模下道路的负荷度进行计算。

表2 单向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表3 不同建设规模下负荷度计算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金海路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规模时,可满足三级服务水平的要求,因此本次金海路整治工程基本建设规模为双向6车道。

4 工程方案

4.1 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交通量预测:20年;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机动车道荷载标准:城—A级;路面结构计算荷载:双轮组单轴100kN(BZZ-100);净空高度:机动车道≥4.5m,行人及非机动车道≥2.5m;暴雨重现期:P=3年[2-3]。

4.2 总体方案

1)路线走向及方案概况

金海路整治工程西起金钟路,东至机场南路,全长2068.867m。本工程为现状道路整治,道路沿线用地已经按照规划进行控制,因此本次工程路线走向与规划保持一致。纵断面设计以拟合现状高程为主,兼顾沿线地块排水及河道行洪需求。

图2 方案总体平面布置图

2)标准横断面

根据现状道路横断面形式不同,金海路整治工程采用两种标准横断面形式。

(1)金钟路至瑞峰路

图3 标准横断面图(金钟路至瑞峰路)

现状道路宽度为44m,中央分隔带宽10m,布置为双向六车道,机非混行,外侧为人行道。整治后维持44m道路宽度以及双向六车道的规模不变,通过压缩中央分隔带的方式做出侧分带,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同时,考虑该段现状道路北侧为临近店铺,考虑到行人出入店铺以及管线布置的需求,具体布置为:(北)4.0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1.5m(侧分带)+11.0m(机动车道)+3.0m(中央分隔带)+11.0m(机动车道)+2.5m(侧分带)+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南)。单侧机动车道按照3×3.5车道布置,路缘带0.25m。

(2)瑞峰路至机场南路

现状道路宽度为36m,中央分隔带宽10m,布置为双向六车道,机非混行,外侧无人行道。整治后双向六车道的规模不变,通过压缩中央分隔带的方式做出侧分带,实现快慢交通分离。同时,在非机动车道两侧新建人行道,实现全线人行道贯通。具体布置为:(北)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5m(侧分带)+11.0m(机动车道)+3.0m(中央分隔带)+11.0m(机动车道)+2.5m(侧分带)+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南)。单侧机动车道按照3×3.5m车道布置,路缘带0.25m。

图4 标准横断面图(瑞峰路至机场南路)

3)交通组织方案

金海路全线与10条道路相交,其中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7处,右进右出交叉口3处,信控交叉口平均间距约330m。在沿线的交叉口,根据转向的交通需求,进行了渠化展宽设计。

图5 全线交通组织方案示意图

4)重要节点方案

新建的奉化中医院位于金海路与圆峰路交叉口西南,医院北出入口位于金海路,与交叉口间距约100m。由于进出医院车流量大,而且距离交叉口较近,极易引起交通拥堵,因此本工程对奉化中医院作为重要节点进行研究。

为保证入院车辆有序排队驶入并减小对金海路直行车辆的交通干扰,本次设计在天峰路至中医院之间设置了专用辅道,方便入院车辆排队。主辅之间采用侧分带隔离,避免对主路造成交通干扰。

由于医院出入口与圆峰路交叉口较近,为保证出院车辆快速驶离,在交叉口处设置了医院专用的辅道。辅道设置一左转、一右转、一直行,满足车辆的交通需求。辅道与主车道采用分隔护栏隔离,避免对主车道的交通干扰。交叉口社会车辆右转需在医院出入口之前并入辅道,借助辅道实现。

图6 医院出入口交通组织平面图

4.3 专项设计概况

断面改造及交叉口渠化:本次金海路整治工程维持道路双向六车道的基本车道数不变,在增加侧分带隔离快慢交通、保证全线人行道贯通的前提下重点对全线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避免因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造成交通拥堵。本次改造后金海路全线交叉口基本能达到5进4出的交通规模,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图7 交叉口断面示意图

管线扩容:本着规划与现状相结合、尽量利用现有设施的原则,设计中对满足规划要求的污水、燃气、大管径给水管等现状管线保留,尽量减小工程投资;不满足规划要求的雨水、电力、通信等管线进行扩容新建,满足区域远期发展需求。

路面改造:金海路现状为混凝土路面,病害严重,行车舒适性较差。本次设计对白改黑加铺、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改造、旧路挖除新建等方案进行了全面对比。受现状道路断面改造、交叉口渠化以及管线开挖等影响,旧路利用率不高,而且白改黑加铺容易产生反射裂缝、共振碎石化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最终推荐采用旧路挖除新建的方案,病害处置最为彻底,而且旧路挖除的废料可以处理后作为路基填料,充分保证了旧路材料的利用。

桥梁改造:为尽量利用现状桥梁结构、减少工程废弃,根据道路断面改造及交叉口渠化展宽情况,在符合规划、水利等对桥梁长度和梁底标高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状桥梁的检测数据,对每座桥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1号桥进行现状保留,2号桥和3号桥进行拼宽,4号桥结合规划河道调整进行拆除新建;保留利用的梁板均采用碳纤维筋加固,满足使用要求。

景观及附属设施改造:结合金海路整体定位,对全线景观进行升级,增加侧分带海绵城市设计,提高道路防洪排涝能力;同时对交通设施、照明等附属设施也都进行了专项设计,全面提升道路品质,改善周边群众出行条件。

5 结语

金海路轨道站周边区域是奉化与宁波主城区融合发展的桥头堡,而金海路是区域发展的主轴线。因此,本次金海路整治工程的建设不仅能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改善周边居民出行条件、促进区域快速发展,而且对宁奉一体化发展、加快宁波滨海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海路人行道交叉口
跟踪导练(一)
新冠疫情导致空路、海路和公路运输不畅,中欧班列走向繁荣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信号交叉口延误参数获取综述
我的科学小实验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烟海路机电系统维护和管理调查初探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