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强化土地规划与管理

2023-08-14朱旭琴

区域治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利用率耕地土地

朱旭琴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人民政府

一、引言

本文通过对农村闲置土地进行归类分析,科学规划布局,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规划总体内容,严格执行规划管理文件,从总体上把控土地资源,牢守耕地红线不动摇,最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合理规范布局。本文以某铁路站前工程PXZQ-3 标为例,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复垦以使损毁场地恢复利用。从而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土地的特点种植相应的经济作物,让闲置土地充分发挥最大价值。

二、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一)土地资源管理机制需要完善

1.各种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没有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向经济作物方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沟通机制问题,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土地资源与管理沟通衔接方面不足,导致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未得到及时利用,未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二是各部门间配合度较低,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土地规划与管理的项目落实较困难。三是调控能力偏低,协调配合不够,造成工期延长,资源浪费。

2.补偿与打击力度不足。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建设用地,会占用当地村民的房屋、林地、农用地等,需对村民的土地进行征收使用。其中涉及土地经济补偿等问题,由于土地征收体制不够完善,损害了村民的利益。造成暴力维权、暴力强拆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了土地规划与管理进度缓慢。

3.集约用地不足。在城镇化进程中,各种工业用地及办公住房等占用土地越来越多,造成可利用的耕地逐渐减少,影响了粮食产量,与永保生态红线毫不动摇相矛盾。因此,在土地规划与管理过程中以尽量不占用耕地为原则,实施一系列节约用地的措施,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

(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措施

随着科学化进程加快,当前的土地资源未完全利用起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及经济损失。当前农村大部分为老年人缺乏劳动力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为更好地利用荒废的土地资源,首先,应科学全面布局,对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进行科学谋划,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其次,把土地集中管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及耕地,栽种经济果林,农作物,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后,跟当地百姓签订荒废耕地、农田流转协议,把荒废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土地资源管理对策分析

(一)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机制

1.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针对于土地规划与管理的管理机制优化,应当注意:一是注重宏观调控,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做好当地的土地资源总规划,对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规划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宏观调控措施,提升土地利用方向的合理性,推动土地规划与管理科学性的提升从而保障土地规划与管理与国家政策的有效融合;二是建立实时监测系统,采集必须的土地休息数据,以便及时了解土地动态。为做好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可弥补规划与管理的漏洞,做到查漏补缺,使土地规划机制更加完善。同时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可监督土地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工作人员的态度及工作状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三是对土地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充分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的基础上对山地、水库、林地、农田、湖泊、草地进行调整,从而保障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经济补偿机制,提高规划管理的技术水平,让规划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彻底摸清土地资源家底,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因此,土地规划与管理人员应对照规划具体内容,对耕地、农用地、林地、山地、水库、湖泊、草地科学规划,及时准确摸清土地资源家底,以便实现更好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创造出更大经济价值;二是建立违法打击机制,由于政策、环境的影响土地规划与管理措施未真正落到实处,未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对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涉及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现象予以严厉打击,决不姑息。对征地村民进行恰当的经济补偿,严格按照征地回迁补偿标准执行,减少暴力维权、暴力强拆现象的发生,从而推动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有效落实,提升土地利用率。

(二)土地利用率的提升

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与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集约理念促进地利用率的提升。转变思维方式,从土地粗放型用地模式向精细型转变,通过规划总体布局,保障土地资源不浪费,实现土地利用与经济作物种植的优势结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加大审查力度的方式对占地面积、容积率等进行严格把控,严格落实量化制度,保障建设用地的科学合理性,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的目标。

针对土地资源匮乏的区域,要始终坚持土地节约型、节约型管理模式。确定长远发展目标与计划,在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兼顾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计划,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化发展、生态化发展的理念,并将其传递给群众,做好群众思想引导,把握群众基础,带领群众开创全新的开发模式。在开发过程中不盲目、不浪费,优化现有土地结构,提升土地资源开发的效率,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加强土地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土地管理者的科学认知与专业技能,因此,为了实现管理资源效率,应强化土地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对此可以做到:第一,重视宣传,加强群众认同感,把握群众基础,将科学土地利用观深入人心,增强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强化对每寸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第二,引导人们逐渐树立科学使用土地的认知观,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土地经济价值,以土地价值为核心进行土地利用。市场经 济发展中,土地资本是成本投资的一种,土地开发者应充分重 视环保的重要意义,了解土地生态价值,以科学的原则、可持 续发展的观念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四)强化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

开发利用城镇土地,应建立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提升农民经济收效。因此城镇化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相辅相成,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以带动农民收入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造高质量的耕地用地结合点。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为出发点,开发土地 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城乡发展中的水利建设、 林业建设、生态建设等,将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视为有机整体,有效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四、土地利用的工程措施

(一)工程技术措施

本文以某铁路站前工程PXZQ-3 标为例,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复垦以使损毁场地恢复利用,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土地复垦按作业性质一般可分为工程复垦和生态复垦两个阶段。工程复垦阶段主要是在土壤损毁前有计划地将表土层采集、堆存,以供今后恢复被损毁土地的生产使用, 其作业的一般过程分为:表土采集、堆存——场地压实平整——覆土——配套灌溉与排水、道路设施。

1.表土剥离及堆放

根据实地调查,复垦区内全部为已经损毁的土地,均不存在表土剥离,也不存在表土剥离及堆放,复垦临时用地需要的土层为永久性用地耕地表土剥离后提供,实地调查,可以满足临时用地土地复垦。

2.土地平整工程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延伸,建设项目压占土地后,使原有的土地形态发生改变,在新建某铁路站前工程PXZQ-3 标驻地便道及施工场地,对已经废弃的施工生产生活场地等先进行废渣和硬化物清理,清理废渣和硬化物厚度 15 cm。清理后的废渣和硬化物运到离该场地最近的弃土场永久堆放,再进行必要的回填、 压实、加固、整平,然后把已采集的表土均匀地铺设在平整好的场地上。

3.灌溉与排水设施

项目区灌排设施根据周边水资源情况利用原有灌溉渠系与设计蓄水池蓄水进行补充灌溉。规划复垦方向为水田的区域,损毁前地类为主要为水田,周边有灌溉设施,复垦恢复原状后继续沿用原有灌溉设施。规划复垦方向为旱地的区域,为满足季节性抗旱要求,保证复垦耕地质量,对复垦耕地配套排、灌系统,主要为排灌沟渠。对于弃土场边坡较陡的复垦区,修建防护设施,并在复垦区上游修建截排水沟,避免地表径流对复垦区的冲刷,维持复垦区的稳定性。 项目区旱地可通过因地制宜地布置蓄水池进行补充灌溉,旱地补充灌溉定额取0.53 m3/hm2,蓄水池复蓄3 次。

4.农田道路设施

在方便农民出行和耕种、充分利用项目区周围的道路等原则的基础上,规划道路设施。结合项目区多在山洼或者半山腰地带,坡度变化较大等实际情况,项目区只规划5 条生产路(施工便道)。生产路宽4.0 m,采用C20 砼路面,为人工田 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由于项目区内有乡村铁路通过,而且施工便道经复垦后作为机耕道路使用;在复垦为耕地过程中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生产便道供生产使用,不再另设生产便路。

5.表土堆场临时挡墙及边坡措施

表土堆场建立临时拦挡措施,即在坡脚用装土编织袋防护,袋装土采用弃土,编织袋防护高度1.5 m,顶宽0.5 m、底宽1.5 m,为防止雨水冲刷,在堆体表面采取土工布等 临时覆盖。弃土场为了预防暴雨时期,弃土堆积体产生水土流失以及淋溶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沿弃土场相对低洼的位置修建相应的挡墙,挡墙依据各个弃土场的实际情况 设计修建。因此,本方案将弃土场的边坡复垦为有林地,覆土后达到林地土壤要求,按有林地复垦标准种植一定数量的乔木,维持边坡的稳定性。

(二)生物和化学措施

复垦后的土地,要采取一定量的生物化学措施,生物化学措施主要包括恢复植被、改良土壤和环境优化等工程。

1.恢复植被和土壤改良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的生长载体,其性质和肥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复垦土地生态系统的效果和优劣。土壤改良主要采用寻找复垦区附近优质粘土进行覆土,植被栽培主要采用存活率较高,生长快的植被。

2.环境优化工程设计

新建某建设项目第二批新增临时用地项目工程环境优化应与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在环境优化中以绿化美化为主。

3.土壤培肥

土壤培肥是实现本方案土地复垦目标的关键环节。在剥离表层废渣后翻耕原表层土,养分含量低,耕作困难,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本方案采取人工施农家肥的方法进行土壤培肥。

旱地施用农家肥既可增加土壤的养分供给,又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提高。通过培肥保障养分供给,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迅速提高肥力,增加产量。施肥要注意适时适量,避免不当施肥影响作物的产量。

因此,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使复垦后的土地能够满足耕作的需求。

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对场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原状,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最大化使损毁土地发挥经济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重视土地规划与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保障耕地红线不动摇。通过土地规划总揽全局,使城镇建设有依可循,促进城镇健康发展,不浪费土地资源,相关工作人员应树立正确观念,树立集约化与节约化的规划、管理理念,通过规划与管理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利用率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