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河南段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探析

2023-08-14孙玲

区域治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非政府黄河流域河南

孙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地处黄河“豆腐腰”部位的河南,担负特殊使命,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是河南流域人民岁月静好、生活幸福之所在。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第一年,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新时代下要统筹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因此,黄河河南段作为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研究区,加强黄河生态环境治理对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黄河河南段生态环境变迁

黄河自青藏高原的巴彦喀卡山脉而下,自西向东流经黄土高原入河南,后汇合入海。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交接地带,东部是广阔无边的冲积平原, 西部是山区和黄土丘陵,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河南不仅自古是“九州腹地,十省通衡”,且是历代统治者统治之根基,更是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又因河南地处中原,历史上共有二十多个朝代定都或者迁都于此,河南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发源和主体,由此可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历史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南不仅在黄河哺育下绵延着华夏五千年悠悠文明,更是有利用黄河流域的水土资源来发展农耕灌溉。但是,河南在受到黄河给予滋养哺育的同时,也同样遭受到来自于黄河水患的侵扰和破坏。

黄河作为一条多泥沙河流,不仅大量泥沙夹带在河流中,而且因为它所处的地域环境特殊,自古以来其周遭的生态环境是极其复杂的,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河更是显现出淤积严重、时有决溢、常常迁徙的特性,所以对于黄河的治理也是越为复杂。因黄河流经地域的地理环境各有差异,加之气候变化万千,黄河在河南一段,表现在河道淤积严重,不仅泛滥无序,且突发性强,更是预见期短,导致决溢改道频繁。河南黄河河水不断夺淮入海,从而使这一区域的水系发生改变,所以使泛区河流水系发生改变,这不仅改变了黄患区的水陆生态环境,也造成大片土地沙化与盐碱化。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是黄河水患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黄河水患在河南地区的历史变迁,也印证了黄河治则河南兴,黄河乱则河南衰。

黄河地跨多种类型自然带,“南倚秦岭,北抵阴山,西至乌鞘岭,东抵太行山”。受相应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限制,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特别是地处黄河河南段,因为河南所处环境为广阔无边的平原地区,土壤也是沟堑纵横,森林植被几乎很少,所以生态环境是极为脆弱的。在一年当中,春秋季节的风沙极大,夏季雨水较多,也正是如此,黄河洪水决堤极易发生在夏季。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展开的自然环境活动范围增大,随之对于黄河河南段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加剧的,因此,黄河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造成了黄河河道的迁徙无常和多次泛滥,也严重也制约了河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黄河河南段生态治理策略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建设,构建社会各力量广泛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习近平在指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也对新时代大江大河治理经验进行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一,政府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近年来,河南坚持把黄河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黄河保护法》《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河南黄河以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建设为重点,多方面实施政策措施。一是思想重视,政策落实。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不断强化规划引领,持续深化生态治理,自然资源领域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取得了新的成绩,许多废弃资源经过生态修复,变成了良田、花园、林地。二是突出重点,精准实施。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督促规范实施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持续谋划黄河下游滩区、丹江库区上游、大别山革命老区、淮河流域等一批重大山水项目和历史遗留矿山治理示范工程,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建设生态强省。三是规划引领,综合治理。近年来,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我省坚持规划引领,印发了《河南省黄河滩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规划》,河南围绕《河南省黄河滩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规划》,明确“三滩四区多试点”综合治理路径,提出防洪安全、居住安全、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4 大行动,安排9 大类166个工程项目,与此同时,还实施了大批治理工程,总投资63 亿元的南太行生态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基本完工,总投资52 亿元的河南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坚持左右岸、堤内外、中下游协同推进,今年一季度完成沿黄生态廊道绿化任务700 亩。

第二,企业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企业在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中分为三个主体部分,分别是环保企业、污染企业和第三方相关公司。首先,在黄河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中,环保类的企业是通过环保服务行为参与到生态治理中,而非环保类的企业则是通过负效应来影响生态治理,而实际情况,在河南境内,环保企业所占比重很小,其环保服务行为也很难与第三方相关公司协同参与环保治理措施中,而污染企业所占比重较大,污染企业在环保治理中极为不协调,也从而导致市场经济的不协调。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黄河河南段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协同推进中,企业之间难以协同共进,没有形成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导致黄河河南段的生态环境污染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第三,非政府组织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非政府组织参与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形式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集中性环保活动参与其中,其内容包括宣传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的意识、条令、方法和政策等,并且会组织参与清理垃圾、卫生评比等环保行动;二是出席政府的环保会议等,其内容主要是参与政府组织的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的环保类会议,并参与讨论、出谋划策等献言献策行动。虽然,非政府环保组织具有它自身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非政府组织的群体偏少,尤其是各个非政府组织的规模也小,其体制并不完全规范,以至于在参与环保过程当中它的环保行为也极为不足,而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引导也相对缺乏,所以,非政府环保组织在长期环保行为重越来越懒散,其体现的环保力量也微乎其微。

第四,公众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公众作为个体,面对黄河流域的水污染等现象往往漠不关心,而对于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抱有司空见惯的态度,长此以往,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话题也无从谈起。因此,面对此种情况,河南在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中集中采取两种实践形式激发市民的环境保护的参与,一是积极引导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发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功能;另一种是积极倡导市民可以通过新媒体等网络举报违法污染行为,发挥生态文明社会服务功能。通过两种形式引导民众积极关注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即便如此,也因传统保守观念的影响、环保意识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参与环保的市民还是在集中在对网络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群体中,因此,公民意识缺乏是主要原因。

三、黄河河南段生态治理成效

黄河河南段的生态环保治理是在以政府为主体下,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众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但是由于政府引导不充分,企业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众没有积极参与,因此,在新时代之下,更需要各方联动协同参与黄河河南段的生态环保治理。

黄河河南段的生态环保治理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的影响是深刻的,首先,在社会效果方面,环境保护政策日趋完善,实施力度也日趋增强,不仅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其次,环保政策的实施也使得民众规避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在经济损失方面也避免了风险。再者,环保政策实施不仅提高了民众的环保意识,且大大提升了民族文明程度。最后,环保政策在环境效果上明显表现不足,一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未从根本上扭转恶化根本,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明显不足;二是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未有实际提升,生态专项保护措施亟待加强;三是企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四是环保支出有待加深。

总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环保生态治理的讲话不仅要领悟学习并且要贯彻落实,要按照“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一体化发展。针对黄河河南段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加快转变结构、加快环境技术进步、加大环保投资力度以及增强环保意识和行为,同时社会各力量协同治理,形成全社会认可、执行并大力维护生态环保治理的良好局面。

综上,黄河河南段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不仅切实关乎到沿黄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且事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十四五”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的格局。河南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河南以保护为重点,以治理为关键,从“点”到“线”再到“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系统、整体协同保护,构建起更加切实有效的协同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格局,推进黄河河南段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的进程。

猜你喜欢

非政府黄河流域河南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出彩河南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