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

2023-08-12李祖明

科技风 2023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摘 要:本文针对“1+X”证书制度推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从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专业课程内容、实践“3+N+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介绍了“1+X”证书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具体做法和实施路径,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实施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并实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1+X”证书;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结合,“1”表示学历证书,“X”表示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1+X”证书制度是我国首次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理念,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制度创新,从2019年至今已进行了四批次X证书试点,共确定了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紧密推进试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践去探索“1+X”证书制度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而高职院校作为实施“1+X”证书制度的主体,可通过实施将X证书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革,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重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1”和“X”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学生等多方需求。

1 “1+X”证书制度推行的现状

目前,“1+X”证书制度通过试点工作初步完成了培训评价组织及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遴选,建立了包括《培训评价组织遴选和管理办法》《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站点建设指南》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了“1+X”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

从现阶段试点推行的情况看,实施“1+X”证书制度仍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主体单一且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参入实施“1+X”证书制度的各方在责权利方面的制度政策落实不力,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协作育人不够深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足以支撑X证书的培训和鉴定工作,课证融通的平台少,学分银行课程标准难统一。因此,今后的“1+X”证书制度建设关键要把握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这两个方面,而高职院校在推动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课程体系融入X证书时不能很好地结合区域产业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要求;二是不能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融入X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三是不能很好地建立以专业教学实践及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作为正反馈的动态调整机制以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思路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清职院电气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从2020年起实施了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具体做法是:以“1+X”证书制度的相关政策为依据,以粤港澳大湾区及“一核一带一区”背景下清远及周边地区的区域产业及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以国家发布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以构建深度融入X证书技能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修订课证融合的课程标准为方向,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手段,完成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及专业课程标准修订并高效实施(见图1)。

3 基于“1+X”证书制度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合理选取与专业紧密度高的X证书;二是充分分析选定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三是根据区域产业需求精准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与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融合,重構课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四是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效实施以保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

3.1 X证书的选取与分析

清职院电气专业结合自身“面向清远及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智能产线虚拟设计、装调和设备运维能力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选定“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运动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四个X证书,对其职业技能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研究并确定其与专业课程的映射(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X证书为例,见下表)。

3.2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课证融合的理念清职院电气专业构建了“一级夯基础、二级精技能、三级重分流”的三级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第一级包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公共基础课打破传统教学设置,将岗位职责高度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与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相结合植入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素养教育。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必修课程,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级为专业技能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合理分配,将实训及实践课程按层级递进划分,以虚拟仿真与实体设备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实施教学,有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第三级为专业拓展课程,学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五选一,在特定领域内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拓展。

另外,根据X证书所涵盖知识与技能点、结合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教学项目,将X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X证书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X证书考核环境融入学习环境,实现课证融合。

3.3 “3+N+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施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定位是前提,科学融入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基础,高效实施专业教学是关键。为此,清职院电气专业构建并实践“3+N+3”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N+3”即三阶段、多场所、三循环,三阶段是指对学生的培养分为基础能力培养、专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多场所是指对学生实施培养的场所包含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办公室、车间等多个场所,三循环是指对学生进行教室实训室循环培养、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循环培养、车间办公室循环培养(见图3)。

图3 “3+N+3”的人才培养模式

(1)第一、二学期为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带的方式在教室、实训室之间理实交替循环完成专业基础项目的学习,如电气线路及装配图绘制、电路原理及典型应用项目等,主要以认知实践、实验实训为主。

(2)第三、四学期为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培养。主要通过教师带、学生做的方式,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实践操作,在课室、校内实训室、教师工作室之间形成螺旋上升式循环,完成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自动化产线装调等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第五、六学期为第三阶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第五学期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构建校内实训情境设置五个生产性实训项目,学生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加工组装、编程调试等环节完成项目全流程。第六学期参照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模式,建立校企双元育人及考核评价机制,安排学生到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展顶岗实习,通过校内教师指导、企业导师带、学生上岗实践的方式,完成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本阶段以企业实际综合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办公室或研发室内完成项目技术文档的设计或研读后,在生产车间通过个人或多人配合完成项目。

为了高效实施“3+N+3”人才培养模式,清职院电气专业从师资、实训基地、工作室及技术技能平台建设三方面着手下功夫。一是以获得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师为核心,带动并覆盖专业全体教师形成以赛促教的良好局面,通过参加企业实践、专业技能竞赛、高级技师考证、X证书培训资等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形成人人持证、年年企业实践、全员参赛的优良传统。另外,专业层面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学校层面立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省级层面立项建设智能测控技术创新团队,专业、校、省三级团队形成合力推动专业改革,全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3+N+3”人才培养需求,以服务实践教学、技术服务、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竞赛训练“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为目标,目前建成了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自动化产线、智能智造数字孪生等多个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训室,有效支撑“3+N+3”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实施。三是鼓励专业教师申报技能大师及名师工作室及省市校三級技术技能平台,并对立项建设的工作室、技术技能平台给予场地及经费支持,并制定学生深度参与工作室及技术技能平台相关工作的具体措施。目前,清职院电气专业立项建设有市、校级技能大师及名师工作室3个,省、市、校级技术技能平台3个,具备“多场所三循环”教学条件。

结语

自清职院电气专业实施基于“1+X”证书构建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实践“3+N+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奖50多项,初次就业率接近99%,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实践证明,在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推动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改革,只要走对路子、走实步子就一定能有效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发(2019)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S].20190124.

[2]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P].202002.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GX JK509);2019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李祖明(1980— ),男,壮族,广东连山县人,华南理工大学控制工程硕士,讲师/高级技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课程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