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旅游城市更新的“在地性”景观设计研究

2023-08-08侯月阳

花卉 2023年12期
关键词:崇礼窑洞景观

侯月阳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研究背景

崇礼城区作为2022 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竞赛场地之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营建上,不仅要与区域环境、公共政策相结合,还需要注重提高绿色空间品质[1],如何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的绿色空间景观,将当地冰雪资源与文化相融合,增强市民及游客的文化体验,为崇礼打造一张个性化的名片,成为摆在设计师面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 “在地性”理论研究

冬奥会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赛事,是人类社会走向全球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而在这样的全球化的体育赛事中,展示的内容更应是地域性、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包括建筑风格、植物种类、地形地貌、小品雕塑、风土人情等所有可见可觉察的方面。城市“在地性”往往是由山水格局、街巷结构、建筑风貌、公共空间形态等实体要素,以及市民生活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意识要素构成的显性表达。因此,城市及开放空间场所具有“在地性”[2]。

3 “在地性”背景下城市更新景观设计研究

崇礼区南部片区景观提升工程,设计面积约56.78hm2。通过高点定位明确政策引领与规划导向,提出生态涵养地、山水风景卷、冬奥活力城与体育休闲带四大项目定位,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崇礼区南部片区的生态基底、景观格局、交通流线与用地功能,立足崇礼区的地域特征与发展困境,通过景观设计,使景观融入自然、人工设计适应生态本底,达到象为自然、与心相应、天人合一的境界[3]。

3.1 文化遗址、历史遗迹的“在地性”表达

窑洞作为崇礼区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保存了原始穴居的部分基因,是顺应自然,最经济实用的建筑形态。随着城市的变迁,窑洞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品质的追求,面对正在消失的窑洞村落与窑洞文化,不论从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地域文化多样性,还是探寻绿色发展之路的角度,如何将景观元素融入窑洞的保护与改造中,古为今用,从而相对全面的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位于新高速出口对面的山体及窑洞聚落,是车辆沿张承高速抵达崇礼之后映入眼帘的崇礼初印象、第一门户景观。但窑洞现状破旧不堪,山体土壤裸露严重,迎面山体缺少必要的城区形象标识。围绕以上问题,通过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更好的延续历史、保护地域文化多样性。山体共有窑洞7 个,选取位于地块中部位置,现状条件较好且高度适中的窑洞3、4 为重点保护对象,展示窑居文明与窑洞文化。真实、完整地保护窑洞本身及与之相连的山体地形,在山体坡度较陡、土壤裸露严重的位置保护优化,上层采用与周边山体一致的落叶松、丛生白桦覆绿、下层实施工程加固,还原依山而建、与自然地形契合的村落景观;应用“点-线-面”的层次布置窑洞周边绿化景观,适当补植当地特有的乡土植物、农作物,与山体种植相呼应的同时形成点景;因地制宜、立足已有条件铺设砾石路面,连接山脚与窑洞,并在山体合适的位置增设城区形象标识,引导游客通行驻足。通过这种“浅介入轻设计”的设计手法,既保护窑洞本身的建筑形式,又不破坏自然本身的脉络,以自然的形式环抱自然,自然以人的方式去接纳人类,人、自然、窑洞、村落融为一体[4]。

3.2 建筑与场地的“在地性”更新

崇礼城市中心及庆典广场项目位于崇礼主城区西湾子组团,东临城市主干道裕兴路,西临张承高速,用地西北侧为现状冰雪博物馆及冰雪广场。城市中心及庆典广场的建设不仅可以树立一个新的标杆,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冬奥与崇礼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树立一个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技术性的新典范。

(1)关于“时代性”,从夏奥到冬奥,我们国家也进入了一个时代发展的转型期,从高速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转向为更关注生态、人文的高品质发展。在设计层面上,设计师更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的可持续性,更加强调建设的可持续性,更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冬奥会将城市和场馆在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2)关于“地域性”,城市中心在建筑设计上更多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地域文化的挖掘,通过本土设计中“随形、顺势、延伸、靠色”等策略,使建筑成为地域性自然景观的延续和升华[5]。在建筑形态上延续场地东侧的自然山脉的态势,抽象山峦起伏的形态,每一个屋顶的坡起都是一座雪岭雪峰,雪岭依托等高线呈现草-石-雪的自然渐变,设计采用大理石,由下至上,利用肌理由大至小,颜色由浅至深,留缝植草的方式,达到颜色由广场地面到屋顶由深灰向白色渐变的效果。建筑结构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筑,抗震性与可塑性强,并通过混凝土的本色与自身质感实现美观效果。城市中心作为完善城市奥运服务功能的商业文化综合体,在奥运会期间,承担奥运博物馆的功能,实现对申奥、办奥全过程的记录和展示,让奥运会成为崇礼的骄傲,融入崇礼的集体记忆;充分考虑奥运会后的转换机智,实现“事件性”到“日常性”的转变,对文化功能和商业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市民文化休闲、生活活力的最大化,同时使博物馆、市民活动中心等文化功能实现长久的良性运营。

庆典广场通过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将自然界以及地域性的要素抽象转变为景观元素,自然山脉抽象到缓丘地形、蜿蜒雪道到游憩步道、冰原雪迹到景观铺装、地域植被到特色种植的方式,形成崇礼的活力客厅,冬奥特色的城市地标,生态特色的生态示范公共空间。铺装上,庆典广场的中心区域采用跳色铺装,以浅灰色为基础色调,深灰与浅灰跳色渐变,构成皑皑白雪,铺满大地的景象。植物设计上,种植空间模拟本土山林“密林+疏林+草甸”的植物空间模式,依据分区特点及绿地面积,沿轴线至两侧种植密度逐渐增加,体现城市到自然的过渡,沿街面局部设计透景林窗,突出建筑和广场;种植季相上打造“四季分明,三季有色,冬季有绿挂果”的效果,树种选择以冬夏特色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四季效果与景观多样性,骨干树种选用乡土常用的白桦、国槐、白杄、新疆杨、云杉、紫丁香、金银木,搭配特色树种银白槭、东北槭、海棠、山楂等;种植形式上综合山林与建筑的空间节奏,以自然式种植与行列种植结合,广场前以点景乔木搭配丰富地被为主,沿道路视线区域开林窗等手法,加强建筑与广场空间节奏。

(3)关于“技术性”,利用参数化、智能化的工具模拟生成,在保证技术理性的基础上适度地呈现文化表达,服务于未来的发展。广场出入口,沿冰雪博物馆及城市中心形成的主轴线上,设置奥运五环廊,表现奥运对话历史、拥抱未来的理念。五环拱门分别取金木水火土主题,模拟滑雪空中动态轨迹,构筑拱形框架结构,利用镂空3D 打印技术,在拱形表面高于人平均身高的位置,形成渐变的由200mm×200mm 等边三角形拼合的六边形纹理组合成抽象雪花图案的镂空雪花,内置彩色灯带表现奥运主题。

崇礼城市中心以及庆典广场的建设将地域特色与未来科技相结合,极大的繁荣崇礼建筑文化,推进崇礼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3.3 植物景观的“在地性”营造

崇礼区属东亚大陆型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崇礼区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道路两旁、周围山体、城市公共空间等各处的植物景观均是常见的松柏类或高大的杨树类植物,导致冬季植物景观植物色彩不足,地域特色缺乏。

在植物景观品种上,结合崇礼区的气候、土壤等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勘查与小环境种植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适宜崇礼生长的植物品种,如茶条槭、五角枫、紫叶稠李、红瑞木、火焰卫矛,丰富补充当地植物库,为植物造景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植物景观规划上,首先,结合地域特色,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植物进行植物搭配,既充分展示地域特色,又提高植物景观的丰富性和植物存活率,乡土植物延长了植物景观的生命周期,实现了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依据植物生长规律,结合季节更替规律,对植物进行搭配种植,确保一年四季有景可观,最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地域植物景观。

在植物景观的种植方式上,采取分片区、分类型的方式,结合乡土树种与特色树种,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

将南部片区归纳为“一山、一水、一路、五园、多点”进行总体风貌的规划分区。

3.3.1 山体自然植物景观

以生态修复为核心,以森林+草甸的植被风貌,采用自然式种植、灌草群落为主,塑造以“林”“草”为特色,选用固土护坡植物,火炬树、柠条、沙棘、紫穗槐、黄刺玫、三桠绣线菊、柽柳、砂地柏、罗布麻、野牛草、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马蔺、萱草等,利用植物生态和美化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营造生态良好的自然植物景观。

3.3.2 滨水廊道植物景观

生态涵养段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塑造复层混交、层次丰富的近自然滨水植被风貌;活力水岸段以突出城市活动为核心,塑造景观效果良好的活力生态型、景观型滨水植物风貌,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及景观功能,以河道廊道为线索串联城市景观。

3.3.3 道路廊道防护植物景观

结合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以防护+降噪滞尘+观赏的乔草、乔灌为主,通过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塑造风格独特的道路景观廊道,同时打造优美宜人的街道景观。

3.3.4 城市特色植物景观(北段)

通过新优植物等丰富的植物景观种类,以种类丰富、针阔混交、季相丰富、空间多维、乔草、乔灌草结构为主,结合现有的城市格局,使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营造四季有绿,冬季可赏的具有崇礼特色的地域性植被风貌。

3.3.5 城市生态植物景观(南段)

以针阔混交、复层混交,自然式种植、乔灌草结构群落为主,优化原有植物群落结构,营建自然、结构合理的群落,提升城区额生态与景观效益,塑造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基于以上规划分区及群落分型,在植物树种配置上遵循以下原则。

生态型植物群落:生态为主、兼顾景观;异龄混交、复层混交、针阔混交、速生慢生结合,乡土植物为主的自然式乔灌草复合型结构;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水体净化等功能型群落。

骨干树种:华北落叶松、蒙古栎、白桦、银中杨、绦柳、旱柳。

小乔花灌木:八棱海棠、山桃、山杏、紫丁香、红瑞木、绣线菊、玫瑰、金银木。

草本地被:沙地柏、原位、马蔺、萱草、大花萱草、地榆、苜蓿、崂峪苔草、东方狼尾草、紫光狼尾草、卡尔拂子茅。

水生湿生植物:芦苇、千屈菜。

景观型植物群落:景观为主,兼顾生态;种类多样、针阔混交、复层混交、季相丰富、空间多维,乔灌草复合型结构、乔草结构为主;观赏疏林、疏林草地、花带花丛、滨水群落景观型群落。

骨干树种:油松、樟子松、榆树、五角枫、银白槭、银中杨。

小乔花灌木:八棱海棠、山桃、山杏、紫丁香、红瑞木、连翘。

草本地被:沙地柏、鸢尾、马蔺、八宝景天、萱草、大花萱草、玉簪、地榆、苜蓿、荆芥、随意草、崂峪苔草、青绿苔草、蓝羊茅、柳枝稷、东方狼尾草、卡尔拂子茅、金鸡菊。

水生湿生植物:荷花、香蒲、千屈菜。

独特的地域特色植物景观,不仅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打造城市品牌,促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植物色彩、形态、等特征进行植物群落搭配,以达到“近自然”的景观意向。利用冬奥契机,打造地域特色和浓厚历史文化的冬奥小镇。

4 结语

在崇礼主城区南部片区空间品质提升工程的实践中,设计师思考地域特征对人类生活需求、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影响,着眼建筑及景观在城市更新中如何跟自然生态之间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匹配、互动关系,造就人们真正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探索在延续冬奥体育精神基础上,如何融合传统文化特质、打造区域特色、提升文化自信,运用“在地性”“可持续”的设计手法,不仅呈现出生态友好的人居环境和城景交融的城市面貌,也影响着崇礼当地人生活及观念的转变提升,一座焕然一新的冬奥冰雪小镇将向世界展现崇礼的地域魅力和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崇礼窑洞景观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崇礼当代词典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韩国:崇礼门
可再生能源建筑采暖研讨会2016年1月崇礼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