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岛民迁徙

2023-08-04徐枫

新民周刊 2023年28期
关键词:南岛岛民古人类

徐枫

《最早的岛民》[澳]彼得·贝尔伍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3月

读过贾雷德·戴蒙德那本著名的《枪炮、病菌与钢铁》的读者应该会对书中史前人类的迁徙一章有印象。戴蒙德写到今天太平洋上的岛民,都是几万年前从中国台湾迁徙过去的。

这一结论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共识,但这个结论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太平洋上的岛民,是一次性从中国台湾出发漂洋过海征服太平洋上的一个个岛屿的。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彼得·贝尔伍德就从大量的考古研究出发,更细致地描述出史前人类迁徙的路径。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100万年前,古人类至少通过两条海上路线到达了弗洛里斯岛。2003年在印尼东部的弗洛里斯岛新发现一种古人类骨骼,也就是弗洛里斯小矮人。2016年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发现了一个小型古人类遗址,年代大约距今7万年。也就是说,在现代智人从非洲一路走到太平洋岛屿上来之前,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是存在过一些原始古人类的。只是这些古人类无一例外都灭绝了,到底是他们自己灭绝的,还是被现代智人消灭的,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第二个阶段,在5万年前,现代人的祖先沿着多条航线到达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而在5000年前,东南亚岛屿孕育了人类史前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移民运动,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南岛语系人群迁徙至此。他们驾驶独木舟,令人难以置信地到达了关岛、马达加斯加、复活节岛、新西兰、夏威夷,甚至南美洲等地。如果我们以台湾岛进入新石器时代为起点,以毛利人在新西兰定居为终点,那么这些航行的年代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1250年之间,跨越了4000多年的时间。这是第三个阶段。

对史前墓葬中死者颅面的分析表明,一支具有亚洲新时期时代基因和表型的人群,在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国台湾岛出发,抵达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人类族群的融合,成为了今天东南亚乃至整个太平洋岛屿土著的祖先,也正是这几次人类迁徙奠定了今天当地的人种格局。特别是第三次大迁徙,从台湾带来了南岛语和水稻种植,今天的南岛人就由此而来。而第二、第三次大遷徙,都是从台湾岛开始的。此时的台湾岛,与南洋的关系,要比商周时期的中国大陆紧密得多,这主要可能是洋流导致的。从台湾乘坐简易船只,随着季风和洋流,更容易漂流到东南亚,而不是东亚大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早期原始人从台湾岛南下,却没有北上日本、朝鲜的原因所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东南亚人都来自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的尼格利陀人和美拉尼西亚人,都说南岛语,但他们的基因图谱主要源自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当地。

研究表明,东南亚早期的猪可能都源于中国中部的长江或黄河流域。DNA追踪显示,一条路线从中国南部或越南北部经印度尼西亚进入大洋洲。第二条路线经过菲律宾,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一些家猪出现在菲律宾卡加延河谷的那格萨巴兰旷野遗址,这些猪与台湾岛的新石器时代家猪有明显相似之处。稻米和猪的到来改变了当地的生存环境,稻米这种碳水化合物能养活更多的人,从而使得拥有这一技术的人群更容易生存繁衍下去,出生率高于早于他们来到东南亚的古人,占据了生存优势,他们,并非这里最早的岛民,却成为了东南亚这片沃土的主人。

书讯

《伊朗艺术史》

此书是全球首部伊朗艺术通史的中文版,是目前伊朗官方认可的最好和最全面的伊朗艺术通史。本书在伊朗学界具有较好的反响,也赢得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原书为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传播组织下属的国际文化研究中心编辑版的“伊朗丛书”中的一部,原文为波斯文,并已出版有英文版,中译本即译自英文版,但依然较好保持了原著的内容和特色风格,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翻译著作。

猜你喜欢

南岛岛民古人类
细胞里的古人类
龙人——新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
海岛居民生活环境满意度及迁居意愿研究
——以辽宁省长海县为例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福建沿海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探秘
糊涂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