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道高考概率题的深入思考

2023-08-03张军伟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

摘 要:文章从不同角度剖析两道高考概率题,总结了解答概率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并对新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二册概率的教学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概率问题;多解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9-0091-04

收稿日期:2023-04-05

作者简介:张军伟,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5 教学启示

通过对两道高考真题的剖析和解答,我们知道破解这类题型的关键是突破试题的情境、理解题意,然后建立正确的概率模型,结合概率计算公式,就能顺利求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落实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5.1 依托实例,完善体系

在概率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结合实例展开.教学中应提供丰富的、典型的随机现象实例,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概率问题,使学生经历随机现象—随机试验—随机事件的学习过程,真正搞清楚不同随机事件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建立对高中阶段概率学习的知识体系.体现在解题中,学生往往对试题中涉及的随机试验下的随机事件分析不清楚,不能准确地转化为相应的概率模型. 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训练,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完善概率认知体系,提高分析随机现象的能力.5.2 掌握模型,熟练方法

概率的基本性质是概率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直接给出了概率的计算方法,一是由互斥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直接求,二是由對立事件的减法公式间接求.类型上古典概型的特点是样本点有限、等可能,相互独立事件常以概率不变为标志,再结合具体的随机试验可以梳理出抛硬币、掷骰子、取球、比赛等模型.教学时可筛选高考真题讲练,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随机试验有哪些情形、样本点是什么、是否有限、是否概率不变,使学生掌握不同事件概率的求解思路以及相关的运算技巧,从而转化为相应的概率模型进行计算.同时计算较复杂事件的概率,要使学生养成利用二维表或树状图表示试验结果的好习惯,辅助学生全面地把握题意.

5.3 提炼思想,提高能力

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1)关注学生审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渗透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构建概率模型,分析数据,提升学生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数据计算,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概率素养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与反思而后逐渐深化形成,于是在教学中需要渗透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和提升其概率素养[2].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发展学生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成为善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晓英.细分析,巧解题:2020年全国Ⅰ卷(理)第19题[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9):34-35.

[2] 李亚琼,徐文彬.高考课标卷概率统计试题的特点及其教学启示:基于2011-2020年全国课标卷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6):13-19.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
浅谈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柱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的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五年专学生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概率统计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