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样板支部对标“七个有力”的建设逻辑
——以中共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为例

2023-08-03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唐鹏冯德万杨应志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3期
关键词:支部党员工作

文/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系 唐鹏 冯德万 杨应志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在市级样板支部建设的基础上,经过遴选获评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建设支部。创建以来,支部对标“七个有力”,积极探索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落地生根、末端见效,筑牢了基层战斗堡垒。

一、三个“聚焦”是对标“七个有力”的题中之义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支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着力点,对标“七个有力”深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做到三个“聚焦”。

(一)聚焦“规范”,把好管理关,“严”字是关键。具体如下:

一是严格制度执行。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系党支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细则》等多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党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制度治本的作用,加强党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管理。同时,结合学院组织部要求,提前规划,确定“三会一课”的“路线图”“时间表”,做到谋划到位。

二是严肃组织纪律。建立党支部年初工作要点、年中研究、年末考核工作体系,健全常态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例会等制度,推行党组织书记“清单”(重点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推行党员同志参加活动纪实清单,如实记录党员同志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并作为党员评优重要量化指标。开展“2本+10盒”,规范“三会一课”全程纪实,所有记录均记录在《党支部工作记录》本上,做到会中有记录、会后有档案,雁过留声,踏雪有痕,抓铁有印。

(二)聚焦“内容”,把好导向关,“活”字是要诀。具体如下:

一是政治首位度更突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成为党员接受党性洗礼的“精神殿堂”。

二是教育模式更多样。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邀请党建专家学者、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增强“三会一课”的针对性、实效性。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九五惨案纪念馆”、《江竹筠生平事迹展》《下川东革命历史展》等红色革命主题展陈参观学习,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邀请学院纪委书记为广大党员讲授《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党课,内容深入浅出,生动精辟,全面提升了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内涵的理解。

三是活动形式更新颖。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在线上采用“微党课”的方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红岩魂智慧党建”“钉钉”“腾讯会议”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及时学习上级党委相关文件、组织生活及各类活动的要求;在线下用好身边先进典型事迹,进一步践行“诚信谦让,开拓进取”的“至德网安”精神,形成党员争当先进的新风尚。

(三)聚焦“功能”,把好表率关,“实”字是归宿。具体如下:

一是理念上更新。从供需两端发力坚持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工作的新理念。激发党员参与热情,由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上台讲政策、优秀教师党员上台讲经验、普通党员上台讲认识谈体会。“人人讲、人人听”,有效避免“言之无物,泛泛而谈”,提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离现场更近。“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倡导“现场式体验”,坚持走出会议室,到岗位,进现场,以互动式、体验式、引领式等形式开展活动。

三是解难题上更实。支部采取“开放式讨论”和“课题式调研”等形式,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注入新活力,解决真难题。注重与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相对接,把“三会一课”制度融入教师和学生之需。实行功能型小组与志愿服务队为师生服务相结合,通过党员志愿服务、扶贫帮困、就业创业等活动,及时解决教师和学生“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七化”工作模式是对标“七个有力”的应然之志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凝练,该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上形成了规范化、创新化、常态化、程序化、制度化、流程化、一贯化的“七化”党建工作模式,真正把党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一)“三会一课”规范化。严格按照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及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应急局党委、学院党委的要求,结合支部工作实际,规范化开展“三会一课”。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庆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研究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安排,并做好学习质量管控。

(二)“主题党日”创新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支部创新主题党日“党建+”模式,开展“向榜样学习”“党员对学院的新年寄语”“弘扬‘三牛’精神,‘犇’向新征程”“党建+劳动教育”“党建+就业”“党建+就业+三下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助力开学,党员先行”立德树人践初心,礼赞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网络学习和讨论。

(三)“谈心谈话”常态化。支部成员要把思想政治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动了解师生思想动态,注重对师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工作指导,确保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2021年,支委成员对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合格人员及非党员师生开展谈心谈话1000余人次,让“谈心谈话”成为工作常态。

(四)“党员发展”程序化。支部党员发展严格遵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根据学院党委要求的五个“1”和“3145”措施,党员发展程序化,五个“1”即参加1次党的启蒙教育,做1次“我的入党初心”演讲,讲1个“我身边的党员”故事,参观1次红色基地实践教育,看1本红色教育的书籍。“3145”措施即参加学校党校3次党的基础知识培训,讲1个我的入党故事,每年做4次思想汇报,开展5次谈心谈话。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五)“以老带新”制度化。自2018年开始,该党支部启动了党员教育培养“以老带新”小组发展的工作模式,通过选拔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思维谨慎严谨的优秀党员担任发展对象的小组长,小组长全过程参与发展对象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推动了学生党员发展制度化。

(六)“组织生活”流程化。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网安系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七步工作法”

(七)“创优争先”一贯化。开展党员教师评星定格活动,严把标准“定星”、动态管理“评星”、注重结果“亮星”。通过“评、审、亮”三个阶段,即个人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支部委员会复审,定星亮身份三个阶段及时公示考评结果。对获评三星以上的党员,实施正向激励,在参加年终党员民主评议时,可作为优秀党员推荐人选。同时,支部通过派出学习培训,通过“七一”表彰大会等形式给予星级党员表彰奖励。对评比分数小于60分的党员,进行反向鞭策,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谈心谈话,指出其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要求限期整改,对帮助指导后无转化提升的党员,启动不合格党员处置程序。目前,支部党员充分结合自身工作,发挥自身特点,支部已然形成了争当先进的追“星”热潮。

三、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是对标“七个有力”的有效抓手

创建党建品牌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成为彰显高校党建特色工作和亮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支部以“至德网安”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探索形成以“‘统筹+分组’‘因+术+道’‘宣传+宣教’‘服务+服助’”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方法,将“小支部”融入“大党建”,同时将党建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中,持续推动党建引领院系治理到底到边,凝结了精准、有效的党建工作经验。

(一)“统筹+分组”基层党建工作有靶向。具体如下:

对标《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按照全国样板支部建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支部建设,将样板支部建设的7个有力,汇聚成提升育人质效的1个合力。

2022年,该党支部有教师党员23人,学生党员12名、预备党员13人,校企双向管理党员13人。为破解“大支部”难题,切实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根据日常工作内容共分为“教学科研型小组”“德育功能小组”“安全型小组”三个功能型小组。

教学科研型小组以教育科研为抓手,组织带领全系老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第一,完成专业(群)建设。推进“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建设、开展“大数据应用开发(Java)”等1+X证书试点。第二,课程建设。着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校企双元教材、校本教材开发、课程思政教育案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试题库建设、微课建设等。第三,师生技能竞赛。成功举办全员参与的第六届“至德网安”杯校级技能竞赛、顺利通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与物联网”双基地终期验收、成功申报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集训选拔基地(全媒体运营赛项)、推进重庆市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筹备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第四,教改科研。成功申报市级职业教育教改项目1项、结题市级教改项目1项、在研市级科技项目2项、结题横向项目1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18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项、公开出版教材5本、申报校级科研团队2个。

德育功能型小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育人工作,这支队伍主要由院系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构成。基于高职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运用“切、磋、琢、磨”四步工作法开展相关育人活动。2022年,以“高举团旗跟党走”为主题,开展了新年剪纸、手工包元宵、好人好事、参观江姐纪念馆、传唱革命歌曲等12项大型活动,育人活动满足了学生需求,让学生思想“活”了起来,身体动了起来,教育效果显著提升。

安全型小组是在系党支部的领导下,将安全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树立“稳定压倒一切”“预防在先、标本兼治”的安全工作理念,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小组由分管安全管理的教学系副主任、办公室综合科、学工科、各教研室负责人、实训室管理员、学生积极分子组成,同时将师生安全信息员等吸收到安全队伍中,建立了“党支部—科室或教研室—班级”的多级安全分层管理网络。依照法律、法规和学院的管理制度,在网络安全、消防管理、安全检查、学生管理、心理疏导、食品安全、防诈骗防传销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关制度。创新性是利用今日校园APP等在线信息收集平台进行安全预警、信息填报,并面向全校推广经验,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各项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实现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二)“因+道+术”育人模型有突破。具体如下:

“因”的教育主要在“种梦想探方向定目标”上下功夫。一方面,重点关注学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帮助其树立自主管理意识,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道德教育;另一方面,重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帮助建立自我认知,提升同理心和共情力。

“道”的教育主要在“梳知识稳技术固技能”上下功夫。一方面,重点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持续激发学习热情,打造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另一方面,重点将职业技能作为本阶段切入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提高环境应变能力与吃苦耐劳的品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技活动,提升职场竞争力。

“术”的教育主要在“强心智立人格增信念”上下功夫。重点帮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就业心态,全面加强就业能力,促进角色转变,鼓励各类岗位实习,培养准毕业生求职能力,培养高度竞争意识与职业意志,助力减小就业类学生或升学类学生压力。

育人模型以学生素养活动为载体,共设计育人活动108项,育人特色突出。首先,契合新时代学生思政工作要求,将“红色基因、共同理想、时代使命”的种子借助特色思政教育活动、爱的教育系列活动植入师生内心,构建红色思政育人格局。其次,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大导向,通过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前沿的教材研发制度、先进的卓越项目管理模式相互协同使得“先进技术、扎实学识、勇于担当”在教学管理中高效有序落地,打造了一支师资实力够硬,学生专业技术够强,专业素质够好的样板。最后,充分满足学院学生工作需要,通过系统的职业素养课程、专业的学生素质素养活动实现“有崇高道德、有优秀品质、有良好修养”的优秀大学生培养目标。

(三)“宣传+宣教”红色声音传播有质效。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至德网安”融媒体工作室。工作室目前已经搭建起“融媒体+党建”“融媒体+团建”“融媒体+教育”“融媒体+大赛”四位一体的“融媒体+”工作新格局。基于全媒体内容制作应用系统搭建了支部的融媒党建教育平台。利用融媒体技术在党建教育课件形式和教育成果考核方面进行创新和探索;基于融媒体平台增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的能力。基于全媒体内容制作应用系统提供的强大融媒内容制作工具和数据分析工具,为全系教师提供国内领先的融媒教学资源平台。通过教学场景的融媒化改造和创新,助力“三教改革”;基于全媒体内容制作应用系统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技能竞赛。如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师”、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师”、大广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相关赛项。

二是充分利用万州区红色资源主动与三峡移民纪念馆、九五惨案纪念馆、下川东纪念馆等联系,结成“红色联盟”,建成红色文化宣教基地,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参观学习,筑牢师生“爱国魂”,树牢师生“强国志”。截至目前,已组织参观学习6次,撰写心得体会153篇,参观893人次。

(四)“服务+服助”助力地区发展有温度。具体如下:

一是依托“重庆市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基地”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聚焦网络安全,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训工程。与美和易思、天融信等公司合作,利用学院对外培训政策,积极开展对外培训2次。

二是与“城乡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共建。支部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新模式,搭建“共建班子、共带队伍、共促产业、共惠民生、共树新风”新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持久的组织保证。

城乡支部共建积极推行“四共”模式,即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育、优势资源共享、推动乡村共治。在基层组织共建方面,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年初召开1次全体党员座谈会,制定共建工作计划、倾听村民党员所思所想所盼;双方支部每年共同组织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提升党员意识、增强支部活力、规范政治生活;支部书记互相到对方支部上1次党课,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最基层实践经验传递给广大党员。网安系党支部委员会要走进田间地头,马槽村党支部委员会要走进校园、课堂、班级,开展1次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各自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方法;开展1次慰问,网安系党支部要利用七一或春节到马槽村开展一次老党员困难党员慰问活动;结对1户村民,网安系党支部党员同志要结对一个困难户、一个致富带头人、一个信访群众、一个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党员队伍共育方面,网安系党支部和马槽村党支部要把结对共建活动作为锻炼党员干部、培养农村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网安系支部党员重在受教育、转作风,积极组织支部党员深入农村搞调研、走家串户访民生,从心底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村支部党员重在开眼界、增能力,组织支部党员要走进高校、走进网安系合作企业、走进乡村发展先进村,看一看先进标杆的好做法、听一听先进知识的高科技、找一找差距与潜力、谈一谈思路与干劲,切实增强思危、思变、思进的责任担当。在优势资源共享方面,网安系党支部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政策、资金、项目、人才资源,支持马槽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组织专家进村、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活动,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技术、人才优势,采取集中培训、委托培养等方法,帮助马槽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后备干部,激发农村资源活力,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在推动乡村共治方面,网安系党支部要帮助马槽村党支部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马槽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员示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健全村级民主管理、监督、协商机制,落实“四议两公开”协助村委和驻村工作队制订村规民约量化考核方案,引导村民讨论、修订和遵守村规民约,协助培育专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便民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举办文艺演出、科普宣传、节日民俗、全民阅读及体育健身等活动,形成健康向上、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共建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内和谐的良好氛围,为马槽村的社会治理水平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支部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选工作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