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视域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

2023-07-31茹志帆

考试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教学研究双减

摘要:“双减”是现阶段教育部提出的重要教学改革要求,其意在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推动其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双减”的要求,从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入手做出教学的调整与优化,形成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过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减负增效”是“双减”背景下教师优化自身教学设计的有效切入点,教师要从其入手做出教学设置的调整,强调学生发展的有效推动。文章就“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方法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减负增效”;“双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7-0111-04

“雙减”是教师开展教学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提出的重要教学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减负增效”入手调整教学设置,构建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过程。在实际中,为了落实教学优化,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需要对教学做出系统研究,分析其结构构成,然后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细致的调整,生成针对性的教学过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教学导入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工具有效开发、作业设置革新是调整教学的四大有效切入点,教师可以从这四方面入手做出探究,从教学方法的调整优化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机会。

一、 围绕学生激趣,调整导入设置

导入是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教师能否生成有效的导入环节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实际中,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导入入手做出探究,优化导入设置的方法,想办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立足教材分析,探析教学主题

有效的导入过程应与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紧密联系,为此教师需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教材研究,分析当课所要教学的内容与主题,在此基础上再做出系统拓展,开发导入方法,生成导入过程。为了做好教学分析工作,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探究,梳理当课的教学目标,预设教学的流程,然后围绕教学主题选择教学导入的内容。

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围绕本课的实际内容做出探析,思索教学的主题内容,为教学导入的设置奠定基础。在实际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本课的教学主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认知,学生需要利用本课的学习掌握对应的平面几何内容。在明确了这一点后,教师要综合平面几何内容的学习做出拓展设计,构建相应的教学导入环节。

(二)选择导入方法,预设导入过程

导入方法的选择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研究,思索导入方法的构成,然后围绕教学实际需求来选择导入方法,生成教学导入过程。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的导入方法包括多媒体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生活导入法等,这些导入方法在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综合课前教材分析做出导入方法的选择,然后综合导入方法的实际特点预设教学导入的实际过程。

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论证各个导入方法在其中的应用策略与实施方法。对多媒体导入法,教师可以思索利用多媒体展示来显现本课教学内容的途径;对故事导入法,教师则可以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入手生成对应的故事;对复习导入法而言,教师则可以联系学生过去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设计。在逐一明确了相应的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做出导入过程的预设。

(三)注重师生交流,实现有效导入

在实际的导入实施中,教师要关注师生的交流,切勿将导入作为教师单方面展示的一言堂,这会影响导入的效果。在明确了这一点后,教师在实施教学导入时就需要做出教学展现,并综合引导性问题的提出与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内容进行理解与思考,达成通透的理解。

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综合教学导入做出思索。在实际中,教师可以综合多媒体导入法和复习导入法来设计导入。在明确了导入方法的选用后,教师就可以综合实际做出预设。由于师生交流的进行可以提升导入的实效性,所以在实际中教师要在导入的同时提出问题。实际过程可以设计为如下形式: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面都是什么图形呢?(教师给出相关图形的展示)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这些图形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由线和角构成。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除了都是由角和线构成,它们之间还有别的联系吗?你在过去的学习中都学到了什么内容呢?

生:……

二、 优化方法选用,提升课堂效益

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综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出研究,从学生的发展入手做出教学方法的调整与优化。为此教师要对现有方法做出分析,论述其不足之处,然后综合有效教学的需求,开发应用新方法开展教学,形成有效且合理的教学过程。

(一)围绕现有方法,找出欠缺不足

针对现有方法的研究是教师做出教学方法优化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开展公开课,在公开课上邀请其他教师听课,然后再录像。如此一来,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分析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找出优化调整的可行方向。而留下的课堂教学路线,也可以作为教师反思的重要素材,让教师分析自己教学方法应用的不足。在教师明确了方法选用的问题后,便可以做出方法的调整。

如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综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做出教学方法的思索,分析教学存在的不足。在实际中,教师便可以延续原有的教学方法选用来开展一次公开课,邀请多位教师进行听课。在听课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后排放置摄像机,记录教学的过程。在授课结束后,教师便可以与听课教师进行沟通,与其论述现有教学方法的缺点,而后教师可以结合录像做出分析反思,思索教学的调整策略。

(二)结合效益优化,寻找有效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教师做出方法的调研,找出有效应用的新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法、问题导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侧重点与倾向都有所不同,但其合理的应用都可以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线索来发挥作用。在实际中,为了有效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做出进一步探究,思索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需求。

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法教学设置,探寻有效方法的设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若想在教学中设置小组合作教学,教师需要利用课前时间完成学生小组的构建,并预设学生小组探究的任务,以此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对问题导学法而言,为了使用这一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则要仔细研究问题的构建与提出,从学生思考引导入手做出系统设计与构建;为了构建项目化教学,教师需要研究项目任务、项目计划的构建,并选择合适的主题设计学生探究专题;为了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则需要强调学生探究的重要性,综合学生的探究学习做出系统设计。如此一来,在教师探清相关的教学方法后,就可以围绕教学的有效构建做出研究与设计。

(三)融合多元理论,构建有效教学

多元教学理论是现阶段一种重要的教学理论,在这一教学理论支持下教师需要对多种方法的联系应用策略做出研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多元化教学。在实际中,为了构建多元化教学,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发展做出研究,思索已收集的几种教学方法,通过扬长避短的设计,将其融入同一课的教学中。如此一来,在教学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素养就可以得到提升与发展。

如在进行“年、月、日”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综合多元教学理论,对多种教学方法做出开发研究,想办法综合相应的教学方法设置教学。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为了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教师要总结教学方法的联系做出针对性设置。如为了同时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和项目化教学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小组的设置,构建同时满足两种方法教学要求的小组,然后解析两个方法的差异,分别做出设置。为了将问题导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其中,教师则要强调探究要素,思索探究问题的设置与提出。在做出相关内容的研究与论证后,教师就可以综合多种方法的运用,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

三、 强化工具开发,增强展示效率

教学工具的开发应用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发展做出研究,思索教学工具的功能,并就其应用做出探究。在实际中,教师可以从资源的收集、师生互动的强调、新型工具的引入三方面做出思考论证。

(一)做出课下研究,实现资源开发

资源的开发与融入是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一大功能体现,为了构建效益更强的数学教学过程,落实“增效”的要求,教师需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研究检索,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發做出研究,收集教学所需的实际资源。在这一资源检索开始前,教师要做出分析,从教学主题入手分析教学检索的关键词,进而借助关键词的键入来获取教学所需的基本资源。

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便需要利用课前时间进行研究,借助教学检索获取教学所需的相关资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对本课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将“角”“角的度量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操作视频”等作为关键词,并键入搜索引擎获取相关的材料资源。在完成资源的获取后,教师还需要综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出筛选与分析,剔除其中有效性较低的资源构成。如此一来,在教师完成资源的开发后,就可以综合实际教学需要,预设教学展示的有效过程。

(二)强调师生互动,做出生动展现

在教学展示的实施过程中,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展示的效果,教师要关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合理互动环节的设计推动学生的主动思考,增强教学展示的效益。为此,教师在实施展示时,便可以综合展示的内容适时运用问题导学的方式给出与展示内容相关的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索。

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便需要关注师生的交流与教学展示的联合设置。其中,教师可以先做出角度的绘制,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思考,再联系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进行追问,让学生做出深度学习,进而做出展示。这样的展示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进行深入的解析,对其知识掌握有着较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在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其课下的学习任务会减轻。

(三)引入新型工具,达成展示优化

新型工具的引入也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生成高效合理的教学展示过程。为了引入新型教学工具,教师要关注课改的前沿内容,从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中获取相关的成果,并进行尝试。微课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工具,其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应用这一工具开展教学,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研究,完成微课工具的构建,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展示工具,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

如在“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微课的构建与应用,并做出针对性设置。在实际中,教师要综合教学的需求来设置微课,为了实现这一步,教师要进行资源的开发,然后从教学效益的提升优化入手开发并应用资源。如对解析微课的构建,教师需要联系量角器量角的完整过程来构建微课,在微课中融入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建议。如此一来,在微课的运用中,学生可以经历阅读思索的过程,其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与发展。

四、 调整作业设置,落实“减负增效”

作业的调整是“双减”的要点所在,也是实施“减负增效”时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想办法调整作业的设计,凸显学生的有效发展。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调整上,教师可以围绕低效作业削减、多样作业创设、跨学科作业构建三方面做出研究。

(一)削减低效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低效作业的削减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教师在实际中要综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出研究,分析现有作业设计中的低效作业构成,然后做出合理的删减与调整。为减轻作业删减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对现有作业做出解析,先挑选出其中存在的低效构成,再有针对性地做出筛选与调整。

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做出作业的研究分析,剔除低效化的作业构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过去,教师在本课的设计中会给出较多的习题作业设计,而过多的习题作业设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压榨了学生的课后闲余时间,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在当前,教师需要做出作业设计的调整,优化相关的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可以删除大部分同质习题,并留下一定的空缺给多样作业的设计。

(二)优设多样作业,提升作业效益

多样作业的设计也是多元化教学理念的显现,从实际效益来看,多样作业的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其作业构成也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对学生也更为有利。在实际中,为了设计多样作业,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做出研究,梳理可设计的作业类型构成,然后再做出设计,生成相应的学生作业。

如在进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综合多元化教学理念来生成多样的作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基础作业的设计基础上融入学生实践作业和生活化作业。其中,学生实践作业可以是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即教师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内容,要求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生活化作业则是指教师选择节水、植被覆盖率、家庭成员年龄等作为统计的内容,让学生综合现实生活进行统计的作业。在实际的作业设计中,可供教师选择的主题多种多样,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做出罗列展示,让其自主进行选择。

(三)融入跨学科理念,增强作业效果

跨学科教学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教改理念,这一理念的渗透可以提升数学作业的广度,为学生显现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实现学生的系统认知。从效益来看,跨学科作业的构建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度,推动其有效发展。为了构建跨学科作业,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研究,形成对应的框架,并设置针对性的内容。

如在進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时,为了融入跨学科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选择与其他学科做出融合。在实际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为学生展示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并展现其所作诗词的数量。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以“诗人流传到今天诗词的数量”为主题,让学生统计所给诗人的作品数据。在这一作业的完成中,学生也可以回顾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内容,获得学科间联系认知层次的加深。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减负增效”是“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学调整主题,教师要立足“减负增效”做出研究,想办法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生成更加高效合理的教学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立足教学的结构做出分析,并综合“双减”的理论要求做出分析,探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导入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工具有效开发、作业设置革新四方面做出研究,并从学生的现实发展入手设置针对性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林春燕.基于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新课程(上),2018(5):205.

[2]张春映.“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6):74-75.

[3]虞阳洋.减轻小学数学课业负担全面落实减负增效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A3):61-63.

[4]顾思琪.筑牢基础,减负增效——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路径[J].启迪与智慧(上),2022(1):71-73.

[5]朱仕鹏.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0(6):61.

[6]邵莉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探索[J].新智慧,2022(23):1-3.

作者简介:茹志帆(1981~),女,汉族,广西玉林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六靖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教学研究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