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2023-07-30王倩倩刘丹李文文

文教资料 2023年7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王倩倩 刘丹 李文文

摘 要: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数字出版专业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依据协同理论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框架,并提出可行性的实现路径。本文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注重顶层设计,在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上、专技与思政融合的“效”度上、协同育人的“力”度上下功夫;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多元性和全面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协同理论 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

自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随后发布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指出,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局限在思想政治课上,而应该贯彻到各大高校的各类课程(包括专业课)上。此后,全国高校各专业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数字出版專业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以培养未来新媒体方向的出版工作者为目标,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主要任务,这使得它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需求上相较于其他专业更为迫切,更需要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一、相关研究成果

(一)数字出版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目前单独针对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较少,大多数被纳入新闻传播学的大学科范畴内,和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新媒体等相关专业一起研究。新闻传播学作为一级学科,向来注重将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新闻传播专业思政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指出,新闻传播学自诞生以来就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导向,因此从专业建设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美育推行十分必要。[1]还有学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融合传播为纲,提炼新闻传播学思政教学改革新路径。[2]也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切入,指出数字出版学生应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注入新闻作品,讲好中国故事。[3]学者们普遍认同,数字出版需要在观念、知识、能力、素养等层面探索更丰富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4],以及更优化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二)基于协同理论的课程思政建设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系统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和联合,使得组织内部从混沌的无序状态到协同的有序结构。在早期阶段,协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比如天文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而后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

不少学者将协同理论应用于教育中,帮助提升思政教育系统多节点之间的交互能力,帮助高校推进思政教育的系统化、协作化、联动化起到了一定作用。[5]协同理论主要包括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和协同效应原理,协同理论的逻辑在梳理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等教育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6],以及提高高校自组织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应用。[7]尽管不同的学者研究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但均认可协同理论在提升高校管理职能、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闻传播学大类的思政研究,而单独针对数字出版专业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笔者借助协同理论,将专业、教师、学生置于闭环思政关系视域下,创建思政课程群,对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优化,对其改进路线与考评体系展开讨论。

二、目前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2012年教育部设立数字出版专业以来,先后有16所本科院校获批开设。由于数字出版是新兴行业,数字出版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尚缺少相对成熟的蓝本可供借鉴,各单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基于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新设专业和交叉学科仍然处于孵化或者发育期,缺少结构顶层设计,专业呈现无序散漫的发展特点,学科专业间难以协同建设、和谐发展,难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一体化、全贯通的课程思政体系架构。另外,产业发展迅猛,对接产业发展特点的岗位要求提高,给课程思政教育中增强学生岗位认同,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带来一定难度。

(一)课程思政缺乏顶层设计,责任主体不明

就目前数字出版专业的思政教育而言,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上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政教育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主体责任不力,缺乏自上而下的监管,常出现老师“各自为政”现象。没有成立专业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相关的思政管理在教学管理的口径下,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不够专业,思政监督不够有力。

第二,教师和学生均为教学的主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破除教师为主导的固有思维,而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要素按照传统的上课方式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把学生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和思政灌输的“容器”,没有意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

第三,在现实的工作中,课程思政实施的考评结果没有动态应用到思政体系,每一轮思政教育结束后对教学实践的成果缺乏总结和分析,没有形成有效的正向循环。

(二)思政教育停留在课堂阶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不足

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看,数字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重“数字”技术,轻“出版”实践,导致很多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弱化。

首先,在微观层面,多数教师只是将理论知识点或者专业技术与思政元素进行简单的结合,比如“移动支付技术”体现了“科技强国”,“城墙砖文的数字化”体现了“工匠精神”等。但是这类“独白式的宣讲”缺乏实践项目佐证,很难触动大学生对思政价值观的情感共鸣。

其次,在中观层面,已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各门课程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课程群,没有制订与不同年级相匹配的思政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

最后,在宏观层面,按照目前的思政教育体系,教育环境的感染功能不足,“耳濡目染”的情感熏陶和校园媒体的网络引导不足,没有在课堂以外激发大学生对传媒理想、思政信念的渴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协同不足。

(三)思政绩效考评体系不够多元化,评价指标单一

很多高校课程思政的评价考核机制缺乏创新性,考核指标单一,对学生能力培养更有影响力的指标尚未纳入考核环节,难以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环境。

第一,课程评价指标单一。比如,金陵科技学院数字出版专业的“移动出版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开设之初,课堂环节只是介绍传播学原理、出版理论、App(小程序)运营技能等知识,仅仅把课程成绩作为单一的考核指标。

第二,当前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时,多基于校内个人表现的评价,缺少校外评价主体。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尤其善于使用新媒体在校外网络上记录个人生活、发布个人感悟,但多数学校并没有把校外舆情阵地的引导结果作为思政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普遍存在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缺乏时代感、评价效能偏低等问题。

三、协同理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框架,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教务监督、教师引导、学生实践进行顶层设计,对过程进行考察、反馈,形成闭环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是内部依托思政工作平台、思政改革创新项目、思政示范专业构建思政课程群,进行“显性教育”;外部借助媒体宣传、舆论环境、心理教育和思想引导进行“隐性教育”。

三是建立思政专项绩效考评体系,通过“考、赛、创、研”的动态评价和思想政治、思想谈话、社会服务的全面评价以及学生考查、教师考评、专业考核的层次评价,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以及价值塑造的结果,具体如图1所示。

四、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措施

协同理论主要包括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和协同效应原理。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依照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总体框架,注重把握各项事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协同效应、自组织原理和伺服理论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基于协同理论的责任主体重构

协同理论揭示在复杂开放的系统中子系统会互相作用,通过协商与合作形成协同效应,达到均衡状态,从而实现协同目标。思政建设的目标就是协同育人,制定好科学性、创新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新文科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明确德育责任的责任主体体系。

本研究从专业、教师以及学生三个主体进行分析,构建闭环思政教育体系,使三者结合达到“1+1+1>3”的育人效果。

1.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业进行监管

专业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数字出版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形态阵地。专业建设课程思政也应当设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专业负责人带头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推动全专业教师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其实很多老牌高校已经建立了这样的机制,比如武汉大学针对“课程思政”成立了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发挥咨询、研判、督查、评估、培训、示范、指导、引领等作用。南京大学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激勵教师传承南京大学优良传统,探讨进一步加强科教兴国、思想引领等切实举措。这些头部高校的思政经验为应用型大学的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把思政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尤其是数字出版专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新闻出版业的法律准则,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教书”与“育人” 的双重主体作用,为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提供原动力。具体措施包括:专业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拆解,孵化出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教师的主体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亲历构建知识体系;可以根据出版行业经验,指引学生打开探索问题的思路。这些措施有助于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丰富课程建设资源和实践资源,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3.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方面,将学院教师科研实验室纳入本科生综合实践教学支持平台,将学生实践活动和教师科研项目紧密结合。鼓励和吸引本科生进行科研实验、科技创新。例如金陵科技学院数字出版专业依托古典文献专业的“修然典籍保护传习工作室”公益项目,参与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申遗工作,开展了“传承南京文脉,助力明城墙申遗”为主题的南京城墙砖清理及砖文采集服务活动,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活动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并获得了金奖。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也应结合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说教者”的被动地位解脱出来。根据学生综合考评与教师绩效考核的反馈结果,确定下一轮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实施指导的侧重点,从而保障课程思政能够持续改进,形成专业监管、教师引导、学生实践,过程考察、结果反馈、不断优化、正向循环的闭环思政教育系统。具体如图2所示。

(二)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如何进行?本节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微观(一门课程的具体设计)、中观(课程群的改革)以及宏观(协同育人机制)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1. 注重实践教育,将思政要素纳入实践课程具体环节

协同理论的自组织原理指出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在有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输入的情况下,各子系统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会形成一个有序的、完善的新系统。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认同体系。为达到这一目标,课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以思政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以“移动出版理论与实务”为例,通过课前导入、案例分析、课程设计、小组作业等环节,将构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

第二,将思政元素七个维度,即“政治认同”“法制观念”“科学精神”“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民族意识”“国际视野”贯穿于课程的具体环节。比如在讲到“移动App的发明与使用”这一章节,会以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为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潮。

2. 借助校内媒体引导和思政平台支撑,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喜欢并善于发布网络评论、制作小视频、运营个人公众号,故而要加强媒体引导。

第一,数字出版专业的学生掌握新媒体发布技能,可以把学校的一些典礼邀请函、招生宣传片录制、专业招生简章等的编辑出版工作交给专业学生去做,激发他们为专业办事以及成为有用之人的自信。

第二,除了教师系统、学生系统还有由辅导员、教务处等组成的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与教师和学生系统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第三,依托思政工作坊平台、思政改革创新项目、思政示范专业等“新能量”的输入,构建学生从“学科竞赛”到“科学研究”、从“课程考试”到“创新创造”的能力提升教育体系;同时借助学院及学校的各类产学研平台、实验室的“新物质”输入,使学生将远大理想与每一个实验、每一个项目相结合。

(三)基于伺服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创新

协同理论提出,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过程中,快变量服从于慢变量,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序参量起到支配子系统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系统演化的全过程,这就是伺服理论。根据伺服理论的分析,课程思政中要抓住关键变量[8],紧握评价“指挥棒”,能够综合评定其思想政治状况和学习效果,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 注重评价动态性,贯穿教学全过程

大学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力培养的结束,与课程相关的竞赛、科学研究可能会贯穿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大学阶段。所以思政评价的标准也不能是静态的,而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否则很难有效促进思政绩效的提升。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考核的具体措施应当从“考”“赛”“创”“研”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和激励。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将学科竞赛(“挑战杯”、新媒体创意大赛等)、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项目等)以及科学研究(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发表等)纳入考察范畴。这些知识点可以发生横向迁移和纵向聚合,产生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的效果明显,更有利于思政教育内化于心。

2. 构建课程思政多维度、全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考评体制不能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将为同学服务,为校服务、为社会服务纳入考核评价标准。例如,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在“陶行知纪念馆”的公众号运营,“我的金科在线”小程序运营等均有参与,应当作为思政成绩的加分项。

因此,在评价指标上应坚持知识性考察与思想性考察、一般性考察与特殊性考察、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等多指标结合,构建课程思政多维度、全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3. 注重评价全面性,构建评价层次指标

由于思政教育涉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除了考核学生的培育效果以外,还要构建学生考察、教师考评以及专业考核三位一体的评价层次指标。教师的考核,应该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与教师绩效工资、岗位晋升、职称评定挂钩,提高课程思政工作积分在教师考核总积分中的权重,确保课程思政工作实干者“劳有所得”。专业考核制度应结合专业评估的要求,把思政目标和教学条件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把教学过程作为专业建设的保证,把思政效果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估。

五、框架特点

(一)框架层次清晰,重视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框架是根据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效应、伺服理论和自组织原理三大维度而设计的,这是该指标框架的重点。框架分为三个层级:一是基于顶层设计的闭环思政教育体系,重构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模型的核心。二是“课内思政课程群+课外思想舆论引导”,将思政元素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植入”专业课程中。三是紧握评价“指挥棒”,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探寻了“动态评价”“多元评价”与“全面评价”同频共振的行动路径。

以上三個层级之间含义清晰,没有交叉重复,逻辑性较强,使课程思政系统的协同育人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实现。

(二)课程建设指标细致,帮助思政教育“走实走深”

细化课程建设指标,是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提出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如果课程思政建设过于依赖课程内容,生搬硬套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结合,会造成思政与实践相脱节或者常说的“两张皮”的局面,导致育人质量下降。

因此,课程建设方案的第二个层次,为解决这一步问题,构建了思政课程群。细化课程建设指标,将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思想引导进行全方位建设,将思政教育“走实走深”,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和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评价指标多元,协同育人实现路径清晰

多元化评价是指以往的评价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静态性走向动态性,更符合数字出版教育的规律。

焦海霞提到信息素养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和实证性,主张从理论思辨转向实证研究。[9]本研究在焦海霞研究的基础上,将动态评价进行了细化,增加了“考、赛、创、研”的评价指标,同时增加了对思政主体(学生、教师、专业)的全面评价和对思政效果(思政成绩、思想谈话和社会服务)的多元评价指标,形成了数字出版专业特有的思政专项考评体系。通过动态评价、多元评价和全面评价找到评价思政育人质量的可行路径,使得评价指标更加多元化、完整化和具体化。

六、结语

今后思政工作的关键,是通过责任主体重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创新三个主要方面,不断提升对思政元素掌握的能力。在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上、专技与思政融合的“效”度上、协同育人的“力”度上下功夫。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多元性和全面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由之路。

本研究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框架是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校级课程思政课题的基础,依托于金陵科技学院这类应用型大学的课程体系而构建的,其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另外,框架的内容指标的内涵的边界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要实现卓越的数字出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只有切实解决思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助力高校思政工作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彦冰,周春霞.新闻传播专业思政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23-30.

[2] 孙振虎,赵甜.新闻传播学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为例[J].现代出版,2021(4):23-27.

[3] 郑卓,陈莹.新闻传播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传媒,2021(9):85-87.

[4] 李天福.课程思政视域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7):46-49.

[5] 关春燕,何淑贞.协同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49-51.

[6] 刘庆标,刘群,余彪,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6):50-52.

[7] 曹桢,喻一珺,王钰菡.“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9-67.

[8] 焦海霞.信息素养课程思政的教学逻辑体系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20):2-8.

[9] 王明华.协同理论视阈下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33-35.

基金项目:金陵科技学院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JYJG 202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四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重构研究”(21YJC870010)。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