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及文学价值

2023-07-30于萌萌

艺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野草语言艺术

摘要:鲁迅先生的作品蕴含哲思,能够给人以启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采用了许多新奇的意象表达象征意义,揭露社会现实,还充分融入了关于人生、社会、生死的哲学思想,品读《野草》可以感受到鲁迅深邃的思想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分析鲁迅《野草》的语言,能够体悟鲁迅对人生的思考。作为鲁迅的著名诗集,《野草》凭借丰富的想象、抒情性和音乐性极强的语言,在表现鲁迅一贯的战斗精神的同时,刻画出他人生不同阶段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不同于鲁迅以往的作品,《野草》具有极强的哲理性与思辨性,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表达了鲁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在《野草》中,鲁迅构造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运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传达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通过《野草》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野草》不仅仅是鲁迅的内心独白,更是一场发自灵魂深处的心灵辩论。鲁迅在《野草》中表现出的迷茫、彷徨、纠结,也契合当时所有青年的心境。《野草》通过意境创造、审美形象、直接抒情、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段等彰显其艺术风格,形成了一种深沉的美、壮伟的美、渾厚的美、崇高的美,从而给人以沉郁而昂扬、蕴藉而和谐、冷峻而热烈、凝重而深厚的审美感受。基于此,文章探究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及文学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鲁迅;《野草》;意象;生死;语言艺术;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5-00-03

鲁迅的作品以强烈的个人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野草》这部散文诗集蕴含了鲁迅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表达鲁迅了对五四时期社会现象的看法。鲁迅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内心强烈的情感,含蓄隐晦的表达更易引人深思。

1 《野草》中的意象分析

赵敏俐的《多民族特点与世界性眼光——略论新世纪的中国诗歌史观》一文指出“通过意象抵达至美的境界,从而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这就是中国诗歌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大不同于外国诗歌之所在”[1]。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用意象传达情感的传统,一些特定的意象逐渐成为特定情感表达的象征,现代诗歌也是如此,以意象传达复杂的思想情感,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1.1 影子

《影的告别》是一篇散文诗,以影子作为全篇的中心意象,作者以影子剖析自己的内心。开篇写道“人睡到不知道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首先将整首诗置于梦境之中。梦是无意识的,却又能反映人的内心。影一直想与人的本体告别,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不乐意,不乐意去天堂,不乐意去地狱,不乐意去黄金世界,也不乐意再和人相伴。可是影就是依附于人存在的,当连“你”都不乐意的时候,就意味着影将离去。影的自白说:“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影的告别其实有三种选择、两种结果:第一种是生,只要“彷徨于明暗之间”,影子就还能存在;第二种是死,这条路有两种选择,一是“黑暗又会吞并我”,二是“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其实无论怎么选, 影都会消亡,但是影子却直接排除了生的可能,而选择“在黑暗里沉没”。

即便是死,影为什么不选择光明呢?其实选这条路就与选择“彷徨于明暗之间”是一样的,是无意义的,影的消失或是存在对人或者世界都是没有影响的。只有影子选择“在黑暗里沉没”,才能带走虚空和黑暗。影说:“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子与黑暗和虚无同归于尽,将那些绝望都带走,这是影的愿望,它只想独自承受,不想其他人或者影子再与黑暗和虚无同行,这体现了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而这里的影实则是作者自己,作者用影于黑暗中沉没,展现自己在黑暗与绝望中挣扎、迷茫的复杂心情,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苟且偷生,也不想做无意义的事情,体现了殉道者不怕牺牲的精神。整首散文诗表达的并不是沉沦于黑暗与虚无,而是积极的精神。

1.2 枣树

《秋夜》是一篇叙事与抒情兼具的散文诗,写了秋夜后园里的植物、昆虫和景象,赋予它们人的性格和想法,表达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和思考。这篇散文诗的主要意象是枣树,开篇鲁迅强调在自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枣树,这两棵枣树作为象征对象,其存在的意义引发了很多解读。

文中“奇怪而高”的夜空象征着黑暗邪恶势力,天空中的星星也以“冷眼”恶意审视世界,星星将冷光投向野草野花,花草只是瑟缩发抖,微小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而枣树与野花野草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叶子已经掉光,果实已被打尽,形态并不那么丰茂,但枣树就算只剩干秃秃的枝干也要向天空刺去,捅破“奇怪而高”的黑暗。“枣树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小粉红花只会‘瑟缩着发抖,小飞虫‘遇到火牺牲了生命,天空和月亮都在敌视着枣树。枣树无所依靠,一切事情需由自己做主。枣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与其价值观定位于自立自强方面大有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周围环境,枣树的可贵之处,即时刻保持自己的判断和行动。”[2]枣树如同敢于亮剑的勇士,清醒理智而又无所畏惧地与旧势力和恶势力抗衡。作者通过写枣树不畏黑暗向上直刺天空的精神,赞扬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战士们,歌颂了他们伟大的战斗精神和力量。

1.3 风筝

《风筝》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风筝作为线索性的意象贯穿全文,不仅是儿童的玩具,还是寄托鲁迅情感的载体。鲁迅写道:“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风筝这一意象被鲁迅赋予了悲凉的意蕴,鲁迅回忆了自己以前认为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玩意儿,于是不让小弟玩风筝,还粗鲁地将他做的风筝折断的事情,而长大之后才了解到玩是孩子的正当行为,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在扼杀儿童的天性,但现在自己却没有弥补的机会了。鲁迅和小弟的事情只是一个缩影,他实际要控诉的是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的摧残,封建家长制、宗法制愚昧无知地压制儿童的天性,导致了社会的“旧”,而“旧我”被唤醒时产生的忏悔心情是无法消解的,所以风筝成了对封建家长制酿成悲剧的惋惜的载体,这里的风筝不再具有高飞的象征意义,而暗含“堕”的心情和深深的感伤。“现实主义自剖即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对自我进行解剖和内省。《野草》中的‘雪和‘风筝等意象都是鲁迅进行自剖的现实主义化。”[3]《风筝》是鲁迅剖析自我、反观社会的现实主义之作,能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鲁迅作品中的这些意象既是向外部释放感情的疏解口,又是向内剖析内心,反思人心的一把刀,从象征到现实表达与黑暗势力的抗争,以寻求光明与希望。

2 关于生与死的哲思

《野草》中的很多篇章都有关于生与死的问题的意象或片段,鲁迅先生的哲学的终极奥义就是关于生与死的讨论,在很多篇目中直接使用与生死密切相关的意象,仔细品读会发现这些哲学命题和思考是不可或缺的。

2.1 关于死亡的思考

《野草》这部散文诗集中常常出现关于死亡的描写,《影的告别》中影面临生死抉择,它选择与黑暗和虚无一起消失,在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时,哲理性和思辨性极强,所以象征意味也很明显。

《失掉的好地狱》写的是魔鬼战胜天神,一切完结之后鬼魂们的好地狱失掉了,这不是单纯在讲鬼魂们在地狱统治战斗的幻想,而是通过地狱的鬼魂来映射人间,地狱的统治经过了鬼、神、人的更迭,这象征政权的几次改变。在旧中国军阀混战的情况下,统治权归属改变终究是表面的,无论谁上台都会带来残酷和压迫,百姓总是受迫害的一方。因此人们必须认清军阀的真实面目,揭示军阀的统治是黑暗的,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战斗。

《死后》这篇散文诗充满了想象力、思考性及文艺感,作者在梦境中见到了死亡之后的自己,细致地描述了人死后的所听、所看、所感,鲁迅的学医经历给其对死亡后幻想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真实色彩。鲁迅不仅关注死后自己所处的环境,还关注人间的事情,会听到人对自己的评价,感受到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还能对话,而死后的自己仍然具有敢恨敢不妥协的意志。《死后》其实揭示了三个问题:“一是批判看客问题,继续‘国民性改造。二是揭示了困苦、艰难、险恶的生存环境。三是关于‘钉子和书店小伙计向死者推销《公羊传》的问题。”当“我”死后,围观的人很多,大多数人以看热闹的心理来搜集一些“饭后闲谈的资料”,还指责“不该死在这里”,这展现了看客冷漠的一面。而死后的环境是蚂蚁在爬、青蝇到处飞,所处的空间也是狭小而自己无权选择的,这揭示了没有保障且艰难险恶的生存环境。最后“我”听见熟悉的旧书铺跑腿小伙计的声音,“我”已经死了,可是他居然还特地跑来让“我”带上《公羊传》,这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2.2 生与死的对比

虽然《野草》中有很多提及死亡的篇章,但并不是用死亡和黑暗表达绝望,而是期望打破黑暗去迎接希望和新生。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在这些文章中,生死的对比和思辨性是值得思考的,并不是一味地强调终结、死亡或者消失。

《死火》这篇的生死对比意味就很强烈,一般认为火代表热烈地燃烧,这是生命存在最灿烂的一种形式,然而鲁迅笔下的火是死的,他以梦境开篇,“我”坠入冰谷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冰,但俯瞰时却能看见火焰在脚下。死火是有形状的,也有颜色,它们映在冰的四壁,使冰谷也变了颜色。而“我”身上也喷出火焰,死火将“我”包围,在“我”与死火的对话中,可以发现死火出冰谷必将燃尽,不出去又会被冻灭,当“我”惋惜它会燃尽时,死火认为燃尽总比冻灭好,于是无所畏惧也要出去。死火的选择就像人生的选择,一种是用英勇地牺牲实现自我价值,另一种是默默无闻、坐以待斃。即使是死亡,死火也要向死而生,这种生和死的抉择是极致的,也是令人震撼的。

生也是一样,不是只有生象征希望和光明。在《希望》这一篇中,“我”已经老了,不管从外貌形态来看还是从内心对青春的怀念来看,“我”的灵魂已经离鲜活的希望和人生太远了,当空虚逐渐充斥内心,“我”试图留住“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而现在,身外的青春老去后,连这样的“希望”也不复存在,“我”只能肉搏这些虚无和暗夜,但这绝不是沉没于绝望,“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我”是不愿沉沦在迟暮的气氛和身体之中的,“我”不仅否定了彻底的绝望,还要挣扎着去寻找希望。在末尾鲁迅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是暗示启蒙时期新旧时代交替存在的问题,人们身处“局中”,而鲁迅在这样的环境中既能看见黑暗又能看见希望,他希望用文字与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或者说想唤醒世人一起透过现象看本质,捕捉更深刻的东西。

鲁迅的生死观是超前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用文字将生死哲思传递给当时的人。希望与虚妄、生与死对立又相互融合,而与黑暗势力抗争去争取希望是毋庸置疑的。

3 结语

鲁迅在回顾《野草》后作题辞:“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野草》的基础情感表达是在死亡之下的,但鲁迅的作品不仅仅揭露黑暗和死亡的绝望,若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则这样的作品并不能被冠以伟大之名,其价值在于思考“腐朽和死亡的生命”,并从中获得自我的实现。“我”认为这样的“腐朽”也是有意义的,它不是被空虚填满的虚妄,“大欢喜”是对自我的满足感。鲁迅作品中的意象是统一在鲁迅精神之下的,在矛盾中生发出新的意义。“他感到情感的宣泄只不过一时的快乐而于事无补时,他便愤而同这无法逃避的现实战斗。事实上鲁迅先生的出世思想只是他入世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只不过以逃避现实达到对它的否定、批判、讽刺。鲁迅的出世与入世思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根本是绝不向丑恶的现实妥协。”当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应当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品中的意象与鲁迅文字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这些充满矛盾性与战斗性的文字蕴含着决不妥协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在理解绝望与虚无时,绝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归结为负面情绪,而应从中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敏俐.多民族特点与世界性眼光:略论新世纪的中国诗歌史观[J].文史哲,2012(4):5-18.

[2] 崔绍怀.《秋夜》中枣树形象的人性论阐释[J].文艺争鸣,2016(11):177-181.

[3] 伊艺飞.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J].名作欣赏,2019(6):148-150.

作者简介:于萌萌(1998—),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与传媒。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野草语言艺术
小心野草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