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7-30周妮

种子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技术玉米

周妮

摘    要: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在国民经济发展和食品供应方面的地位显著提高。文章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2-004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3;S513       文献标志码:B

我国玉米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为了提升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应根据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到最适合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而深入研究和推广科学化玉米栽培技术,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的种子纯度逐渐提升。在种植玉米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科学选种、催芽以及晒种工作。如果不同的地区使用同一种玉米种植方案,会因为地区环境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差异,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玉米种植需要结合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进行科学种植,保证玉米的高产、高质。

玉米植株一旦发生叶斑病、茎腐病等病害,会导致玉米被大面积感染,且病原菌生长速度较快,数量也比较多。叶斑病的病斑呈梭形,颜色为灰褐色或者黄褐色,病斑的长度在5~10 cm,宽1 cm左右,严重时病斑会逐渐扩大,或多个病斑连接在一起形成大片不规则的病斑,导致玉米叶片严重枯焦。这些病虫害会影响玉米产量,只有科学利用化学、物理等防治方法,才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择玉米品种

玉米栽培前,需要合理选择玉米品种,玉米品种能够决定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选种过程中,需要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和土壤情况选择抗倒伏以及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种子纯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玉米种子培育过程中能够减少种植户的工作量,缩短玉米栽培时间[1]。为了降低病虫害对玉米植株的影响,可以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用药物对种子进行搅拌,能清除玉米种子表面的病菌,用辛硫磷8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种子进行搅拌处理,能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也可以直接到玉米种子售卖店购买成品的种衣剂,节省拌种时间。

2.2 种植选择

在选择种植地时,可以选择通风性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地块,保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进行玉米栽培前,需要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玉米植株争夺养分。

2.3 科学整地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旋耕,目的是将遗留在土壤表面的农作物秸秆混入土壤中,改善土壤的松软程度,提升土壤肥力[2]。在第1次旋耕的7 d后,可以再进行1次旋耕,同时合理施用肥料,使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提升土壤肥力。在整地耕作方面,应把分散的农机资源整合在一起,最大化利用农机,实现统一耕种收割。面对低产田时,要全面分析其产量低的原因,如果因为活土层较薄导致产量降低,可以采用秸稈粉碎技术,加厚活土层,提升耕地营养成分。

2.4 适时播种

玉米的播种时机能够决定玉米的成活率,因此适时播种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春玉米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播种;夏玉米在5月底至6月初播种。在玉米播种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跟踪观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玉米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气温以及湿度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玉米的最佳发芽温度不能低于7 ℃。为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升玉米的发芽率,需要将玉米生长温度维持在12 ℃左右,如果外部温度低于玉米生长所需的温度,会导致玉米种子腐烂,不利于玉米生长。选择好播种时间后,需要进行播种管控工作,可以使用点播的方式播种,需要将玉米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

2.5 巡苗补苗

玉米播种完成之后,需要定期进行巡苗补苗,一般在播种7~14 d后,观察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结合发芽情况进行补苗,防止有的种子没有正常萌芽,对整体产量造成影响。玉米生长到2叶期之后,有的种子长势较弱,可以及时浇水,保证土壤的湿润度,使种子茁壮生长。在3~4叶期,如果出现出苗不均匀的问题,需要在出苗较少的地方进行移栽,移栽需要注意在同一区域选择同样的品种,如果选择的品种不同,会对后续的田间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在播种过程中,一般在穴中位置放置2粒种子,出苗之后,为了保证玉米苗健康强壮,可以除去长势弱的植株。在定苗的过程中,需要控制玉米苗的间距,保证玉米植株能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2.6 除草

定期除草能够保证玉米健康生长。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除草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除草方式,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也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除草。除草是为了保证玉米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杂草过多影响玉米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田间的空气流通。此外,杂草过多也会吸引更多的害虫,为害玉米植株,不利于玉米生长。

在种植玉米前,需要对种植地进行全面除草工作,结合田间温度和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待玉米出苗之后,可以施用专门的药剂清除杂草,如烟嘧磺隆类药剂,这种药剂能够有效清除杂草,同时不会对玉米产生影响。

2.7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制订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施肥方案。可以施入底肥,之后追施肥料,在后期可以施用叶面肥,促进玉米生长。

在整地阶段,可以施用腐熟后的农家肥和秸秆。如果田间秸秆充足,则无需施用有机肥,只需要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就可以满足玉米植株对营养的需求。施用底肥的目的是加快玉米生长,为玉米提供生长需要的元素,可施用速效氮肥,配合钾肥以及磷肥,对促进玉米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玉米拔节期,可以进行追肥,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一般以撒施的方式在阴雨天进行,同时还需要喷施一定量的叶面肥,保证玉米增产。

2.8 浇水灌溉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种植人员需要对水分进行严格控制,可以使用地膜覆盖的方式,保证土壤水分充足。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土壤干湿情况,如果发现土壤比较干燥,需要及时浇水灌溉。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恶劣天气,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例如在干旱的时候,玉米会因大量缺水而干枯死亡,因此每年至少要浇水灌溉2次才能满足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一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另一次在玉米结果后。

3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生物防治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生病虫害,会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一般来说,玉米比较容易出现玉米螟和玉米斑等病虫害。为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促进玉米的高产高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行生物防治时,可以在玉米种植地释放一些病虫害的天敌,利用天敌控制病害虫,例如棉铃虫和玉米螟的天敌是赤眼蜂,可以在玉米种植地引入适量赤眼蜂,针对棉铃虫以及玉米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玉米蚜虫的天敌是蜘蛛和瓢虫,因此可以利用蜘蛛和瓢虫防治蚜虫,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投放适量的天敌防治红蜘蛛,例如食螨瓢虫以及草蛉等,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此外,玉米种植人员还可以使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生物制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防治效果比较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与其他防治方式相比,生物防治更安全、可靠,并且防治效果好、污染程度低,可以被广泛使用。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对外部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杀虫灯诱杀害虫,或者设置粘虫板捕杀害虫,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病概率。可以结合成虫的趋光性,在害虫活动比较频繁的位置设置杀虫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提升捕杀害虫的效率。

3.3 化学防治

通过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能够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化学防治会影响玉米质量,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选择药剂时,应选择效果好且毒性低的药剂,避免因为药剂施用不合理对玉米植株以及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在进行化学防治时,玉米种植人员要结合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并根据所掌握的玉米病虫害情况,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药剂。例如,在玉米新叶期,如果出现玉米螟,可以使用白僵菌进行防治;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可以施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4]。遇到蚜虫或者黏虫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

玉米抽穗后容易出现红蜘蛛,会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影响。红蜘蛛会吸食玉米叶片的养分,导致叶面出现大量黄白色斑点,如果防治不及时,会使整株玉米叶片逐渐变黄直至干枯死亡。在防治方面,可以在冬季消灭越冬的成虫,在春季以及秋后进行灌水工作,有效消灭红蜘蛛,也可以利用药剂防治红蜘蛛。可以将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充分混合后喷洒,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纹枯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病菌会侵入玉米植株的叶片中,之后蔓延至整个植株。在玉米叶鞘的基部以及叶片上会产生浅褐色斑点,如果防治不及时,会导致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直至死亡。纹枯病一般在夏季是高发期,可以施用禾果利或者达科宁进行防治,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针对玉米茎腐病,可以施用青枯灵或者青枯停防治,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3.4 农业防治

从玉米栽培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从而促进玉米生长,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玉米田间管理过程中,要科學施肥,合理灌溉,保证玉米健康生长。需要观察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对玉米栽培的养分进行控制。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也可以使用玉米套种的方式或者进行土壤翻耕,保证玉米产量,提升玉米品质。在玉米幼苗期,要定期观察并掌握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果发现玉米幼苗期的生长情况不乐观,要及时追肥,可施用150 kg/hm2的尿素,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在玉米拔节期,需要增施肥料,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幼苗期间需要注意田间排水工作,如果水量比较大,会导致玉米幼苗受到损害,不利于玉米生长。还要观察田间的杂草情况,如果杂草过多需要及时清理,防止杂草和玉米植株争夺养分,影响玉米正常生长。

玉米黏虫是多食性害虫,也是常见的虫害。通常成群对玉米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玉米黏虫的出现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如果周围温度在10~25 ℃,会为黏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温度超过30 ℃,则不利于黏虫生长。在多雨潮湿的天气也会增加黏虫的虫口数量[5]。因此在防治黏虫时,可以利用谷草对成虫进行诱杀,在玉米田中每隔一段距离穿插谷草,每5 d可更换1次,之后将使用过的谷草进行集中烧毁处理。

玉米茎腐病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通常出现在花期。在暴雨天气,玉米植株易感染茎腐病,植株茎部呈青枯状,属于急性发病的青枯型。此外还有一种情况称为慢性发病的腐烂型,疾病的发展趋势比较缓慢,叶子一般从底部开始枯萎,一直到叶子的顶部。玉米植株出现变色腐烂的情况,之后伴有腐烂的气味,直至植株枯萎。针对玉米茎腐病可以选择农业防治方法,在品种选择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工作,保持田间的通风性,也可以选择轮作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此外,减少玉米植株的间距,对植株的生长进行控制,避免出现玉米植株疯长的情况,降低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概率。

4 结束语

玉米种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玉米产量就要做到精细化的管理,要科学使用现代化的改良耕种技术,注重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只有提升玉米种植在施肥、播种、收割、防虫害等各个阶段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保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促进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冬梅.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4):7-9.

[2]宋世军,白倩,贾真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7):22-23.

[3]张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41-42.

[4]李振英.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171-172.

[5]卢建锵.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0,38(2):32,35.

(编辑:赵宏锦)

作者简介:周 妮(1993—),女,穿青人,贵州纳雍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技术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棉花田间管理与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